概述
貿易的需求
首先從自身周邊討論起,就拿家裡最常見的消耗品牙膏來看,牙膏在抵達你家浴室前,沿途經過數千人之手和數百個過程。牙膏成分裡美白牙齒的二氧化鈦必須透過開採,可能來自澳大利亞或加拿大;用來清潔牙垢的研磨劑碳酸鈣須從石灰岩提取,作為增加牙膏黏稠度的三仙膠(xanthan gum)則源自於多種植物研磨而來。光是我家浴室的牙膏即列了十七種不同成分,還不包含製造牙膏容器的塑膠原料,所有原料必須運送至工廠、製作成一管管的牙膏,接著用紙盒包裝起來,上面還有專家設計的標誌,以便在超市內吸引到顧客的目光。然後,貨車將產品運到配送中心,最後由零售店員擺放在貨架上。
再來放遠思考,到集貨港口看看,例如英格蘭東海岸索夫克郡(Suffolk)的菲力克斯托港(Felixstowe),你會發現宛如身處巨人的國度。我去參觀時,丹麥公司馬士基集團(Maersk)一艘全長約四百公尺的貨櫃船正準備駛離碼頭,甲板上方堆滿高達八層的金屬貨櫃,下方也有一樣多的貨櫃,旁邊有三輛已經完成裝載貨物、八十公尺高的起重機具。幾週之內,成千上萬名消費者將使用到其中一個貨櫃內的產品。
世界經濟便是由上述這些大大小小的貿易所組成,其中涉及的金額龐大到(數兆美元)民眾很容易遺忘這些物品就是平常每天使用的東西:我們吃的食物、身上穿的衣服、使用的設備,沒有人身處於經濟孤島。
全球將近百分之九十的貿易透過船運。在菲力克斯托港,貨櫃一箱箱擺放在碼頭旁邊,遠遠地用肉眼可以觀察到,單一個工作日之內就有兩千輛貨車抵達此處卸載出口貨物,接著再辛苦地進口物料搬運出去。
這個港口有三線鐵路轉運站,運載將近一半的貨物量。我在其中一線的末端看到了工程壯舉,鐵道轉盤將火車頭轉向,讓該輛列車反向行駛,並在另一條線的末端裝載新的貨物。將商品送到每戶人家需要這些別出心裁的小成就,這些都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像菲力克斯托港這樣的大港口遍布全球。例如:新加坡具有深水港灣是萊佛士爵士(Stamford Raffles)選擇其作為英國貿易基地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新加坡位於麻六甲海峽的東南端,居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之間的戰略位置,任何想從印度洋航行到南海的船隻都需要經過此海峽。今日新加坡港之所以成為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港口、新加坡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之一,皆歸功於其擁有的亞洲貿易與金融中心地位。
貨櫃箱外觀長得一模一樣,難以辨別裡面裝載什麼的產品,但在新加坡港,我們可以稍微窺見貨櫃船上裝載哪些物品。碼頭擺放的貨物有亞洲製造的豐田和本田汽車(準備運往歐洲)、歐洲製造的賓士與BMW汽車(準備運到中國)以及前往中東地區的三菱小卡車。最大的貨櫃船每艘可以運送八千輛汽車,每年港口有一百一十萬輛汽車通過。
每天流動於菲力克斯托港、新加坡港和其它幾十個港口的貿易,維持著全球經濟的繁榮,並構成複雜經濟網絡的一部分,進出口的商品不只是完成品,亦包含零件和原物料。例如一台iPhone即是由日本和南非製造的顯示器、台灣製造的感測器,加上德國、法國、義大利與荷蘭製造的其他零件組裝而成;這些零件使用來自非洲或南美洲的原物料製作,所有零件再由中國組裝完成,但外界卻普遍將iPhone視為典型的美國產物。
人類進行貿易已有數千年之久。貿易與分享是兩回事,不同於野生動物的分享,如一群獅子會分享獵物;貿易也異於共生概念,如黑帶鰺(pilot fish)會吃鯊魚的寄生物,以換取鯊魚的不殺之恩。
貿易需要有意識地認知這是互利互惠的交換行為,各取所需。也許我的蘋果樹所結的果實無法在腐爛之前食用完畢,也許你的母雞所生的雞蛋多到早餐吃不完,所以交換合情合理。這種貿易似乎是人類獨有的行徑,誠如偉大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所言:「從未見過兩隻狗可以公平審慎地交換骨頭。」(不過,黑猩猩會以互相梳洗來換取食物,而在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拿銀盤給捲尾猴當作貨幣使用時,發現牠們會拿來買春。)
以全球層面來看,貿易的產生源自於資源分配不均。地球上有些區域富含礦產資源、有些區域具備種植水果或棉花所需的陽光條件、其它區域擁有種植小麥的遼闊平原。隨著時間推移,擅長製作陶器、紡織或製造產品的技藝造福了一些文化,人們製作自己擅長的物品,並與擅長製作或種植其它物品的區域交換剩餘的物資。
早期貿易行為可能從相互送禮開始,現代社會上依然存在這種互贈行為,我們在慶祝他人生日時會攜帶禮物,或者受邀參加晚餐聚會時會帶酒前往。漸漸地,這種互贈方式可能變得更加系統化,雙方都意識到自己可以從中獲益,例如交換蘋果與雞蛋的案例中,雙方飲食變得更加多元。隨時間流逝,交換走向專業化。在某些產品方面,這個過程發展得相當迅速,就像每個中世紀村莊都會有鐵匠和工匠。
交換過程漸漸走向市場。最早在公元前二〇〇〇年的腓尼基時期已經存在市場貿易,而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小型城鎮內也發現類似情況,大部分貿易以農民出售剩餘物品或牲畜為主。對專業人士來說,例如銷售葡萄酒的人,市場是他們銷售產品的重要管道。一旦有了市場,買家就會比較價格,贏家就是那些賣最便宜的生產商。漸漸地,這種買賣將迫使貿易商提高「效率」,以較低的成本生產更多的商品。買賣雙方不僅必須在商品價格達成共識,在商品的品質、交易的時間與地點,以及付款的方式與時間也要達成協商。市場、交易所和金融工具等創新讓貿易過程變得更加容易。
遠距貿易也存在了數千年的時間,西哥德人(Visigoths)在其律法中提過「海外貿易商」(negociatiores transmarini)。但從歷史上來看,遠距貿易既昂貴又有風險,因此這類貿易僅占經濟的一小部分,多半是珠寶、香料或絲綢等奢侈品。一般人消費的大部分物品仍由當地產製。
隨著船艦越蓋越大且航行技術變得更加可靠,也漸漸能運輸木材、穀物或奴隸等大宗貨物,過去兩世紀以來,鐵路、郵輪和內燃機改變了貿易型態。因此,本書會講述貿易是如何在數千年以來變得更加廣泛與深入,並達到現今跨境貿易涵蓋世界上每年總產量一半以上的程度。 全球經濟是由競爭、政府干預、消費者偏好與自然資源分配等複雜的相互作用所組成,只要改變其中一個環節,我們就難以確定系統內的其它部份會有什麼回應,就好比每當政客提出簡單的經濟解決方案時那樣,選民應該記得很清楚。
國家的存在
以陸路進行貿易的商人在途經它國領土時,貨物可能會遭到強盜打劫或當地統治者沒收,以海路航行貿易的商人則恐面臨暴風雨或遇到海盜的危險。古人明白這種風險性,並採行分散風險的策略,如舊約聖經記載:「當將你的糧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著,但你要分給其他人,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什麼災禍臨到地上。」
即使在國內,商人也可能碰到地方政府決定扣押自己財產,時至今日仍經常發生。但這是個零和遊戲,假使農民作物每年都遭地方強盜(或地主)剝奪,那麼農民就不會費心栽種,長期經濟增長也不會出現。正如十七世紀悲觀哲學家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所言:「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有工業,因為無法確定產出的成果如何。」
在經濟成長起飛以前,需要有現代國家的存在,才能保護私有財產與和平解決爭端。現代國家提供法院以確保合約的執行、銀貨兩訖及工資的給付,貿易的運作也需要有運送貨物的公共道路、教育勞工的學校、進行疾病治療的醫院等等。
現代政治論辯往往陷入類似於「資本主義很邪惡」和「政府干預是錯誤的」這種毫無結果的思路爭論。事實上,成功的國家經常從蓬勃發展的私營產業獲益,國家提供的基礎設施也總是對私營產業有益處。爭辯論點在於界線:私營與公營部門之間的責任如何劃分?政府應該從中要求多少所得?
在二十世紀期間,這個界線大多傾向政府那一邊,卻趨勢並非單向發展。在俄羅斯和中國,甚至像瑞典這樣的社會民主國家都出現倒退現象。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顯示出各國在危機時刻需要經濟政策,但僅依靠部分決策者預知未來並不明智,即使是頂尖的企業家也會出差錯,例如創辦與經營IBM四十多年的湯瑪斯‧華森(Thomas Watson),曾錯估全世界市場只需要五台電腦。
因此,本書亦講述了幾世紀以來,國家政府是如何影響經濟發展,無論好壞與否。許多獨裁統治者意識到,富裕的商人是良好的稅收來源,所以大力鼓吹國內外的貿易發展。過去兩百年來,國家政府承擔了更廣泛的職責,提供福利給年長者、病人與失業人士,並試圖管控經濟以限制通貨膨脹與失業問題。這種轉變趨勢對整體人口而言是項好消息。
金融
跟祖輩先人一樣,他們也有財務借貸,也屬於貿易形式之一。你有多餘的現金,而我需要現金買一頭乳牛或資助一趟貿易之旅。若我的投資賺得利潤,便支付你利息,如此一來雙方都能從中獲益。
金融在經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使我們得以管理一生的開支。在剛開始工作,我們的資金很少,需要貸款購買房屋或汽車等消費品;到了中年時期,賺取的工資增加,能夠償清債務,準備為退休生活存款;等到我們年邁之際,仰賴儲蓄的利息收入生活。歸結來看就是老年人借錢給年輕人。
企業通常需要透過借貸來拓展業務,政府職能也需要貸款的資助,國家鮮少在服務方面提高稅收。金融產業在這類交易中充當仲介,如基金管理和退休金計畫即是將我們的儲蓄投資於支付利息的債權和公司股票方面;保險公司向我們收取保障生命與財產的保費來投資,額外收入讓保險費用降低。慈善機構將我們捐獻的錢拿去投資,他們獲得的額外收入可以用於慈善事業。
伴隨著經濟成長,諸如此類的金融產業日益複雜化,且被更多人所利用。儘管現代金融產業有許多缺點,但值得反思的是,在金融工具不發達的經濟體中,公民無法購買自己的房屋或創業。好的融資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舉例來說,在肯亞,當地通訊商經營的行動支付系統M-Pesa蓬勃發展,改善了數百萬居民的生活,也使得小型企業的管理更加便利。
金融產業的興衰似乎取決於本身的特質。人們需要信心進行貸款,若局勢讓人民緊張不安,進而使信貸緊縮,恐導致經濟混亂。在二〇〇八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前,金融體系龐大到難以支撐高昂消費,使得西方經濟的穩定性開始動搖。金融工具是把雙刃劍,用得好讓你上天堂,用不好讓你下地獄。
進步的真正意義
有一派觀點不看重經濟成長和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為中心的統計數據。當然,生活不僅僅是商品與服務,但欲瞭解現代人如何從經濟增長中獲益,我們不妨回想六百年前的十五世紀初。
假設你出生於一四二〇年的歐洲,前一、兩年會最先面臨到生存考驗,因為當時嬰兒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三十左右。在中世紀時期,典型的歐洲農民幾乎沒有傢俱可以使用,只有一張凳子(沒有鋪著軟墊的扶手椅),一張草床(裡面可能還有很多跳蚤和虱子),也沒有隱私可言,所有人都睡在一起,依偎在唯一可以取暖的火堆旁),沒有什麼餐具(沒有叉子或湯勺),晚上也很少有燈光(因為蠟燭昂貴)。
食物的選擇性極為有限,亦欠缺冷藏設備來保鮮。在現代化以前的中國,小米、小麥、稻米和玉米的供應占了所有資源的五分之四以上。歐洲人靠著粗糙的麵包與製作成燉菜和湯水的蔬菜過活, 肉類和魚是特殊場合的美食。營養不良意味著當時候的人體格比現代人瘦小,沒有自來水,也沒有沖洗式馬桶。所有水源都必須由婦女從村裡水井或河川取水到屋內。在娛樂休閒方面,沒有出版書籍,很少人會閱讀,且大部分人沒有眼鏡的情況下視力很差。當然也沒有收音機和電視。人們很少洗衣服,衣服方面的選擇也很少。
醫學與牙科技術仍不發達,所以人一旦生病往往死劫難逃。女性必須多生幾個確保有一、兩個孩子活到成年,但每次懷孕都是一場高風險的賭注。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會死於生產過程。 當時人類預期壽命都在三十歲以下。如果房子遭搶劫或襲擊,不會有警察來保護你;如果屋子木材或稻草起火了,也沒有消防隊救火。
若是男性,你大部分的工作生活將投入在自己的一小塊土地或雇主的農田;若是女性,妳可能從事僕人工作直到適婚年齡後結婚生子。在婚姻裡,除了家務事之外,外界預期妳應該協助農務或餵養家禽,也許做點針線活和紡織工作來貼補家計(所以「spinster」這個詞用來指稱未婚的大齡女子)。孩童從小開始工作,大多數人在出生地幾英里遠的範圍內渡過一生;道路簡陋,沒有鐵路和飛機。
當然,有失必有得。古時候的工作壓力沒那麼緊張,休息日很多,雖然這些屬於「聖日」而非假日;直到過去一百年,大多數人(尤其是富裕國家)才有能力外出做日光浴和居住旅館。與現代社會相比,當時的社區意識可能較為濃厚。
儘管如此,現代生活仍具有較多優勢。與中世紀相比,現代社會有越來越多孩子能平安活到成年,他們長大後變得更壯碩、受教程度也更高,對於生活方式亦擁有較多選擇,晚年在床上安詳死去的機率也提高許多(見圖表)。若沒有經濟增長,不可能獲得這些文明進步。
誠如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所述, 一八〇〇年以前,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的預期壽命高於四十歲。如今,世界的平均壽命為七十歲;現今非洲人的預期壽命跟出生於一九三〇年代的歐洲人一樣長。二〇一六年,出生第一年內死亡的新生兒有四百二十萬名, 雖然這個數字很可怕,但近年來已經持續下降。一九五〇年,新生兒的死亡人數為一千四百四十萬,當時全球人口還不到現在的一半。一九五〇年約有九千七百萬名新生兒,但二〇一六年有一兆四千一百萬名新生兒,也就是說,嬰兒死亡率從百分之十五降到百分之三。
經濟增長也有助於社會各個階層。一九八一年到一九九九年針對發展中國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經濟擴張最強勁的國家,貧困率每年下降百分之六.一;在經濟緊縮最劇烈的國家,貧困率每年上升百分之二十三。 多虧了農業的「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過去五十年世界上死於飢荒的人口比例,比二十世紀的前七十年減少百分之九十。 一九九三年至二〇一一年期間,全球赤貧人口規模減少了一半,約十億人口;同一時期,發展中國家的赤貧人口比例從百分之四十二下降到百分之十七。發展中國家的預期壽命也從一九六〇年的五十歲,提高到二〇一一年的六十六歲。
想當然爾,故事並非完全正面積極,許多人已經為經濟發展付出了可怕代價。最著名的例子包含從非洲運至美洲的奴隸、被歐洲開拓者侵占土地的當地居民、在不安全的工廠、礦坑和建築工地犧牲性命或健康的工人。本書也會提到這些人的故事。
經濟變化也會導致環境破壞,那並非都是「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外界已經過度濫用該詞彙,如上個千禧年中期的復活節島森林砍伐並不是資本主義的結果, 澳大利亞巨型動物群(如巨袋熊)也是被早期人類所消滅,並非追求利潤緣故遭到獵殺滅絕。事實上,北美洲旅鴿也是如此,曾經遮天蔽日,仍敵不過持槍的農民。二十世紀最大的環境災難之一發生在鹹海(Aral Sea),由於共產主義的蘇聯政府管理不善,導致鹹海損失四分之三的水量。 人類是個貪婪且毀滅性的物種。
但人類也擁有創造力,能夠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西方世界,濃煙瀰漫的空氣在建築物上留下塵垢,後來倫敦霧霾事件大致上已經消除,河川汙染也不再嚴重到會起火的程度。
必需品的產物
創新和技術也是本書的兩大重要主題。從現代觀點來看很容易以為技術進步全是電腦的功勞,但事實證明更簡單的設備也至關重要,像是犁頭、水磨、六分儀。整個歷史過程都有發明,與現代的差異在於這些創新在世界各地的傳播速度。
經濟成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擁有更多的工人,以及提高這些工人的效率,也就是讓工人每小時生產更多。相對簡易的新設備可以提高生產力,例如透過由伊萊‧惠特尼(Eli Whitney)開發的軋棉機,可以清除棉花裡的種子和雜質(然而,棉花產量雖然提升,但這項發明仍延續了美國的奴隸制度)。產量也可以透過新的組織生產方式來提高,例如亨利‧福特(Henry Ford)透過移動裝配線降低生產汽車的成本;如信用狀之類的金融創新,或如成立有限責任公司等法律改革,讓貿易者更容易承擔風險與擴大業務。
也許最重要的創新領域非農業莫屬。十八世紀的牧師湯瑪斯‧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以他對人口增長危機的悲觀預測而聞名。直到那時,他才發現文明的潛在問題:生產糧食的能力有限。不過,正如眾所皆知的,諸如播種機之類的新設備可能有助於擺脫馬爾薩斯陷阱,新作物和新的輪耕做法也會提高產量。
專業化向來是提高生產率的關鍵,也就是將工作分成若干任務,讓每個人專注於單一任務,這就是亞當‧斯密《國富論》的主要見解之一。早在古時候就有人發現專業化的優點。大約在公元前三七〇年色諾芬(Xenophon)撰寫的《居魯士的教育》(Cyropaedia)一書中,提到在波斯有些地方,「有人靠補鞋謀生,有人靠縫鞋謀生,也有人不從事這些工作,而是靠組裝零件。當然,從事單一任務的人做得最好。」
歷史長河
本書講述了人類如何從交易食物和單把斧頭發展到今日經濟規模的故事,現代經濟造就了新加坡港口的巨大貨輪,用手持設備就能獲取世界上大多數知識。我們認知裡屬於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的諸多特徵已經存在數千年之久,包含銀貨兩訖、借貸、賺取利潤的企業、為薪資工作的勞工,長期以來發生改變的是這類經濟行為的規模和參與人數的多寡。
一次又一次的改變累積下來極具意義性。例如,十七世紀的英國欠缺木材,進而鼓勵人們使用從深井挖掘出來的煤炭,抽水是採礦的優先事項,從而促使蒸汽機的發明。接著,蒸汽機運用在鐵路上成為動力設備。鐵路敞開了北美大陸的貿易大門、為歐洲帶來了許多低廉糧食,歐洲勞工也得以從事工業工作。然而,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分析經濟變化的過程(例如,十五世紀葡萄牙在非洲的探險之旅),並衍伸出不同的因果鏈。
我們人類已經從鐵器時代進入了資訊時代,整個過程並非一成不變地演進。最初在西北歐發生的急遽增長被稱之為「工業革命」,但實際上工業革命既不是突然出現,也不只跟工業相關,若以德爾雷‧麥克勞斯基(Deirdre McCloskey)的術語「財富大爆炸」(The Great Enrichment)來描述更好(參見圖表)。 我們在學校瞭解的傳統說法是工業革命源自於一七六〇年的英國,並涉及一連串的機具發明,如珍妮紡紗機(spinning jenny)和蒸汽機。
但歷史學家對於這樣的說法深感擔憂,他們認為經濟快速增長的跡象出現的時間比一七六〇年要早得許多,而經濟更快速崛起的關鍵要到十九世紀初才真正顯現出來。更具爭議性的是關於工業革命的成因,以及為什麼工業革命出現在歐洲一隅,特別是英國。為什麼不是擁有悠久歷史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呢?歷史專家的解釋說詞從殖民地和奴隸貿易的剝削、英國體制較為合適(像是君主立憲制與執行財產權的法庭),到基於「文化」的觀點(新教徒比天主教徒偏好商業活動;英國較為欣賞勤勞和貿易的「資產階級」活動),竭力推翻其他主張,試圖建立起自己的解釋。
在本書,筆者傾向採取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推理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結局立場(小心劇透):人人都是兇手,種種因素促使經濟發展。在一七六〇年至一八二〇年期間,經濟無法實現持續性成長,顯示出經濟增長的艱鉅程度,在各種事件的交疊匯集使得歐洲率先發展起來。
但我們實際上應該談論兩次革命而非一次革命。一八二〇年到一九六〇年代期間的大爆炸只發生在我們所認知的西方世界: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和日本,但近五十年來,越來越多國家發展並擺脫貧困,從韓國、台灣等亞洲四小龍開始,接著中國和印度等大國崛起。
經濟力漸漸從停駐三世紀之久的歐洲和北美區域轉移到亞洲區域,這在某程度上屬於「正常」回歸,因為中東、印度洋和南海長期以來是全球貿易體系的核心。
許多經濟改變導致長期繁榮的國家面臨到短期阻力,變遷意味著某些任務作法必須停止,才能展開其他任務,也代表著會有輸家和贏家出現。短期內輸家的抱怨可能主導著輿論方向,他們被迫失業或減薪,會感到不開心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從過程中獲益的人往往分成兩大陣營,一派是未來將在新體系中就業的工人,一派是從低廉價格或更好服務中獲益的消費群。接下來幾十年內,隨著越來越多工作崗位被機器或人工智慧所取代,世界經濟可能再次面臨相同問題。
本書將揭開世界經濟史的所有利弊得失,而我們需要記住世界已經走到哪裡。在第一個千禧年,世界人口僅增加六分之一,且人均收入下降;在第二個千禧年,世界人口增長了近二十四倍,人均收入上升十四倍,國內生產總值成長三百三十八倍。 追蹤人類進步腳步的方法之一是觀察光源。人類從營火轉為使用動物脂肪、芝麻油、蠟燭、鯨油、煤油,最後改成使用電燈泡,人類的光源效率提升了十四萬三千倍。 換句話說,在十四世紀使用每單位的光源成本,大約是現在的一萬兩千倍之多。
解釋現代經濟的發展是項複雜的任務。雖然講故事的方法之一是嚴格地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但在經濟史上,時間區段的選擇甚至比強調戰爭和革命的政治歷史更加武斷,按時間順序講述的故事可能會錯過了塑造全球經濟的重大主題,所以本書在時間線上穿插一些著眼於經濟史上重大發展的章節,例如農業、能源、製造業、交通、移民和技術,也有些篇幅聚焦在中央銀行的影響和經濟統計數據的計算。
本書的目標想讓讀者不僅瞭解到全球經濟的發展過程,並意識到全球經濟日益複雜化且相互依存。人類從刀具、斧頭等人人皆可使用的簡單工具開始,但即使最平凡的現代物品也不是單靠一人智慧就能完成的。二〇〇八年,湯瑪斯‧史威茲(Thomas Thwaites)試圖從零開始製作一台不起眼的烤吐司機,他在拆解後發現,裡面有四百多個由不同原料製成的零件;經過九個月長時間的努力,他創造出一個簡單裝置,結果開機五秒內就熔化了。但很少人可以像他走到這一步。
這是個有益的例子。家中的日常用品,舉凡牙膏、電視和烤吐司機都是使用來自世界各地的原料組裝而成,在抵達家門口之前,已經由成千上萬人透過某方式處理完成。本書便是講述全球經濟如何發展到當前階段的故事,透過連接全球的巨大網絡,從北威爾斯山脈出發,途經中央車站和柏克萊實驗室,抵達馬來西亞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