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旭初序
在台中,就是住在空軍眷村的對街,0歲到11歲,搬了家,11歲到36歲,對街還是有著另一個空軍眷村,在新竹就了業,附近竟也是空軍基地。雖然不是來自眷村,卻也有眷村生活的深刻體驗,從稚齡、小學、國中、高中,一直到大學時代,來到產業界,輾轉到教育界服務,眷村都還是生活經驗的一部份,有兒時的玩伴,有同學、有同事,有玩耍的記憶,有結群打架的刺激,有同事經營的情感,尤其,眷村美食的永恆回味更是凌駕在所有眷村生活回憶之上,構成前半輩子的最深刻記憶。
因為眷念著小學時眷村高同學的媽媽(高媽媽)高超眷村菜的烹調技藝,所以對眷村菜有著高度的認同感,稍長,到了另一個眷村,幸運結識了老奶奶(我們都稱他老奶奶,不知姓名),也常在她府上廝混,充分享受了道地的眷村手藝,就了業,同事竹生兄,更是眷村菜練家子。前半生何其有幸,享受著眷村風味的滋潤,現在,該是回饋的時候了;整理小時候的記憶,把過往的記憶化作細細的品嚐,將經歷過的眷村生活點滴及眷村美食,結合了芳琦整理的眷村菜文獻資料及研究,運用習得的烹調技藝,還原曾有的眷村風華,並將眷村美食一道道的呈現。
在國際學院掌院長慶琳的鼓舞,與芳琦先進的贊助下,仨人合作編著了《竹籬笆裡的飯菜香-充滿幸福溫度的眷村菜》乙書,也感謝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的獎助計畫,承諸多好友的友情幫助與指引,完成了這本書,願它是個開端,願有更多的有心人,挖掘更多的眷村故事與美味佳餚,讓眷村精神永遠不滅。
飲食之先,在意境欣賞,欣喜而神往之,再見豐餚,得心領而神會,人生至樂也,尤於傳統復刻,有學風、談民生、慶團圓,更有舒心志、展鴻圖、益社會之企圖,眷村飲食中,享意境,眾人得享,今於高雄餐旅大學賀享之!
想擴及全民,望結緣諸位前輩先進,能賜眷村敘事之竹籬笆裡的飯菜香之指引諍言,並同享眷村菜之美味內涵,廣及社會每個家庭,與本校師生共享這竹籬笆裡的飯菜香氣氛,或許也能依此意境,展現每個家庭的優越廚藝,得到舉國皆樂眷村菜的境界,是旭初所願!
作者林芳琦序
車行進入一個寫著「自立新村」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大的圓環,圓環中央矗立著過去的領袖塑像,所有的人車都得繞著圓環走一小段才能通往各自回家的路;村內的格局十分對稱,是一座軍醫院改建的眷村,路的兩邊種植許多不畏海風的木麻黃。行經籃球場後,有戶人家的紅色大門邊的小花圃開滿了天人菊、日日春、太陽花,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植物,這片小花圃的後面是一整面的空心磚牆,越過空心磚牆,牆內種了兩株木瓜樹,樹下還種了些小白菜、辣椒和綠豆。有人從隔壁端了盤香氣四溢的蔥油餅走了進去;不久後,屋內傳出朗朗的笑聲和說話聲,有三個小女孩和一個小男孩從屋內衝出來,大喊「我們要去抓金龜子囉!」喔,那其中一個小女孩是我……。
在童年的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是住在眷村的那段時光,雖然居住在眷村的時間不長,卻依稀記得在村裡生活的點點滴滴,那絕對稱得上是一段有笑有淚的兒時回憶。長大後的某天,行經臺南的一處國宅,有個小攤,一個老媽媽正桿著餅皮,鍋裡的蔥油餅和煎油滋滋作響,我身體一偏,深吸一口氣,眼往鍋裡一瞪,「啊,就是這個香味,就是長這個樣子,好懷念啊!」拿到蔥油餅,顧不得剛起鍋的熱度就大口咬下,蔥香伴著麵粉香從嘴裡化開,我想起了在海島眷村的日子,隔壁高媽媽的蔥油餅最是令人回味,而正在咀嚼的蔥油餅就如同高媽媽的手藝,是我最喜愛的滋味;只不過,在搬離眷村後,我就再也沒遇過這樣的好味道了!
因為懷念眷村的飲食生活,開始留心市場上打著眷村名號的各式美食小吃,吃著吃著,不經自問:「什麼是眷村菜?眷村菜是什麼樣貌?吃起來是什麼味道?有道地眷村菜嗎?」為了一解內心的疑惑,透過焦點團體與深度訪談數十位眷村菜餐廳業者、眷村居民與記者,將眷村菜作了初探性的研究;也因為這個研究何其有幸認識謝旭初老師,與我的指導教授掌慶琳老師,由於他們的無私與奉獻使本書得以完成,也感謝所有的受訪者,以及為眷村文化、眷村美食的傳承與推廣默默努力的所有朋友們!
願以此書為臺灣的飲食文化留下歷史的刻痕!
作者掌慶琳序
我來自於一個南北合的家庭,也是所謂的芋仔番藷。但是,自記憶以來,小時先和外公外婆住過日式房子,念小學時搬去和爺爺奶奶住過糖廠的宿舍,似乎從未住過眷村。然而,隨著就學的同學之故,小時候的確有出入眷村找同學玩耍的童稚記憶,眷村菜也就自然而然、或多或少有些體驗。
眷村菜,事實上是國民政府1949年播遷來臺,自然形成發生在眷村,強調物盡其用、串門子時共食分享的菜式。它因為不同省籍的通婚之故,飲食從而平行流動,成為融合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菜。雖然在時空背景的流轉下,眷村大多被拆除轉型成為國宅和大樓,但是衷心期望不久的將來,當我們去「四四南村」遊逛時,除了所刻意保留之眷村文化館得以參訪,也能在同一地點,品嚐到簡單有味的眷村家常菜!
此書之完成,特別要感謝芳琦和旭初老師。前者之初心、熱情、行動力,是本書得以完成之樑柱;後者之發想、研發、廚藝展演及食譜菜單,更是豐富本書生命之活水。此外,特別感謝高餐大的同仁及五南圖書!謹以此書,獻給所有認同眷村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