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超越時間的作家。」――《衛報》
「他突破了歌德、恐怖與科幻小說類型本已極端的界線。」――《紐約時報》
「就算幾十年過去,這些作品仍然無可比擬、與眾不同。」――《洛杉磯書評》
「洛夫克拉夫特為我打開了大門……在他之後,所有的恐怖傑作,都籠罩在他的陰影之下。」――史蒂芬.金(恐怖大師,《鬼店》、《牠》作者)
「他定義了二十世紀恐怖類型的主題與執迷,而進入廿一世紀後,這樣的定義依然有效。」――尼爾.蓋曼(小說家,《美國眾神》作者)
「洛夫克拉夫特透過他的故事告訴你人類在宇宙中的定位;更精確地說,是古神對人類的不屑一顧。」――吉勒摩.戴托羅(《羊男的迷宮》、《水底情深》編導)
「他或許曾期許自己成為像愛倫坡那樣的作家,但他的想像力帶他前往截然不同的方向。」――約翰.卡本特(《月光光心慌慌》、《紐約大逃亡》導演)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在當代閱讀洛夫克拉夫特
――馬立軒(逗點文創結社特約編輯)
出生在「世紀交替」之際的H.P.洛夫克拉夫特,是個名家道中落、懷才不遇的創作者。在世時,他發表的大多多數作品都並未受到重視,也僅僅刊登在當時流行於美國的低俗「紙漿雜誌」上,直到洛夫克拉夫特死後――或者也可以說,當時代追上他、接受他的創作後,這些詭異、恐怖、令人不安的故事才逐漸被喜歡科幻、奇幻、恐怖作品的讀者所追捧。
洛夫克拉夫特的創作,被歸類在「怪奇文學」(Weird fiction)的類型之下;這樣的作品不像奇幻文學建構在一個虛構的架空世界中,也不像科幻文學那樣,使用嚴謹的科學論述去描繪外星生物。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人類是過於渺小的存在,無能理解更高智慧、更高維度的生命型態;所以他的故事裡,人類通常只是誤闖禁地的受害者,而那些「兇手」不論成因、動機或手法,都幾乎難以讓故事中的角色、甚至閱讀中的讀者理解(畢竟讀者也是人類嘛)。這種因未知所引起的恐懼,這正是怪奇文學常見的故事模式,也是洛夫克拉夫特那「無以名狀」的敘事招牌。
在怪奇文學的發展史上,洛夫克拉夫特有著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他繼承了愛倫.坡(Edgar Allan Poe, 1809-1849)作品中的歌德式懸疑驚悚、羅伯特.錢伯斯(Robert W. Chambers, 1865-1933)作品中的超自然恐怖,以及「鄧薩尼勛爵」(Lord Dunsany)普倫基特(Edward J. M. D. Plunkett, 1878-1957)的夢境幻覺、奪取不屬於自己的知識財富後的惡果。
而在洛夫克拉夫特之後,其所影響的創作更是者與作品不可計數。從艾倫.摩爾(Alan Moore)的漫畫《守護者》(Watchmen)中最後出現的烏賊樣貌外星人、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系列漫畫《睡魔》(The Sandman),到電影《異型》(Alien)、《屍變》(The Evil Dead)、《突變第三型》(The Thing)、《羊男的迷宮》(El laberinto del fauno)、《滅絕》(Annihilation)與《燈塔》(The Lighthouse)……甚至連當代恐怖大師史蒂芬.金(Stephen King)與伊藤潤二,都曾公開承認自己的作品深受洛夫克拉夫特影響啟發。
即便洛夫克拉夫特對創作的影響如此之大,我們或許依然不免疑惑――到了今天,閱讀這些近百年之前的故事,有什麼意義?洛夫克拉夫特在一九二七年發表了名為〈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Supernatural Horror in Literature)的論文;其中的這句話成為他最著名的引文:人類最古老且強烈的情緒,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
即便到了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人類對知識的理解終究有限;在讚嘆文明世界如黑暗中的明珠般燦爛耀眼之際,我們依舊無法抵禦如地震、颱風這樣的天災,遑論宇宙之大,近趨無限?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表現出人類的有限及宇宙的無限,在如今這個社會動盪、疫病不斷的時代重新閱讀、認識洛夫克拉夫特,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