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成就無量無邊智光後,
依次度化菩薩、緣覺、聲聞,最後普度一切眾生。
跨越歷史長河300多年,清乾隆至嘉慶15年的摹刻,
流佈最廣的佛傳圖文史詩!
《釋迦如來應化事蹟.卷二》★觀菩提樹、龍宮入定、妙轉法輪、說華嚴經、布金買地、降伏六師……看佛陀教化有情世間。
★源於唐朝,流傳千百年佛陀傳記中的經典之作。
★清乾隆時,歷時15年精緻摹刻版刷,傳佈最廣的佛教圖畫書籍。
※流傳千百年,漢傳佛教的佛傳代表作品〈釋迦如來應化事蹟〉全系列共四卷《娑婆》、《度化》、《妙法》、《涅槃》,計二百零八則故事,詳細記載了佛陀釋迦如來的生平故事。
此故事版本最早源於唐王勃所撰的《釋迦如來成道記》,之後歷經各朝代的增修潤補。
目前廣泛流傳的版本是清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年)和碩豫親王裕豐以明代刊本為底本,摹刻版印,歷時十五年刊成(由鎮國公永珊重撰繪製),此版本經文物專家鑑定,認為此書是存量極少的佛教古籍圖書,本系列即以此版本為底,期許能使現代人感受古人閱讀佛傳的韻味,另一方面,也讓更多對漢傳佛教有興趣者,能飽覽漢譯佛典之精萃。
※全新特出版本,不一樣的佛傳圖文史詩♦集結70餘部佛教典籍中50則故事,闡述佛陀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後,教化有情眾生。
♦保留了古書的原始圖文,更加入了易於閱讀的白話文故事敘說。
♦每張圖均有簡要的說明,可進一步了解繪圖的意涵。
♦呈現局部圖,讓主題更明確,版面更活潑。
♦附上名詞註解,以說明文章的原始經文出處,補充原始經典故事內容,簡說相關的佛教專有名詞。
♦經典雕版畫作全新修整,鐫刻精美,形象塑造保留了古典韻味。
※度化無分等別,如日耀大地,各處遍照〈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第二卷《度化》,說的是佛陀在成道之後的度化事蹟,以漢傳「五時說法」開展,因此首篇為〈華嚴大法〉,其後則為佛陀教化事蹟。
五時即:
一、華嚴時:如來初為大乘根器者,首宣說《華嚴經》,如日照高山之時,主要度化大乘菩薩,所以名華嚴時。
二、鹿苑時:如來說《阿含經》之處即鹿野苑,如日照幽谷之時,於鹿苑中說四諦法,化聲聞眾,所以名鹿苑時。
三、方等時:為說方等諸經,如日照平地,說維摩、楞伽等經,所以名方等時。
四、般若時:如日照禺中之時,廣說般若空慧之法,所以名般若時。
五、法華涅槃時:如日輪當午,說法華、涅槃,所以名法華、涅槃時。
除了各教化的事蹟故事,也有一些個別事件的單獨簡短譯本,如《月光童子經》、《玉耶經》、《乳光佛經》、《貧窮老公經》,以及漢傳佛教僧人所著作或編篡類的《戒壇圖經》、《經律異相》,而這些都使得本書故事更為多元豐富。
※圖文並呈,在連環圖文故事中領會佛陀的智慧第二卷輯錄了釋迦佛傳故事208則中的50則,每則配以插圖,形象鮮明地向讀者展示了釋加如來從降世因緣、誕生、出家、修行、成道、說法、涅槃,以至佛法流入中國的整個過程。整部書緊密地以釋迦牟尼佛為主而展開,以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後為順序,內容精采傳奇,十分好讀。
所並呈的圖畫,刻印精美,人物鮮明,表情舉止多樣,形象塑造完全符合文字敘說,在清代人物版畫中,堪稱上乘之作。
•若您願意購買本書,本書盈餘將會用於相關書籍之印製、贈閱、捐贈公益等利益社會之用途。
•若您希望索閱本書,可來電或來訊與柿子文化洽詢。
【洽詢聯絡方式】
Mail:service@persimmonbooks.com.tw
Line:80306073
FB私訊:60秒看新世界
作者簡介:
重撰繪製∕清.永珊
《釋迦如來應化事蹟》(另稱為《釋迦如來密行化跡全譜》)的版本最早源於唐王勃所撰〈釋迦如來成道記〉,之後歷經各朝代的增修潤補。依據此版本的序文〈重繪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緣起〉來看,此書確認是清朝乾隆年間鎮國公永珊,對《釋氏源流》(明寶成編)進行了重新撰寫和繪圖而成書的版本,且廣泛流傳於民間。
企劃 / 柿子文化
柿子文化依清朝永珊的版本做了全新的企劃、整理再版,不僅保留了古書的原始圖文,更加入了易於閱讀的白話文。不僅每張圖都做了整理修補,篇後更附上註解說明,使現代人能感受古人閱讀佛傳的韻味,也讓更多對漢傳佛教有興趣者,能飽覽漢譯佛典之精萃。
撰文 / 黃健原(淼上源)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東和宗教學院博士。
學術研究論文:〈以天臺禪觀的理論為基礎探討校園禪修課程的開展〉、〈智顗禪觀教學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運用〉、〈南傳佛教之「四念處、內觀和動中禪」初探〉等。
福報文學散文獎作品〈割愛〉、忠義論文獎作品〈關公信仰的心性修練─論《明聖經》之「心性論」〉。
章節試閱
◎承古鑠今,全新佛傳
《釋迦如來應化事蹟》一書,又名《釋迦如來密行化跡全譜》,本書主要是以漢傳經典編篡而成的佛陀傳記,及佛教史資料(於佛滅後到佛法傳入中國之間),可以說是一種流通於漢地民間的佛傳與佛史圖書。
據此書序文〈重繪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緣起〉內容來看,此書應是清朝乾隆年間鎮國公永珊,對《釋氏源流》(明寶成編),進行了重新撰寫和繪圖而成書的版本。考古專家認為此書是存量極少的佛教古籍圖書,而該書為雕版印刷,應是以清乾隆五十八年清和碩豫親王裕豐,以明代刊本為底本,再摹刻上版,於嘉慶十三年刊成。
本書依據古籍版本,切分成四卷,第一卷從本生故事,到兜率天降生、入母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第二卷為佛陀在成道之後的度化事蹟,以漢傳「五時說法」開展,因此首篇為〈華嚴大法〉,其後則與佛陀教化事蹟;第三卷的佛傳有濃厚的漢傳佛教特色,除了獨特的人事物的描述,還對漢譯大乘經典有輪廓性的概說;第四卷則以敘述佛入涅槃事蹟為主,並敘述佛滅後,法的付囑,成為漢傳各宗的祖師傳承之依據。
本次的整理再版,不僅保留了古書的原始圖文,更加入了易於閱讀的白話文。每一張圖除了整理修補,亦有簡要的說明,以了解繪圖的意涵。此外,又附上註解,以說明文章的原始經文出處,或補充原始經典故事內容,或簡說相關的佛教專有名詞。希望透過此書的再刊,使現代人感受古人閱讀佛傳的韻味,另一方面,也讓更多對漢傳佛教有興趣者,能飽覽漢譯佛典之精萃。
◎觀菩提樹
世尊初成正覺時,無量諸天皆悉稱讚如來功德。當時世尊坐於菩提樹下,觀菩提樹王,目不轉睛,進入甚深禪定,以禪悅為食,既不饑餓,也不口渴,也不起座。
就這樣經過七日,欲界、色界上的諸天子各捧寶瓶,盛滿香水,來到佛住處,恭敬禮拜,並請如來澡浴。世尊接受請求,澡浴畢,諸天子等奉獻上天妙衣服,燒天妙香,散天妙花,供養如來。
同時,有無數天龍八部鬼神人,各取如來澡浴之水,以灑自身,也因此生起了道念。諸天子等將所剩餘的之水帶回天宮,其香氣仍然不滅,而且唯獨只有佛的香味,而沒有其他氣味。因而諸天子皆大歡喜,發起菩提之心。
此時,有一名普天子,向佛請求開示:「世尊在這七日結跏趺坐,達到身心不動,不知這是住於何種三昧禪定?」
佛說:「這種正定稱為如來喜悅三昧,如來常以此喜悅三昧為食而住。如來亦由此定力,於最初七日,結跏坐觀菩提樹,不起於座,立志斷除無始無終的生老病死根本;第二七日周匝經行,以三千大千世界為邊際;至第三七日觀菩提場,目不轉睛,終於斷除生死,得成佛道。」
[原典]
莊嚴經云。世尊初成正覺。無量諸天皆悉稱讚如來功德。爾時世尊。觀菩提樹王。目不暫捨。禪悅為食。無餘食想。不起於座。經於七日。欲界色界諸天子等。手捧金盆。各執寶瓶。盛滿香水。來詣佛所。頭面頂禮。請如來澡浴。世尊受請浴已。諸天子等。各各奉獻天妙衣服。燒天妙香。散天妙花。供養如來。無量天龍人等。各取如來澡浴之水。以自灑身。皆發道意。諸天子等。各還天宮。所將餘水。香氣不滅。惟聞佛香。不聞餘香。心生歡喜。發菩提心。時有天子。名曰普花。白言世尊。世尊住何三昧。於七日中。結跏趺坐。身心不動。佛言。如來以喜悅三昧。為食而住。由此定力。於七日中。結跏趺坐。不起於座。為居此處。斷除無始無終。生老病死故。於七日觀樹不起。至二七日周匝經行。三千大千世界以為邊際。至三七日觀菩提場。目不暫捨。斷除生死。得成佛道。
原典註解
①禪悅為食:是指修行人,以禪法資養心神,入於禪定,得禪定之樂,身心適悅,增長善根,資益慧命,能養諸根,一如世間之食能長養肉身,存續精神,故名禪悅食。「禪悅」指入於禪定者,身心愉悅。《華嚴經》〈淨行品〉:「若嚥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心地觀經》:「唯有法喜禪悅食,乃是聖賢所食者。」
②喜悅三昧:見《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爾時,婆伽梵復入常喜悅大菩薩三昧耶,出生寶加持,名金剛三摩地一切如來喜悅三昧耶,名一切如來心,從自心出。」在《四教義》中提到:見思惑破,故真空喜悅三昧成;惡業塵沙惑破,故一切眾生喜見三昧成;無明破,故喜王三昧成。以自修行力,得如此三諦歡喜三昧。可見為佛菩薩位所修持之三昧境界。
◎四王獻缽
世尊走到了乳汁林時,有人要供養飲食。祂心想:過去諸佛都是以缽器而接受供養,而我該用什麼器皿來受食呢?
這時,四天王從四方而來,持四個金缽獻給世尊,但世尊並沒有接受,因為祂想,出家人並不適合用如此貴重的缽。四天王便換上四個銀缽給世尊,世尊還是沒有接受。於是四天王又換成四頗梨缽、四琉璃缽、四瑪瑙缽、四硨磲缽等,世尊也都沒有接受。
這時,北方毗沙門天王對另外的三位天王說:「記得從前青色諸天曾獻給我們四個石缽,並說:『你們可以用這個石缽來受食。』當時另有一位天子說:『你們千萬別以這石缽受食,而應該供養於佛,當後來有佛出世,號釋迦牟尼,你們可將此缽獻給世尊。』」
於是,四天王急速回宮,各獻一青石缽,盛滿天花,以香塗缽,來到佛所,共同將石缽奉佛,並對佛說:「但願世尊,能受此石缽!」
世尊心想:這四位天王以信淨心奉我四個缽,但出家人只適合受持一缽。我今如果只受一個人的缽,其餘三人難免有所怨懟。於是,世尊便把四天王所獻的四個石缽重疊在一起,安放在左手上,右手按下,然後以神通力,便把四個石缽合成了一缽,此石缽不但堅牢清淨,而且四際分明。
[原典]
本行經云。世尊思惟過去諸佛。皆悉持缽。而受於食。時四天王各從四方持四金缽。奉上世尊。世尊不受。將四銀缽。世尊不受。四頗梨缽。而亦不受。四琉璃缽。亦復不受。四瑪瑙缽。而亦不受。四硨磲缽。亦復不受。時毗沙門天王。告餘天王言。我念往昔青色諸天。將石缽來奉我等。白言。今此石缽仁等可用。受食而吃。復有一天子。來白我言。慎勿於此石缽受食。宜應供養。比之如塔。當來有佛出世。號釋迦牟尼。可將此缽持奉世尊。時四天王速疾還宮。各執石缽。盛滿天花。以香塗缽。來詣佛所。共將四缽奉佛。白言。唯願世尊。受此石缽。世尊復念。此四天王。以信淨心。奉我四缽。我亦不合受持四缽。若受一人。三人有恨。我今總受四王之缽。爾時世尊。受四天王缽已。如是次第相重。安置左手。受已。右手按下。神通力故。合成一缽。堅牢清淨。四際分明。
原典註釋
①缽:出家人所用食器,或稱為「鉢」,這是音譯梵語所造的新字,從本聲,從金(金屬)或缶(陶器)。佛所用「石缽」,又稱佛缽,僅限佛可使用,為有所區別,佛弟子則多持用鐵缽、瓦缽等。
「缽」乃成為僧尼所常持食器,亦為比丘六物之一,持缽以受他人布施飲食,此持缽行乞稱為「托缽」,信眾將所布施食物放進缽中,僧伽不得擇食,並以缽為量,亦不得貪多,故又稱應量器、應器。托缽乞食的修行生活,源於古印度沙門傳統,婆羅門教即有這樣的文化,根據《摩奴法論》,婆羅門一生的第四期,稱為遁世期,為了解脫而遁入山林,以頭陀苦行,托缽乞食維生,且一日一食。據說釋迦牟尼佛在涅槃時,將三衣一缽交付給大迦葉尊者,囑咐他住世不入涅槃,直到彌勒下生成佛,將衣缽傳付。因此,「三衣一缽」又代表佛教的師承。在漢傳佛教裡,祖師也會將衣缽傳承。
◎仙人求度
阿般提國有一巨富婆羅門,姓大迦旃延,為嚴熾王作國王師。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學有所成,被尊為上座。
第二子名那羅陀,更為聰明。其父令他學習《韋陀論》及諸咒術,那羅陀很快就能通解,便說:「我已通解一切,可為我召集一切眾人,解說經論及技能。」其父就為那羅陀召集一切眾人,果然一切義理都能通達無礙。
長兄聽到弟弟能以短短時間就超越自己,心生惡念,想要陷害他。父親知道後,就帶著次子那羅陀前往頻陀山,拜阿私陀仙人為師。阿私陀知自己時日無多,細心他教導經論,不久他便成就四禪,具五神通。仙人命終之後,那羅陀也因此得到所有世間名聞利養,那羅陀因貪戀於此,便失去了正念,不信有佛法僧。
有一天,金齊夜叉王對伊羅缽龍王、商佉龍王說:「今城中流傳著這首偈子,聽說要有佛出現世時,才能解這偈子,它是這樣傳的:在於何自在,染著名為染,彼云何清淨?云何得癡名?癡人何故迷?云何名智人?何會別離已,名曰盡因緣。」龍王聽到後,便找到那羅陀仙,詢問此偈子的意義。
這下子,竟把那羅陀給難倒了,他於是來到了佛所,向佛請示。佛便為他開解其義,並為他說種種法,那羅陀聽了法喜充滿,當下向佛請求出家。佛便說:「善來比丘!入我法中,修於梵行。」那羅陀於是出家,因其種族本姓是迦旃延,所以,後人稱他為大迦旃延。
[原典]
本行經云。阿般提國。有巨富婆羅門。姓大迦旃延。與嚴熾王作國王師。第二子名那羅陀。其父令習韋陀論。及諸咒術。次子不久答父。習韋陀諸論。我已通解。今可為我集一切眾。解諸韋陀。及以技能。其父即集大眾。那羅陀解一切論。長兄聞弟能通諸論。心生惡念。欲害其命。其父令次子。往頻陀山。阿私陀仙人處。洞解諸論。以得四禪。具五神通。仙人不久命終。那羅陀以世利養。貪戀著心。無有正念。不信有佛法僧。有伊羅缽龍王。商佉龍王。為夜叉金齊言。彼城先有一偈云。在於何自在。染著名為染。彼云何清淨。云何得癡名。癡人何故迷。云何名智人。何會別離已。名曰盡因緣。龍王至那羅陀仙所。問此偈義。不能解曉。那羅陀即詣佛所。諮問此義。佛即開解。說種種法。生大歡喜。乞求出家。佛言善來。入我法中。修於梵行。因其種族本姓。名大迦旃延。
原典註釋
①大迦旃延:即摩訶迦旃延也,又稱迦多衍那、為迦多衍那等。生於西印度阿般提國,為國師婆羅門之子,奉王之命,邀請佛陀至其國說法。見佛之後,決心出家,證阿羅漢果後,回國傳法,使佛法傳播到西印度。他思維敏捷,善說法相,有「議論第一」之稱,為十大弟子之一。《增一阿含經》:「善分別義敷演道教,所謂大迦旃延比丘是。」後人被認為說一切有部的《施設論》和大眾部的《蜫勒論》(今譯《藏論》)是他的著作。在《法華經》中佛陀授記他成佛,號閻浮那提金光如來。其教化事蹟,《賢愚經》所載「迦旃延教老婦賣貧」故事,最為著名。一貧苦老婦自憐而泣,迦旃延對她說:「你可以把貧窮賣掉?」老婦以為是開玩笑:「貧窮哪裡可以賣,有誰要來買貧?」尊者說:「你可以對我布施,我願意跟你買貧。」老婦說:「可是我窮到沒辦法布施給你,就連手中的水瓶,也不是我的。」迦旃延教她拿著他的缽去河邊取淨水布施,尊者為她祝福,教她受持八關齋戒,憶念佛陀功德。老婦命終得生忉利天。
②偈:關於這偈子的問題,佛陀是如何回答呢?據《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七:「爾時世尊聞彼說已,即還以偈答那羅陀摩那婆言:「『第六自在故,王染名曰染,無染而有染,是故名為癡。以沒大水故,故名盡方便,一切方便盡,故名為智者。』」這裡「第六自在」,《顯揚聖教論》卷四:「為欲證得最勝無漏住自在故,又為解脫彼障故,復作無所有意解思惟故,名第六無所有處解脫。」又《大生義經》:「若離識無邊處已,當觀一切都無所有,此觀成已是為第六無所有處解脫。」這裡提到「第六無所有處解脫」。而王染名曰染,在《瑜伽論記》卷十七:「斷除染法。後起心王不與染俱,名心解脫。」
◎認子釋疑
國王及臣民迎佛入宮,坐於殿上,日日接受供養百種美食佳餚,佛也隨緣方便為大眾說法,度化無量眾生。
這天,耶輸陀羅帶著兒子羅睺羅來向佛頂禮問訊,說:「很久沒侍奉您,也沒有供養。」那時有許多人對他們母子投以懷疑眼光,因為太子離家已有十二年之久,但這孩子看去只有六、七歲,她是如何懷孕生下羅睺羅,這孩子怎會是太子的骨肉呢?
佛陀知道在座許多人都生疑心,便向大眾說:「耶輸陀羅守節貞潔,清淨無瑕,如果大家不相信,可當面取證。」於是世尊化身多位比丘,並與佛相幾乎沒有差別。這時,耶輸陀羅便把手上指環交給羅睺羅,對他說:「你認得哪一位是你父親,便把這個指環交給你的父親。」
羅睺羅沒有任何猶豫地走向真正的世尊面前,並把指環奉給世尊。這時在場的人才相信羅睺羅確實是佛陀的兒子。佛又說:「因為羅睺羅是我所化生的,不同於平常的孩子。從今以後,別再對耶輸陀羅有任何懷疑或指責。」之後,世尊便為父王說法,使父王得道。群臣以及後宮彩女也都受持戒法,有的持每月六齋,有的持每年三齋,修清淨梵行。從此國內清寧,風調雨順,各邦都來慶賀。
[原典]
莊嚴經云。時佛入宮。坐於殿上。王及臣民。日日供養百種甘饌。佛為說法度無數眾。耶輸陀羅。攜羅睺羅來。稽首佛足。瞻對問訊。而白佛言。久違侍奉。曠廢供養。時諸釋種眷屬。皆有疑心。太子去國。十有二年。何從懷孕生羅睺羅。佛語父王。及諸群臣。耶輸陀羅。守節貞潔。清淨無有瑕疵。若不信者。今當取證。爾時世尊。化諸比丘。皆悉如佛。相好光明。等無差異。於時羅睺羅年已七歲。時耶輸陀羅。即以指印信環與羅睺羅而語之言。是汝父者。以此與之。羅睺羅應時。直詣佛所。以印信環。而奉世尊。王及群臣咸皆歡喜。歎言善哉。羅睺羅真是佛子。佛語父王。及諸臣曰。從今已後。無復懷疑。此吾之子。緣吾化生。勿咎耶輸陀羅也。爾時世尊。為王說法。即時得道。群臣萬姓。後宮彩女。咸受戒法。月六齋。年三齋。淨修梵行。國內清寧。風雨以時。萬邦來賀。
原典註釋
羅睺羅:又作羅怙羅、羅護羅、羅云、羅雲。意譯覆障、障月、執日或障礙,乃釋尊之子,為耶輸陀羅所生。有一說法,當時的悉達多太子知道有孩子時,說:「羅睺羅(鐐鎖,覆障)誕生了,枷鎖現前了。」所以羅睺羅有覆障、障礙之意。但關於羅睺羅誕生之年,經典的說法並不一致,《眾許摩訶帝經》、《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大寶積經》及《大莊嚴經》,指其誕生於佛成道之夜,在胎六年,釋迦族人深感疑惑,倡言投其母子於火坑,但二者毫髮無損。而《佛所行讚》〈處宮品〉則謂其誕生於佛出家之前。《太子瑞應本起經》謂誕生於佛納妃後六年。羅睺羅出家後,精進修道,證阿羅漢果,並以「密行第一」著稱,列為佛十大弟子之一。《增一阿含經》〈弟子品〉︰「不毀禁戒,誦讀不懈,所謂羅雲比丘是。」
◎阿難索乳
維耶離國有一位梵志名摩耶利,非常富有,不信佛法,修學外道。由於他家中養了許多乳牛,某天,佛派阿難到摩耶利家求取一些牛乳。摩耶利想:我如果不給,別人一定會說我吝嗇。於是故意指給阿難一頭凶悍的母牛,讓阿難自己去擠,本意是想讓那惡牛觸殺阿難,同時也折辱其道。
他讓兒子帶阿難去牛棚,並偷偷囑咐兒子:「你不要替他取奶,試看看阿難能不能自己取得牛乳。」阿難來到牛旁,自言自語:「我師父曾經告誡我,不能親手自取牛乳。該怎麼辦呢?」
這時,忉利天帝從天上下來,化作一個少年梵志,來到牛旁。阿難看到他,很歡喜說:「年少梵志!能幫忙我取牛奶嗎?」少梵志回答:「其實我是天帝,得知佛想要得牛奶,所以特地下來修福。」於是他就拿著缽到牛的前面要擠牛奶,這頭本來非常兇暴的母牛,竟然很安靜,不敢亂動,靜靜地讓少年梵志隨意取乳。阿難接過牛乳,歡喜而歸。
摩耶利十分驚訝,心想:「此牛平極其兇悍,任何人誰也不敢靠近,為什麼今天突然間變得溫順呢?瞿曇弟子都能如此,又何況佛之威神力!」摩耶利心生歡喜,從此開始信解佛法。阿難把牛乳奉於佛,佛受之,並告知阿難說:「此牛因過去世不信佛法,墮落牛身已經十六劫了。現在一聽佛名,牠便讓人隨意擠奶,奉送於佛。因這個因緣,牠應該得到解脫,待牠命終後,不會再墮入三惡道,最後成佛,號為乳光如來。」
[原典]
乳光佛經云。維耶離國。有梵志名摩耶利。其家豪富。不信佛法。但修異道。佛遣阿難。至摩耶利家。求索牛乳。梵志思惟。我若不與。謂我慳惜。即當指授。與弊惡牸牛。令阿難自取。使牛觝殺阿難。折辱其道。摩耶利使兒引至牛所。誡言慎莫為取。試看阿難能得乳否。阿難即到牛旁。思自念言。我師誡敕。不得手自取牛乳。時忉利天帝。下來化作年少梵志。住在牛旁。阿難謂梵志言。請為我取牛乳。梵志即持應器。至牛所。牛靜住不敢復動。隨意而取。阿難取乳。歡喜而去。梵志言。此牛極惡。人不得近。今日何故柔善乃爾。瞿曇弟子尚能如此。何況佛之威神。梵志歡喜。信解佛法。阿難持乳上佛。佛即受之。告阿難言。此牛前世不信佛法。隨此牛中。經十六劫。今聞佛名。隨人取乳。奉上於佛。用此因緣。當得解脫。卻後命盡。終不墮三惡道。最後作佛。號乳光如來。
原典註釋
①乳光佛經:又稱《乳光經》。西晉竺法護譯。敘述佛陀因風疾,令阿難至梵志摩耶利處乞取牛乳,梵志以暴烈之母牛欲害之,帝釋天化作童子助取乳。佛陀乃為說母牛之過去世因緣。
此故事還出現在《佛說犢子經》,部分內容在《維摩經》也有出現。據《乳光佛經》原故事內容,天帝對母牛說:「佛受一點風寒,請你讓我取點牛奶,如果能夠令佛病好的話,你會得到無量的福德。」母牛就對天帝說:「請你擠我前面兩乳的牛奶,留著後面兩乳牛奶給我的小牛。因為這小牛從早上以來都還沒有食用。」小牛聽了,就對母牛說:「我從無始劫以來,都沒有聽過佛的名號,現在好不容易聽到了,我也想供養。我就是過去世非常的慳貪,又遇惡友,不信佛的教誨和戒法;結果讓我墮入牛馬,經過十六劫,現在遇到佛,請母親把留給我的牛奶,都讓阿難拿去供養佛吧!」天帝就擠了牛奶,讓阿難帶回去給佛陀。佛就說起過去因緣:「這一對牛母子,過去世曾經是大富長者,因為慳貪,不信佛經、戒律,放高利貸。又抵賴別人沒有還完,結果墮入畜生道十六劫。現在聽我的名號,起歡喜心,這個畜生業報也會中止。牠起慈悲心,用牛奶來供養佛,將來會得解脫。」佛又微笑說:「母牛和小牛命終後,會生在兜率天、梵天,及人間,作富豪人家的子弟,不再生三惡道了。而之後他會有宿命通,常供養佛,這母牛之後會遇到彌勒佛,在彌勒佛座下出家,精進修行證得阿羅漢。這小牛經過二十劫之後,會作佛,他的名號叫做乳光如來,度化眾生無數。」(據《乳光佛經》,佛是為小牛受記成佛,與前文略有不同)。
◎承古鑠今,全新佛傳
《釋迦如來應化事蹟》一書,又名《釋迦如來密行化跡全譜》,本書主要是以漢傳經典編篡而成的佛陀傳記,及佛教史資料(於佛滅後到佛法傳入中國之間),可以說是一種流通於漢地民間的佛傳與佛史圖書。
據此書序文〈重繪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緣起〉內容來看,此書應是清朝乾隆年間鎮國公永珊,對《釋氏源流》(明寶成編),進行了重新撰寫和繪圖而成書的版本。考古專家認為此書是存量極少的佛教古籍圖書,而該書為雕版印刷,應是以清乾隆五十八年清和碩豫親王裕豐,以明代刊本為底本,再摹刻上版,於嘉慶十三年刊成。
本...
目錄
總序
第二卷 前序
華嚴大法
頓制大戒
觀菩提樹
龍宮入定
林間宴坐
四王獻缽
二商奉食
梵天勸請
轉妙法輪
度富樓那
仙人求度
耶舍得度
船師悔責
降伏火龍
急流分斷
二弟皈依
棄除祭器
竹園精舍
領徒投佛
迦葉求度
假孕謗佛
請佛還國
認子釋疑
度弟難陀
羅睺出家
須達見佛
布金買地
玉耶受訓
漁人求度
佛化無惱
月光諫父
申日毒飯
降伏六師
持劍害佛
佛救尼犍
初建戒壇
姨母求度
度跋陀女
再還本國
為王說法
佛留影像
度諸釋種
降伏毒龍
化諸婬女
阿難索乳
調伏醉象
張弓害佛
佛化盧志
貧公見佛
老人出家
總序
第二卷 前序
華嚴大法
頓制大戒
觀菩提樹
龍宮入定
林間宴坐
四王獻缽
二商奉食
梵天勸請
轉妙法輪
度富樓那
仙人求度
耶舍得度
船師悔責
降伏火龍
急流分斷
二弟皈依
棄除祭器
竹園精舍
領徒投佛
迦葉求度
假孕謗佛
請佛還國
認子釋疑
度弟難陀
羅睺出家
須達見佛
布金買地
玉耶受訓
漁人求度
佛化無惱
月光諫父
申日毒飯
降伏六師
持劍害佛
佛救尼犍
初建戒壇
姨母求度
度跋陀女
再還本國
為王說法
佛留影像
度諸釋種
降伏毒龍
化諸婬女
阿難索乳
調伏醉象
張弓害佛
佛化盧志
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