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音樂人的引導老師黃韻玲 音樂夢想追求 推薦
關於複雜的音樂產業,對於企圖有心想要在此佔有一席之地的人,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像是到底要怎麼進入流行音樂的大門?自己喜歡的音樂人是如何從一路走來的摸索出一片天地而成為現在的大咖?面對失落寫不出歌,找不到靈感,又應該怎麼幫助自己?不會樂器可以編曲嗎?看不懂五線譜可以寫歌嗎?節奏感能後天培養嗎?
和小律認識的時間不算長,卻能感受到他絕對是個工作狂,談天過程中,都能感受到他滿腹教學計畫及強烈的教學心,在講解規劃與課程的他總是開心且充滿熱情,深聊到細節,他可以對各種專案娓娓道來,得以想見他總是關在工作室嘗試、規劃與研發,無論是哪種計畫或課程,屢屢檢查與確認,也享受工作當下令人翻來覆去的挫敗、失望,再從中再生,且永不止步。
偶爾的談心場合,小律的主題仍不離他對音樂的熱情,甚至可以看到他在短時間內將計畫完整展現在眼前。這樣的他,內在閃耀著奉獻精神,並視音樂教育為一種樂此不疲的志職。這樣一位對「音樂教學」充滿熱情與理想,同時兼具規劃與行動力的人,必定與他最初追夢的過程有關!
在追尋夢想的路途上,除了熱情,也必須敢放手實驗、冒險、抱持堅定和愛的精神。人永遠都不會曉得在哪個階段會開啟天賦,或得以確認自己的使命;人生旅途中,有人初試啼聲就大放異彩,有人苦蹲寒窯熬到白髮也遲遲等不到機會⋯⋯,但只要有心,就能透過各種學習帶來轉變,我相信永遠都有改變未來的無限可能。
如果每一個藝術音樂美學養成的時刻,都有一個對的引導者,那不僅僅是陪伴,更讓我們有信心尋著微光走出自己的路。未來再將引領自己的光傳遞—— 每個站在光裡的音樂人,各有屬於自己的夢想美地,透過追夢的實踐歷程,同時也照亮正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的你。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 - 黃韻玲
顏社主理人迪拉 跨時代印記 專文推薦
《躍上主流:創作心流X 創造主流—— 金曲背後的13 位音樂製作人》這本書裡面採訪的對象,無一不是和我頗有淵源的戰友。 蛋堡和英宏自不待言,十五年前剃刀蔣的外號還叫忍者貓時就熟識彼此;頑童的製作人TeN 當年髮型還很台,我拜託他幫〈煙霧瀰漫〉做混音,他騎著摩托車載我,跟我說他其實滿討厭我,但認識之後覺得我人還可以; Starr Chen 以前人設真的有夠廢,拿現在的厭世樂團跟他對比的話,人生觀看起來都比他還積極。 RayRay 剛開始學 DJing 時,穿得像個板妹,十足街頭味。
我們一起在各大夜店喝著熱狗或強尼處理的王八酒,幻想某一天我們會成為主宰音樂圈的 S級妖怪, 以饒舌嘻哈打爆檯面上所有麋麋之音。
十五年後的現在,他們都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大腕製作人,每年金曲獎典禮上,當司儀唸到這些老戰友們的名號時,我都有一種彷彿在看《火影忍者》的既視感:以前一起在中忍考試交手的菜雞,現在都當上各村的影了呢。
這本書採訪了這些製作人,從出道的故事起頭,涵蓋了他們對音樂製作的看法和獨門心要,沒有太多勵志的雞湯或者成功者馬後砲式的秘訣,因為他們本身都對音樂各有執念又有些憤世嫉俗。即使賺到錢,變成去夜店負責買單的老闆,他們的初心仍然不變,為長久以來缺乏新聲音樣貌的台灣流行音樂圈衍生出一個全新世代—— 一個朝向數位音樂製作人( beatmaker )制霸的新時代。
顏社主理人- 迪拉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做音樂 熱狗專文推薦
就個人而言,我覺得自己過去做音樂的土法煉鋼或多辛苦而現在多方便之類的甘苦,不太需要拿出來一直說嘴,畢竟那是一個自然演進的時代變遷。但好像還是要略提一下才有說服力的感覺,好吧。早期嘗始當饒舌歌手時,最初無論寫了再多歌詞,沒有 beats 可以配著饒唱,是一開始讓我比較苦惱的問題,那時候也沒得上網找什麼空拍,根本沒那麼方便的事。所以我當時的解決方法就是去唱片行,大量地翻找演奏版本的唱片,CD 也好,只有空拍的音樂也罷,可是那些曲子都是來自歐美的一些經典曲或別人已經唱過的 beats,於是我決定自己編曲。我記得在阿通伯樂器行買了一台 Roland MC 505 01,當時還是店內展示機,比較便宜。買回家之後,用編曲機內建的一些循環曲段加自己亂彈有的沒的旋律和節奏,沒學過樂器的我,只能用實驗的精神放手去試,而最早做出來的樣帶像是〈韓流來襲〉、〈西門町老人〉和〈釣蝦場〉都是那時候胡亂玩一通編出來的曲子。後來認識了像是 J. Wu 02 他們這些朋友,我才發現,他們在編曲製作方面就比我這種跑龍套的專業很多,才覺得應該要把編曲和製作交給內行的處理,然後自己專心寫歌詞。
怎樣才是一個好的音樂製作人?可能要善於溝通,我覺得這很重要。每一個歌手都各有眉角,不是每個歌手都像我一樣,參與寫歌過程、會加入討論和表達自己想要的方向,只要歌一錄好,我就不太管後續的製作,剩下的就交給製作人。有些歌手會在意各種方方面面,想要全程參與,希望能掌控所有過程,大家的風格與習慣都不一樣。那麼我覺得身為一個製作人,當遇到製作人覺得 A 成品比較好,歌手卻喜歡 B 時,製作人就得在下這個重要決定的同時,與歌手達成一種共識,這樣的共識倚賴的就是溝通,並且適時展現自身的專業。有能力做出關鍵決定,就是一個好的音樂製作人,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在這個資訊四通八達的時代,音樂自學當道,這本《躍上主流》寫滿關於音樂製作心法的必讀之書,對於有興趣做音樂的你,絕對有所幫助。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 rapper。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做音樂。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當 beatmaker。
如果 beat 你都會做了,那麼只要有心,當一個製作人對你來說應該也不會太難。我一直覺得音樂這東西,要藝術不藝術的,某種程度上,音樂很吃創作者本身的才華、天賦和品味,但這種感覺真的很玄,它們並不會一開始就跑出來找你玩,告訴自己你他媽其實很屌之類的。一直到你越做越投入甚至傾盡所有之後,才會突然發現自己好像有一點料,彷彿自動就進入下一個等級。當那一天來臨的時候,你自己會知道。
饒舌歌手——熱狗MC HotDog
序
當獨立製作躍上主流變動劇烈卻又眾聲齊鳴的新時代——你我,參與其中。
2019 年第三十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對我而言,其意義格外重大。與有榮焉地見證了好朋友 Leo王拿下「最佳華語男歌手」獎項之外,也見到個人平時密切關注的嘻哈製作人如 Starr Chen 和剃刀蔣上台與蔡依林一起領獎,以及 ZI 獲得「最佳新人」獎項。他們的得獎榮光除了帶予我難以言喻的鼓舞與感動,更令自己深深感受到嘻哈音樂在台灣獲得越來越多的主流關注,也漸顯台灣嘻哈與饒舌音樂的多元性。再者,我真心地欣賞嘻哈製作人敢於嘗試其他曲風甚至截然不同流派的音樂,並且將取樣與嘻哈的元素融合於不同樂種的音樂之中,平波緩進地推入大眾音樂市場。
在 2017 年製作的《SampleThis 》( 取樣這個)線上節目裡,透過每集與不同製作人的對談,使我得以有機會探討「需不需要會樂器、樂理才能做音樂?」雖說進入音樂製作的門檻也許不需要熟悉樂理,但若要長期在音樂產業裡耕耘,勢必會需要各個層面的成長。節目所邀來的諸多製作人以取樣手法來拼貼出音樂的聲貌,讓我見識到他們如何發揮個人對歌曲的不同聆聽思維,並藉由不同的方式來切剪出各自獨異的音樂製作方式。這些經驗促使我在 2019 年時推出了取樣編曲的線上課程—— 以零樂理也能學習做音樂的概念,同時加上拼貼組合聆聽的美感培植及軟體科技的輔助,使參與的學員能夠以深入淺出的觀念來製作自己的歌曲;並且也思考希望能在五至十年之間,讓數位音樂取樣課程進入校園使其普及化。
以前自學音樂製作時,有能力取得的資訊並不多,只能藉由翻閱一些音樂相關書籍如陳樂融所著的《我,作詞家- 陳樂融與 14 位詞人的創意叛逆》,加以「腦補」自己對於音樂產業的部分想像,從書中那些音樂人的口述內容得知他們在創作上的不同想法與思流,並且記取他們認為走錯的、繞遠的路,以及過程中付出多少努力、所遇到的困難與種種挑戰。或許正是這樣對於音樂產業的期冀,驅使我著手這本訪談書的企劃及開發音樂製作軟體,除了期待有一天可以打造出心目中理想的音樂社群,製作這些以推廣和分享為主軸的音樂課程和節目的過程中,我也反覆地推敲為什麼自己會執著於此,進而發現,經驗分享是令我一直以來樂在其中的真正起因。對我而言,數位音樂製作之中的取樣手法與影像的拼貼藝術有其異曲同工之妙。高中時期第一次聆聽蛋堡的專輯,細究他的音樂背景後才發現他起初創作時並沒有受過樂理訓練,也因而認識了嘻哈音樂裡的取樣技法。爾後我也意識到,熟練器樂演奏的技術,也是讓創作更加自由且得以拓廣創意空間的必要方式,結合取樣的話,則更能發揮無限的音樂製作樂趣。
本書的受訪對象集結了十三位曾經影響個人製作音樂思維至深的音樂人,他們有的能行雲如流水地運用取樣技法製作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有的則善用各種器樂或電子手法製作嘻哈音樂,或是深耕於個人所出身的音樂文化底蘊,其個個都是別具強烈音樂風格的音樂製作人。本書專訪了八位以幕後歌曲製作為主軸的音樂人,如鼓手出身、台灣節奏藍調風格的新樂園音樂廠牌主理人之一的米奇,與我們分享他和 ØZI 前往韓國、美國體驗不同的音樂製作文化;同是新樂園創辦人、自地下嘻哈音樂攻入主流市場的金曲製作人剃刀;做音樂就像打電動般如魚得水的 rgry;以 DJ 身份轉戰製作人、加入荷蘭電子廠牌巴龍家族( Baron Family )的 RayRay;好威龍創辦人之一、與頑童 MJ116 一起成長的製作人梯依恩TeN;陷阱音樂風格執事、分享自身前往中國發展嘻哈音樂的JO$H BEAT$;熱愛華語流行音樂成癡、遠從西雅圖至台灣發展,成功製作高爾宣、陳芳語等人代表作的背後操盤手陶山;歌曲製作擁有豐富音色層次的怪才 Starr Chen。另外五位受訪者則於台灣歌壇各據一席之地並投身音樂製作領域的歌手,像是從土法煉鋼到專業製作、在玖壹壹團體裡擔任製作人與歌手的洋蔥;善於寫詞的文字遊戲專家並身兼製作人完成個人概念專輯的熊仔;滿是台客精神其音樂之路直直撞的李英宏;將黑樂結合電子音樂、與荒井十一、黃少雍憑《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專輯共獲第三十ㄧ屆金曲獎「年度專輯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年度歌曲獎」獎項的 Abao 阿爆;以及啟蒙自己對嘻哈與饒舌的熱愛、音樂充滿有機感的蛋堡。
訪談一路下來,自己也因此產生許多不同的省思,音樂製作沒有所謂「最好的結果」,憑藉的是各個製作人本身的創意、美感、技術及經驗。其中令我感觸特別深的是,他們製作音樂心態上的轉變從複雜華麗到純粹的精簡;一首好歌不一定得編製出繁複的段落、放入五花八門的招數,或是效果器掛很多、軌道數要破百軌,如何做到精簡又能明確表達其音樂性,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內化與經驗的累積,得以精確掌握和表現心中想像的純粹聲貌,我想這也是音樂製作最引人入勝之處。如今人人都在經營自媒體,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並展現個人才華,若能邁向更全方位面向的創作,運用製作音樂進而增闊各種風格和技術的廣度與深度,讓自己更有能力在音樂領域裡玩轉出個人特色。希望本書能讓玩音樂處於停滯不前或感到迷失的年輕世代,藉由參考這些製作人的思維和經驗分享尋覓出自己的下一步。在本書的訪談過程進入尾聲時,蛋堡榮獲了第三十二屆金曲獎的「最佳華語專輯獎」、「最佳華語男歌手獎」及「最佳音樂影片獎」,這樣的得獎殊榮似乎也再次點燃台灣嘻哈圈的熱火,這本獻給年輕創作世代的訪談書不僅榮幸地沾了光,也讓我更堅信持續分享前輩與自身的音樂製作經驗,亦能創造未來更多「躍上主流」的可能性。
陳小律Gree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