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與「臺灣樂屋文化協會」攜手合作
用最庶民的飲食文化封存眷村的記憶
臺灣街頭巷尾的庶民小吃、眷村家常料理是以飲食的面貌跨越政治型態的束縛,用氣味保存了文化。
現任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副主委、榮民榮眷基金會董事長李文忠在本書序文表示,眷村味兒就是老兵的鄉愁、眷二代的念想,近年來隨著第一代榮民的快速凋零及臺灣各地眷村的拆除改建,本會正加速步伐搶救保存,故而有了與臺灣樂屋文化協會合作的契機,讓更多的榮民榮眷的故事,流傳於世。
鄭重邀請您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2,用行動支持臺灣樂屋文化協會出版的《眷味正濃:新竹眷村裡的美好食光》,進而走進新竹的眷味小館、大口大口暢快朵頤那些眷村的老味道。
三碗主義、吃貨有理
王偉忠、李文忠、李俊賢、胡敏越、謝小韞、邱明琴、李元璋、陳翠萍聯合推薦新竹眷村留下來七十年的老味道……
作者簡介:
臺灣樂屋文化協會
老屋承載的靈魂來自裡面居住的人,
而這些靈魂裡更代表每一個存在這老屋簷下的故事,
這是我們關注的故事,我們是臺灣樂屋文化協會。
「一連串難以解釋的巧合,讓我毅然決然用三年的時間成立協會,在此之前安鼎公司已經成立了十六年,從初期的活動公關到中後期的藝術策展及文史出版工作,都有著不與人知的甘苦」
── 理事長 陳翠萍
桃園中平路故事館、桃園楊梅故事園區、新竹大同108舊城再生基地、桃園眷村故事蒐集站,臺灣樂屋文化協會陳翠萍理事長在十七年的公司活動中,與這老屋結下不解的情緣,每棟歷史建築年代各異,卻代表一百二十多年來政治、經濟的轉變,這樣的巧合自然顯示老屋建築的珍貴,但是生活在老屋底下的人更值得我們去珍惜。
「老屋簷底下過去、現在、未來的故事,是臺灣人子一起創造的輝煌歲月」,老屋裡的生動記憶,將永續流傳。緣此,陳翠萍理事長決定成立「臺灣樂屋文化協會」,集結更多的同伴攜手造夢,協會的理監事成員,都是一群愛好藝文、老屋美學的朋友,2020年初正式成立「臺灣樂屋文化協會」,朝向理想目標邁進;不只是在新竹、甚至擴散到全台,策劃更多元的台灣文化活動;在地茶會、文物展覽、老書畫閱讀、藝術交流、文學沙龍、飲食記憶之旅等等。
作者序
臺灣樂屋文化協會創辦人陳翠萍
從來不知道自己的故事也能入菜,在我黝黑懵懂的青春裡,「多元族群融合」這個名詞還很新鮮、甚至也沒什麼印象,眷村家光陰的故事很江湖地滲透進我的回憶裡,我何其有幸可以用食物的氣味連結不同的族群;我是養女,這代表了一定有兩個以上的父母,講福建話、台灣話的生父母給了我基因,但我真正骨子裡流淌著湖1949年來台的養父母是我的食神老師、更是影響我一生最重要的貴人;成年後嫁給客家人,味覺地圖又神奇地轉向了鹹香濃重的客家味,這三對的父母都是我的味覺導航,用味覺探查、辨別文化的圖騰,咀嚼人生的滋味。
眷村就是一個江湖,我們都是江湖兒女
「眷村」是台灣歷史文化中非常特殊的一環,1949年國共戰爭國府遷台,百萬軍民移入台灣,眷村即開始了他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歷史地位,清華大學講座教授楊儒賓在其著作《1949禮讚》(註1)序中提到:「......台灣背負的中國格局不盡是包袱,......敗退的國民政府抱著代表中國的正統想法,所以才會有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歷史博物館等代表中國頂級學術文化的機構,以及各級殘缺不全的政府組織也因應時局輾轉遷入。物華天寶、千載一會。不誇張地說,1949年湧進台灣的文物與人才,其質與量遠遠超過以往的四百年任一時期,除了眾所周知的軍、公、教、警人員外,最頂級的知識份子、學者、專家也都義不帝秦地來到此地。他們參與台灣、融入台灣,他們的精神活動成為塑造今日台灣面貌強而有力的因素。......」
在這一批的移民中,眷村代表著軍人以及眷屬集體生活記憶的載體,來自中國的五湖四海各個省份、城市、鄉村的文化融合,在最艱困的年代,同仇敵愾、臥薪嘗膽、反共復國,是村子裏生活的目標,他們的食衣住行都在一起,竹籬笆圍起的簡陋房舍、比起戰爭的飢餓、死亡、恐懼、居無定所,眷村儼然是天堂了,眷村媽媽用魔術師般的廚藝,在物資艱困的年代集體餵養了下一代,而眷村裏的爸爸總是缺席,陸海空三軍聯勤特種部隊,到外地執行任務或部隊裡值班,一年到頭可以回家的時間有限,所以眷村裡最重要的是女人;文化的真正強者,不是掠奪、而是包容,就像中國文化五千年來始終是以包容兼蓄、海納百川的精神五族得以融合延續,眷村女性以超強的毅力、溫柔堅定地守住家的堡壘,民國五○年代,由蔣夫人所創辦的反共復國婦女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是建造大批眷村最重要的出資者,這是女性力量的支柱。
還有在此書中占有一定份量的梅淑慧女士,家中三代黃埔,從黃埔教官、黃埔四期、黃埔十五期、黃埔三十七期,全家族祖輩從湖北、河北、湖南、四川、輾轉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灣,歷經高雄左營、台南、新竹的眷村遷居經驗,橫跨數十萬公里的空間,縱越百年交錯的時代,鄉愁與離散的滋味是眷村媽媽們封閉社群的共同記憶,民國四○年代的眷村一代與村外的世界如孤島般不相往來,村子裡就是一個社會,敦親睦鄰、守望相助把別家孩子和自家的一起養大,漸漸的十年、二十年過去了,反攻大陸的希望幻滅,村里的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的不多,即使有機會卻也因為家貧而從軍,少部分留下來幫老爹賣牛肉麵、包子饅頭,這一賣就是數十年過去,傳承到大街小巷成為美食傳奇,例如光復饅頭、段純貞牛肉麵、揭家牛肉麵等等。而中壢的老牌新明牛肉麵則是榮民老兵把手藝傳承下來,雖不是眷村卻也是來自擁有同樣鄉愁的時代標記。而中壢龍岡忠貞新村的滇緬飲食文化,近十年來竟發展成全國知名的連鎖品牌如阿美米干、七彩雲南等,而還有連鎖專賣手搖茶的「馬祖新村」,居然也用了眷村的名字成為招牌,老闆是否真的來自馬祖新村不得而知;知名的電視製作人王偉忠先生是眷村中的傳奇人物,他所製作的電視劇《光陰的故事》,曾經創下最高收視率8.24%的成績,他是不折不扣的眷村美食家,為大家說眷村菜的不二人選。而其他的眷村名人如胡璉將軍的孫兒胡敏越牧師、知名眷村影像攝影工作者李俊賢,國際美食餐飲顧問邱明琴女士都提供了精采的故事予本書,而我身為眷村兒女、更是榮民榮眷,分享自身的故事一償宿願。另本書中美食作家李元璋老師訪談了目前活躍於新竹地區的29家眷村美食名店,這是繼本協會《老屋簷新美蹟》之後的另一鉅著。記錄著台灣獨一無二的眷村飲食文化,已經從荊棘中開出亮麗的花朵。
美食作家焦桐老師曾說眷村菜不見得是原鄉料理,而是在眷村裡各家各戶相互取經後,匯聚而成的創意平民料理。美食家韓良露曾在〈台灣小吃—眷村菜家常味〉文中寫道儘管眷村居民來自大陸各省,但眷村菜不等於外省菜,而是簡樸的家常菜,雖然是拼湊出來對家鄉記憶,在思鄉情懷的發酵下,成為集體記憶的鄉愁。眷村菜是具有創意的家常料理,是逆旅時代所拼湊出來鄉愁滋味,更是多元族群揉合的文化雜燴,在眷村已然消逝的現在,逐步還原當代的精神,新竹眷村並非是擁有全國眷村最多的城市,也沒有最出名的眷村要人,但是說起新竹眷村的美食,我們仍可以喊著光復大饅頭的好名聲說一句,新竹並不是沙漠美食,新竹人的巷弄美食隱藏版,早就知名全國了。
新竹中學畢業的詩人鄭愁予、作家張系國在年少青春時,也成為眷村食客的一道風景。竹科工程師的科技新貴們,國際知名音樂家林昭亮、前清大校長沈君山經常光臨的麵食館、光復饅頭、眷村小吃,其實就在清大教授宿舍旁眷村美食聚落。
新竹的眷村小館很多,大多是家常的傳家味料理,經過數十年台灣各種料理的混搭,說不上是以哪一種最米其林,而就只是令人懷念的家常菜而已,根據李元璋老師的考據,而我個人自小的經驗也是如此,早年住在眷村不管您府上哪裡,每一家幾乎都有一罐四川泡菜罈子,而數百萬軍民歷經八年抗日、國共會戰,大後方重慶四川菜,竟成了混搭的基礎,所謂的「抗戰菜」川揚口味的融合料理應該就是眷村菜的前世吧。
非常感謝李元璋老師累積多年的美食評論經驗,疫情期間大都單槍匹馬或有時率領編輯小組,而安鼎公司的後製攝影小組則是等待文字大樣底定,才開始工作,實地勘景拍攝;從新竹眷村出發統合大江南北匯流的美食故事,透過實地採訪文化踏查,在新冠疫情嚴峻的2021年,這些行動更顯得彌足珍貴。除此也透過主編論述將眷村菜的前世今生,以及新竹眷村菜的演變與發展娓娓道來,這非常符合臺灣樂屋文化協會出版宗旨,對於庶民文化的推廣與生活美學的堅持。更要感謝榮民榮眷基金會的大力贊助,讓與榮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美食歷史得以報導。
臺灣樂屋文化協會創辦人陳翠萍
從來不知道自己的故事也能入菜,在我黝黑懵懂的青春裡,「多元族群融合」這個名詞還很新鮮、甚至也沒什麼印象,眷村家光陰的故事很江湖地滲透進我的回憶裡,我何其有幸可以用食物的氣味連結不同的族群;我是養女,這代表了一定有兩個以上的父母,講福建話、台灣話的生父母給了我基因,但我真正骨子裡流淌著湖1949年來台的養父母是我的食神老師、更是影響我一生最重要的貴人;成年後嫁給客家人,味覺地圖又神奇地轉向了鹹香濃重的客家味,這三對的父母都是我的味覺導航,用味覺探查、辨別文化的圖騰,咀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