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改變中國:六四以來的中國政治思潮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這是一部近年來難得一見的論戰性著作。內容具有相當的爭議性。
尤其令人矚目的是,作者站在憲政自由主義的立場,對六四以來、特別是最近10多年來在中國“大行其道”的“新左派”、“毛左派”的頭面人物汪暉、王紹光、甘陽、劉小楓等進行了毫不客氣的學術批評。
本書係作者2015年完成的最新著作,詳盡而透徹地解析了六四發生逾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在中國有廣泛影響的九種政治思潮,包括自由主義、新權威主義、新左派、毛左派、中共黨內民主派、憲政社會主義、儒學治國論、“回到新民主主義”、強勢對外的新國家主義。
作者以思想譜系的分析方法,詳細探討了諸思潮與官方意識形態之間或對抗、或交集、或媾和的複雜關係,以及它們對民間的影響,勾勒出中國自鄧小平式威權主義到習近平式新極權主義所處的這個時代知識社會學的完整景觀,凸顯出習近平新極權背景下中國思想界的深刻分裂;也讓當局逾四分之一世紀以來不願面對、刻意迴避而民間的正義窮追不捨的六四事件所揭示的思想和時代語境,其尖銳性再度逼入人們的視野。
張博樹,1955年出生於北京,1991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博士學位,在該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近20年,因堅持獨立政見、堅守學術尊嚴而不容於當局,於2010年被辭退,旋即失業。2012年赴美,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系訪問教授。
作者在中國大陸曾出版學術著作《經濟行為與人》(1988)、《現代性與制度現代化》(1998)、《〈利維坦〉導讀》(2002)、《重建中國私立大學》(合著,2003)等;近年來的主要學術專著均在香港出版,包括《從五四到六四(第一卷)》(2008)、《解構與建設》(2009)、《我與中國社科院》(2010)、《中國批判理論建構十講》(2010)、《中國民主轉型中的西藏問題》(2014)等;在海外出版的英文專著有“Marxism and Human Sociobiology: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Reforms in China” (1994)和“Modern China and The New World”(合著,2011);主編有《胡耀邦與中國政治改革》(2009)、《趙紫陽的道路》(2011)、《朱厚澤文選》(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