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如隔世一般,轉眼間,這個時代,興起了養生熱。林林總總的養生著作,遍佈大街小巷的書店;電視節目中,養生講座的收視率節節攀升;在北大清華的企業家培訓課程中,最受歡迎的經典課程竟然是《黃帝內經》。
殊為遺憾的是,養生著作多是以西醫的視角來傳播養生理念,如早中晚喝甚麼、吃甚麼、注意甚麼——西醫所奉行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總有些教條化、機械論的意味。很多人「按方吃藥」、「按方養生」,但養生的收益卻沒有多少。甚至還會陷入迷茫中,翻開另一本養生書,所開出的方子又有了不同,甚至書和書之間有很多相互牴牾的地方。
此外,一些傳播中國古代養生方略的書,亦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然而,這些養生書不過是照本宣科地羅列古人的養生方略,沒有一種融會貫通的智慧在裏面,讓讀者無所適從。因為,中國古人講求整體,而養生——養護生命、呵護生命、滋生生命的內涵,無處不在,語默動靜之中,儒釋道的學問之中,處處講養生——很多人看了介紹這些內涵的書,往往一頭霧水,因而,這一類的書籍反而成為桎梏讀者了解中國古代養生智慧的藩籬。
現在,老同學路永照的《中國人的養生智慧》一書,則條分縷析地吸納了這些霧水,打破藩籬,
使中國的養生智慧孕育重生,從而衍生出層次分明,內義甚深的養生著作。
《中國人的養生智慧》首先從道和氣的高度,對生命的本質進行了梳理。這種梳理,不是拾人牙慧的拼湊,而是從道的體性、道的德用和化生萬物的氣的真意入手,高屋建瓴地提煉出養生的魂魄。從而,讓讀者明了,養生必須從道和氣的層面入手,如此,才是真正的養生智慧。
進而,本書以中醫、道家、儒家對人的生命運動規律的研究,全面揭示了精、氣、神的奧義髓核,這些內容很少被學者能夠論述清楚的。同時,本書更披露了三位一體的人,是如何實現體內氣化和體外氣化的,並對之有規律性的內容進行了總結,從而立起了養生的根基。有了這個根基,養生的效益,才能順理成章地實現。捨此談養生,無疑是緣木求魚,離養生的真意越來越遠了。
生命活動是具有整體性的,養生的根基是內外氣化,而人戰勝疾病、獲得長生的關鍵則是人的意識。作者專門辟出一章,對意識的規律和特性進行了總結歸納。我是誰,誰是我——作者以為,要想解決人生活運動的根本問題,必須從認知人的精神存在入手。當代學術普及,傳統文化復興,為了更深刻認識人的生命活動和精神存在,談禪說道之風流行了起來。然而,諸多此類講座和出版的書籍,對禪、道、儒的本質并不甚了解。禪、道、儒的本質,是從各自的角度和視野,系統闡述生命的本質、長生久視的規律、人生超越自我的學問的。雖然角度不同,然而核心卻都是人的意識。抓住意識的根本,則佛學的公案、道學的煉丹、儒學的養氣的秘密和真正的價值也就能完全揭開和體現了。而養生的終極目標也能豁然貫通了。本書中「生命活動的整體性(一)(二)(三)」這一部分,值得反復體味。隨後作者在「人的超越」章節中從健身論——超凡、情志論——入聖、自覺智能論——達真,三個境界,一步步有層次地將人的超越之路徑鋪展開來,直至達智能八論——「中、和、虛、空、靈、通、一、念」的理想、完滿、圓明的境界。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佛家的內在修持和道家的內丹術,就是最好的養生方法。本書第五章「禪修」,對佛家的修持法要——禪修,提綱挈領地作了概括。作者認為,「佛、道兩家傳統煉養目的不同。道家是為了健康長壽,從精、氣、神入手,使身體健康從低層次進入高層次。佛家是為了從五濁惡世中解脫,要擺脫臭皮囊,他們從精神入手,由有形入無形,至一定程度感知到真如法界便要圓寂。它的核心內容是戒、定、慧三字。『依戒生定,依定發慧,依慧斷妄惑,顯發真理。』戒是守戒,古人稱戒是佛身。對哪些事是壞事,不能做,哪些是好事,要去做都有規定。也就是現代所講的涵養道德,使心安一處,使生定。定為禪定。禪譯為思維修或靜慮。定是心注一境離開散亂。二者合起來就是於一心安靜入定之後,按佛理用內在意識去思維事理。禪定至一定程度生慧,慧指用超常的意識認識自身生命活動和周圍客觀世界」。短短幾句,佛家修持的心要就概括清楚了。作者認為四禪八定是整個佛法修持的基礎,遂從四禪開始系統介紹了初級禪定,並將中國最典型的佛教宗派——禪宗之禪作了詳細闡述。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佛家修持之真如法性是了然於心的,甚是難得。
道家所說的內丹術,其實質就是從精、氣、神入手,使精、氣、神的質度和純度邁上新的台階,擺脫普通人易受大自然風寒雨露侵襲和人性劣根性(七情六欲)的干擾,道法自然,遵循內在生命提升的規律,使得身心的健康水平,從低入高,抵達真人(真正的人)所應抵達的健康長壽、逍遙自在的境界。現在市場上所流行的介紹道家內丹術之類的著作,往往是古代內丹相關資料的堆砌和羅列,多為拾人牙慧之作。本書第六章,則以言簡意賅的語言,直透內丹術修煉的路徑,對道家內丹術進行了系統的介紹,並一一指出內丹術的關竅和秘匙所在,這些關竅和密匙,非過來人和道統傳承之人不能語也。
通過作者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道家、佛家的修持觀和養生法,繁雜而斑駁,系統而又佈滿荊棘,普通人或糾葛於名詞意理的海洋不能自拔,或蹣跚于教義的山林不能登頂,很難入乎其中,得乎於外。《中國人的養生智慧》的作者,深知此事絕非易,因此,就將中國傳統養生術作了一個大致展示,其中包括六字訣 、站樁 、八段錦 、易筋經 、藥物養生、 服氣/辟穀/胎息 、房中術、存思和定觀 、四時養生等,囊括了儒釋道養生之精華,洋洋灑灑,蔚為觀止,有條不紊,縱橫開闊,讀者可從中一窺古人養生的真諦。
藍晟
2014年2月於智勇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