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社會氣氛不算風平浪靜,但那歷史性巨浪還沒翻起。記得九月二十二號那個禮拜,我還寫了一篇叫《我的簡約生活(上)》的文,當時怎麼也沒想到,過不了幾天,我們熟悉的街道上,竟然出現那個如斯震撼的畫面。香港年輕人道路從此改寫,我的方向也從此出現重大轉變,生活從此不簡約。現在,決定將這些文字結集成書,永恆地記錄在文本上,書名為《就這樣認識了》。
翻看著快一年的文字和感想,才明白,接下這個任務最終做到的,竟是讓我能規律地將我每周看見的清楚記下。這些文字記錄剛好出現在香港,還有我本人,轉變最大的一年。不管是緣份是巧合,總算是承載著這一個轉折點上,從我眼中所看見,從我身體切實感受到的,這個地方在這一年濃縮起來的喜怒哀樂。
或許,所有的衝擊都是一個契機,讓我們重新發現自己,重新接上我們的根。這書,就像是我跟這個家重新接上後的一份見面禮。
Nice to finally meet you all,我的名字是何韻詩。
何韻詩的迷人之處,源自她身上一股開天闢地的「有種」氣魄。她既是歌手也是行動者,在香港雨傘運動時期,選擇爬上浪尖與現實對話。本書收入何韻詩在那段抗爭日子,於香港蘋果日報連載年餘的「詩與胡說」專欄,三十多篇生活隨筆、歌手自白、社區紀錄、未來發想,亦見證了她與城市的關係、對生活本質的尋求,以及艱難年代下,自身與時局的雜感。這書忠實記錄了她如何重新發現自己,決心放下主流資源,一步跨上獨立歌手的有種之路。
如今時勢,台灣與香港有著愈來愈緊密的鏡像對應,同樣的躁動與抵禦,人們同樣愛著自己的土地,並相信可有不一樣的未來。《就這樣認識了》誠懇真實,能量透紙撲面而來,供給勇氣,讓一切重新開始。認識香港,認識何韻詩,也許就是另一種認識自己。
名人推薦
有種推薦
蔡康永、張鐵志、馬世芳、黃秋生、陳慧
林夕:「且看香港有種的人,如何一路走來,從紛亂黑暗中走出自強之路。」
陳德政:「在這風起雲湧的時代,何韻詩幫我們說了幾句真話,立下一個榜樣。」
聶永真:「在身不由己的世界裡,仍有一些勝率掌握在我們手上,那就是保持清醒。」
馬世芳:「我讀到了她在「大時代」迎面而來那瞬間,心底的脆弱與惶惑。她並不假裝自己擁有一切的答案──我想,直到現在,她仍在反覆自問、自省。
而我以為,這份惶惑與脆弱,比什麼都珍貴。就像黃偉文那兩句歌詞預言的:「生於亂世,有種責任」。何韻詩將會愈來愈清楚一個音樂人作為社會人、作為公民,如何以自己最拿手的形式,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拉遠了看,這絕對比立法會議員的功效更大更大,大得多了。
當她真正掌握了箇中心法,我們將可期待一位偉大藝術家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