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敘述一個因“家庭出身”而被摒棄於社會邊沿的失學兒童,在紅旗下淪為“勞改犯”後,獄中所經受的種種磨難。作者從他所處的特殊視角,以豐滿的文筆,真切而生動地再現了一個甲子以前的人間底層。但他並沒以簡單的二元思維去把人分成所謂的“好”和“壞”;而是通過自己那九死一生的劫歷,除了讓我們看到那個時代的複雜險惡外,也將那人生的種種閃亮和幽暗展現在大家面前。他筆下的專政兩極看守和犯人,不但品性各異,而且栩栩如生。是紀錄那個特殊時代,那種特定環境,不可多得的歷史畫卷。
錢理群教授認為“讀這樣的著作,有一種特殊的興奮和滿足感 ﹕這正是我多年一直在尋找而終於發現了的最寶貴的歷史敘述。”
本書還被獨立學者傅國湧先生在其「2008年度【私人版】民間致敬榜」中,讚譽是“具有審美和歷史等多重價值”,“足以使大多數專業作家羞愧”的作品。並在當年他“我喜愛的十一本非虛構類新書”中,這“出版不了的打印本”“是我近年來讀到的最震撼的回憶錄之一,文字尤其好。”
作者簡介
楊澤泉
1941年生於四川涪陵。1958年春在四川省開展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寒假社會主義教育”中,因家庭出身被劃定為“三類學生”,無緣升學而被分到重慶鋼鐵公司“勞動鍛煉”。年餘後,深感前途無望而“盲流”新彊。但在“全國一盤棋”的政治形勢下,最後仍只得返回四川。時值三年饑荒,因無糧無戶,最終便為偽造證明購買食品一案被判刑10年。刑滿又被強制留場就業5年方被清放回家。以後便一直在成都各處作臨工或擺攤經商為生,操業凡20余項。
上世紀80年代初,曾被借調到峨嵋電影製片廠作文學編輯三年。寫有電影劇本「血杜鵑」、「看,那金色的火」、「小把戲」。近年寫過電視情景劇「蜀人茶房」若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