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佛教修行的目的,都是為了能一瞥覺醒的狀態。
前往朝聖,沉浸在聖地神聖的氛圍中,
並且和其他朝聖者相處,都只是試圖達到這一瞥的不同方式。
朝聖的正確動機是甚麼?
最理想的,是要培養智慧、慈愛、悲心、虔敬心和真誠的出離心。
所以在你出發前,應該許個願,
願你的朝聖之旅,不管以甚麼方式,
都能不斷地讓你憶起佛陀一切尊勝的證悟功德,
並能因此讓你積聚福德、淨除染污。
作者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Norbu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一九六一年出生於不丹,被認證為蔣揚.欽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的轉世,自幼追隨許多偉大的上師習法,特別親近的是頂果.欽哲仁波切(Dilgo Khyentse Rinpoche)。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在青年時期,便已開始從事弘法利生的事業,包括成立佛學中心、資助修行者,出版經典書籍、以及在世界各地弘法。仁波切承繼了傳承上之宗薩佛學院及其閉關中心的弘法職責,於印度與不丹創立佛學院,並在澳洲、北美與遠東地區成立許多佛學中心。他所創立的「欽哲基金會」(Khyentse Foundation)更在十五年來以各種創意的方式,在全世界各地致力於護持佛法的工作。
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的有《近乎佛教徒》(香港皇冠出版社)、其簡體字版《正見》、《朝聖》、《佛教的見地與修道》、《人間是劇場》(香港皇冠出版社)與《不是為了快樂》(橡實出版社),影響深遠。
仁波切也是聞名影壇的獲獎導演,親自撰寫並執導過《高山上的世界盃》、《旅行者與魔術師》與《VARA:the Blessing》三部膾炙人口的電影,並於最近完成第四部電影《嘿瑪嘿瑪Hema Hema》,該片並榮獲盧加諾、多倫多、釜山等國際影展邀請放映。
章節試閱
第一部.旅程
佛教聖地
前往聖地朝聖,是數千年來所有偉大的宗教都鼓勵信徒們從事的修行。近年來,朝聖愈來愈受歡迎,部分的原因是它讓靈性追求者有個機會,享有兼具遊樂與善行的假期。對我們大部分人而言,到具有異國風情的地方去旅行,比起我們傳統所鼓吹的嚴峻修行,來得有意思多了。雖然追求玩樂不應該是前往朝聖的唯一理由,但它畢竟是個很有效的胡蘿蔔,可以誘使像我這種物質主義的佛教徒,至少做了某種型式的修行。而且朝聖也是相對容易達成的事,這就更吸引我們了。
一般而言,心靈朝聖之旅的目的,是要造訪某個「神聖」之地。然而,「神聖」是甚麼?它在何處?這會隨着不同的靈性傳統和修行方式而有所改變。對有些宗教而言,由於曾經有先知出生或被謀殺在某個地點,該地就被認為是神聖之地;或者,因為有聖人加持過某根釘子或某塊木頭,它們因此成為「神聖」之物。從佛教的觀點,一個人、一件東西、甚或一個時刻被描述為「神聖」,是指它不為人類貪婪與瞋恨,或者更重要的,不為二元與分別的心所染污。因此,嚴格地說,我們並不需要尋求外在的聖地或聖人;如同佛陀親自所應允的:「任何人憶念我,我就在他面前」。當我們對佛陀與他的教法生起憶念心或虔敬心的那一剎那,他就會與我們同在一處,而該處也就會成為「神聖」之地。
然而,我們多數人的問題是,不論聽過多少遍這種說法,我們「聰明」、悲觀而且多疑的心根本就不相信,以致於我們一點都不像來自貢布的阿班(Ben of Kongpo)。阿班是屬於那種稀有的人——一個具足豐裕福德以及絕對信心的聖者,他的純真與清淨的虔敬心,使他能毫不費力地消除了制約感知的局限。他從小就心儀在拉薩聞名的覺沃仁波切1,一直聽說他的各種故事;經過多年的渴望,阿班終於得以成行,從藏東康地遠行到拉薩,前來親見覺沃仁波切。
阿班抵達供奉這尊佛像的寺廟那一天,正好四下無人,因此他得以直接走到覺沃仁波切的正前方;他凝視着佛像金色微笑的臉龐,心中即刻生起極大的好感。然後阿班注意到,這位好喇嘛四周有許多供品和酥油燈,不知道是做甚麼用的。他思忖,也許這些食子和燈上熔化的酥油是喇嘛的食物,而且,禮貌上他應該跟喇嘛一起分享才對。於是,阿班就拿了一大塊食子,沾了燈上的酥油,很高興地吃下去。
接着,阿班想,他應該去繞佛。可是問題來了,他必須把鞋子脫掉,卻不知道要放在哪裏才安全。他心想:「這位好喇嘛應該可以幫我看着鞋子吧!」於是他脫下鞋子,放在覺沃仁波切的腳下,就前去繞佛了。一會兒工夫,看管寺廟的人回來了,他看到這雙最舊、最髒、最不成體統的鞋子,竟然放在覺沃仁波切面前,驚嚇不已。他二話不說,立刻上前想要把這雙鞋子拿開,然而,出乎意料地,當他彎下腰拿起鞋子時,覺沃仁波切開口了,他說:「不要丟掉這雙鞋子!這是貢布阿班要我幫他看着的!」
最後,阿班要離開時,回到這位好喇嘛面前,謝謝他幫忙看着鞋子,而且還邀請覺沃仁波切到他貢布的家鄉造訪。這尊佛像毫不猶豫地回應道:「我會去。」根據巴楚仁波切所說,覺沃仁波切翌年造訪了阿班與他太太,而後就消融至附近的一塊巨石中。從此之後,這塊石頭一直被人們認定與拉薩的覺沃仁波切一樣神聖。
像阿班這樣心地單純的故事很多。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由於這些人有着如此專一渴望的虔敬心,因而創造了聖地,甚至迎請了聖者親身示現在他們自己的感知之中。就像另外一個例子:有個人名叫洛卓,他對文殊師利菩薩有極大的虔敬心。有一天夜晚,他在書上讀到一段令他驚喜的文字,文中提到文殊師利菩薩曾經三度誓願,對於任何造訪五台山2的人,他都會親現其身。對洛卓而言,這是最美妙、最動人的發現了。他興奮異常,好不容易熬過了無法闔眼的一夜,連早飯都沒吃,就跑去上師家裏,請求上師的允許與加持,讓他前往五台山。起初洛卓的上師極力勸說他,這樣一趟充滿了危險及困難的旅途,完全沒有必要;但洛卓堅持要去。他一再地懇請上師讓他成行,上師終於放棄努力,同意了他。
在那個年代,旅行是相當艱難的。但是洛卓不畏懼任何可能遭遇的危險,打包了幾個月分量的食物和藥品,放到驢子背上,跟上師、家人與朋友道別後,便踏上橫越西藏高原的旅途。
一路上崎嶇難行。洛卓渡過了好幾條湍急險峻的河流,走過了好幾個炙熱乾燥、只有毒蛇和野獸相伴的荒漠。經過幾個月的旅程,洛卓終於安全抵達了五台山。他隨即開始尋找文殊師利。他一再地到處尋覓,但是卻連一個稍微貌似文殊師利菩薩的人都找不到。一天夜裏,他倚着寺廟前冰冷的鐵製台階上休息,很快地就睡着了。
後來他回想起來,依稀記得走進了一家很熱鬧的酒館,有許多當地人在裏面喝酒喧鬧、談天說笑。由於天色已晚、洛卓也累了,於是他想要個房間住。但是坐在走廊盡頭、小桌子後面肥胖的老闆娘告訴他,客棧已經住滿了,除非他願意睡在廊邊的角落。他滿懷感激地接受了,安頓下來,從行囊裏拿出一本書出來唸,準備入睡。
過了一會兒,一群喧鬧的少年從酒吧衝進走廊,開始捉弄這位胖老闆娘。洛卓想辦法不去注意他們,但為首的少年卻看見了他。他大搖大擺地走過來,端詳着洛卓。
「你來這兒幹甚麼?」他問道。
洛卓不知如何回答,情急之下,天真地把文殊師利菩薩的誓願說了出來。這位少年聽完,大笑不已。
「你們這些西藏人怎麼都這麼迷信!為甚麼呢?」他大叫:「你還真的相信從書本裏讀到的東西!我在這裏住了一輩子,從來也沒聽過任何一個叫做文殊師利的人!」少年難以置信地搖搖頭,轉身走回那群夥伴,一邊回頭說:「冬天快到了,你最好趕快回家,免得凍死在這裏!」
於是這群人搖搖晃晃地又回到酒吧喝酒去了,老闆娘跟洛卓互相使了個眼色,鬆了一口氣。
過了幾天,洛卓再度上山尋覓,還是無功而返,在路上又撞見這位少年。
「你還沒走啊!」他叫道。
「好吧!我放棄了!」洛卓答道,露出一絲蒼白的微笑。「你是對的,我太迷信了!」
「你終於受夠了吧!是不是?」少年得意地叫道:「終於肯回家了吧?」
「我想我就去蒙古朝聖,」洛卓說,「反正就順道回家,也不會讓這次的旅途是完全浪費時間。」
洛卓看起來很傷心,他說這些話的時候,雙肩無力地向下垂。這位中國少年的心被洛卓的模樣軟化了。
「我跟你說,」他變得不像先前那麼氣勢凌人了。「你的盤纏不多了,食物也所剩無幾,你需要有人幫忙才行。這樣好了,我有個朋友在蒙古,我寫封信給他,你把信送去,我相信他一定會想辦法幫助你的。」
第二天,洛卓再度把他所有的東西打包到那頭老驢子的背上,他心灰氣餒地看了這文殊之山最後一眼,絕望中期望着文殊師利終能現身與他告別,可是甚麼也沒有。在他面前匆忙來去的人群裏,除了那位帶來信件的中國少年之外,甚麼也沒出現。洛卓向他道謝,把信塞在犛牛皮大衣裏,就往蒙古去了。
走了幾個月後,洛卓來到了少年所說的地方。他把信函拿在手上,逢人就打聽收信人住在哪裏。不知怎麼回事,問到的人看了都大笑,讓洛卓非常困惑。最後洛卓遇到一位老太婆,她忍住不笑,問洛卓她是否可以打開信函,讀讀內容。洛卓把信交給她,自己卻不去看信。她仔細地讀過之後,問道:「這封信是誰寫的?」
洛卓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她。老太婆搖搖頭嘆口氣說:「這些年輕小伙子!總是欺負像你這樣無助的朝聖者!不過我倒是知道有隻畜牲,牠就叫做這信上收件者的名字。如果你真的要把信送到,去村子邊的垃圾堆上,就可以找到這隻豬。牠很胖,你絕對不會找不到的。」
雖然洛卓聽了一頭霧水,但是他想,既然已經來到這裏,就去瞧瞧那隻豬吧!不久,他找到了一個如山一般高的垃圾堆,頂上坐着一隻長滿毛的大肥豬。洛卓打開信函,很尷尬地把它拿到那隻豬細小而明亮的眼睛前面;讓他驚訝的是,那隻豬竟然似乎真的讀起信來!豬唸完了信,開始無法控制地哭泣起來,然後倒下來,死了。洛卓突然生起強烈的好奇心,想知道是甚麼內容會對這畜牲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於是他終於讀了這封信。信上寫着:
法聖菩薩:
您在蒙古利益眾生的任務已經圓滿。請速回五台山。
文殊師利 親筆
洛卓既驚又喜,他重拾信心,以最快的速度奔回五台山,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這次我再見到文殊師利,我一定要緊緊抓住他,不讓他離開!」
他回到先前下榻的酒館,找到老闆娘。洛卓問她是否看到那位少年。
「那群少年總是來來去去的,誰曉得現在又到哪兒去了!」
洛卓聽了,心一沉。
「你看起來很累了,」老闆娘的語氣變得溫柔一些,「倒不如去睡個覺,明天再去找那些年輕人吧!」她把上次的那個角落又給了洛卓,他很快地就睡着了。當洛卓從台階上摔下而醒來時,他才發現自己還在寺廟前,整個人都幾乎凍僵了。四下無人,沒有老闆娘、沒有酒館、也沒有小鎮。他置身五台山,這個據稱是文殊師利菩薩駐錫的外境,然而,洛卓的福德使他與文殊師利菩薩有關的一切體驗,都發生在一場夢裏。我一直希望洛卓終能理解,文殊師利菩薩的悲心是如此地廣大而遍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迎請他現身,即便就在自己的家鄉也行。從這個觀點來看,雖然洛卓的五台山之旅是沒有必要的,但絕對不是浪費時間。因為假若他不去朝聖,也許就經驗不到這個內在的旅程,也許也就不會有任何的了悟。
聽聞了德松(Deshung)仁波切說過這個故事之後,我造訪五台山數次,結果都比洛卓還不成功。我不僅完全無法迎請文殊師利菩薩現前,甚至連個夢都沒有。唯一發生的,是我對大部分寺廟的售票機制與售票僧人感到厭煩,尤其是看到許多神聖的殿堂被簡化為歷史紀念建築,令我極為失望。然而,過了一下子,我的智識心開始懷疑,那些只在乎門票銷售量、傲慢又貪得無厭的僧人當中,是否有一位正是文殊師利菩薩本人?誰知道呢?
在世尊佛陀入滅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佛法修行者得以造訪許多聖地,比如我們的導師證得正覺的菩提伽耶(Bodhgaya),或他曾經說法的瓦拉納西(Varanasi),以及所有其他在兩百年前都還不太為人所知的佛教聖地。我們在這些聖地重溫歷史,大多的故事都溫馨感人而且栩栩如生,我們藉此鼓舞自己、也相互激勵。然而,並非所有的聖地都有如此振奮人心的歷史。
在西元前三世紀中葉,阿育王歷經許多血腥與征戰之後,控制了印度絕大部分的疆土。但是羯陵迦(Kalinga,現今的奧禮薩邦Orissa)的領導者拒絕降服於他的意志,於是阿育王派遣印度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軍隊入侵,要把對方完全殲滅。戰爭的結果,總共有超過十萬以上的士兵被殺,無數的家庭被迫離散,阿育王贏得了空前的勝利。戰後的羯陵迦滿目瘡痍,就像在二次世界大戰時遭到原子彈轟炸的廣島一般。
當這位大王視察這一大片屍首成堆、血流成河的戰場時,他突然被一股強烈的領悟所衝擊,他了解到自己必須為這麼巨大的痛苦與恐怖負起最大的責任;最後,他終於能夠由自己的暴力所帶來的傷痛中有所收穫。他深刻的悔恨,使他成為世尊教法的追隨者,而且將自己的下半輩子,完全致力於廣揚佛法,成為佛教史上佛弟子轉化最著名的例子。如今,對於發願修持非暴力(ahimsa)的人而言,這個可怕的戰場成為真正具有啟發性的聖地。
鹿野苑是遠近馳名而且備受尊崇的聖地,因為就在此處,佛陀與他的五名弟子第一次討論了四聖諦。從此以後,這個教法傳遍了亞洲,對遠至中國、日本、緬甸等國家的國王、政治家與學者們,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由於四聖諦深遠廣大,而且放諸四海顛撲不破,如今也開始進入西方靈性追尋者與學者的心靈。也因如此,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得以睜開雙眼,見到佛陀話語的真理,轉變了他們的心靈,也完全轉化了他們的生命。
雖然「聖地」一詞是個相對的說法,佛陀在「祈願文之王」:《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中,談到究竟真理時說: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根據這段祈願文,現象界的每一個原子(塵)裏,就包含了如同宇宙中所有原子等同數量的佛;這表示,我們不能排除目前有佛住在北京的三里屯或巴黎的布洛涅森林裏的可能性。事實上,這不只是可能性,而是百分之百的確定。然而,大多數人的心都十分僵化,因此任何造訪這些地方的人,都極不可能感知他們當中有佛存在。
大致上說,一般對「聖地」的觀點,都認為它們應該是高貴、華麗而且幾乎是完全靜態的。我們從小就一直受到所有社會規範與期待的桎梏,對於真正廣大見地的心所具有的彈性與開放,我們無法習慣。對多數人來說,聖地應該是安祥、潔淨而且井然有序的;而非燥熱、吵雜、塵土飛揚、蠅蟲亂飛而且臭氣沖天的。然而,像菩提伽耶或瓦拉納西等地,完全是一片混亂,卻仍然被尊崇為真正神聖的地方。我們絕對不該忘記,二千五百年前(當時印度與尼泊爾的邊界不像今天那麼準確),釋迦牟尼佛選擇誕生在古印度,而且未來還有九百九十八尊佛將於該處出世。這就是多數人都認為這些地方遠比潔淨的瑞士更為神聖的主要原因。
佛教聖地並不一定是與釋迦牟尼佛生平有關的地方——比如他誕生、證悟、說法、涅槃之處;有許多聖地與其他諸佛,以及我們這個時代的阿羅漢、菩薩、佛陀弟子等有關。在佛教的黃金時期,許多大師在亞洲各地弘法,包括突厥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尼、中國、西藏、尼泊爾,當然還有印度。然而,數世紀以來,有些地方已經失去與佛法的緣,雖然現在還有可能造訪它們的聖地,但這些地方大都已經難以辨認,或經常處於政治不穩定、甚至是危險的情況之中。
密乘佛教對分布在全世界五十六個地點的聖地與聖殿3,有不可思議的描述。此外,還有一些隱匿的聖地,例如不局限於單一地理位置的香巴拉王國等。這些秘境都是由過往的密乘大師所發現,後來成為人們終身投入修行之處。歷史上經常可見,精進的佛法修行者犧牲了家園、親人、事業與所有的世俗財富,為的就是前往這些隱秘之處修行。有些地方頗有名氣,例如錫金的扎西頂(Tashi Ding),以及中印邊界的白馬崗(Pemako)等。
位於印度與喜馬拉雅山區的古老聖地,經過歷代諸佛與菩薩不斷的加持,以及數百萬朝聖者絡繹不絕的參訪,因此這些地方至今仍生動鮮活,而且深刻感人。這些聖地未經任何人規畫或控制,也沒有人主導類似「聖地體驗營」的東西,更沒有過多的宣傳與剝削;換句話說,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迪士尼」心態的痕跡。至令我們還可於午後坐在恆河邊上,看着火葬儀式的進行,聞着火燒屍體的氣味,沉醉於繚繞的吠陀唱誦聲中,彷彿三千年來,一切都未曾改變過。
一般而言,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會影響我們思考的方式,也會影響我們對周遭的看法。值得我們牢記的是,在億萬個星球當中,釋迦牟尼佛選上了我們這個地球來出生;在上百個國家當中,他卻選上了古印度;而在所有可以選擇的地點當中,他選上了印度的比哈爾省來證悟。在第一眼的印象中,比哈爾省既不清靜又不具靈性;事實上,它正好完全相反。但是當你一到菩提伽耶,特別是你進入內圍(inner circle)時,馬上就會感受到這是個非常殊勝的地方。靈鷲山也是如此,它非常狹小,十步之內就可以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若是看在地產商的眼裏,這簡直是個社交沙漠。然而在這裏,世尊佛陀曾對數百位比丘、阿羅漢與菩薩們,開示了非常重要的教法。
1 覺沃仁波切Jowo Rinpoche是一尊釋迦牟尼佛像,至今都被認為是西藏最神聖的佛像之一。
2 Mount Panchashisha,五台山。相傳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
3 一般稱為「二十四個聖殿與三十二個聖地」。
第一部.旅程
佛教聖地
前往聖地朝聖,是數千年來所有偉大的宗教都鼓勵信徒們從事的修行。近年來,朝聖愈來愈受歡迎,部分的原因是它讓靈性追求者有個機會,享有兼具遊樂與善行的假期。對我們大部分人而言,到具有異國風情的地方去旅行,比起我們傳統所鼓吹的嚴峻修行,來得有意思多了。雖然追求玩樂不應該是前往朝聖的唯一理由,但它畢竟是個很有效的胡蘿蔔,可以誘使像我這種物質主義的佛教徒,至少做了某種型式的修行。而且朝聖也是相對容易達成的事,這就更吸引我們了。
一般而言,心靈朝聖之旅的目的,是要造訪某個「神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