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以撒.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3–1991)
波蘭出生,1923年遷居華沙後開始寫作,1935年移民美國。他出版《傻子金寶》短篇小說集(Gimpel the Fool and Other Stories,1957)和《盧布林的魔術師》(The Magician of Lublin,1960)後開始聲名鵲起,他同時寫作兒童文學和教書,197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寫作及翻譯工作至八十年代末患失智症為止。其他作品包括《市場街的斯賓諾莎》(Spinoza of Market Street,1961)和《卡夫卡的朋友》(A Friend of Kafka,1970)等,作品常有猶太民間傳說和傳奇故事的色彩。
伯納德.馬拉末(Bernard Malamud,1914–1986)
生於美國的猶太作家,曾獲普立茲小說獎(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和美國國家圖書獎(American National Book Award),著作有長篇小說《天生好手》(The Natural,1952)、《修補匠》(The Fixer,1966)和短篇小說集《魔桶》(The Magic Barrel,1958)、《白痴先來》(Idiots First,1963)等。作品多描寫美國猶太人的痛苦和困惑。
菲臘.羅夫(Philip Roth,1933–2018)
美國猶太作家,曾獲普立茲小說獎、美國國家圖書獎和國際筆會/福克納獎(PEN/Faulkner Award)等。作品常有半自傳味道,虛虛實實,大都在探索美國人、猶太人、男人的身份,以及性與情慾。著有短篇小說集《再見,哥倫布》(Goodbye, Columbus,1959)、小說《波特諾伊的怨訴》(Portnoy’s Complaint,1969)和《薩巴斯劇院》(Sabbath’s Theater,1995)等。
譯者簡介
劉紹銘(1934—2023)
著名學者、翻譯家、作家,嶺南大學榮休教授,著作等身。與閔福德(John Minford)教授合編的學術著作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 Anthology of Translations, Volume 1: From Antiquity to the Tang Dynasty(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深受好評。其他文集包括《吃馬鈴薯的日子》、《二殘遊記》、《小說與戲劇》、《偷窺天國》、《情到濃時》、《文字不是東西》、《方留戀處》、《藍天作鏡》等。譯作則有《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一九八四》及《動物農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