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有這本小書
有這本小書,打從心底向見過面與沒見過的編輯以及好友,說一連串感謝感謝。
譚生說,不寫,太可惜了。
靜那麼大方地說:「要是你在我們這邊的話,也是寫的人。」我每見到鵲鴝,連忙效顰靜見到喜鵲,說:「好好寫些什麼吧。」
紅芬說,閱讀也很重要;離職《大公報》時,特意叮嚀接任的年輕編輯關照。接著,「大公園」版榕欣安靜地讀與編,「文學」版濬東認真讀並認真問。
雲文章行雲流水,朋友稱讚她結尾最顯巧思。因為雲,小文刊於新加坡《聯合早報.名采》。其後瑩接上,也十分用心、可靠。
翻閱《城市文藝》雜誌,紙墨間觸摸到編輯的心血、熱情。其間偶爾讀到梅子先生的文字,流露「寫」的功力。
浩榮替《香港作家》組稿時,也邀約我一份。最初最初你來暑期實習,我們的桌子相連,談談文稿也一起吃吃零食,時間越久,這情景越來越生動。
謝謝文尖。得到青睞,至今不敢相信。
小熊,我第一本小書的責編,現在換了軌道,仍然為我細讀書稿,而且比我更可靠。
初文出版社漢傑這個小伙子,開朗愛笑,多希望他像外表那般無憂無煩。年紀青青,腹內已存一部香港文壇掌故,並且廣東話悅耳動聽,雖然不是中山人。什麼時候,大家再嚐《週末飲茶》?
清淇,第三件書衣裳,仍然有賴你勞心勞力。盼望常常不修邊幅的你,再給我做第四件、第五件…… 書衣裳。
感謝實事求是,認真較勁的沈姐。你的意見我常常當下不服,稍過時日,卻不得不改。這情形十分像從前父親改我的習作。
還得謝謝《明報.世紀》版,以及《字花》。說起來,《大公.文學》、《香港作家》都已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