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散文,有三條最重要。一是誠實。這寫作基石因普遍缺失而彌足珍貴。其實與誠實對應的不僅是謊言,也包括虛妄、矯情及逃避;二是沉默。與一個喧囂的時代抗衡的是沉默,使我們不致淪為同謀或被吞噬。沉默改變詞語的方式,深化孤獨的內省,延長冥想的回聲,給萬物重新命名的可能;三是警醒。在愛與恨、忠與逆、守成與超越之間,構成一個作家與母語之間的緊張關係。警醒則是必要的承諾與保證。
北島以詩名傳於世,散文的寫作相對為時較短,但十多年的散文寫作,跟詩人的流亡息息相連,遠涉中國與世界的巨大變化,近至作者個人的漂泊生涯,二者平行交錯,互為因果。《藍房子》《午夜之門》《青燈》《城門開》等散文結集, 雖曾經有臺灣大陸不同的版本,但只有香港版保留着作者的完整面貌。記得這幾本書在香港出版時恰逢作者六十歲。作者說,耳順之年,本應圖個清靜,可風雨如晦,四顧茫然,這人世間前景更加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