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故事》以一次或真或假的朝聖之旅為線索,全書體裁融騎士浪漫傳奇,世俗聖徒傳奇、市井小故事、動物史詩、聖徒行傳、滑稽戲仿、罪人獨白、神話傳說、改編歷史故事、道德寓言、神跡故事、益智文學、悲劇集錦、道德訓誡於一爐,各篇故事往往嵌套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所有故事又匯合為一個關於講故事的故事,好似一束次第綻放的花枝,於不經意間映現人生路途的斑斕風景。全書筆調舒緩雍容,偶或冗長繁複,讀者徐徐讀來,便可油然沉浸於前工業時代的慢節奏生活。書中故事五花八門,講者九流三教,但喬叟只是信筆勾勒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並不對他們評頭論足。書中的赦罪士集「七大致命罪孽」於一身,但喬叟仍然稱之為「文雅赦罪士」,未曾加之以疾言厲色,正因如此,文評家說喬叟自己才是「文雅赦罪士」,憑藉他洞燭世情的恢弘氣度,慷慨赦免了筆下人物的一切罪過。喬叟生活在遙遠的十四世紀,作品涉及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坎特伯雷故事》用的是與現代英語差異不小的中古英語,並且包含大量的歷史及文化掌故,其中許多都是現代讀者較為陌生的事物,哪怕是書中援引的《聖經》字句,往往也與現時通行的版本存在差異。本事版譯本包含將近二千條註釋,註文字數近十五萬,目的是盡可能完整呈示原著的意蘊和文采,方便讀者充分領略喬叟的深刻思想與佳妙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