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2 項符合
劉以鬯手稿:郵票裏的文學世界的圖書 |
![]() |
劉以鬯手稿:郵票裏的文學世界 作者:劉以鬯 出版社:本事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160頁 / 15.2 x 23 x 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這是份劉以鬯先生的遺稿,劉太太說此前並不知道有這份文稿,它一直寧靜的躺在書房裏,找到它是一個偶然。我們決定把這個偶然發現印出來,俾讀者一睹劉以鬯的手稿手跡。
劉以鬯寫作和編報之餘,嗜好集郵,不足十歲就開始,至百歲高齡,堪稱最資深的集郵者。集郵成趣,他幾度把這樂趣寫成小說,最著名的當然是小說《對倒》,《對倒》序言說:「寫這部小說的促動因素是兩枚相連的郵票:一九七二年,倫敦吉本斯公司舉行華郵拍賣,我投得『慈壽九分銀對倒舊票』雙連,十分高興。郵票寄到後,我一再用放大鏡仔細察看這雙連票的圖案與品相,產生了用『對倒』方式寫小說的動機。『對倒』是郵學上的名詞,譯自法文Tête-Bêche,指一正一倒的雙連郵票。」
劉先生曾多次借小說人物說集郵是一種「健康的貿易」,眼光夠準的能從郵票買賣中賺取比股票更高的利潤。然而,這本書展示的集郵手稿,則純粹是作者的一種「健康的心智活動」。
手稿五十多頁,紙是商務印書館早年印製的活頁小格原稿紙,每張紙面上方黏貼一枚或數枚郵票,郵票下面是劉先生手寫的提要,內容是郵票票主的生平和著作。本書用意旨在展示劉先生的手稿,保存原貎,對手稿未作任何加工處理。
附錄是劉以鬯精采的中篇小論《郵票在郵海裏游來游去》也是小說者言,既展示集郵的廣博知識,又入木三分寫出了集郵者矛盾而微妙的心理活動。跟手稿一起閱讀,別有樂趣。
作者簡介:
劉以鬯 BBS MH(1918-2018)
原名劉同繹,字昌年,香港著名小說家、編輯,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教授。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鎮海。一九三六年開始發表創作,主要作品有《酒徒》《對倒》《打錯了》《寺內 《天堂與地獄》《島與半島》《他有一把鋒利小刀》《郵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