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死亡帶走身邊的親人或寵物,在世者往往會生出悲傷、怨恨、無助、遺憾等各種情緒。無從抒發,只停留在痛苦傷痛中。藝術治療沒有改變困難的現實,卻嘗試令人藉創作,一步步把情緒整理,並找到渠道抒發。特別是小孩,面對親人離開,他們未必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不懂表達,做成身心受創。透過藝術治療,以一系列的藝術活動,可嘗試為他們打開一頁小窗戶。
當下的世界,很多人同樣要面對離別——世紀疫症及社會動盪,壓得人無法生活,傷痛和離別是現代人近年要學習的課題。在無法改變的時代下,如何藉藝術創作,為痛苦賦予意義及孕育希望?讓人在困難時刻,仍能好好自處。
註冊藝術治療師陳雅姿以新書探索社會與個人在困難時刻,藝術治療的重要性,並以自身經歷及個案分析,書寫藝術治療在不同處境的應用。書中另有推介簡單的藝術創作活動,讓人可在困境中,藉藝術抒發情緒。
本書部分內容:
1 小童面對喪親後不懂表達,藝術治療如何找出他內心的感受?到底是憤怒還是哀傷?
2 寵物離世,主人往往會自責,覺得自己做得不足。作者分享三次失去寵物的經歷,談及自己如何走出陰霾傷痛,重新飼養寵物的故事。
3 世紀疫症及社會動盪帶來離別,每個人都面對不同程度的分離和失落。作者分享以「內抗衡外」的經驗,並藉此討論照顧他人的同時,亦需要先留意自己的身心健康。
4 以個案作例子,談及簡單而有趣的創作活動:藝術日記、真心話小盒子、痊癒公仔等作用。
5 探討助人工作者如社工等,如何在幫助人的同時,能預防慈悲倦怠?
聯合推薦
香港藝術治療師協會主席李靈津
香港音樂治療協會主席楊文婷
香港表達藝術治療協會主席楊子寧/陳詩韻
香港舞蹈動作治療協會及香港兒童醫療輔導協會主席盧幸賢
醫學發展將生離死別簡化為一個又一個的醫學問題。在生命老病被「醫療化」(medicalization)的現代,《敍別逸離》帶領我們從冰冷無情的國度走入一個人性化的世界,讓我們看到藝術治療如何在不同的生命過程為受助者帶來更新轉化。——紓緩科醫生胡金榮
透過藝術可以令人抒發情感;困境之中藝術可以療癒於無形。藝術能令人敞開心扉表達情緒,藝術治療應更為普及應用。——雕塑藝術家李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