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不單是一個故事,是有血有淚、真實的作者個人經歷。
莉旖在家裡長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童年時受到哥哥虐打、非禮,而父母卻以縱容的態度,對之視若無睹。中三時更被從交流團認識的團友侵犯,但父母卻不信任自己的女兒,只有學校的吳老師從中幫助。面對家中的冷嘲熱諷,莉旖開始𠝹手、嘗試自殺,然而吳老師卻不願意承擔學生自殺的風險而不再負責莉旖的個案,讓莉旖失去依靠。她再也不能承受來自家庭的壓力,離家出走。莉旖的這段經歷深深影響了她日後與異性的關係及對兩性的價值觀。
好評推薦:
「她深知要將過去的不幸作一個終結,選擇把她痛苦的成長經歷寫成書本,我相信這個過程必定給她帶來莫大的痛楚,因為一字一句都會將那些痛苦的經歷重現眼前。但是,她竟然做到了!」
──甘綺玲 前東華三院區域主任
「很欣賞作者在面對不斷的困局時,她能作出回應。雖然回應未必有成效,而作者亦由反抗、到短暫放棄、麻木、自殘;但她的生命力,令她能倖存,現在更能面對過去(及現在)踏出自療的步伐!」
──盧慧貞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首席講師
「若不是過度創傷造成的後遺,文字本來不打算如此厚重又寫實地呈現。我們到底要活得像他人預期的自己,還是要活得像自己,大概本書將有獨有的答案。作者把自傷的存在訴諸大眾,除了作為自我療癒的途徑,亦有替相同經歷者提供出口的企圖。文字本不為自憐,也不因控訴,只屬真實而直白地面向自己的從前和將來,就像試圖找及命定中的彼邦般,在自我觀照中重新塑造新的自己。」
──陳志堅 香港作家
作者簡介:
陳麗儀
生於199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修讀文學士(中文教育)及教育學士。現為中學中文老師。從小喜歡閱讀,也相信文字有治癒的能力。因童年經歷而患上創傷後遺症,透過寫作一步步走出陰霾。
章節試閱
「兩個大兒子,加上兩個小女兒,我們家組成了兩個『好』字。」爸爸看著我們四個孩子,滿意地點點頭。
從我有記憶以來,爸爸就一直強調我們這個家庭有多幸福,是一個模範家庭,我們應該多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他的再三強調為「幸福家庭」這個名詞抹上了一層厚厚的水泥,令爸爸的這個想法變得更牢不可破。
曾經,我也以為我很幸福,我也相信自己生於在一個多麼令人羡慕的家庭裏。腦海中一直有一個很深刻的片段,是我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我們一家六口在星期日的下午前往位於杏花村的家樂福。當時家附近有接駁巴士到杏花村,所以我們向巴士站的方向走去。我很努力地想要跟上大家的步伐,可是我跟哥哥、姐姐的距離愈拉愈遠。於是,爸爸把我扛起來,放在肩上,就像抬大米一樣把我抱著。我看著後面自己走路的哥哥姐姐,就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了。可是,那種幸福的感覺就只有這麼的一次。
媽媽曾經告訴我,爸爸覺得我的「腳頭」 不好,一出生便累他輸了錢,更何況我來到這世界上只是一個意外,所以他從小就不抱我。爸爸曾經說過,如果你遲一年出生,你就會是個男孩子。我知道,兩個「好」字只是爸爸安慰自己的說話,他從來都不是想要兩個「好」字,而是一顆掌上明珠及三個男丁,所以我經常想像自己是個男孩。
我三歲的時候,曾經站在馬桶前面,脫下褲子,假裝自己是男生,向著馬桶小便。我以為只要我站著小便就能變成男生,可是奇跡沒有發生,只有滿地、滿褲子的尿液。
我是家裏最小的女兒,當媽媽每次帶我們四兄弟姐妹出巡時,街上的叔伯兄弟、姨媽姑姐總會對媽媽說:「哇,生四個孩子啊,真不簡單!」
「她們是孿生的嗎?」拿著大袋小袋的肥姨姨伸出手指指著我和姐姐。
「才不是呢,她們相差一年呢。你猜猜哪個是姐姐!」媽媽開心得合不攏嘴。
也許我的出生對媽媽來說,只是逗樂罷了。
「兩個大兒子,加上兩個小女兒,我們家組成了兩個『好』字。」爸爸看著我們四個孩子,滿意地點點頭。
從我有記憶以來,爸爸就一直強調我們這個家庭有多幸福,是一個模範家庭,我們應該多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他的再三強調為「幸福家庭」這個名詞抹上了一層厚厚的水泥,令爸爸的這個想法變得更牢不可破。
曾經,我也以為我很幸福,我也相信自己生於在一個多麼令人羡慕的家庭裏。腦海中一直有一個很深刻的片段,是我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我們一家六口在星期日的下午前往位於杏花村的家樂福。當時家附近有接駁巴士到杏花村,所以我們向巴士站的方...
作者序
序一
這是一本一旦開始閱讀便不能放下的書。我作為社工多年,書中提及到的事情確是屢見不鮮,但作者文筆流暢細膩,把書中主角的心路歷程和感受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很快便會代入書中主角,就像是自己親歷其景一樣!
每個人初出娘胎都只是白紙一張,我始終相信人的性格、行為或情緒問題,跟其成長過程有直接關係,而成長環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其密切接觸者包括父母、兄弟姊妹、老師、朋輩等,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是相當大且深遠的!就如書中主角的成長路上,如果父母可以對所有子女都給予同等的關愛和信任,與子女多溝通,盡早察覺及介入子女成長期間所出現和遇到的問題,相信不會為她長大後帶來那麼多痛苦的回憶!
這書亦引發我有兩個反思:第一,作為父母、老師、社工、或甚成年人,是否就有權利為他們的子女、學生、受助者、未成年者作出決擇?他們又是否有足夠知識、能力、遠見,以及對當事人有足夠的認識及瞭解,從而作出明智的選擇呢?有沒有認真考慮過當事人的想法、個人意願和喜好?
當然,那未成年者的年歲、認知能力、成熟程度等等都是首要考慮。隨著小朋友的成長,他們的性格及喜好亦漸形成,而成長過程中,周圍環境、所遇到的際遇、家人朋輩的影響等,都會令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很多家長可能在生活及成長過程中為他們的子女作出很多決撰,但他們究竟有沒有考慮過子女的意願和想法呢?
套在現今的虎爸虎媽,為著子女要贏在起跑線,老早便為他們安排很多很多的興趣班,放學後和假日子女們都忙得透不過氣來……然而,那些活動是否適合孩子呢?若然那不是子女所想所好,他們是否一定得益呢?若然他們無心學習,又是否只是浪費金錢和時間呢?有否考慮過他們的實力和潛能是否合適?而一些活動在父母角度和認知範圍內是沒有益處或容易學壞的,就會被二話不說禁止參加,就如書中主角的情況一樣……其實她很主動地多次想透過參與課外活動來擺脫心靈創傷和自殘行為,可惜機會卻被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抹煞了!
我們應該怎樣在為保護未成年者及為他們福祉著想和尊重他們的意願及人權之間取得平衡?除了作為父母需要認真小心處理,作為老師和社工,又會否只顧及專業上考慮,卻沒有從學生及受助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更沒有尊重他們個人的權利和顧慮到他們的感受,而為他們作出一些可能帶來更大傷害的決撰?就如書中主角的中學老師和社工,她們就一些事情的處理,如果能夠先和當事人討論一下,瞭解她問題背後原因,聆聽她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她的意願和自我尊嚴,她可能可以避免很多不幸和痛苦的遭遇,而書中主角的成長路或許不會有那麼多的荊棘,對她身心造成莫大的傷害!
第二個反思,是家庭性侵的問題,時至今時今日的香港,久不久就聽聞,令人髪指!就算侵犯者最終被判刑,在各方的處理過程中,對受害人的傷害仍然很大!最令人痛心的是有很多受害者,是不敢或不能或不被批准作出任何控訴,她們只能夠逃避或啞忍!是否中國人的重男輕女、家醜不出外傳等觀念而把問題看輕了,甚至是掩蓋起來呢?而在處理過程當中,各方相關人士包括員警、家人、朋友、學校等若以懷疑、怪責、輕蔑眼光去看待受害人,對受害人的傷害也是很大的!我認為學校在這一環上角色重要,必須肩負重任,除了有效推行性教育之外,得教導孩子從小就認識什麼是性侵犯,以及怎樣去保護自己,如果有類似事件發生,可以怎樣去處理,而最重要的訊息,就是要肯定這不是他們的錯,作出性侵行為的人,必須承擔責任及受到懲罰!
最後,我要藉此機會向作者的積極人生態度及勇氣致敬!很多人對自己不幸和痛苦的遭遇都只想逃避,以為不再去想去提就可以永遠把他們埋藏起來……但實情是這些痛苦的回憶卻經常浮游在腦海中,不時就會出來,令人困擾!作者現在已是學業有成,而且有一份崇高的職業,她深知要將過去的不幸作一個終結,選擇把她痛苦的成長經歷寫成書本,我相信這個過程必定給她帶來莫大的痛楚,因為一字一句都會將那些痛苦的經歷重現眼前。但是,她竟然做到了!在此祝願作者把握過往痛苦經歷給她帶來的磨練和得著,化成力量,正面勇敢積極面對人生挑戰,為自己創造美好前途!
前東華三院區域主任
甘綺玲
序一
這是一本一旦開始閱讀便不能放下的書。我作為社工多年,書中提及到的事情確是屢見不鮮,但作者文筆流暢細膩,把書中主角的心路歷程和感受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很快便會代入書中主角,就像是自己親歷其景一樣!
每個人初出娘胎都只是白紙一張,我始終相信人的性格、行為或情緒問題,跟其成長過程有直接關係,而成長環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其密切接觸者包括父母、兄弟姊妹、老師、朋輩等,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是相當大且深遠的!就如書中主角的成長路上,如果父母可以對所有子女都給予同等的關愛和信任,與子女多溝通,盡早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