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感激遇見,並且希望一再遇見的一本書。
傳奇之書.鍾玲玲《玫瑰念珠》2024年最新修訂
「並且相信在虛廢的時光中,定必有著珍貴的部份。」
鍾玲玲經典之作《玫瑰念珠》初版於1997年,文字風格獨特,影響多代香港作家。《玫瑰念珠》絕版多年,期間經歷鍾玲玲多次重寫,終於在2024年以最新修訂的容貌呈現讀者眼前。
《玫瑰念珠》寫到的,是青年文生的學習,陽桂枝、汪玫莉的遭遇,和徐良琴的寫作。學習中的文生為幫助還是拯救感到困惑極了,但只要是真的,就是可予辨認和充滿體味的人生。陽桂枝在時光中經歷的是死與變容,汪玫莉在長久的懸念中,但願慈愛與恩典,直至永遠。徐良琴相信文學作為情感教育的一種始終是美好的。
像平整織物的圖案。能夠自每一根線條。追溯花結的枝杆和根部。據說均稱的愉悅源自動亂的創傷。所有曾經在平整織物上留下的點。全部在玫瑰花形長久的嬉戲下。退隱至。圖形的。背面。玫瑰花形與大自然的直接連繫愈是薄弱。暗藏的張力便愈大。在這些短暫而清晰的敲擊聲中。凡事反求諸己。
--〈母題和隱喻〉
我認為文學作為情感教育的一種始終是美好的。她的多種多樣教我深信,生命中確有不可窮盡的事物。
--〈她的文學志向〉
你們呼喚我的名字,彷彿被囚的僅是肉身,像林中的野獸,發出陣陣的哀鳴。
汝勿恐懼,但凡流放的,必在遠處,結束,在廣?的原野上,有重返的,家園。
--〈汝勿恐懼〉
作者簡介:
鍾玲玲,出生於湖南衡陽,後移居香港。「創建實驗學院」詩作坊成員,《大拇指周報》、《素葉文學》雜誌早期編輯作家。曾獲第一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獎。出版有小說《愛人》(1987)、《愛蓮說》(1991)、《玫瑰念珠》(1997)、《2018》(2018),詩、散文合集《我的燦爛》(1979),散文集《我不燦爛》(1988)、《解咒的人》(1989)、《生而為人》(2014),與鍾曉陽合著《雲雀與夜鶯》(2023)。
章節試閱
一
文生知道甚麼
怡芬在車站看見文生
怡芬在車站看見文生。好幾次要喊出聲來,但卻沒有。這年輕人一次又一次教她感到驚訝,好像都不認識了。會是因為我老了嗎。有關於時間啦,空間啦,總有人說出連串的道理,但她相信耳根清靜總是好的。並在列車開動前想起了文生的幼年時代,和曾經目睹的驚人事件。
文生的驚人事件
有關於文生的幼年時代,怡芬曾經目睹這樣的驚人事件。
文生,文——生。良琴喊著,所有在場的人,全都喊著。直至良琴把他摟進懷中,才仰著臉說,媽媽,好麼?
良琴一邊親吻著他,一邊回應著說。好的。文生。當然好囉。
文生跟愛菲在一起
那時候,文生跟愛菲在一起。兩個人並靠在月台上,說了好一會話。那麼,明天見囉。
那天愛菲一再提起她的母親汪玫莉和外祖母。她問,媽,陽桂枝,誰呀。誰?她母親回答說,不就是你外婆,傅玉琳囉。
當愛菲提到他的時候,文生相信她的母親會若有所思。並說了這麼一句——這孩子,好哇?
文生在列車上
文生在列車上想。我可以回頭看麼,我可以向前看麼。我將成為某類人,但仍然甚麼都不是。我在世界佔有位置,但這是甚麼世界。
文生在列車上聽到人說,哦,這樣的大學生。心想,奇怪,他們不滿甚麼?我活到這個年紀,是否也是一樣?
文生仍然記得他的中學年代。才不過幾年的事好像已經疏遠了,但又有了更多的理解。心想這些成年人,難道不該有更多的理解嗎?
威廉把文生逮住了
文生自車站出來,還走不上兩步,便被威廉逮住了。他接連喊了好幾聲,直至把手搭到文生的肩膀上,兩個人都被突然的熱情嚇了一跳。
文生想,這威廉,他喜歡我麼,他認識我麼,他喜歡甚麼,他認識甚麼。文生又想,這威廉,我喜歡他麼,我認識他麼,我喜歡甚麼,我認識甚麼。每當文生朝著他看,威廉不知怎地,總是別過臉去。
威廉總是別過臉去。但有關這晚上的事,就說定了。十一點?文生回答說,不會晚過這個時間。
威廉知道這個晚上,他會坐在楠楠和明雄中間。在文生旁邊,有楠楠的朋友利淑娟。威廉記得,一天晚上,利淑娟到工作間來了,那時文生正把放映機,對準空白的牆壁。
楠楠,楠楠,利淑娟叫嚷著說。文生手忙腳亂。看見威廉在白色的光影中,咪咪嘴笑。
文生在小巴上
文生在小巴上想,威廉笑著的是甚麼。文生自以為看清楚的,原來沒有。
他不禁納悶,這個晚上,將會發生甚麼事。那麼,他是不是已經看清楚楠楠呢?
那時他剛踏足校園,楠楠便把滿滿的水袋,直擲到他的頭頂上,他就是這樣成為大學生的。那麼,他是不是已經看清楚利淑娟呢?
利淑娟問,喂,你甚麼時候,才理睬我呀?文生奇怪,我甚麼時候不理睬她了?
這就是文生在小巴上,想著的事情了。
文生發生了甚麼事
文生開啟大門時,正想著明雄的事。明雄說,喂,你這樣一改再改,改到幾時呀。文生說快了,實在還不知甚麼時候。耳畔卻聽到母親說,回來啦。
是的。媽媽。 徐良琴想,文生發生了甚麼事。
她一直希望,文生每天高高興興地出去,高高興興地回來,他要是辦不到,她就得操這個心。至於看不見的,又哪裡曉得呢。即便曉得,又那是她能管的呢。想想看,一年前的他,是怎個樣子的,兩年前的他,是怎個樣子的,更別說,小時候。
小時候,愛呵,當然愛囉。徐良琴一想到愛,她的心就痛。文生會愛著甚麼人嗎?可一切還剛剛開始呢。但無論經歷多少種愛,他的愛總是打從媽媽開始的。你最早的愛,就是打從媽媽開始的。
說愛我的人是誰
文生想,那個說愛我的人是誰。是你嗎?媽媽。
文生時常為母親竟能活到這個歲數感到驚訝,好像她早就該死了,但卻仍然活著。他還得一次又一次地與母親重新建立關係。他的母親仍得一次又一次地追問,文生,你愛我嗎?他仍得一次又一次回答,不曉得呢,媽媽。
文生很能自母親的淚光中體會情感的創傷。媽媽,你惱我麼。文生,我相信你。
文生相信這是他曾經經歷的愛。但愛是甚麼呢?
曾經有過的兩次對話
文生特別記得,與母親曾經有過的兩次對話。一次在小時候,一次就在最近。一次談到的是死,一次談到的是生而為人。
那時候,他嗚嗚的哭了。文生,你又哭了。他伸出的拳頭,不住搥向母親的胸口。文生,為甚麼害怕呢。我們都會死去,是完全沒法子的事。
這最近,文生問,媽媽,人會因愛而死嗎。良琴說,依我看,人倒是因愛而活的。文生又問,沒有愛,能活下去嗎。良琴說,當然。事實上,她就是這樣活下來的。
有關於生而為人,良琴相信需要從生活學習。可懷海德不是說嗎?學習只能幫助,無法拯救。因而文生感到困惑極了。一再地問,我需要的到底是幫助?還是拯救?
文生和他的牀
就這樣文生回到房間,直想蒙頭倒卧在牀鋪上。
這牀。對啦。有潔淨的牀布,軟枕,和褶皺。他的頭,伸展的,和扭曲的肢體。在半載半沉中,重新回到孕卵和胚胎,絨毛膜和子宮壁,臍帶和胎盤。
生,死的對詞。血,難聞的氣味。文生常常疑心身上有難聞的氣味。可以追蹤到隱閉的巢穴。
文生在恍惚中
文生在恍惚中想起逝世多年的K,遠方的海倫,和五樓的女孩阿蘭。
關於 K。我時常猜想那夜的情景。約莫晚上十一點鐘。K趿著拖鞋,倚著欄杆,然後卟的一聲,便下去了。他猶豫過嗎?他的而且確地,猶豫過嗎?十七歲。所有關係都在塵世。他們說仍跟活著一樣。甚麼意思。
關於海倫。我也曾這樣地想念著她。那個派對上的小女孩。歪歪斜斜地來到我的面前,莫名其妙地說,跳舞?我也曾這樣地盼望著她的來信。我也曾這樣地惦記著她說過的每一句話。比如,「傻啦,你愛我?」。海倫說得真對。傻啦,我愛你?
關於想像中的五樓的女孩阿蘭。她特別喜歡出現在我剛打開信箱的時候。她會問,你手上拿著的是甚麼書呀?哦,建築系。又會問,你讀這些書,有用嗎?但才不過幾年的事,便在腦海中消失了。偶爾在人叢中好像看到一點點影子,我便會對自己說。五樓的女孩。阿蘭。
關於文生在恍惚中想到的事情,就這麼多。他看了看手上的腕錶,突然感到惶恐。甚麼時候。
母親的臉/文生往哪裡去
徐良琴靠在客廳的沙發上。文生相信,閱讀母親的寫作,就跟閱讀她的臉那樣,都是痛苦的事。
徐良琴靠在客廳的沙發上想,文生往哪裡去。他回來的時候可不可以問。這個晚上發生甚麼事。
明雄和他的摩托車/空中樓閣
文生看見明雄和他的摩托車,正靠在屋苑的矮牆下。見文生過來,隨手把煙蒂,扔到對開的馬路上。文生想起列車上聽到的話。哦,這樣的大學生。
明雄會成為建築師嗎?文生相信,他要是死在馬路上,倒不是出奇的事。
文生會成為建築師嗎?明雄相信,他要是當上建築師,才是出奇的事。
教授不是常說嗎。哦,你的房子,不住人呀。空中樓閣。總是。給你一個丙級。滿意啦?
這樣的處境是荒唐的/她們竟高興成這樣
文生看見威廉時想,這樣的處境,是荒唐的。威廉一日不說,他就一日不可以講,威廉,不要這樣。一些愛,彷彿就在左近。不錯,彷彿就在左近。但又非常遙遠。是的,非常遙遠。
文生訝異的是,她們竟高興成這樣。楠楠相信,沒有愛,幾乎不可以做任何事。利淑娟或許高明些,相信在愛中,幾乎不可以做任何事。
就好像那個濕伶伶的文生,仍然驚愕地站在那兒。親愛的心痛。她們竟高興成。這樣。
是拯救。不是幫助。
這個晚上,文生終於明白,他需要的,不是幫助,而是拯救。
他可以想像彌撒中的愛菲,如何隨同信眾,一直來到,他的面前。他也可以想像彌撒中的自己,在輕輕甩過兩下後,如何把高舉的聖體,放進愛菲微張的嘴巴裡。
他定必稍稍地別過臉去。並且露出,痛苦的表情。
一
文生知道甚麼
怡芬在車站看見文生
怡芬在車站看見文生。好幾次要喊出聲來,但卻沒有。這年輕人一次又一次教她感到驚訝,好像都不認識了。會是因為我老了嗎。有關於時間啦,空間啦,總有人說出連串的道理,但她相信耳根清靜總是好的。並在列車開動前想起了文生的幼年時代,和曾經目睹的驚人事件。
文生的驚人事件
有關於文生的幼年時代,怡芬曾經目睹這樣的驚人事件。
文生,文——生。良琴喊著,所有在場的人,全都喊著。直至良琴把他摟進懷中,才仰著臉說,媽媽,好麼?
良琴一邊親吻著他,一邊回應著說...
推薦序
本事及說明
《玫瑰念珠》寫到的,是青年文生的學習,陽桂枝、汪玫莉的遭遇,和徐良琴的寫作。學習中的文生為幫助還是拯救感到困惑極了,但只要是真的,就是可予辨認和充滿體味的人生。陽桂枝在時光中經歷的是死與變容,汪玫莉在長久的懸念中,但願慈愛與恩典,直至永遠。徐良琴相信文學作為情感教育的一種始終是美好的。《玫瑰念珠》寫作於1996年,初版於1997年。2024年修訂重版。
本事及說明
《玫瑰念珠》寫到的,是青年文生的學習,陽桂枝、汪玫莉的遭遇,和徐良琴的寫作。學習中的文生為幫助還是拯救感到困惑極了,但只要是真的,就是可予辨認和充滿體味的人生。陽桂枝在時光中經歷的是死與變容,汪玫莉在長久的懸念中,但願慈愛與恩典,直至永遠。徐良琴相信文學作為情感教育的一種始終是美好的。《玫瑰念珠》寫作於1996年,初版於1997年。2024年修訂重版。
目錄
I 學習年代 007
II 玫瑰念珠 033
III 顏色風琴 139
I 學習年代 007
II 玫瑰念珠 033
III 顏色風琴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