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胡佳
「新聞是歷史的初稿」,一位勤懇寫了十四年「初稿」的媒體人,終於完成他的第一部著作。這些看似粗線條的筆劃,勾勒出了歷史的輪廓。香港有線電視台前中國組記者呂秉權先生所作《踢爆國情》,一次次臨門一腳,踢向國家黑幕。在一片「和諧社會」的道場,他始終在踢館。
「國情」,在中共而言,是它粉飾太平、開脫罪責的籮筐,什麼弊端都能往裏裝,化解於無形;「國情」,在媒體人而言,是要剝開迷霧、突破封鎖,探尋真相。十四年的人權戰場,在中國報道民主、法治和人權,那麼呂秉權和他的夥伴們其實就是戰地記者。不僅付出辛勞,還要穿梭於風險和恐怖之中。中國大陸的記者戴着鐐銬起舞,仍然被中宣部打壓得新聞空間窒息,中國的公眾無法獲得真實資訊,這時香港媒體人成為華人世界最勇敢和勇於擔當的媒體人。我太多次在新聞現場看到香港媒體同仁的身影,而香港有線電視台無疑是先鋒之一。同文同種,我們從香港媒體人的正體字中和鏡頭裏瞭解自己土地上發生的事情。在暴政下,獨立客觀的報道事實,本身就是一種對專制的反抗。香港有線電視台做到了,呂秉權做到了。
大陸香港只能守望相助。如果大陸不走向民主,香港僅存的自由和法治就會被侵蝕殆盡,港人就會淪落為黨國草民。香港是大陸民主的橋頭堡,港人的堅持喚醒越來越多的大陸公民,港人對普選的爭取,最有可能打破中共對國家普選的全面限制。互聯網時代,香港記者就是中國記者,港媒報道同樣屬於大陸公民。
秉權現在已在大學任教,新的啟航,培養更多傳媒生力軍。願他的新著能給學生們帶來專業啟迪,也給中港兩地公眾更多在人權歷史角度溫故知新的收穫。
北京BOBO自由城
2013年5月3日 凌晨 寫於世界新聞自由日
程翔
余畢生從事新聞工作,深感記者責任之重。記載歷史,一也(蓋今日之事,明日之史也);彰顯公義,二也(因社會不公必發為不平鳴);造福桑梓,三也(以記者識多見廣,因能條陳己見而切中時弊)。是以功力不足者,無以載史;良知氓滅者,無以顯公義,未能洞悉時局形勢者,無以造福桑梓。而記者工作重在啟蒙。夫有知方有智,有智方能致。是以記者之天職,必使人人對國家前途、人民福祉之事得而知之,此實社會進步之必由之路也。故責任心重之記者,凡涉及社會、國家、人群之重大新聞,無問艱難險阻,必戮力以赴,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其動筆舉鏡,或陳述、或評論,必求忠於事實、忠於良知、忠於歷史。
以此衡之,呂秉權兄庶幾優秀矣!呂兄從事新聞工作凡十四載,其間多年駐紮京畿重地,既經歷「大國崛起」之欣慰,更目睹政治制度之弊端。其報道也,不唯鞭撻貪官污吏之斑斑劣跡,更勇於直陳「一黨專政」之根本禍害,其無所畏懼之精神實難能可貴也。呂兄十四年如一日,以臨深履薄之心,努力記載歷史、彰顯公義、造福桑梓。對各類新聞,或政治、或人權、或天災、或人禍,皆能戮力以赴。從其屢獲人權新聞獎及金堯如新聞獎,可見其心系弱勢社群,敢於挑戰權貴之可敬精神。「強國壯大了,百姓跪低了」(見其《臨別感言》),寥寥十字,更道盡呂兄憂心忡忡之家國情懷。
呂兄為克盡父責,雖暫別新聞前線,改而作育英才,唯其記者本色不變,筆耕天職不輟,時刻針砭時弊、月旦人物。其文章短小精悍,亦莊亦諧;其評論入木三分,鞭辟入裏。唯願他日待子女成才後,能再奔赴新聞前線,蓋記者之生命端在於前線也。近日呂兄將其多年作品結集成書,此實有裨益於後學也,故余欣然為之序。
歲次癸巳孟春
區家麟
不能承受之重
每次見到呂秉權當有線電視《神州穿梭》的主持,我毫不例外,幾乎要衝口而出:「阿哥,你駛唔駛咁嚴肅?」
一貫的憂國憂民、眉頭深鎖,鏡頭裏的呂秉權,永遠沉重,似乎從來沒有笑過,沒有寬舒的一刻。
看下去,你就明白。呂秉權的中國報道,沒有一絲輕鬆的餘地,幾乎每一個故事,都有不能承受之重。
我們這一代的中國記者,見過最奢華最揮霍的大官,採訪過最困苦最無依的蟻民;震懾於最嚇人最浪費的偉大建設,遊走於最無情最無恥的天災人禍;我們聽過最荒唐的大話、最血淚的控訴;尋覓過三聚氰氨與地溝油、吃過狗肉與果子狸。
呂秉權說故事,不能輕鬆,不能笑,微笑也不可以。
他曾經在汶川地震的廢墟中,與被埋瓦礫底下的傷重者對話而痛覺無能為力;他曾冒着巨大壓力揭露早年核試軍人後遺症的控訴。最令我難忘的,是他兩輯有關上訪的紀錄片。上訪?老掉牙的題目,但呂秉權堅持找尋新角度,找到了「上訪辦官員也上訪」的荒唐事;呂秉權也冒險登上了北京的「上訪巴士」,採訪無聲的蟻民,當不少號稱專業求真的媒體認為這些題材「太舊」、「無意義」,他不離不棄,為弱勢發聲。
呂秉權擅長踢爆。官樣文章,寫得冠冕堂皇,實行時離題萬丈;政策制訂妙到毫顛,因為根本無想過執行。他擅於觀察,細探蛛絲馬跡,查找當權者自相矛盾,自打嘴巴,自摑得紅腫出血的醜窘。
呂秉權嘗言:
我們良知未泯,風骨未陳
我們走在人群,昂首闊步
我們抬着頭做人,晚晚安眠
自由的威脅,潛伏在轉角不遠處。香港的悠長假期,還未終結前,身為記者能做的,就只能抓緊一口自由的空氣,奮書、吶喊。
在不同的崗位,我們繼續努力,願互勉之。
潘小濤
他擁有獨特的視野、稀缺的正直
「呂秉權」這三個字,很早就如雷貫耳了。那些年,我們都是看「無綫」新聞的,然後泡浸在「有線電視」的廿四小時新聞裏。呂秉權幾乎每天都在電視上出現,見他的機會更甚於家人,更何況他主力採訪和報道中國新聞,既是同行,自然很關注他的報道。
後來,呂秉權離開電視台,在《明報》看到他的文章,在《壹週刊》讀到他的專訪,在一次次的反國教集會、抗議北京打壓香港記者的示威、為李旺陽「被自殺」鳴冤的遊行等,都見到他的身影。偶爾我們還走在一起,交換對時局的看法,對他的了解就更多了。
呂秉權是一個很有心、很勤力的記者。除了古道熱腸,他也向新聞傾注了大量熱情。採訪中國新聞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差:既要小心盜賊小偷(很多行家都有被偷被搶被打的經驗),又擔心被公安扣留及阻撓採訪,更憂心採訪對象在受訪後的人身安全等。總之,行事要小心翼翼!而且,很多時採訪的多是傷亡慘重的災難,看到的都是慘絕人寰的場面,心裏很不好受!沒有一份對新聞的熱情和執着,斷難持續十多年都採訪到那麼多出色的中國新聞!
以前做中國線記者時,背囊裏總備有旅行證件、一兩件替換衣服及毛巾、電筒等,準備隨時「應召」;也曾在吃飯、逛街,甚至看電影時被急召飛車去機場。而呂秉權在〈四川地震採訪所思所感〉就寫得很感性,令我很有共鳴。
他說,接到採訪汶川大地震的採訪任務時,身在前輩伍晃榮的喪禮,「真想不到會從一個愁雲慘霧的靈堂,趕赴另一處慘絕人寰的人間地獄」。他在文中說:「有小孩失去雙親的、有全家九口只活下自己一人的,生不如死。聽着聽着,令我心中哀痛莫名,這時天又下起小雨來,悲天憫人。雨水、淚水、泥水夾雜着血水在流淌,大地也在哭泣……站在廢堆中採訪,生命的黃金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聽着被困生還者垂死的叫喊、呻吟,此刻只能問自己,除了安慰鼓勵他們之外,為何自己如此無能為力?」
呂秉權更是一個正直的好記者。書中有多篇怒斥李旺陽「被自殺」、痛罵官場腐敗的文章,那義憤填膺的浩然正氣、激揚文字的俠者之風,奪紙而出。「一條吊頸繩『吊死』了李旺陽,同一條吊頸繩亦吊死了整份調查報告」、「冤案未雪,公義未彰,港人義憤填膺,萬人上街,高官表態,頓時發現『我們都是李旺陽』」,都有千鈞之力!
更難得的是,呂秉權將一些見聞趣事,娓娓道來,簡潔清晰,使這本書更易讀、更好看,也更耐看。例如,他到趙紫陽故鄉採訪,卻被當地官員「捉個正着」,帶到一間餐廳以純酒美食游說他接受「六四鎮壓是必須」的官方論調,最後卻反過來被呂秉權的一番道理說服,令他得以脫險而退,也讓我們見識到中國尚有良知未泯的幹部;在〈切『胸』之痛〉一文中,他採訪了很多用PAAG(聚丙烯胺水凝膠)隆胸的受害婦女,聽她們訴說種種可怕的後遺症,而事先安排得很周到的生產商負責人的訪問,卻戲劇性的「流產」了,引人入勝之餘,也讓我們更了解中國醫療制度的種種缺陷。
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以及很多鮮為人知的小故事,教我們認識到一個現實的中國、平民百姓生活中的真實中國!這不就是最好的「通識教育」讀本嗎?!
陳惜姿
為呂秉權寫序
執筆之時,四川又發生地震,香港記者再一次前仆後繼,歷盡艱苦趕赴災區。遙想五年前汶川地震,死傷枕藉,港記奮不顧身採訪,專業精神令人欽佩。事後香港新聞教育基金出版了一本書,名為《四川地震──香港記者反思錄》,我是編輯之一,負責訪問有線新聞台中國組幾位記者和採訪主任,呂秉權正是其中一位。我與呂君,由此結緣。
呂秉權當年一馬當先進入北川,把災情第一時間帶到觀眾眼前。他回港後我訪問他,印象最深的,卻是他於訪問開始,從背包裏掏出一塊石屎,上面寫着「綿竹」二字。這是他從災區帶回港給專家化驗的,之後他把這東西放在辦公室的案頭,時刻提醒自己汶川地震除了是天災,也是人禍。豆腐渣工程令無數小孩枉死,他誓言要追究到底。他提及豆腐渣工程時,眼神之深惡痛絕,語氣之沉重哀傷,顯出憂國憂民之情。
跑中國新聞的記者,除了行動能力強、不畏艱難、膽色過人,鐵腳馬眼神仙肚,更重要的,正是這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中國組記者的特點,是愛國,但這裏說的愛國,與官方規定的不太一樣。他們愛的是中國山河大地,報道環境問題時,懷抱的是對秀美山川的珍惜。他們愛的是廣大人民,特別是無權無勢的百姓,當他們遇到不公義的對待,記者會毫不留情揪出逼迫他們的惡吏和貪官。
反國教科期間,很多人把議題扭曲成愛國與不愛國的問題,我便常常想到我認識的中國組記者。因為我是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的召集人,常有學校和組織邀請我演講,我因分身乏術,幾次請呂秉權拔刀相助,他也義不容辭。他熟悉國情,與人民憂戚與共,更是一個疼愛子女的爸爸。他是上佳人選,說明香港的下一代到底要怎樣認識中國。
前陣子,呂秉權告訴我他要離開有線電視教書去,我感到有點可惜,但同時也慶幸浸會大學的學生有此良師。離開電視屏幕,他有更多時間坐下來寫文章。本書收錄的,是他鏡頭以外的觀察和觀點,我更喜歡看他在內地的生活點滴,例如他的〈剪髮記〉便相當有娛樂性 。
相信讀者翻開此書,也會感到趣味盎然。
2013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