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款觸霉頭 衝鋒槍論價
去年底兩位俄國名人又有新聞,他們是霍多可夫斯基和卡拉什尼科夫。翻讀舊文,竟嫌新聞對兩位「故人」的報道頗為不足,遂「偶拾」舊作,以為補充。
―、
俄羅斯前首富、尤科斯石油(Yukos Oil)大股東兼行政總裁霍多可夫斯基(Mikhail B. Khodorkovsky)獲普京總統「特赦」,距刑滿出獄只有八個月;他甫踏出牢門便乘私人飛機(德國前外長根舍的安排)直飛德國,令他被放逐之説不脛而走;普京選擇在此時「提前釋放」霍多可夫斯基,雖説是正面回應其欲見患癌疾老母一面為由的「特赦申請」,但普京此舉顯然另有深意。
霍多可夫斯基兩度被控(2004年及2009年,一共被判刑14年),若於今年中「刑滿出獄」,以目前的政治氣候,他極可能成為反政府的悍將,為普京添煩添亂,不在話下。正因如此,去年底有傳言指當局準備好「材料」,再加控他罪,以普京現在的氣勢,這種荒謬的司法鬧劇不難出現。不過,由於普京決心要成功舉辦投資額達五百一十億美元的索契(Sochi)冬季奧運,此時「特赦」包括霍多可夫斯基在內的「政治犯」(這當然是西方的用詞),對普京和俄羅斯的形象均有積極效應,冬奧有更多人捧場,可以預卜。在這種情形下,非官方消息指出霍多可夫斯基仍不肯認罪的「特赦申請」以至「自願去國」,都是克里姆林宫一手策劃之説便甚可信。
此時寫那已成黃花的霍多可夫斯基舊聞,是記起一篇寫於整整十年前2003年10月29日的拙文〈普京對付財閥 中國大腕心驚〉(收《當年二○○三》),其時他剛被捕尚未「提堂」,但環顧當時的莫斯科政治氣氛,筆者預感他無法逃避牢獄之厄。事實果然如此。
據瑞士網站20minuten,霍多可夫斯基最初被囚於西伯利亞的Krasnokamensk勞改營,每天工作16小時、2006年還在爭執中被「難友」刺傷鼻子……;兩次判刑後改囚於與芬蘭接壤的卡累利亞(Karelia)監獄,大概生活條件大有改善,不然在德國現身的霍多可夫斯基不會那麼皮光肉滑、精神飽滿,哪有做苦工受奴役的歲月痕跡。該網站還指出霍多可夫斯基是在德國前外長根舍(H-D Genscher)斡旋下獲「特赦」,他曾為此事與普京會面,消息指德國同意以兩名於2012年10月捕獲的俄國間諜作「交換」;是否如此,很快便有分曉。
下面是舊文的撮要(隻字不改,僅删與主旨無關的枝節)。
霍多可夫斯基被捕,是莫斯科執政者對寡頭財閥全面宣戰;Oligarchy通常用作寡頭政治的稱謂,現在加在財主身上,可見這一小撮「先富起來」的俄羅斯人權勢之大──事實上,已大至可能左右政局、影響普京連任的機會。在這種情勢下,任何旁觀者都預期普京會使出撒手鐧,務必剷除對他不利的「金權政治」,只是局中人有的以為財雄與勢大有必然關係,有的則等閒視之,有的見勢頭不對挾款逃往外國;今年40歲的霍多可夫斯基在俄羅斯政府一再拘捕其公司的第二線人物後仍不挾款逃之夭夭,可説是多金沖昏了頭腦,終於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政府掌握了90年代葉利欽治下國企全盤私有化過程中「曖昧交易」的細節,意味這些大亨大都有勾官結府、坐地分肥、逃税漏税、侵佔國家財產等「把柄」落在政府手裏,普京如今有「政治需要」,便翻揭陳年舊賬,把這些可能危害其利益的「不法之徒」告將官裏,玩的雖然是經濟入罪的政治遊戲,但莫斯科政府義正詞嚴,聲稱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億萬富翁犯罪,一樣難逃法網。由於這些「先富起來」的俄羅斯人奢侈放蕩、言語放肆,早已大失民心,10月民調顯示,近71%。被訪者説他們對「寡頭財閥」有惡感、59%認為他們對俄羅斯弊大於利。換句話説,普京此時和這些人劃清界線,必增其民望和連任的機會。
特務出身的普京三年前以改革俄羅斯經濟(帶領俄羅斯進入歐洲)和打擊寡頭財閥的政綱參選,當選後「穩定壓倒一切」,遂與財閥達成「只可發財、必須交税、不准涉足政治」的不成文「約法三章」。那些對此置若罔聞的富豪都沒好下場,走避不及者隨時被捕,即使及時遠適異域,只要政府向莫斯科法庭吿上一狀,便有被引渡回國受審的危險。
普京所以選擇在今年下半年「發難」,皆因選期日近選戰日緊──國會和總統選期依次在12月7日和明年3月14日──而不少財閥有意以金錢影響政治所致。
霍多可夫斯基資助反對黨及擬派兩名高級職員競選國會議員,令普京大為不快,7月初尤科斯另一大股東因他罪(在1994年一宗收購中侵佔國家財產)被起訴,該公司的保安主管則因五年前一宗謀殺案被捕;可是,霍多可夫斯基不知收斂,反而收購以敢言見稱的《莫斯科新聞報》(Moscow News),並聘請抨擊當局甚力的名記者任總編輯,擺出一副與普京政府對着幹的架勢,令普京動了「殺機」,於週六把他逮捕。
霍多可夫斯基事件對財大氣粗、趾高氣揚的中國「大腕」(款)帶來深刻教訓,俄羅斯政治開放尚且容不下財閥干政,中國政改連紙上談兵都説不上,「先富起來」的中國人因此應感謝鄧小平的開放政策,憲法容許他們入黨,便是他們能夠享受的政治權利,除此以外,最好甚麼都不提。霍多可夫斯基事件足以引起大家──包括香港財閥──的警惕!
二、
衝鋒槍AK-47(全名為7.62mm Automatic Kalashnikov, Model 1947)發明者卡拉什尼科夫中將(Lt. Gen M. T. Kalashnikov)於12月23日心臟病發,在烏德穆爾特共和國首都伊若夫斯克(Izhevsk,國營AK-47製造廠)所在地,有武器重鎮〔weapons capital〕去世,享年94歲。興起寫這名與政治無關〈沒直接關係)俄國軍人的念頭,亦因記得一篇舊文〈槍價與人均收入成正比〉(2007年6月13日,收《淺讀輕談》)而起;題中的商品便是AK-47!
讀者最想知道的,也許是卡拉什尼科夫既未為其發明申請專利,因此迄2012年全球AK-47產量雖近億枝(參考數據,美軍最流行的M16及AR-15,累計產量均約八百萬枝),他卻未獲分文;不過,這不等於這位被俄國政府稱為「百年奇才」的「突擊步槍」發明家是窮光蛋,他對祖國的忠誠和謙謙態度及崇拜史大林的政治取態,令他不僅官拜中將,且六任「最高蘇維埃」(國會)議員,在莫斯科有寬敞住宅(sizable apartment),一部「名車」和在伊若夫斯基有一座臨湖別墅。用他自己的話:「西方百萬富翁亦無這種享受。」
舊文是據一篇學術論文而寫,這裏的引述亦是隻字不改只除枝節。
任何對經濟學有興趣或「尚武」的人,看了下面這個題目,鮮有不放下手中的工作把文章讀完;這個題目是《武器經濟學──衝鋒槍的世界巿場》(Weaponomics : The Global Market for Assault Rifles),作者為澳洲學人基列高特(P. Killicoat)。生於1919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本為紅軍坦克中士(Sergeant),二戰第一個月便掛彩退下火線,他利用養傷期間鑽研槍械製造,終於成功製成這種風行全球、不僅士兵連土匪劫賊亦喜用的衝鋒槍。
基列高特的論文提供不少讀者可能有興趣知道的「瑣事」,據説每年死於輕武器槍下的人數在20萬至40萬之間,其中2萬至10萬是「武裝衝突」所引致;由於採用AK-47的人數多,因此説AK-47槍下亡魂最眾,是很接近現實的推斷。
目前全世界在使用中的輕武器有五億多枝,其中約一億枝是AK-47。AK-47如此流行的原因,筆者把之綜合為下述三項。第一,這種衝鋒槍為於嚴寒地帶必須戴上厚手套的大兵而設計,因此比較簡單、易操作,令小孩亦很快上手,現大家在電視上看見非洲和南亞經常動亂的國家那些「童子軍」,所持的槍械絕大部份便是只有九磅半重、較少故障的AK-47;第二,由於50年代的蘇聯不熟悉資本主義社會運作,沒有替AK-47註冊專利(發明人因此未收過半文專利税),有兵工廠的國家都在仿製,結果是有軍隊的地方便有AK-47。第三,蘇聯解體初期內部混亂,數以十萬計原廠AK-47通過非法渠道──黑市進入各有需要輕武器地區特別是非洲的市場。
AK-47在動亂頻頻的非洲最受歡迎,其受非洲人喜愛的程度,可從莫桑比克(莫三鼻給)國旗圖案中有AK-47(還有書及犁頭)可見;而卡拉什(Kalash)是非洲男性的熱門名字,反映了非洲人與AK-47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由於篇幅關係,還有不少「有趣」的資料,無法引述了。必須一提的是,卡拉什尼科夫以中將銜從軍中退役後,致力研究改良伏特加有成,於2004年釀製以其姓氏為商標、酒瓶狀若AK-47、酒精含量41%。及80%兩種烈酒Kalashnikov Vodka,惟其產量如何,是否受酒民歡迎以至生意興衰等,筆者無暇査找了。
2014年1月9日
天堂地獄 未許平庸
一、
美國佐治梅遜大學名教授高雲(Tyler Cowen)以淺白通俗的文字傳揚經濟學原理而成為傳媒寵兒(《經濟學人》「2011年被談論得最多的經濟學家」、《外交政策季刊》2012年「環球百大思想家」之一),近年數本暢銷書,除了2011年的《一潭死水》(The Great Stagnation),筆者均曾介紹,最近一次為去年7月間的「經濟學家如何覓食」系列(收台北遠景《國之不幸》及香港天地《龍迷津渡》),近讀「主場新聞」,方知這本原名《An Economist Gets Lunch》的書已有中譯:《中午吃甚麼?一個經濟學家的無星級開味指南》(香港誠品書訊)。這本台北出版的書,筆者未曾寓目,惟直譯書名似不太妥當,以作者筆下的lunch包括一日三餐(主要且是晚餐)……;至於對作者的介紹亦不盡不實。這些小錯應該可以避免。
讀《覓食》時,見作者指出由於大廚兼東主,大排檔(主要指新加坡)菜式特別可口,驚為重大發現;後來一想,便覺此説並不周延,因為廚人手藝若不及格,受此局限,即使身兼東主有經濟誘因而「落力演出」,亦烹調不出佳餚。況且眾所周知,大排檔檔主並非都是入廚高手;加上大排檔做的是「街坊生意」,賣的為大眾化即叫不起價錢的東西,用料便可能不是「最好」,結果當然影響「出品」質素。為了促銷,不少作者都用「驚人之筆」以吸引讀者的「眼球」,「臥底經濟學家」哈福特固然如此(11月初作者專欄),高雲何嘗不然?!
去年9月底,高雲的《Average is Over》出版,瀏覽一遍,筆者覺得頗有創意,遂「抽空」細讀,遲遲未動筆,皆因對譯名的取決舉棋不定;該書副題為「替呆滯的美國經濟添動力」(Powering America Beyond the Age of the Great Stagnation),清楚明晰(可視為《一潭死水》的續篇),再看本書開篇所述,讀者當可理解高雲的用意。Average is Over是否如高雲所説為美國當前流行俚語,筆者不知道(甚少接觸美國電視連續劇),筆者知道的是此為湯瑪士‧佛里德曼(T. Friedman;以《世界是平的》為一般讀者所知)與孟德爾班(M. Mandelbaum)合著的《我們曾處世界之巔──何以我們會成為「大落後」》第七章的題目;據《世界之巔》的闡釋,一個平平庸庸(average)的人已無法在現代社會中求生,唯有特別才能(unique talent)亦即勝於(超越)平庸的人,才有成功的條件。準此,把《Average is Over》譯為《拋棄平庸》,也許不會離題太遠!
二、
高雲認為美國人過去只做唾手得的便宜事(ate all the low – hanging fruit),不夠努力,令過去四十餘年科技並無重大突破,造成今日經濟呆滯不前的困局;如今年輕一代找不到工作(不論「合適」與否),已是普遍現象,即使年輕一代有工作,其物價指數順應的入息(撇除通脹率的實質收入)亦大不如前──中學畢業生的薪酬較2000年低11%、大學生的少5%……可是,與此同時,高入息階層(通常有與人工智能有關學科碩士以上學位)的收入則大幅上揚。這種情況,令美國社會階級鴻溝日形強烈,無論工作、收入、生活、教育(和後代的教育),進而婚姻、家庭、生意以至不同地區的生活環境,差距愈來愈大。用高雲的話,便是「平均已成過去」。在一般人心目中,美國是個人人機會均等的公平社會,但事實告訢大家,公平、均等已成陳跡,掌握時代需要知識的人「日進斗金」,且位居要津,形成了一個「治人的科技階級」(Technology’s Ruling Class):無法掌握這種知識的人,面對工作被廉價卻高效率的電腦(及機械人)取代而失業的威脅,即使有幸謀得差事,收入亦僅堪溫飽而已,且因此成為「治於人」的階層。這種社會分化現象,其實美國學者早有所見。港大王于漸教授12月18日在《信報》,「大講堂」的專欄,引述美國奮進學社資深研究員默里的近著,指出「美國中產正漸趨式微;與此同時,從事高技術行業的大專畢業生卻享有不錯的生活條件……」。高雲的分析,便是沿此路進。
是甚麼造成「公平」社會裏這種不均之象,高雲指出,主要是人工智能機器(Intelligent Machines)的使用以至經濟環球化的普及,令經濟社會分為「呆滯」及「活力」兩部份;顯而易見,其分界點是能否有效地掌握人工智能科技和操控電腦。
現在幾乎人人「玩」得出神入化(除了筆者)的手機(iPhone),構造看似簡單,卻是融合非常複雜、先進的科技如電腦網絡、通訊、人工智能於一機的重大發明,比起70年代以來科技沒有甚麼突破性進展,甚且可説停滯不前的情況(舉個例子,飛行速度真是50年不變,改變的只是飛機的外形),手機的出現的確令人振奮!手機是現代科技的縮影,它的出現令人人稱便之外,還大體上把工作人口分為兩大類。其一當然是與人工智能有關,其一則與之無涉。非常明顯,如果你掌握了與電腦有關的技能,在勞工市場上,必然成為搶手貨;而操控、運用人工智能機器的工作,需求甚大,因此不愁找不到工作。高雲所舉的例子為美國空軍無人飛機的王牌「環球鷹」(Global Hawk),它的機艙空無一人,但在地面以電腦等人工智能機器指揮其執行任務的人數達三百以上,比讓一架F16戰機起飛執行任務所需的168人,多出近倍!可惜,運用人工智能的工種有限,這使高雲斷言未來只有約15%具「高度生產力」(Hyper-productiver)的「少數英才」(Meritocratic elite或Hyper-meritocracy)收入豐厚且不愁失業,而85%至90%受薪者注定成為「窮人」。由於許多非科網亦即與不涉人工智能的工作,以至行業自動消失(缺乏市場競爭力而倒閉如網購流行取代了無特色的零售店),或極易受淘汰(比如工作為機械人取代),注定有大批工人無可避免地成為收入追不上通脹率的一群。工作上的「分道揚鑣」,令工人──受薪者──分成兩個界限分明的階級。在此間遊走的人已少得不成比例,「平庸」在科網時代已無容身之地,這便是所謂「Average is Over」。
現在大眾關注的問題是,在此科網時代,非技術及低技術工作的前景如何?高雲的看法非常悲觀,他斷言一個22歲名大學英文學系畢業生無法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不能和同等學歷的人在20世紀般躋身「中上階級」(upper-middle class);其他沒有科網技能的人亦如此。不過,收入萎縮尚在其次,許多當年十分熱門的職業將隨日新月異的科網發明與應用而消失,比方説,無人駕駛汽車(Self-drivingd car或Autonomous vehicle[AV];谷歌創辦人S‧貝林認為2017年有關科技成熟,至2022年──距今只有8年──大量生產銷路橫掃汽車巿場)的普及,將令職業司機成為歷史名詞〔附錄〕;現在説來有點不可思議,惟用人工智能的電腦、機械人為病患者斷症已開始應用,而且成績不錯,這意味在一段日子後,斷症落藥甚至開刀(料先有公立醫院實行)都可不必假醫師之手。
元旦日消息,美國六個州擬設民用無人飛機測試場,預示無人飛機的民用化商業化指日可待;不過,筆者不以為載客無人飛機商業上會成功,理由見2012年2月16日作者專欄〈無人戰機成主流 無人客機無乘客〉(收台北《不顧後果》及天地《龍迷津渡》);但和無人戰機一樣,無人貨機將會大行其道。
〔人工智能主導的世界‧二之一〕
2014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