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樂,人之常情。
「常」情引致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紊亂,陰陽失調形成都巿病,中醫稱為「七情內傷」。
崔紹漢揉合中西醫學,教你平和心肝脾肺腎。
喝對湯水,按對穴位,兩招防治百病。
本書是作者「養生秘笈」系列中《養生秘笈──四季防病篇》一書的延續篇,主題圍繞部分人體臟腑病變如何影響人體身心的健康。希望通過深入淺出的文字解說,配合相關的現代醫學概念,令讀者能夠消化、吸收中醫養生和治病智慧。本書內容觸及中醫學的臟器病變,涵蓋了七情過極致病(所涉及的臟器包括肝、心、脾、肺、腎)、睡眠障礙、心病、中風和肝病。
為了增強內容的趣味性和加深聽眾的記憶,每節均加入一個與內容主題相關的傳說、典故、小說情節、中藥趣話或臨床病案。
當然,本書的兩大重點在於湯水及穴位──為加強內容的應用性,每節均附有一條或多條保健食療方(湯水),並圖文並茂介紹可供按摩的相關穴位。這樣,讀者就能夠從按中醫吩咐服藥、針灸及其他治療的被動狀態,提升到自我了解及自覺執行治療的要求,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
本書特色
崔紹漢博士在理大從教、在英倫從學、從業,具四十年化驗師及化驗學系講師經驗,常在多份國際醫學期刋發表研究論文。
身體要抽濕,內臟要散熱,作者從中西學角度,詳細分析肝胃有火等失調狀態,以致難以入睡,並形成大小都巿病的因由。坊間流傳各式湯水偏方,作者提出相關的中西知識,闡述如何喝對湯水。
他融會臨床生物化學與中醫學,就都巿人最常出現的健康問題,研製出多款對治湯水:預防顏面過早出現皺紋飲料;清熱涼血,治口瘡、「飛滋」反覆發作;去濕化瘀,紓緩氣道,減輕鼻鼾湯水;疏肝解鬱、治神經衰弱甜夢茶……
還有每天必按穴位,有助生髮、明目、通鼻、治頭痛、眩暈、降血壓、防中風、急救、保健、女士養血調經等。
作者簡介:
崔紹漢 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博士(2004),香港中文大學臨床生物化學博士(1990),英國蘇格蘭丹地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分析生物化學碩士(1984),香港浸會書院化學系畢業(1972)。
專業認可及學術研究:英國皇家化學學院高級院士、認可化學師及特許科學家,英國生物醫療科學學院高級院士,香港一級註冊醫務化驗師,香港臨床生化學會認可生化學家,香港註冊中醫師。
曾在多份國際醫學學刊發表20多篇研究論文。著有《打針定把脈 不是大對立》、《養生秘笈 ── 四季防病篇》(本書於2014年被蘋果電腦公司挑選,作為在iTunes以電子版銷售的第一批中文書的第一本中醫書籍)、《衰老拜拜》的作者之一,曾經翻譯英文版Cancer Explained為中文版《癌症釋疑》。
章節試閱
閱讀備要
1. 本書的內容源自筆者過去數年,在香港電台一個十分受歡迎的節目《清晨爽利》中作為嘉賓主持時,與錢佩卿合作,播出每週一節十多分鐘的中醫養生論說。每次均以一句取材自中醫文獻的雋語警句,作為點題的養生金句。論述圍繞金句的意思開展,以中西醫學結合的思路解釋中醫的養生理論。為了增強內容的趣味性和加深聽眾的記憶,每節均加入一個與內容主題相關的傳說、典故、小說情節、中藥趣話或臨床病案。此外,每節內容亦附有一條或多條保健食療方(湯水),並介紹可供按摩的相關穴位,以加強內容的應用性。
2. 本書內容觸及中醫學的臟器病變,由於篇幅限制,本書只涵蓋了七情過極致病(所涉及的臟器包括肝、心、脾、肺、腎)、睡眠障礙、心病、中風和肝病。至於肺臟病變最常見的咳嗽,已於出版了的《養生秘笈》之〈四季防病篇〉中論述。中醫學所指的五臟中的腎臟和脾臟病變,將會另作論述。
3. 本書所介紹的保健食療方及穴位,只可作為調理身體及防病之用。讀者如覺身體不適,必須先求診(不論中醫或西醫),務求查明病因,對症下藥。斷不可妄自猜測,胡亂生搬硬套以食療方或穴位自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4. 書中建議的食療方,所有用量均以克計算。讀者如欲轉換為斤兩單位,可參考下列資料:
1兩=30克(國內)╱37克(香港)
1錢=3克(國內)╱3.7克(香港)
1分=0.3克(國內)╱0.37克(香港)
(此乃參照國家規定中醫藥業界重量的標準換算方法,國內使用巿斤計算,一斤即五百克;而香港則採用司馬斤,一斤相等於六百克。)
5. 服用含補益藥材(例如杞子、人參、麥冬等)湯水前,應該確定身體沒有外感(傷風或感冒),以免進補後出現「閉門留寇」的情況,反令外感難以解除。
此外,湯水所建議的藥材或食材的味數或分量,均可因應個人體質及喜好口感酌情增減,而食材則可酌量取捨無礙,不必拘泥。
6. 為方便讀者能更準確找到按摩穴位,書中加入了描繪穴位的插圖。大部份插圖均參考《針灸學》一書(本書「主要參考文獻」第二本)。
湯水精選
養顏五色湯(一人量)
材料:青皮十克(布包)、紅棗十五克、黃花菜(金針菜)十克(溫水泡發)、白木耳(雪耳)五克、黑豆二十克。
製法:以一至二碗水,共燉至豆熟,去青皮包,調味即可服用。
功效:青皮性溫味苦辛,能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紅棗養血健脾;黃花菜(金針菜)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尿通乳,養血平肝,健胃,解酒毒的功效;白木耳(雪耳)性平味甘淡,能滋陰潤肺,益胃生津,強心補腦;黑豆性平味甘,養陰補氣,活血利水,去風解毒。本湯用於調和五臟及氣血,預防顏面過早出現皺紋。
引火下行飲(一人量)
材料:生地十五克、淡竹葉十克、通草十克、生甘草六克、茵陳十五克、肉桂末(焗服)零點三克。
製法:以三至四碗水把藥材煎至一碗,最後加入肉桂焗三至五分鐘即可飲服。
功效:清熱涼血,清心除煩。可治口瘡及「飛滋」反覆發作。
一、怒傷肝,怒則氣上
七情,即怒、喜、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的總稱,中醫說的情志,即現代醫學所指的情緒反應,通常由日常生活的事件引發,是人體對客觀事物作出的各種反映。在正常的情況下,通常不會引發疾病,但如果長期持久或過度強烈波動的精神刺激,超出了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能承受和調節的範圍,就會引起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紊亂,陰陽失調而至生病,中醫稱為「七情內傷」。
本篇提出七情內傷之一,是「怒傷肝,怒則氣上」。其實這兩句是出自不同篇章的說話,「怒傷肝」出自《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而「怒則氣上」則出自《黃帝內經.舉痛論》。中醫學所指的「肝」與現代人體解剖學對肝的描述基本一致。中醫的五行學說認為肝與樹木的特性相似,喜通達而厭惡抑鬱,所以有疏泄情志的作用,如果疏泄功能正常則肝臟血液循環良好。發怒時支配肝臟收縮的交感神經興奮性過高,肝臟的血管和血竇收縮過度,會導致血壓升高,流往人體頭面部的血液亦會增加,因而面紅目赤,輕則出現兩脅脹痛、頭脹、頭痛、煩躁失眠等所謂「肝陽上亢」的亢奮狀態,嚴重者會嘔血,或卒然昏倒;這就是「怒則氣上」的表現,發怒使肝臟本身的代謝過度加強,令功能受損,即「怒傷肝」。
《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在戰場上氣死北魏軍師王朗的環節。當年王朗已經七十六歲了,他是漢朝遺臣,投靠北魏後,被人認為是奸臣,諸葛亮就是利用他這一弱點,在兩軍對陣時,在己陣中坐在車上笑著罵王朗身為漢朝大老元臣,理應匡扶漢室,安邦定國,如今反助逆賊,同謀篡位,故天下人欲得而誅之云云。王朗聽罷,怒氣衝胸,大叫一聲,即跌在馬下,頓時身亡,諸葛亮便不戰而勝,這就是典型的「怒則氣上」的例子。
崔醫師提提你:
夏枯草、杭菊、玫瑰花,有平肝舒鬱、降壓止暈的作用,適合肝陽上亢(肝火盛)、煩躁易怒的人士服用。
疏肝飲(一人量)
材料:夏枯草十五克、杭菊(後下)五克、玫瑰花(後下)五克、片糖少許。
製法:先以三碗水煎煮夏枯草十五至二十分鐘,然後加入杭菊及玫瑰花再焗五分鐘即可飲用,可加入少許片糖調味(糖尿病患者勿用)。
功效:夏枯草性寒味辛苦,能清肝火,散鬱結;杭菊性微寒味甘苦,能疏散風熱,平抑肝陽;玫瑰花性微溫味甘、微苦,能舒肝解鬱,和血調經。本方有平肝舒鬱、降壓止暈的作用,適合肝陽上亢(肝火盛),煩躁易怒的人士服用。
閱讀備要
1. 本書的內容源自筆者過去數年,在香港電台一個十分受歡迎的節目《清晨爽利》中作為嘉賓主持時,與錢佩卿合作,播出每週一節十多分鐘的中醫養生論說。每次均以一句取材自中醫文獻的雋語警句,作為點題的養生金句。論述圍繞金句的意思開展,以中西醫學結合的思路解釋中醫的養生理論。為了增強內容的趣味性和加深聽眾的記憶,每節均加入一個與內容主題相關的傳說、典故、小說情節、中藥趣話或臨床病案。此外,每節內容亦附有一條或多條保健食療方(湯水),並介紹可供按摩的相關穴位,以加強內容的應用性。
2. 本書內容觸及中醫學...
作者序
推薦序一 張永霖(香港電訊前行政總裁)
我與崔博士認識多年,他是位謙謙君子,以誠待人,專業兼盡責,是我一位真摯的好友。
崔博士是一位卓越不凡的中醫師,他的學術領域在「分析生物化學」及「臨床生物化學」方面,於一九八四年在英國取得碩士學位,一九九零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隨後在香港開展其臨床檢驗醫學及藥物化驗業務,事業蒸蒸日上。二零零四年,他在香港浸會大學完成另一個博士學位課程:中醫學,自此就以他堅實的西方生化學學術背景,投身中醫診治行業。
芸芸中醫師各自都有不同的學術背景,但崔博士對生物化學的淵博知識卻使他與眾不同。中醫藥歷史源遠流長,而西藥的發展歷史比較淺;前者以經驗為本,後者則以證據為實。中藥實效的科學研究不久之前才開始。
崔博士使用科學方法對中醫藥進行研究已有多年經驗,自一九九七年以來的臨床經驗對他這方面的研究大有幫助。他的研究方法嚴謹,一絲不苟。本書與讀者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及觀察。
現在,健康長壽已是年事漸高的人們可達到的期望,這對中醫藥的進一步認識定有裨益。
為此,我誠意向大家推介崔博士這本著作。
推薦序二 張大釗 MBE(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名譽教授、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名譽教授、前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組主席)
認識崔紹漢博士已經有十多年了。二零零零年,他報讀了香港浸會大學的中醫學博士課程,中國中西醫結合專家陳可冀院士是他的博士研究導師之一;其實在當時香港的西醫界,他本身已經是醫學檢驗專業的專家學者博士了。
這些年來,經過較為深入的接觸,才知道在香港出生成長的崔博士,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接受中西方文化的教育,由於他的刻苦學習,對中西文化都有著深厚的底蘊。他熱愛中國文化,所以在取得西方醫學學術上的成就以後,就一直想學習鑽研祖國醫學,為中西醫結合、宣揚祖國醫學,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這十多年來,看著他一步一個腳印,有理想,有抱負,有行動,每天一早起床,勤奮刻苦,終於得到了辛勤的果實。現在,他不單是醫學檢驗所的主持人,還是中醫門診的主持人,每日用一整天的時間,診治中醫病患者,用中醫藥治療病人,取得良好的療效,為香港市民解除疾苦。他又在電視傳媒宣傳中醫養生保健的學術思想,確實做到為發揚祖國醫學,身體力行。
這本《踢走都巿病》已經是他近年來撰寫的第三本中醫著作了。他用中西醫學的專業知識,闡述中醫的臟象理論,從病因、病機闡述中醫的理論,也有西方醫學的介紹。而所介紹的許多治療方法,有辨證處方,有經絡穴位,相信可以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的驗證,取得良好的醫療效果。書中並有大量的歷史典故知識,足以證明他博覽群書,深入淺出,揮灑自如。
衷心向讀者推薦這一本好書。
祝崔博士在醫療研究工作及傳揚文化知識方面,繼續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推薦序三 倪秉郎(資深傳媒人)
坊間不容易找到令入讀得暢快、深刻上心的中醫治病養生書。原因之一乃長久以來,人云亦云者眾,諸多醫家作者們不違古籍原意又照書搬字,使得傳統醫理艱澀難懂的一面盡露。這一家,生吞活剝,拋書包又不提供明解,自然耽誤心欲逕直走入中醫藥智慧之輩,徒令求之者卻步;另一家,讀通中醫藥典藏者,以現代語言自然辨譯原意,解說得明白傳神,乃對中華智慧廣傳多建樹功德矣。
我們這把年紀,對保健養生及自我療癒的追求,渴望甚殷。健康、無病、不老、長生,自是對生命有虔敬之心,再加上一點無奈恐懼,驅使我們對安寧的身體與心靈的不斷追尋。認識崔博士多年,目睹其孜孜不倦地曉咱們以療病養生大義,自是常令人感激其醫者仁心。
崔博士以接觸生化研究作為開端,再由西方醫學檢測試驗走向中華數千年的醫療智慧,自是東西融合、兼收並蓄的最佳例子。每次我們詢問病情,博士都詳加解惑,並舉列東西方演繹疾病、醫理之道及診斷用藥的不同,同時又將二者相通之處明晰指出。崔博士令人明悟:東西方醫學能互輔互補,是咱們療癒現代眾生的明天。
我們一般人對於中醫學自是未能完全理解。博士目下此書,所列的醫學例子雖來自前人或古代,卻栩栩如生地帶出中醫醫理及哲學;以有趣而不乏味的故事呈現,最能令人頓然由淺入深瞭解其精要處。再者,給中醫加入現代醫學或西方治療的思考及診治理念,咱們理解中醫學時便有所對照及啟發。我們根深蒂固地對中醫藥不理解,現在開始明白多一點了。
崔博士作為醫者,並非不吃人間煙火,他枚舉的真實例子活靈活現,並在本書中以個人體驗出發,娓娓道來平易又親切的醫事。有人不認為中醫藥學是神丹靈藥,但中醫以其數千年歷史的印證及統計,證實了其斷症、治病、養生的一定功效。崔博士以其精挑的療方提供參考,開啟了我們此等無知者一道方便之門,啟發我們對中國文化智慧的認識。
西藥多講治病,少講養生,是治標而未必治本,不夠慈悲矣;然而貫通中西的崔博士,以其識學尋醫問藥,替中華寶藏去蕪存菁,著書以裨益眾生,實善哉矣。
自序
人過中年,健康可能逐漸走下坡,衰老與疾患的徵象,與時俱增,有時更令人思而憂慮,感覺茫然。但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老年健康的改善會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筆者亦已屆青春老年期,可能是專業使然,對健康尤其敏感。在醫療化驗與中醫臨床兩個領域上,接收了眾多與疾病相關的訊息,發覺人的健康與疾病,有非常複雜的相關性。現代醫學可憑藉先進精確的科技和儀器,結合免疫學、細胞病理學、影象學等知識,以確定病變部位及病因、病源,給予有的放矢的治療。祖國醫學則通過行之數千年有效的望、聞、問、切技巧,堅持以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理論,對疾病進行標、本兼治,並積極採取「治未病」的手段,把養生與防病共冶一爐。近年不少有心之士,更主張中、西醫結合,取二者之長為人類健康服務,目標誠然正確宏大,但具體實踐仍是困難重重。筆者有幸一直涉獵現代醫學化驗科學及中醫學多年,深深體會到中、西兩個醫學體系,確有長短互補之處。現代醫學著眼於局部病變,以細胞病理、微生物學等病理/生理的改變為依據;中醫學則以臨床療效及實踐為依據,二者殊途而同歸。不過,中醫學雖然源遠流長,並有其獨特的科學性,但其簡單的唯物辯證觀,加上古老艱澀的文字,並缺乏客觀可量度的指標,令大部分人(包括可以掌握現代醫學知識的人士)望而卻步。筆者深信,若要令大眾巿民認識中醫,從而選擇和接受中醫,必先將中醫的內容普及化,通過現代人所能了解的語言和醫學知識,向其灌輸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和診治原則及方法;而非只拋出甚麼「陽虛」、「陰盛」、「痰濕」、「化瘀」、「清熱」等看似玄虛的概念。這樣,廣大巿民就能夠從按中醫吩咐服藥、針灸及其他治療的被動狀態,提升到自我了解及自覺執行治療的要求,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而這也是筆者寫本書的目的。
本書是筆者「養生秘笈」系列中《四時養生》一書的延續篇,主題圍繞部分人體臟腑病變如何影響人體身心的健康。希望通過深入淺出的文字解說,配合相關的現代醫學概念,令讀者能夠消化、吸收中醫養生和治病智慧的點滴。此書若能對讀者有所幫助,實為筆者期望。
本書每篇內容均曾於香港電台「清晨爽利」節目中,與香港巿民於大氣中分享過。為求精確,筆者在每次播出之前,都把稿件呈交本人的臨床顧問兼老師黃宜厚教授過目,以減少錯誤。本書面世前,亦由黃偉光醫師、周鳳珍醫師和楊芬芳醫師協助校對,務求完善。文字處理和插圖方面,有賴秘書李潔芳小姐全程協助。筆者於此衷心向上述前輩及同事致以萬二分謝意。
本人在中西醫學領域的知識,猶如井底之蛙,書中貽笑大方之處,比比皆是。希望有識之士能不嫌淺陋,加以斧正。
推薦序一 張永霖(香港電訊前行政總裁)
我與崔博士認識多年,他是位謙謙君子,以誠待人,專業兼盡責,是我一位真摯的好友。
崔博士是一位卓越不凡的中醫師,他的學術領域在「分析生物化學」及「臨床生物化學」方面,於一九八四年在英國取得碩士學位,一九九零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隨後在香港開展其臨床檢驗醫學及藥物化驗業務,事業蒸蒸日上。二零零四年,他在香港浸會大學完成另一個博士學位課程:中醫學,自此就以他堅實的西方生化學學術背景,投身中醫診治行業。
芸芸中醫師各自都有不同的學術背景,但崔博士對生物化學的淵博知...
目錄
目錄
推薦序一 張永霖 香港電訊前行政總裁
推薦序二 張大釗教授 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
推薦序三 倪秉郎 資深傳媒人
自序
閱讀備要
湯水精選
穴位精選
七情致病
一、怒傷肝,怒則氣上
二、喜傷心,喜則氣緩
三、思傷脾,思則氣結
四、憂傷肺,悲則氣消
五、恐傷腎,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睡眠障礙(失眠)
六、寐本乎陰,神其主也
七、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
八、思慮傷脾,脾血虧損,終年不寐
九、虛勞虛煩不得眠
十、心腎不交,水火不濟;心中煩,不得臥
十一、心膽俱怯,觸事易驚,夢多不祥,虛煩不眠
十二、肝鬱化火,上擾心神則不寐
十三、痰熱內擾則心煩不寐
十四、胃不和則臥不安
十五、外邪鬱久化熱則不寐
睡眠障礙(雜病)
十六、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渴睡症)
十七、春眠不覺曉,夜來鼾聲擾(一)
十八、春眠不覺曉,夜來鼾聲擾(二)
十九、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
二十、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二)
二十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三)
心病
二十二、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二十三、心主血脈
二十四、心主神明
二十五、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
二十六、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心氣虛)
二十七、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心陽虛)
二十八、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心陽亢盛)
二十九、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心血虛)
三十、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心陰虛)
中風
三十一、人百病,首中風(一)論高血壓
三十二、人百病,首中風(二)肝腎陰虛
三十三、人百病,首中風(三)陰陽兩虛
三十四、人百病,首中風(四)痰濁中阻(痰濁壅盛或痰濁上擾)
三十五、人百病,首中風(五)瘀血內阻
三十六、人百病,首中風(六)中醫臨床診治
肝病
三十七、肝主春
三十八、肝主疏泄(一)疏泄氣機
三十九、肝主疏泄(二)疏泄情志
四十、肝主疏泄(三)疏泄膽汁
四十一、肝藏血
四十二、肝氣、肝陽常為有餘(一)肝氣鬱結
四十三、肝氣、肝陽常為有餘(二)肝火上炎
四十四、肝氣、肝陽常為有餘(三)肝膽濕熱
四十五、肝陰、肝血常為不足(一)肝血虧虛
四十六、肝陰、肝血常為不足(二)肝陰不足
四十七、肝陰、肝血常為不足(三)肝陽上亢
主要參考文獻
目錄
推薦序一 張永霖 香港電訊前行政總裁
推薦序二 張大釗教授 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
推薦序三 倪秉郎 資深傳媒人
自序
閱讀備要
湯水精選
穴位精選
七情致病
一、怒傷肝,怒則氣上
二、喜傷心,喜則氣緩
三、思傷脾,思則氣結
四、憂傷肺,悲則氣消
五、恐傷腎,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睡眠障礙(失眠)
六、寐本乎陰,神其主也
七、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
八、思慮傷脾,脾血虧損,終年不寐
九、虛勞虛煩不得眠
十、心腎不交,水火不濟;心中煩,不得臥
十一、心膽俱怯,觸事易驚,夢多不祥,虛煩不眠
十二、肝鬱化火,上擾心神則不寐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