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生活禪」這一命題的意義,在於揭示佛法與生活不一不異。因為從覺悟者來看,生活就是佛法,佛法就是生活,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煩惱與菩提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此岸與彼岸不二,消融了一切對立面,一切處於中道,人生覺悟奉獻,安樂自在,歡悅和諧。如果就迷惑者而言,則萬法紛然對立,生活與佛法打成兩截,世間與出世間水火不容,一切都處於二元對立的狀態,人生由此而三毒橫生,煩惱不斷,生死流轉。兩種精神狀態,兩種生活狀態,中間只有一字之差,前者得力於一個「覺」字,後者執着於一個「迷」字。一字之差實際上只是一念之差。佛法要解决的問題,就是這個問題,禪要解决的也是這個問題,生活禪要解决的還是這個問題。人生處在迷與悟的交叉路口,怎樣把握這一念之間迷與悟的判斷與選擇,這就是佛陀說法的一大事因緣。禪是佛法的核心,禪的宗旨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更加直截了當地解决人生的迷惑問題。生活禪是禪在人生日用中的落實與運用;其宗旨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其要領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其着力點是在把握當下一念:覺悟在當下,奉獻在當下,修在當下,證在當下,受用在當下,保任在當下。
六祖慧能大師云: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此偈旨在說明佛法不能脫離世間,離開世間無佛法;對世間法的覺悟與淨化、解脫與超越,當下即是佛法,佛法與世間不二。
近世的佛教復興者太虛大師說: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此偈旨在揭示成佛即是人格的究竟圓滿成就。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人格完善之時,即是成佛之日。要達到人格的完善,必須正確面對人生的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就是生存問題、生活問題、生死問題。怎樣面對人生的這三大問題,儘管態度千差萬別,方法也多種多樣,如果我們不迴避問題而又能積極正確地解决問題,那麼佛法提供的答案,禪提供的答案就最具現實意義。佛法、禪以直面人生的態度,要求我們在生存中安身立命,在生活中明心見性,在生死中了生脫死。解决了人生三大問題的人就是人格完善的人,就是大徹大悟的人,就是成佛作祖的人。
佛法與世間不二,做人與成佛不二。兩位大師的兩首偈語,將佛法與禪的精義和盤托出,奉獻給世人,奉獻給那些有心致力於生命覺醒的人。生活禪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並要如實面對問題,如是而已。
這本小冊子,結集了從1991年至2007年這十幾年的一些文章和講話稿,記錄了我在這期間探索佛法與禪在當代傳播過程中如何面對時代、貼近生活、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思想軌迹。這期間講得最多的是生活禪,因此,這本小冊子就算是了解生活禪的一把鑰匙。在打算公開出版這本小冊子時,根據出版社的要求,由我的學生馬君明博對原來的講稿進行了篩選,並且定為二十個小題目。實際上,其中內容與文字多有交叉之處。在付印前,我又在行雲流水式的生活中擠出時間,對原稿認真審讀一次,對其中有些篇章進行了修改。
這本小冊子能夠面世,首先要感謝出版社的支持。當然,沒有馬明博的推動與編選,就不會有這種形式的這本書同讀者結緣。
佛法講因緣。佛陀出世說法度生是因緣,佛法東來是因緣,達摩西來傳佛心印是因緣,禪宗的創立是因緣,禪在中國乃至世界獨放異彩是因緣,生活禪在時代的催生下逐步地成長起來更是因緣。在以上諸多內因外緣的成就下,才有本書的問世。萬事都是緣,萬事總隨緣,把握機遇,隨緣而住,隨遇而安。讓禪成為人生的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生活內涵。處處體會生活禪,時時擁有禪生活。
2007年10月12日
於趙州柏林禪寺退居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