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眼看歷史,銅板定興亡
為了錢,當年葡萄牙商人到廣東,給官員塞了幾個臭錢,就拿到了澳門;李鴻章收受俄人五十萬盧布,將旅順、大連租借給俄國,從此引狼入室,後患無窮;刺客武士英為了一千大元的獎金,刺殺宋教仁,不料最終卻只得三十塊,而且還命喪囹圄……
北洋軍閥、革命黨人、以至於紅軍,當兵打仗、臨陣倒戈收一個怎樣的價碼?近代的偉人們,又是花了多少錢在緊要關頭逃得了性命,終於在其後改變了歷史的走向?人們讀史往往只留意舞台上的刀光劍影,可是對幕後的各種修眉粉飾、陰謀算計,卻一無所知──在某些關鍵的時刻,改變歷史的,往往並不是那些娓娓動聽的唱戲台詞,而只是區區幾個臭銅板──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作者於浩如煙海的史料當中,挖掘主流意識形態之外,推動歷史發展的另一股重要力量:金錢。我們透過錢眼去看看歷史,看到的是不太一樣的有趣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