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助莘莘學子透過對粤曲用字詞義及讀音,對漢字有更深刻認識了
香港及廣東的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 粵劇、粵曲及粵音
本集內容較為着重於「字音」、「民俗」(如粵語兒歌)及「聯謎」等
戲曲品味--有詞有義
粵曲粵劇是嶺南文化的寶山,一詞一語的背後都有故事。
介紹梨園菊部的現況和發展
作者專門以時下流行曲目為題材,正好填補了粵曲粵劇教育和鑑賞的一大片空白。
是為文化人重要著作,亦是唱家必須研讀的好書,將可作為工具字典收藏備用。
《張文兄贈新著〈粤曲詞中詞〉有答》七律
屢見馮京作馬涼,窮原竟委墨花香。
但知秉燭傾心血,豈為療飢換稻粱。
扺掌何妨村酒濁,譏時每現少年狂。
分明臧否抒胸臆,歸讀晴窗意味長。
鄧偉堅(廣州粤劇作曲家)
《鵲橋仙.題張文著粤曲詞中詞第三集》
二簧梆子,行腔唸白,演唱嶺南樂府。曲詞音義表深情,歎文字訛傳失誤。
輒勞多日,今成三集,解惑疏箋訓詁。詞中詞著利歌壇,手執卷翻尋釋註。
潘少孟(香港詩人)
學習欣賞粤曲粤劇,首先要多接觸古文和中國歷史,……《粤曲詞中詞》係以時下流行曲目為題材,正好填補了粤曲粤劇教育和鑑賞的一大片空白。
粤曲粤劇是嶺南文化的寶山,一詞一語的背後都有故事。願讀者觀眾,票友演員,甚至作曲家、編劇家都細讀《粤曲詞中詞》系列諸作,莫要入寶山而空手回呀!
潘國森(香港作家)
作者簡介:
張文,廣東寶安人。醉心於粤劇曲藝,擅長演奏電阮,又喜鑽研粤曲唱詞所常引用的經典文獻。平素愛食海鮮,是本港有數著名食家。曾為報章撰寫食經十餘年,已結集專著有《七家食德》(合著)、《海鮮集》以及《香港海鮮大全》、《粵曲詞中詞初集》、《粵曲詞中詞二集》、《粵曲詞中詞三集》及《粵曲詞中詞四集》(即將出版)等。又曾應香港旅遊協會(二零零一年改組為香港旅遊發展局)、《飲食天地》及香港餐務管理協會等機構邀請,擔任「香港海鮮深入研究證書課程」主講導師,介紹香港常見食用海產的特徵及相關烹飪技巧竅門。
推薦序
《粵曲詞中詞》的初、二集相繼出版後,倒有一些反應。
起先是《和絃樂友會》黃重山師傅,欲為屬下的學員,對粵曲曲詞作出一些補充而訂書,接洽結果,由出版社將六十冊拙著送入屯門。
其次,前年在中央圖書館舉辦的新書發佈會,有旅遊界的陳溢晃先生、戲曲界的岑美華小姐,以及黃慶中師傅的《餘興曲藝社》多位同學購書捧場。
盛意隆情可感!
之外,記得僑居溫哥華的施昌儀兄(香港餐務管理協會創會會長),去年初也曾飛箋傳訊,述及於當地購得拙著,正因彼此暌違十載,難得聚首一堂,幸賴書本得睹故人字墨,大可重溫昔日友情云云。
提起加國,居於彼邦的梁碧玉及阮眉兩位女士,亦相繼來電祝賀。前者為六十年代香港名伶,亦係作者於澳門綠邨電台的舊日同事,今雖年逾八十,登台唱曲仍未稍忘;後者乃著名撰曲家,近年流行的《七月七日長生殿》、《柳營步月》,以及《征衣換雲裳》皆是出自其手筆。
作者與阮眉女士素未謀面,亦無交往,彼憑《粵曲詞中詞初集》一書中取得聯絡,在電話中互相談論〈征〉曲內容。
在下魯莽直言,曲中的「陣陣稻花香,恍似搖曳青紗帳」詞句大有語病,蓋「青紗帳」者,本喻株體長身的高粱,而直徑較為矮身的禾稻,如何能夠與之相比呢?
對方默然。
走筆至此,忽接出版社潘主編來電,謂有商界耆英歐前輩及本港填詞名家鄭國江先生,欲邀作者前往酒樓一敘云。
聽罷心頭一凜,在下古稀微命,一介寒生,竟蒙方家青眼,受寵若驚,未克自已之餘,只好唯諾從命矣!
《粵曲詞中詞》三、四集的蕪文,皆曾刊登於《戲曲品味》月刊,與此前初、二兩集略異,而內容較為着重於「字音」、「民俗」(如粵語兒歌)及「聯謎」等,又是另類的表達方式也。
今集得到廣州才俊鄧偉堅先生贈詩,韋基舜先生及廖妙薇小姐賜序,更蒙書法家潘少孟老師,用「爨體書法」為封面題字等等。於此一併致謝。
二零一七年夏於新界元朗
《粵曲詞中詞》的初、二集相繼出版後,倒有一些反應。
起先是《和絃樂友會》黃重山師傅,欲為屬下的學員,對粵曲曲詞作出一些補充而訂書,接洽結果,由出版社將六十冊拙著送入屯門。
其次,前年在中央圖書館舉辦的新書發佈會,有旅遊界的陳溢晃先生、戲曲界的岑美華小姐,以及黃慶中師傅的《餘興曲藝社》多位同學購書捧場。
盛意隆情可感!
之外,記得僑居溫哥華的施昌儀兄(香港餐務管理協會創會會長),去年初也曾飛箋傳訊,述及於當地購得拙著,正因彼此暌違十載,難得聚首一堂,幸賴書本得睹故人字墨,大可重溫昔日友情云云。
提...
目錄
心一堂《中華非物質文化叢書》總序
韋序 韋基舜
廖序 廖妙薇
自序
《張文兄贈新著〈粵曲詞中詞〉有感》七律 鄧偉堅
潘少孟題詞
(一)唱粵曲學中文
(二)唱粵曲學字音
(三)粵曲常識問答
(四)粵曲名譜
(五)新年隨筆
(六)新年該唱何曲
(七)唸口白須投入
(八)「韓信關」及其他
(九)懶音問題
(十)粵曲問答遊戲
(十一) 「懶音」及其他
(十二) 學唱粵曲的途徑
(十三) 操曲之忌
(十四) 淺話「平仄」
(十五)談「正字正音」
(十六)正字正音(續)
(十七) 正字正音餘篇
(十八) 正字正音終結篇
(十九) 錯字和錯詞
(二十)錯字連篇(上)
(廿一) 錯字連篇(中)
(廿二) 錯字連篇(下)
(廿三) 「足本」的《望江樓餞別》
(廿四) 《連環計》中的「小宴」和「大宴」
(廿五) 《陌上花》曲詞淺釋
(廿六) 《半生緣》詞語淺釋
(廿七) 高句花變乙反花
(廿八) 例牌、中碗、大菜
(廿九) 與阿杜談「歷史難挽」
(三十) 樂社如何運作
(卅一) 「好嘢」之餘
(卅二) 從「師傅」說到「頭架」
(卅三) 「頭架」
(卅四) 下架
(卅五) 樂師拉雜談
(卅六) 公園裡的歌聲
(卅七) 續談準樂師
(卅八) 廟街歌壇一瞥
(卅九) 廟街歌壇聯歡
(四十) 「豎中指」與鑼鼓「手影」
(四一) 從「引子」中的「先鋒子(指)」
(四二) 困雞籠
(四三) 太師和「太師眼」
(四四) 古今「司儀」
(四五) 吹雞局即私伙局
(四六) 曲譜無腳會會飛
(四七) 記三個演唱會
(四八) 如何「揜曲」
(四九) 茶樓裡的對話
(五十) 深圳聽曲記
(五一) 廣州見聞
(五二) 羊城有曲在「彩虹」
(五三) 八月閒拾
(五四) 九月隨筆
(五五) 操練不足
(五六) 《叫痛曲》即《哎吔吔》
(五七) 「知音」之夜
(五八) 從《聲聲慢》說短版和長版
(五九) 曲中情(司儀稿)
(六十) 凌煙閣與凌霄閣
(六一) 精忠報國與重(叢)台泣別
(六二) 《月光光》談到「蒲突」
(六三) 噯大姑乖嫁厚街
(六四) 盆菜、戲棚、建醮
(六五) 秋聲、盆菜、醮期
(六六) 絃韻、歌聲、天瑞
(六七) 播音文物──《廣播週刊》
(六八) 綠邨電台之懷舊篇(上)
(六九) 綠邨電台之懷舊篇(下)
(七十) 廣州歌壇近況
(七一) 追月之夜
(七二) 綠邨舊友話當年
(七三) 破金
(七四) 失金的故事
(七五) 操曲奇趣錄
(七六) 關於手機
(七七) 燈謎中的「求凰格」
(七八) 鶴頂格中有麗裳
(七九) 「閉門推出窗前月」徵聯揭曉
(八十) 曲詞問答,戲劇燈謎
編後記
心一堂《中華非物質文化叢書》總序
韋序 韋基舜
廖序 廖妙薇
自序
《張文兄贈新著〈粵曲詞中詞〉有感》七律 鄧偉堅
潘少孟題詞
(一)唱粵曲學中文
(二)唱粵曲學字音
(三)粵曲常識問答
(四)粵曲名譜
(五)新年隨筆
(六)新年該唱何曲
(七)唸口白須投入
(八)「韓信關」及其他
(九)懶音問題
(十)粵曲問答遊戲
(十一) 「懶音」及其他
(十二) 學唱粵曲的途徑
(十三) 操曲之忌
(十四) 淺話「平仄」
(十五)談「正字正音」
(十六)正字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