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金門銀光夢未了
華人在美國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紀中葉。當時照相技術已經發明,所以華人最早的照片,很多是在海外拍攝的。海外最大的「唐人街」,坐落在老一代華僑稱為「金山」的三藩市。我在幾次赴美研究的過程中,在美國國會圖書館,找到了從1897至1915年間,記錄舊金山的一組短片,全長大約70分鐘。這些短片,不但從移動的車輛上拍攝到舊金山主幹道市場大街(Market Street)的全貌,還有固定機位拍攝的唐人街的影像:除了一段拖著辯子的華人身影,與十九世紀末的美國人交錯行走;還有一段警察到唐人街逮捕華人之後,在離去的警車上向攝影機揮手致意的情景。電影之外,我還看到無數顯示早期華人在美國生活的照片。早在1906年,就甚至已經有彩色照片,記錄了地震後的舊金山廢墟遍地的景象。從稍遲的電影中可以看到,1915年世界博覽會(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在舊金山舉行時,那裏已經成為美國最為繁華的城市之一。在只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美國,舊金山可謂是華人歷史最為久遠和豐富的城市。即便是今天去造訪這個城市,仍舊可以感受到它比美國其他城市更為厚重和多彩的過去。
本書的緣起,有些偶然的因素。2006年,美國店主傑克‧杜里在三藩市機場附近的一個大垃圾箱中發現了一個裝有四本相簿、上百張劇照的盒子,這些照片拍攝於1928至1949年間。翻開第一本相簿,扉頁上用美術字體寫著EstherEng,赫然告訴我們相簿主人的姓名。這位在舊金山出生、成長的第三代華裔女性,中文名叫伍錦霞,1914年生於舊金山,1970年在紐約逝世。在記錄錦霞早年生活的第一本相簿中,不僅可以從她的家人、同學的照片看到當時的時尚標準,還看得到這個熱愛粵劇的家庭,從三十年代起,就和多位旅美的粵劇伶人們建立的友誼。像上海妹、蘇州麗這樣的伶星都在她少女時代就贈送照片,而她後來的相冊中更是常見鄧碧雲、黃鶴聲等人的身影。
2004年羅卡先生已經和澳洲電影史學家法蘭賓(Frank Bren)著書撰寫了伍錦霞的生平故事,而2006年我第一次和羅卡先生在南京說起如果有這些照片,就可以考慮拍攝一部關於伍錦霞的紀錄片。經過漫長的談判,2009年初,住在三藩市近郊的藥劑師黃文約買下了全部照片,並親自帶到香港。經過羅卡先生介紹,黃文約同意我先掃描全部照片,之後才捐獻給香港電影資料館作永久收藏。我記得那個春節後的周末,我同時開動學校的五部掃描儀,把一幀幀年代久遠、卻仍舊清晰的影像,用現代的技術複製下來。當她的第一幅影像出現在電腦屏幕上時,我已經被她迷住了。儘管在劇組中她總是身形最小巧的一個,但她總是精力充沛,態度沉靜,氣質獨特。不僅如此,在男性和女性很少在公共場合有肢體接觸的年代,而她卻可以像和好兄弟一樣,摟著兩位香港男演員的肩膀!我有幸率先近距離地看到這樣一個個精彩生命的瞬間之後,急於了解有關這個人物的一切!
我在2009年夏天首次訪問錦霞的妹妹錦屏時,得以看到並掃描了錦霞的最後兩本相簿。其中記錄了錦霞1949年遷居紐約後,在紐約開餐廳招待伶人、明星,並且往返中南美洲的情形。她先後開設了寶寶、漢宮等餐廳,招待過無數荷李活的明星,以及從香港來探訪的伶星。相冊中既有荷李活攝影大師黃宗需,也不乏香港電影明星小燕飛、林黛、李湄、夏娃(馬金鈴),粵劇名伶黃鶴聲、麥炳榮、小蘭卿、小非非等人的身影。1960年,她和電影明星小燕飛合作完成了兩人同時告別影壇的《紐約碎屍案》,是當時非常罕見的內、外景分別在香港和美國拍攝的電影。此片香港內景導演是香港著名導演胡鵬,在香港放映時相當轟動。1970年伍錦霞去世時,訃告出現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紐約時報》,以及電影界最重要的業內雜誌《綜藝》之中,在華人歷史上實不多見。《紐約時報》稱伍錦霞是「唐人街中餐館的產權擁有人,曾經在香港監製和導演電影,並把中國戲曲劇團帶到美國」。
她是華語影壇的女性先鋒,也曾揚名紐約餐飲界,一生數次跨越太平洋,也跨越了種族、文化、語言與性別的界限,是一位一生男裝、特立獨行、成就昭彰的奇女子。作為電影人,伍錦霞從未受過專業訓練,她的電影學校,是學生時代在大舞台票房兼職期間,看過的上千部電影。1935年,她在荷李活的日落大道租借片場,作為監製,與唐棣忠等人製作了首部包含有兩卷彩色膠片的粵語聲片《心恨》。1936年夏天,她偕同《心恨》女主角韋劍芳回港後,在香港執導了五部電影,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一年返美。在港期間,她的電影創作與私人生活都受到媒體追蹤,從抗戰全面爆發之前上映的《心恨》、《民族女英雄》起,她的愛國形象就深入人心。首部執導影片完成後,即被《藝林》雜誌稱為「中國第一位女導演」,並立刻接到四家公司的邀請,繼續執導了四部影片。在五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她與當時南華最紅的明星,如廣評山笑、黃曼梨、林妹妹、吳楚帆、張瑛、盧敦、伊秋水、胡蝶麗、梁雪靠、劉桂康、楊君俠等人合作,並與他們成為好友。這些人的照片均在她的第二本相簿中完好保留,是香港電影雜誌、史料中都難得一見的影像。
四十年代,伍錦霞在美國又拍製了四部彩色粵語聲片,能製、能編、能導。1941年她與首位在荷李活留名的銀壇老將關文清聯合導演了《金門女》一片,給了出世不久的李小龍首次登上銀幕的機會。此片以華人社區為抗戰募捐發起的「一碗飯運動」為故事背景,描述一對移民父女兩代人的矛盾,在抗戰的氛圍中化解;影片把一些大觀公司拍攝的紀錄片片段,也插入電影當中。1947年,伍錦霞首次和粵劇明星小非非、美籍華裔演員廖奇偉合作,為大觀公司拍攝了《藍湖碧玉》。此後,她乾脆自己監製,繼續與小非非、廖奇偉合作,拍攝了《虛度春宵》和《怒火情焰》兩部七彩聲片,兩片都在邵氏的《電影圈》雜誌上登出廣告和報導。《怒火情焰》是首部在夏威夷拍攝的華語片,讓伍錦霞在她的「第一」的清單中,再加上一個「第一」。這些在北美拍攝粵語片的經歷,都從錦霞第三、第四本相簿中反映出來。還有三十張專業印製、彩色手繪的劇照,展現出錦霞對於彩色影片技術上的嘗試。
由於錦霞拍的都是粵語片,在美國因不入主流而全無史籍記載,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也因其大部分影片在戰爭中遺失,使其生平和作品皆陷落於歷史的縫隙之中。也正因如此,當她的故事被從塵埃中挖掘出時,每個人都為她驚奇、為她讚嘆。由羅卡先生和我共同監製、我本人編導的紀錄長片《金門銀光夢》2013年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之後,已經參加過三十多個國際影展和國際會議,並巡遊了美國及中港台的多所大學,讓伍錦霞的故事漸為人知。影片能夠完成,主要有賴於伍錦霞遺留的六本私人相冊和數十張電影劇照。六本相冊由伍錦霞按照時間編排,包含了1928年至1965年期間,她在三藩市、香港、夏威夷、紐約等地拍片和旅行時,用隨身相機拍攝的城市街景,以及友人贈送她的數百張珍貴照片,其中不乏旅美的粵劇伶星和南華電影明星們親筆簽名、奉送「霞哥」的肖像。根據這些照片給我們的線索,我又進一步搜尋夏威夷、香港等地的中英文報刊。在本書之中,我們會把這些報刊中的精彩記錄部分或全文引用,以給廣大讀者、後續研究者提供方便。
通過以上珍貴照片細述太平洋兩岸華人的歷史的同時,我們會以介紹性的文字串聯小燕飛、馬金鈴、李奇峰、吳千里、伍錦屏、黃文約等人的口述,圍繞著伍錦霞的生命足跡,解說伍錦霞相冊中的三百幅圖片和我們找到的相關圖片、剪報、電影海報。雖然我們的講述,聚焦於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相互交錯的中美關係、中日戰爭、美籍華人、香港電影、粵劇巡美,以及女性導演的歷史,但是我們同時意欲以一位敢於「越界」的人物的故事,鼓勵今天的人們,不要怕將自己的理想付諸實踐。
回想六年前的夏天,我帶著這些照片的掃描件,以及法蘭賓和羅卡給我的全部線索,首次飛往加州,準備拍攝和搜集與伍錦霞相關的影像。黃文約親自驅車,帶我到三藩市近郊的墓地城柯瑪,伍錦霞已經在這裏安息了40年。在一塊簡樸的墓石上,只刻著她的名字和生卒年,就算有人經過,也不會想到這曾經是一位十分特殊的人物。我在她的墓前靜坐良久,感覺有些焦慮。我能夠找到認識和瞭解她的人嗎?我甚至想像,如果冥冥之中伍錦霞有知,她或許能夠保佑我完成一部我的電影。五年之後,當我和羅卡先生完成了《金門銀光夢》的最終版本,並且帶著它在美國、英國、法國及中港台各地放映,這期間,我始終心存感激。因為一部電影的容量有限,而我們手中圖片和文字材料很多,在編輯這些文字時,我們感覺似乎終於有機會,一併回答數次放映中、數千觀眾提出的所有問題了!下面就請讀者跟著我們,在歷史的時空中尋訪伍錦霞的足跡。
魏時煜
2015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