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於思,毀於隨
掌握正確思考方法
凡事舉一反三,謝絕廢話、謬論與謊言!
在網絡2.0年代,我們每日都會接收大量有用、無用、甚至有害的資訊。你能否識破這些信息的「真面目」,然後做出正確決定?
本書作者增訂最新內容,重新編寫過100幅圖表和70多個例子,教你更能掌握正確思考的方法和步驟。你將學會:
釐清意思
對語焉不詳、曖昧含混、充滿歧義的字詞語句保持警惕,要求澄清
正確邏輯
認識「演繹推論」,有系統地拆解一個言論的前文後理是否有「邏輯短路」
分析證據
認識「歸納推論」,判斷證據能否充分地支持有關的主張
剖析謬誤
認識自相矛盾、雙重標準、斷章取義、以偏概全、離題等錯誤的思考方式
創意思考
打破習慣,開拓想像力,提升個人創造力
茅塞頓開,問題迎刃而解!
作者簡介:
梁光耀,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主修美學,現為香港大學附屬學院講師。研究興趣包括藝術、思考方法、邏輯、中國哲學及宗教哲學。著有《藝術死亡》、《思考方法淺論》、《思考方法.藝術評論》、《談電影看哲學》、《思考學堂》等。
章節試閱
甚麼是「思考方法」?
未接觸過「思考方法」這門學科的人,可能會懷疑:「思考也需要特別的學習和訓練嗎?我能夠提出疑問,不就反映出我在思考嗎?」沒錯,凡人都有思考的能力,但不是人人都懂得如何思考。要提升思考能力,必須掌握正確的思考原則。「思考方法」正是一門探討正確思考原則的學問。
要了解「思考方法」是一門怎樣的學問,我們可從分析「思考」和「方法」這兩個概念開始。
甚麼是「思考」?一般來說,我們會將計算、分析、推論稱為「思考」,但不會將發夢或胡思亂想叫做「思考」。前後兩者有甚麼分別呢?分別在於思考時是否需要注意程序和方法。以計算為例,我們需要有方法和程序,才能計算出答案,但發夢或胡思亂想並不需要「方法」,亦沒有一定的「程序」要「遵守」。
「方法」這個概念有兩個含意:「目的性」和「普遍性」。「目的性」是指我們總是透過某種方法來達致某個目的,例如我們游泳時為了達到「更快、更安全」的目的,便會學習某種泳法,而不會自己胡亂游一通。「普遍性」是指在眾人都能正確運用方法的情況下,該方法的有效性不會因人而異。假設我和別人同樣正確使用了某種方法,但我能夠達到某些預期效果,別人卻不能,那麼這套方法就不具「普遍性」,或「普遍性」不高。
我們可以將「思考」和「方法」這兩個概念結合在一起,了解「思考方法」是一門怎樣的學問,這樣我們便能作出更清晰、嚴謹和合理的「批判思考」,進行「創意思考」時亦能創出新意念。不過,若論「普遍性」,「創意思考」是遠低於「批判思考」的,本章第四節會加以討論。
思方學的架構
「思考方法學」,簡稱「思方學」。到目前為止,我認為香港哲學家李天命所建立的思方學架構最為完備,因此本書也採用了李天命的框架,來講解思方學。
廣義的「思考方法」包括「批判思考」和「創意思考」兩部分,而狹義的「思考方法」則僅指「批判思考」,當中包括四種主要方法,分別是「語理分析」、「邏輯方法」、「科學方法」和「謬誤剖析」。
簡單來說,「語理分析」的主要功能是釐清言論或問題的意思;「邏輯方法」則涉及演繹法(deduction)的運用,用來考證推論是否正確;「科學方法」則涉及歸納法(induction),提供了一套論證的程序,以獲取有關「經驗世界」(the empirical world)的知識;「謬誤剖析」則把不正確的思考方式加以歸類和分析。
一般講述「思考方法」或邏輯的書籍都會講解「邏輯方法」、「科學方法」和「謬誤剖析」,但沒有「語理分析」這部分。其實這些書也會提及語言和思考的關係,例如歧義和含混如何妨礙清晰的思考,卻沒有將「語理分析」獨立成章。李天命對思方學的最大貢獻就是把「語理分析」定位為思方學的起點,亦即思考方法中最基本的部分,並發展出實用的「語害批判」架構。
正如李天命所言,「語理分析」其實是「分析哲學」所用的「思想利器」,他不過是將「語理分析」重新定為「思考方法」的起點。能夠將「語理分析」這種思想利器由學院的象牙塔中拿出來,建構成「思考方法」的基本環節,李天命堪稱第一人。
其實很多無謂的爭論都是由於沒有先弄清楚言辭的意思所致,不少思想的困惑亦是由此產生,加上語意上的「偷、呃、拐、騙」四處橫行,實在需要一門針對語意弊病的學問,這就是以「語理分析」為首位的思方學。
李天命對思方學的另一貢獻是對謬誤作出了整理,提出恰當的定義,並給謬誤一個非常實用的分類架構——「四不架構」。
有些人以為「思考方法」是教授記憶速成法、與人適當溝通等的「實用技巧」,這是他們的誤解,他們應該向心理學尋求滿足的法門。當然,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也要遵守「思考方法」的基本原則,例如內容要清楚,推論要正確,不存在謬誤等等。
順帶一提,「思考方法」主要用於討論場合,以分辨是非對錯,我們不需要在任何場合都嚴守「思考方法」的原則。平時跟朋友閒談說笑,便可以把「思考方法」放開。
其實思方學所講的正確思考方式,並不是甚麼特別的東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一直都有運用。比方說「語理分析」,有考試經驗的朋友都懂得這個道理,就是要先弄清楚問題的意思才作答,否則答錯問題就很不值了。我們往往由於心急回答問題,或自以為了解問題的意思,而經常犯這個錯誤。
甚麼是「思考方法」?
未接觸過「思考方法」這門學科的人,可能會懷疑:「思考也需要特別的學習和訓練嗎?我能夠提出疑問,不就反映出我在思考嗎?」沒錯,凡人都有思考的能力,但不是人人都懂得如何思考。要提升思考能力,必須掌握正確的思考原則。「思考方法」正是一門探討正確思考原則的學問。
要了解「思考方法」是一門怎樣的學問,我們可從分析「思考」和「方法」這兩個概念開始。
甚麼是「思考」?一般來說,我們會將計算、分析、推論稱為「思考」,但不會將發夢或胡思亂想叫做「思考」。前後兩者有甚麼分別呢?分別...
作者序
自序
本書是《圖解思考方法》的增訂本。《圖解思考方法》過去再版時亦曾修改內容,當時主要是改正錯字,而今次則着重修改用詞,力求意思更清晰,文字更順暢。是次修訂亦採用了新版式來處理例子和圖解,內容方面也有增減,並添加了一個附錄,簡評對「思考方法」常見的誤解。
本書所講的「思考方法學」由香港哲學家李天命先生所確立,主要包含五個環節,分別是「語理分析」、「邏輯方法」、「科學方法」、「謬誤剖析」及「創意思考」。相對於「創意思考」,前四個環節可稱為「批判思考」。個人認為,李先生對「思考方法」的最大貢獻就是提出「語理分析」的思考進路,使之成為「思考方法」的基本環節,並發展出實用的「語害批判」架構。李先生的另一個貢獻是對「謬誤」作出整理,在定義、分類及個別謬誤的釐定方面,提出了
精闢、富啟發性的見解。
越思考,就越發覺思考的重要;越發覺思考的重要,就越發覺「思考方法」對思考十分重要;越發覺「思考方法」的重要,就越覺得需要建立一門獨立的學科來教授「思考方法」。希望在可見的將來,「思考方法學」能確立為一門跟「語文」和「數學」有同等重要性的獨立學科。
梁光耀
2015年12月書於愉景灣
自序
本書是《圖解思考方法》的增訂本。《圖解思考方法》過去再版時亦曾修改內容,當時主要是改正錯字,而今次則着重修改用詞,力求意思更清晰,文字更順暢。是次修訂亦採用了新版式來處理例子和圖解,內容方面也有增減,並添加了一個附錄,簡評對「思考方法」常見的誤解。
本書所講的「思考方法學」由香港哲學家李天命先生所確立,主要包含五個環節,分別是「語理分析」、「邏輯方法」、「科學方法」、「謬誤剖析」及「創意思考」。相對於「創意思考」,前四個環節可稱為「批判思考」。個人認為,李先生對「思考方法」的最大貢獻...
目錄
自序
導論
0.1 甚麼是「思考方法」?
0.2 思方學的架構
0.3 思考方法與批判思考
0.4 創意思考與批判思考
第一章 語理分析
1.1 正確思考的第一步
1.2 歧義
1.3 含混
1.4 定義
1.5 判斷三分法
1.6 語句意義的分類
1.7 語害批判
1.8 「矛盾」與「對立」
1.9 小結
第二章 邏輯方法
2.1 何謂邏輯?
2.2 對確論證
2.3 真確論證
2.4 論證形式
2.5 定言邏輯
2.6 命題邏輯
2.7 小結
第三章 科學方法
3.1 歸納法的特性
3.2 歸納法的分類
3.3 科學理論的特性
3.4 小結
第四章 謬誤剖析
4.1 何謂謬誤?
4.2 四不架構
4.3 不一致的謬誤
4.4 不相干的謬誤
4.5 不充分的謬誤
4.6 不當預設的謬誤
4.7 小結
第五章 創意思考
5.1 創新的目的
5.2 創新的指引
5.3 小結
第六章 總結及補充
6.1 思考三式
6.2 辨認論證
6.3 圖解論證
6.4 評價論證
後語
附錄
自序
導論
0.1 甚麼是「思考方法」?
0.2 思方學的架構
0.3 思考方法與批判思考
0.4 創意思考與批判思考
第一章 語理分析
1.1 正確思考的第一步
1.2 歧義
1.3 含混
1.4 定義
1.5 判斷三分法
1.6 語句意義的分類
1.7 語害批判
1.8 「矛盾」與「對立」
1.9 小結
第二章 邏輯方法
2.1 何謂邏輯?
2.2 對確論證
2.3 真確論證
2.4 論證形式
2.5 定言邏輯
2.6 命題邏輯
2.7 小結
第三章 科學方法
3.1 歸納法的特性
3.2 歸納法的分類
3.3 科學理論的特性
3.4 小結
第四章 謬誤剖析
4.1 何謂謬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