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若論香港民俗活動之內容豐富和具規模者,以個人而言,陰森森的「鬼節」必為狀元之選,「鬼節」的排場尤勝農曆年、天后誕、太平清醮和聖誕等諸般節慶,本書名《鬼月鈎沉》,講的就是這個中國節日的香港面貌。書的副題是「中元、盂蘭、餓鬼節」,看來好像有點重複,但卻蘊含深意!因為這才是「鬼節」的真面目和來歷。
國人談鬼節慣以「盂蘭節」相稱,那是深受佛教影響之故。事實上,農曆七月十五的鬼節源出道教,名中元地官誕。佛教與道教「瓜分」了鬼節,那是約在一千五百年前,佛教東來創造了盂蘭盆會之後的事,自此「盂蘭」之名逐漸蓋過中元,終成為鬼節的代稱,世人也越發變得「只知盂蘭,不識中元」。故此,說到鬼節,「盂蘭」誠非名正,更非全部,必須配上「中元」,方合情理。而盂蘭、中元兩者均含宗教背景,「餓鬼節」則是一般百姓對鬼節的認知。
中國自宋以降,民間對鬼節逐漸發展出一套新的看法,祭祀的主角已非單純的自家先人,而是漫山遍野因戰亂枉死的無主孤魂。各施各法的「燒街衣、撒水飯」,無非是為了賑濟那些藏於街頭巷尾的可憐餓鬼,而洋人直稱鬼節為Hungry Ghost Festival,確實是很貼切的!中國人的鬼節便是那麼一個混合了佛、道、民間的「節令」,故法會中常常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非常繁雜,毫不純粹。
鬼節原是農曆七月十五,但元末明初之際,有言客家人為了躲避元兵,提前一日過節,以便南下走難,自此鬼節就變成七月十四,流傳至今。
也許會有讀者置疑,無論是十四或十五,鬼節都只一日之事,本書卻名「鬼月」,會否是故作驚人語,譁眾取寵來着?果真有此疑問,且聽我細細道來。
民俗是活的,鬼節之流傳至今已有接近二千年歷史,內容豈會不變?其中農曆七月初一開鬼門關,七月三十閂鬼門關,早已是民間共識。由於在這三十日間,眾鬼尚留人世,法會自可竟月舉行;而面積細細的香港地,就我考察過在七月舉行的各式濟鬼聚會/法會,便有超過二百五十餘個,功德是竟月未停,這當然還有很多是我未參與過的,故說鬼節為「鬼月」,絕對是貨真價實!
鬼節的民俗精華在於法會,本書內容主要是我自1999年起,逐年走訪全港鬼節法會的田野考察記錄。這麼多年來,每年七月如鬼般的一到,已成為我的作息規律。還記得初時茫無頭緒,氣力花得多,收穫卻很少,然而,慶幸自己能不間斷地堅持下去,三四年下來,總算有點心得。如今十五年過去,雖未敢言成家,但總算能累積好些鬼節點滴;其中較珍貴的,也許是記錄了不少逝去的法會,像西營盤常豐里、渣甸橋東邊街、楊氏四知堂、光漢台呂氏、旺角街市和荷李活道法會等,這些法會都是在我眼底下逐一消逝的。本書將會逐一重現她們的身影,以表達我對這十數位老友記的懷念。
雖然香港鬼節法會眾多,不乏材料,但本書不會一一加以介紹,而是將我多年來的經驗撮要舉凡、分門別類,按主題編寫,一切以趣味先行。
傳統上,盂蘭節禁忌重重,但其實也有她多彩多姿的一面,相信各位讀者看過本書後,定有同感。
另外,誠意將本書送給太太,作為她「入五」的禮物,希望她看罷,不要高呼大吉利是就好了!
最後,也祝各位看過本書的讀者,無須迴避,百無禁忌,大吉大利!
周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