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一
《〈論語〉與人生》在內地出版九年之際,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決定出版港版,作者感到十分榮幸。
在中國,中華書局是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出版界品牌、品質和品位的象徵。中華書局已有百餘年歷史,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亦有近九十年歷史,能在這家文化底蘊厚重的百年老店出書,是作者夢寐以求的,這也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和鞭策。而且,書局對本書作了重要的編輯加工,為方便讀者閱讀,附上了《論語》全文;重新設計了封面,使書籍更顯典雅和尊貴。
能夠在香港出版《〈論語〉與人生》,作者感到由衷的高興。香港是東西文化匯聚的城市,雖然西方文化影響很大,但中華文化的影響更為廣泛,根基更為厚實。作者從有關資料獲悉,文言文已重回香港中學語文教學;今年七月,香港書展「國學風」漸起,傳統文化典籍的展位前人頭攢動,許多父母帶着孩子前來,進行「親子」閱讀。這些都說明中華文化的基因根植港人的心靈。同時,作者了解到,香港是一個喜歡讀書的城市,每年書展都會燃起港人的閱讀熱情,二〇一四年書展的參與人次便突破了百萬大關。本書能夠在喜歡讀書和中華文化的香港出版,作者怎能不感到高興呢?!
能夠為弘揚中華文化貢獻綿薄之力,更是作者高興的原因。一方面,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的創局宗旨是「弘揚中華文化,普及民智教育」,《〈論語〉與人生》的出版無疑契合這一宗旨。另一方面,《論語》是中華文明的《聖經》,孔子是中華民族的聖人,《論語》和孔子從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思想源泉、文化精神和道德良心,《〈論語〉與人生》的出版將有利於傳播孔子積極的人生態度及其仁義禮智信和的思想,作者願意繼續為弘揚中華文化和傳承中華文明奮力前行。
是為港版序言。
乙未年冬月於北京
自序二
《論語》是中華文明的聖經,孔子是中華民族的聖人。是《論語》和孔子,維繫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避免了其他文明古國的中斷之痛;是《論語》和孔子,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繁衍生息,歷經磨難而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炎黃子孫,怎麼讚譽《論語》和孔子都不為過。
自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歷朝歷代總體上都是尊崇孔子、重視《論語》的。但是,近代以來,歷史對孔子有所貶謫,人們也不再閱讀《論語》,這不能不令人扼腕歎息。所幸的是,當世界進入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國外再次發現了孔子;當中華民族邁入二十一世紀,國人也開始重視《論語》。《論語》和孔子歷經兩千多年而不衰,這是思想的偉力,也是聖人的澤被。
孔子,春秋時期魯國人,生活年代距今約為兩千五百年。自從司馬遷提出「至聖」的說法,歷代都尊孔子為聖人。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創立了儒家學說;是一位教育家,前後接收學生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藝」的賢者有七十二人;還是一位很想為官從政的政治家,倡導「仁政德治」,力圖恢復上古時期特別是周朝的禮治秩序。《論語》二十篇,據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解釋:「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這一解釋告訴我們,《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編纂,記載着孔子的言行,也記載着孔子若干弟子的言行,而弟子言行是老師思想的反映。所以,《論語》集孔子思想之大成,是孔子思想最原始的版本。學習研究孔子思想和儒家學說,就不能不熟讀《論語》。
有多少人讀《論語》,就有多少部《論語》。每個人的讀書,都是與其人生閱歷緊密相關的。我的人生閱歷是:中小學在「文革」時期,工作在上山下鄉時期,大學在恢復高考初期,畢業後分配到中央機關工作,一幹就是廿年。二〇〇〇年以來,又先後在兩個地方機關工作。這份閱歷表明,我的人生具有明顯的機關工作人員色彩,我讀《論語》和孔子也是從機關工作人員的視角切入。因此,我把自己讀《論語》和孔子的體會定格為:「《論語》與人生」。
我能夠靜下心來讀《論語》和孔子,多少有點偶然性。記得許多年以前,讀了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萌發了寫一篇關於孔子為官從政思想的心得體會,當時還做了一些筆記,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去年上半年,我才在工作之餘,利用閑暇動筆寫這篇心得體會。誰料,一寫則不可收拾。《論語》博大精深、厚德載物,讀之受益無窮、思如泉湧;不斷成文,在報刊雜誌分別刊載,林林總總,匯成這一本小冊子。
《論語》和孔子的讀法很多。概言之,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學者型的,以研究考據為主;一種是大眾型的,以普及通俗為主。這兩種讀法各有千秋,社會功能不一,很難比較。我的讀法則介於兩者之間,最主要的工作是分門別類梳理了孔子的思想;最主要的特點是以《論語》注孔子,即以《論語》中的觀點、敍事、人物對話及其評論來詮釋孔子的每一個思想觀點。這種讀法的優勢在於雅俗共賞。如果沒有反覆閱讀《論語》,沒有對孔子思想的深刻把握、融會貫通,那就很難梳理清楚孔子的思想,也很難做到以《論語》注孔子。
《論語》約為一萬六千字,而這本小冊子卻近十八萬字,其中的引文有着交叉在所難免。這些交叉並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分別納入孔子不同的思想範疇加以論述,相同的引文在不同的思想範疇中有着不同的意義和作用。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這本小冊子的各個部分和每一篇文章互有聯繫,構成相互照應的整體;又有區別,相對獨立成章。全書相互照應,可以幫助有時間、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全書;每篇文章相對獨立,可以幫助工作比較繁忙的讀者閱讀其中感興趣的文章。無論是閱讀全書,還是閱讀其中的文章,都能够產生相對完整的認識。
這本小冊子的邏輯結構安排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孔子其人》,着重刻畫孔子的形象,既是思想家,又是性情中人;第二部分是《思想範疇》,着重詮釋孔子關於仁、義、禮、智、信、和的理念;第三部分是《自我修身》,着重闡述孔子關於君子、士人的理想;第四部分是《積極入世》,着重談論孔子關於教育、從政的思想。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論語》和孔子從來就是我們民族的思想源泉、文化精神和道德良心。作為中國人,應該讀《論語》和孔子。
作者謹記於丁亥年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