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吾師俞劍華先生,是二十世紀著名的美術教育家、書畫家,海內外享有盛譽的美術史論泰斗。
先生一八九五年出生於山東濟南,原名琨,字劍華,後以字行,為陳師曾入室弟子。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手工圖畫科。擅長中國畫(山水、花鳥)、水彩畫、鉛筆畫、書法、美術史論、中國文學等。歷任暨南大學教授、上海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研究員等職。
先生一生生活儉樸,端方篤厚。從事美術教育六十年,桃李滿天下。除教學外,他不是外出寫生考察,就是伏案著書立說,寫字作畫。如蜂釀蜜,如蠶吐絲。尤其在中國美術史、中國畫論遺產的整理與研究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美術史論界所罕見。著名畫家胡佩蘅在《參觀俞劍華先生畫展》一文中寫道:「這次展出的手稿疊起來,真不止『等身』的,一本一帙,一頁一行,乃至一點一畫,都是俞老付出艱苦勞動得來的,而且大部分是解放後的收穫。俞老雖年近古稀的高齡,而孜孜不倦如此。」先生的主要著作有:《中國繪畫史》、《國畫通論》、《書法指南》、《中國古代畫論類編》、《歷代名畫記》標點註釋、《宣和畫譜》標點註釋、《歷代畫論大觀》(十二卷)、《敦煌藝術考察記》(上下冊)、《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等。
其中《書法指南》是一本指導學習書法之途徑與基礎知識的教科書。其時,新文化運動的餘韻尚在,先生深受新文化運動影響,熱情支持並積極參與新文化運動,但是他對新文化運動的弊端也看得非常清楚。新文化運動的功績有目共睹,但是其中的民族虛無主義非常嚴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爭論中有強烈的民族虛無主義的傾向。當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爭論有許多政治性因素,革命的激情淹沒了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且倡導中國傳統文化革命的又有許多是對傳統文化一知半解、不甚了了的政治人士,許多認為革命就要徹底的人士,倡導全盤西化,否定傳統文化。先生深刻地認識到新文化運動的矯枉過正,認為絕不能以西代中,主次不分。他認為傳統文化復興大有希望,在傳統文化自身內部有改良的可能。他認為:「教育之於國家,各有其特性,各有其專長,各有其發榮滋長之道,各有其補偏救弊之法。如衣之適於寒者,必不適於溫;藥之適於瀉者,必不適於補。今一切不顧,見人之用之而效也,而亦採而用之,不問其適當與否,其弊誠令人不寒而慄矣。」正是基於這樣清醒的認識,先生力圖拉近傳統文化與人們的距離,力圖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傳統文化成為普通民眾能夠理解、能夠學習而非遙不可及的空洞理論,《書法指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作的。當時書法領域謬種流傳,正如先生在《書法指南》中所言:「今日學校之中,雖科學之幼稚如故,而書法之陵遲乃莫可救藥,以支離錯誤為習慣,視規矩準繩為迂腐,書法之壞,至此極矣!」在這樣的情勢下,一本匡正謬誤、宣明意義、指導方法的《書法指南》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書法指南》的《緒言》中,先生詳細闡釋了《書法指南》的目的:「在此應用為目的者,固可與此中尋得其入門之方法,與適用之技能,即以美觀為目的而欲養成書家者,亦為必修之階級,於此可築其堅固之基礎。惟書法之成就,由於技能之練習者多,由於知識之研究者少。學者苟能依本書指示之方法,加以努力不息之練習,始能有成……本書所述,採古人之議論,衡以個人之經驗,期其有裨實用,無背大雅。其有涉於玄妙、空疏及偏激之言,概不列入,志在敘述書法之全概念及初學應具之常識……」在這本書中,既有初學者得入門徑的方法,又有已窺門徑者進階的法門,亦簡亦繁,直奔要義又條分縷析,使讀者知從何處入手,何處努力。
先生是學貫古今的大學者,又是書畫家,他既有學者淵博的學識,又有書法繪畫的深入體驗,他很清楚什麼樣的指南對讀者來說是真正切實可行、有可操作性的。因此《書法指南》既囊括了書法史上的經典理論,又有具體的操作步驟,語言平易樸素,是道、理、法俱全的,真正意義上的「指南」。如第一編《總論》中云:「求學之道無他,一曰有恒,一曰專一,一曰遵守規矩,一曰勿求急效」,這是給讀者講道理,然後又指出途徑:「在已作事者,則年齡不拘,只要有此需要,有此清興,便可從事練習,不怕醜,不畏難,不間斷,不求急效,每日習半小時至一小時,則於不知不覺之中,將斐然可觀矣!」講完這些之後,開始講述具體步驟。操作之前要工具,先生設身處地為讀者想得非常周到,什麼樣的筆,什麼樣的墨,什麼樣的紙,什麼樣的硯,什麼樣的碑帖,各種不同的筆、墨、紙、硯、碑帖有怎樣的特性,如何選擇,都交代得一絲不苟,如一位認真、負責、和藹的老師,彷彿真有老師在身邊諄諄指授。然後又講運筆、點畫、結體、書體,在運筆中,先講執筆,對執筆之種類、執管法、執筆之尺寸、五指之運用、筆管之形勢、運用肘腕、執筆之鬆緊、執筆法之研究,一一交代,務必使讀者清清楚楚。在筆法中,詳細闡述筆法之研究、後漢蔡邕九勢、晉衞夫人筆陣圖、王羲之書論、唐太宗筆法訣、唐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唐孫過庭書譜、宋姜夔續書譜、元董內直書訣,最後對歷代論筆法之批評,分析前人優劣,使學者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一九三四年《書法指南》由商務印書館首次出版,至今已過去了七十九年,這七十多年中也出版了很多教授書法的書籍,這些書籍中不乏佳作,但對書法的道、理、法的闡述大都沒有《書法指南》全面、深入、實用。這是因為,很多書籍,多偏於技法,著重於筆法的傳授,很少有大學者躬身編著此類書籍,限於編者學識,一般都浮於技法層面,所以先生的《書法指南》就更顯得難能可貴。而且,如今看來,也絲毫沒有過時之虞,這是今天我們重新出版《書法指南》意義所在。
俞劍華關門弟子周積寅及其再傳弟子王宗英
2013年3月於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