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書法這門藝術
1925年,梁啟超受聘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清華大學),擔任國學研究院導師。翌年,梁啟超為清華學校教職員書法研究會作了一次演講,他說:「美術,世界所公認的為圖畫、雕刻、建築三種。中國於這三種之外,還有一種,就是寫字。」這裡說的「美術」是舶來的新名詞,指造型藝術。「寫字」,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書法。梁啟超說,中國人的「寫字」有四美:線的美,光的美,力的美,表現個性的美。這是他把「寫字」列為「美術」的理由。
20世紀30年代,林語堂用英語寫了一部書,名為《吾國吾民》,在美國出版,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和中國文化,也談到中國的書法:
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如果不懂得中國書法及其藝術靈感,就無法談論中國的藝術,……通過書法,中國的學者訓練了自己對各種美質的欣賞力,……這樣,書法藝術給美學欣賞提供了一整套術語,我們可以把這些術語所代表的觀念看作是中華民族美學觀念的基礎,……在書法上,也許只有在書法上,我們才能夠看到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致。
也有學者認為書法不是藝術。1933年4月末,一群風華正茂的學者聚在梁宗岱家晚餐,席間談到書法,鄭振鐸「力說書法非藝術」,而其他人都不同意他的看法(《新文學史料》,1981年第4期《朱自清日記》)。鄭振鐸之所以持這種觀點,大概出於兩個原因:一是西方藝術沒有書法這個門類,二是書法的實用性很強。
古代社會裡,文字書寫的實用性和藝術性之間並無涇渭分明的界限。漢朝那些隸書碑刻摩崖,出於頌德、記事的實用之需,書寫者按照當時規範的正體隸書來寫,時過境遷,卻成為隸書藝術的典範。日常通問候的尺牘書疏,晉朝士人藉以顯示自己的文辭修養、書寫技藝,後人貴為「法書」「法帖」。東晉書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唐朝書家顏真卿的《祭侄稿》,當時不過是信筆寫下的文稿,經意於文,無心於書,卻成為書法史上的經典之作。
一、書法的基本特點
中國書法源於實用的漢字書寫,是在漢字的長期書寫過程中衍生的一門造型藝術,或者說,書法是表現漢字形體美韻的書寫藝術。
書法的技藝,隨著字體的演進而豐富起來。漢朝以前的一千多年通行古篆,寫字是引筆而書,筆法簡單。漢朝進入「今文字」的隸書時代,由古隸變為八分隸書,結構橫平豎直,書寫簡便,但筆畫形態多種多樣,用筆技巧比古篆豐富。草書、行書、楷書的結構又比隸書簡省,各有相應的書寫技法,用筆、結構更是複雜多變。
書法的基本特點,我們可以從漢字與書寫兩個方面來了解。
(一)漢字 ── 書法藝術的造型基礎
書家作書,終歸是以筆完成漢字之形,又以點畫形態展示用筆之妙。所以蘇軾說:「筆墨之跡,託於有形。」(《東坡題跋.題筆陣圖》)清末康有為說:「蓋書,形學也。」(《廣藝舟雙輯.綴法第二十一》)現在的藝術院校則將書法歸為「造型藝術」。
漢字形體經歷多次演變,形成各種書體,許多古老的漢字都有前世今生。同一種書體的某個字,有繁體有簡體(漢代就有「萬」「万」),有正體有俗體還有異體(見唐朝《干祿字書》)。同是楷書的「門」字,不同時代的書家寫來,筆畫和結構也有差異。所以,趙孟頫《蘭亭十三跋》說「結字因時相傳」。
1. 漢字的結構形態
每一個表意符號的漢字,都是特定的形象。盡管漢字的書體經歷多次變異,卻始終保持著方塊形結構。早期的甲骨文有一些象形字,「雲」字寫得像天上的雲朵,「虎」字是張開大口的虎形,「鹿」字有鹿角,「馬」字有鬃毛。這些象形字,筆畫有繁有簡,結構尚未固定,但大體是方塊形。漢字逐漸蛻變為符號化的文字之後,且不說周正的隸書、楷書,即使省併筆畫的連綿草書,筆畫牽連映帶的行書,仍是塊狀的結構形態。
漢字結構有獨體、合體之分。一般來說,獨體字早於合體字,最初的象形字多是獨體字。東漢許慎說:「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段註本)例如,表示人體的人、口、手、首、止(趾)、足等字,表示動物的牛、羊、犬等字,表示自然物態的阜、水、火、木、玉等字,這類獨體字即是許慎所謂的「文」。利用形聲、會意、指事的方法,將一些獨體的「文」作為表意或表音的部件,互相組合,不斷繁衍出新的漢字,例如「水」字,與其他部件組合,造出許多與水相關的新字,這類合體字即是許慎所謂的「字」。許慎利用漢字繁衍的規律,建立部首,編成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2. 筆畫形態
古篆之後出現的新書體,發端於日常求簡便的俗寫(古人歸結為軍書赴急、官書繁多所致)。新書體的形成,筆畫形態是重要標誌。不同的書體,筆畫形態也不一樣。
就歷史上三種正體而言,篆書的筆畫形態不外線和點,所以用筆技法較為單純;隸書筆畫有點、橫、豎、撇、捺等形態,書寫技法豐富起來;楷書的基本筆畫又比隸書豐富,雖然唐人歸為八種,但書寫技法更為複雜。
每個字形由各種筆畫組成,筆畫形態與字的關係,南宋姜夔《續書譜.真書》作過生動的比喻:
點者,字之眉目,全藉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隨字異形。
橫直畫者,字之骨體,欲其堅正勻靜,有起有止,所貴長短合宜,結束堅實。
撇捺者,字之手足,伸縮異度,變化多端,要如魚翼鳥翅,有翩翩自得之狀。
挑剔者(乚),字之步履,欲其堅實。
書家施展用筆技巧,主要在筆畫。如北宋何薳所說:「古人作字,謂之『字畫』。所謂『畫』者,蓋有用筆深意。」(《春渚紀聞.畫字行棊》)
3. 結字法
結字法是以點畫搭構成字的方法,講究點畫穿插得宜,結構美觀,字形得體。
漢字數量積久而多,字字不同,筆畫結構複雜多變。古人總結出一些結字的規律,當作「書訣」傳授。託名隋朝智果的《心成頌》、唐朝歐陽詢的《三十六法》是較早談結字法的文篇。明朝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清末黃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更為詳盡。這些結字法產生於楷書時代,只是總結楷書結構的一般規律。
其他書體也有各自的結字規律,卻無專門總結的文篇。大體說來,篆書、隸書的結構,注重平衡對稱的周正。草書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而草法本於漢朝相傳的章草《急就篇》,草法即是草書的結構法。王羲之《蘭亭序》是人們學習行書的準則,可以看作行書的結構法。
4. 記識古代書跡也是書法的基本功
漢字的數量與時俱增。現在所見最早的殷商甲骨文,按社科院考古所編輯《甲骨文編》的統計,單字數約在4500左右(已辨認出近千字)。戰國時期的楚國文字,據滕壬生所編《楚系簡帛文字編》統計,字頭為4621個(含異體字)。隨著記錄語言的需要,人們不斷造出新字,東漢《說文解字》收錄單字達9353個。千年之後的清朝,《康熙字典》收錄單字47035個。
古人留下大量書跡,不但數量巨大,而且體態多樣,風格各異。對於常人而言,識寫較為困難(這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一些學者激烈主張廢除漢字的重要理由,也是20世紀提倡簡化漢字以普及國民教育的動因)。但書法家則不懼漢字的繁難,反而喜聞樂見,因為古代書跡是書家取法的資源,所見書跡越多,作書的視野越是開闊。
記識古人字樣是書家必備的本領。清初書家陳奕禧說:「一字之樣無窮,總以博聞強記為主。古人有許多樣子,不去看,又不學,只寫自己無樣子字,吾未如之何矣!」(《綠蔭亭集》)個人的記憶有限,不常用的篆書字、草書字尤為陌生,於是各種書法字典應運而生。較早有金人張天錫所編《草書韻會》(《草書集韻》),清朝以來尤多。康熙年間,陶南望輯錄古代名家草書編成《草韻彙編》。乾隆朝,書畫家石梁編有《草字彙》;文字學家、書家桂馥收集漢魏印文,編成《繆篆分韻》。嘉慶時,袁日省將漢代印文編為《漢印分韻》。今人洪鈞陶影印歷代傳世碑帖、名家手跡、考古出土書跡,編成《篆字編》、《草字編》、《隸字編》。
當代學者編輯的古體字典也很多,如孫海波《甲骨文編》、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容庚《金文編》、高明《古文字類編》、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以及羅福頤《增訂漢印文字徵》。
這些專門的字典,有摹寫,有影印,不但是古文字學者使用的工具書,也是書家印人作書治印所需的圖形資料庫。
(二)書寫 ── 書法之魂
書法的魅力,在於書寫具有不可預測性。書家作書,不能像繪畫那樣先擬畫稿,也不能像治印那樣打印稿,難以預知完成的樣式和效果。書寫之際(特別是行書、草書),只能隨機調控,做到以意率筆的「心手雙暢」,就很不容易了。
書寫貴在「氣韻生動」,最忌填描,特別是行草書,一填描,點畫就呆板,有如「美女眇目」。書寫時,能將手中的筆正用側用,順用逆用,重用輕用,實用虛用;能快能慢,能擒斂能縱放,才能寫出生動有勢的姿態。
漢字書寫的生動性與豐富性,毛筆居功至偉。殷商時代,先民已經使用錐體毛筆作為書寫工具。現在所見最早的古筆,是長沙左家公山楚墓出土的戰國晚期的毛筆。出土時,毛筆套在一枝小竹管內,竹製筆杆長18.5厘米,徑0.4厘米,筆毛長2.5厘米,筆鋒尖挺。毛筆是有彈性的軟筆,能寫出各種形態的點畫,呈現生動豐富的筆勢,所謂「筆軟則奇怪生焉」。書寫時,筆毫會變形—筆頭彎,筆鋒分叉或扭絞,又可謂「筆軟而麻煩生焉」。因此,習書練字也是訓練使用毛筆,學會控制毛筆。書家書法水平的高下,也由用筆的能力見分曉。
書寫有「法」,法是通行的規則。書寫有「道」,道通書者的意趣。唐朝張懷瓘說:「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簡易之道」;書寫之妙,「可以心契,非可言宣」,「深識書者,唯觀神采,不見字形」(《文字論》)。
1. 書寫與筆順
書寫是按筆順把筆畫搭構成字,逐字延伸,成行成篇。筆順是運筆的「路線圖」。所謂書寫的「不可逆」,書法的「時序性」,說來玄妙,其實本於漢字的筆順。
筆順規則隨字體的演變而逐步形成。古文字時代,字形繁,筆順關係疏闊;今文字時代,字形簡,筆順規則嚴密。
殷商甲骨文中,「鹿」、「馬」、「車」的筆畫是摹物狀形的線條,寫這類象形字就像畫字。西周以來,以至秦朝,篆體筆畫越來越簡約,「寫」意日增,大體形成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外後內的筆順規則。但是,篆體筆畫盤曲(「宀」的第一筆兩次改變運筆方向),筆畫仍繁(「氵」要五筆寫成),總體看,篆書的筆順規則並不嚴格。
隸書的成熟,標誌漢字進入今文字時代,徹底蛻去了象形的痕跡,結構平直化,上下筆之間形成了較為固定的筆順關係,書寫的筆勢也隨之增強。楷書脫胎於隸書,筆順承襲隸書。但是,寫隸書、楷書都是一筆一斷,形態上看不出筆順關係。
行書、草書的筆畫牽連映帶,運筆的軌跡很清楚,由筆畫形態可以看出筆順關係。例如「火」的筆順,先寫外側的點、撇,再寫中間的長撇、長捺;「忄」先寫兩點,再寫豎;「万」字最後一筆寫撇。
行書、草書是快寫體,為了筆勢的順暢,有些字的筆順與隸書、楷書有所不同。如行草書的「臣」字,第一筆不是寫橫,而是先寫左邊一豎;又如「里」,先寫成「甲」,再寫下面兩橫。楊凝式草書《神仙起居法》還有一個極端的「倒寫」例子:第七行「冬殘」兩字,因筆勢疾速,「殘」字先寫了右邊的「戔」,再移筆寫左邊的「歹」。
2. 書寫的筆法
用筆的技法,由簡而繁,與書體息息相關。篆書時代,筆畫不外曲線、直線和點,寫字動作簡單,相當於拿筆劃道道,引筆而書即可,沒有複雜的筆法可言。隸書「解散」篆書彎曲回環的筆畫,有了橫豎撇捺點,筆畫形態各異,用筆有頓挫、輕重、轉折、縱斂的變化,所以隸書的筆法要比篆書豐富。寫隸書,每一筆畫大體是朝一個方向運筆。草書、行書形成之後,又出現一些新的用筆方法,如翻轉、連綿。晉朝以來,人們學書率由楷書入手。唐朝書家將楷書的基本筆法與「永」字的點畫聯繫起來,所謂「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張懷瓘《玉堂禁經.用筆法》),名曰「永字八法」。
初學寫字,筆法是規矩;入門之後,筆法是為人所用的活法。書家作書,筆鋒的正側向背,運筆的提按快慢,隨著手勢動作隨機轉換,有筆勢,顯筆意,變化微妙。所以唐朝草書家張旭說:「筆法玄微,難妄傳授,非志士高人,詎可與言要妙也。」(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筆法的增繁,也與執筆姿勢的變化相關。唐朝以前,人們寫字的執筆姿勢是「單鈎斜執」。大約唐朝中期以來,執筆變為「雙鈎直執」,筆入紙的角度與古人不同,摩擦面不一樣,運筆的靈活程度也不同。這樣一來,臨摹古人書跡則難盡筆意,就要改變用筆動作,或者增添一些用筆動作,也就衍生出一些新的筆法。
書家講述筆法心得,初見唐代書學文獻。傳為歐陽詢的《用筆論》,以對話的方式講說用筆之法。孫過庭有「執使轉用」之說:「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鈎環盤紆之類是也;用謂點畫向背之類是也。」(《書譜》)後世盛行的藏鋒之說,也始於唐朝,徐浩《論書》云:「用筆之勢,特需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學書作書講究筆法,雖不能說始於唐人,但盛於唐朝卻是事實。此後,書家視筆法為書法的「核心技術」。
用筆技巧本出自書家個人的經驗,一些書家歸納經驗心得,著於文篇,啟發後學。人們擇取行之有效的經驗而從之,代代相傳,就是我們今天習見的那些常規筆法。千年以來,筆法無論怎樣衍生,無論如何變通,基本筆法一直管用,並不神秘。趙孟頫說「用筆千古不易」,頗受今天書家的質疑,若將「不易」的用筆理解為基本筆法,則可息訟。
古人所說筆法,包括執筆法。唐朝盛傳一篇託名衛夫人的《筆陣圖》,言筆法而先說執筆:「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執之。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學先大字,不得從小。」執筆得法,便於用筆,而用筆貴在筆力:「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
唐朝以來,書家所說執筆法,日見瑣細。晚明書畫家陳繼儒批評:「古人論書有雙鈎懸腕等語,李後主又有撥鐙筆法。凡論此,知必不能書,正所謂死語不須參也。要訣在提得筆起,於轉處有力。」(《妮古錄》卷二)
書學中,筆法屬於經驗性理論。歷代書家所說筆法,具體而微,積累下來的名詞概念甚多,可分為「執筆法」和「用筆法」兩個部分。
執筆法:如單鈎、雙鈎,如五字執筆法、回腕法,以及手指執筆位置的高低。
用筆法:如提按、頓挫、轉折,如中鋒、藏鋒、側鋒,如曲直、向背,如輕重、疾徐、虛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