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讓管與教更睿智
手錶定律
人生的很多苦惱,都來自於太多的標準,讓情況變得複雜,結果無所適從。
以下一則寓言故事,講的就是「手錶定律」。
森林裏有一群猴子,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牠們外出覓食,太陽落山的時候回去休息,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
有一次,一名遊客穿越森林,把手錶掉在樹下的岩石上,被猴子莉莉拾到了。聰明的莉莉很快就搞清了手錶的用途,於是,莉莉成了整個猴群的明星,每隻猴子都向莉莉請教確切的時間,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由莉莉來規劃。莉莉逐漸樹立起威望,當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莉莉認為手錶給自己帶來了好運,於是牠每天在森林裏巡查,希望能夠拾到更多的手錶。皇天不負有心人,莉莉又擁有了第二塊、第三塊手錶。但莉莉卻有了新的麻煩:幾塊錶指示的時間不盡相同,究竟哪一個才是確切的時間呢?莉莉被這個問題難住了。當有下屬來問時間時,莉莉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因此變得混亂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猴子們起來造反,把莉莉推下了猴王的寶座。莉莉的收藏品也被新任猴王據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同樣面臨着莉莉的困惑。
這就是著名的手錶定律的起源。當一個人只有一塊手錶時,他只有一個判定時間的標準,而當他同時擁有兩塊手錶時,他判斷時間的標準就會受到干擾,甚至無法確定時間。也就是說,兩塊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我們要做的就是選擇其中較讓人信賴的一塊,盡力校準它,並以此作為自己的標準,聽從它的指引行事。
如果每個人都「選擇你所愛,愛你所選擇」,無論成敗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擾很多人的是:他們被兩個標準弄得無所適從,身心交瘁,不知自己該相信哪一個。還有人在環境、他人的壓力下,違心地選擇了自己並不喜歡的道路,為此鬱鬱而終,即使取得了受人矚目的成就,也體會不到成功的快樂。
手錶定律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給了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那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團隊的管理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個別員工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這個員工無所適從。
手錶定律所指的另一層含義在於每個人都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之中。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比如在面對兩個各有優點、同樣傾心於你的人時,你一定會苦惱許久,按照身高標準,似乎覺得這個好一點;但按照相貌標準,則覺得另外一個也不錯。這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作出決斷。在擇業時,地點、待遇各有所長的兩家公司,你認為都很滿意,同樣會使你舉棋不定。在人生的毎ー個十字路口,我們經常要面對「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苦惱。
人生的很多苦惱都來自於太多的標準,擁有太多的「手錶」,這所有的「手錶」就會讓情況變得複雜,讓人無所適從。很多人都說這麼一句話:「簡簡單單過一生。」這所謂的「簡單」就是盡量減少自己的「手錶」。就像電影《天下無賊》中的傻根,他之所以快樂,就是因為他只有一個標準。
沒有最正確的表準,只有適合自己的標準
有兩個人一起結伴到山裏露營,一個人的生活標準是浪漫,另一個人的生活標準是現實。
晚上睡覺的時候,現實的人問浪漫的人:「你看到了什麼?」
浪漫的人回答說:「我看到了滿天的星星,深深地感覺到了宇宙的浩瀚,造物者的偉大,我們的生命是何等的溉小和短暫……那你又看到了什麼呢?」
現實的人回答道:「我看到有人把我們的帳蓬偷走了。」
或許有人會問:「這兩個人的看法哪個比較正確?」其實兩者都正確。因為他們的標準不同而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這個世界也正是因為眾多人選擇了不同的標準而變得五彩繽紛。
蘑菇管理定律
每個人的成長都會經歷一些苦難,不能忍受苦難的人只能用一生去忍受平庸,能忍受苦難的人才能突圍而出走向成功。
「蘑菇管理定律」是指剛踏入社會的人,常常會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或只會做打雜跑腿,接受各種無端的批評、指責,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蘑菇生長必須經歷這樣一個「自生自滅」的過程;人的成長也肯定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這就是蘑菇管理定律,也叫萌發定律。
據說,蘑菇管理定律是於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外的一批年輕電腦程式員總結出來的,這些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的人早已習慣了人們的誤解和漠視,最初他們用這個定律來自嘲和自我安慰,但後來流傳越來越廣,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同。
大多數初生之犢都有一段「蘑菇」的經歷,這不一定是什麼壞事,尤其是當一切都剛剛開始的時候,當上幾天「蘑菇」,能夠消除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現實。
無論多麼優秀的人才,初次工作都只能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這是一條必經之路,誰想從這一步跳過去,誰就會跌得越痛。「蘑菇」的經歷對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就像蠶繭,是羽化前必須經歷的一步。很多年輕人走出校園時都抱著很高的期望,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重用,應該得到豐厚的報酬,薪酬成了他們衡量彼此價值的唯一標準。一旦得不到重用,薪金達不到預期,自己編織的夢想就會徹底破滅。這時就容易失去信心,失去工作的熱情,並消極地對待工作。
阿健剛到公司的時候幾乎一個朋友都沒有,他經常春風得意的樣子,吹噓有多少人找他幫忙,哪個人又給他送了禮等,似乎地球沒有了他就無法轉動一樣。同事們聽了不僅不欣賞,而且還極為反感。
後來經過當了多年管理層的父親的善意提點,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毛病。從此,他很少談自己的得意之事,而是謙虛地說自己存在很多不足,他多聽少說,更多的是讚揚別人的成績,慢慢地,他的人緣也好了起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雖然他們思路敏捷,口若懸河,說出的話也有幾分道理,但是剛說幾句就會令人感到狂妄自傲、目中無人,所以別人很難與他們溝通。這樣的初生之犢往往吃不到更好的「草」,因為大部分「老牛」都不願意告訴他更好的「草」在哪裏。
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要學會先當「小苗」後做「大樹」,要學會克制自己的表現欲望。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做好我們要做的事。克制是「忍」的一種,克制自己有助於提高自己的能力,因為克制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要經歷蘑菇的萌發過程,但是如果萌發的時間過長,也會被人認為是無能者。所以,要善於表現自己,尋找機會脫穎而出。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選擇正確的道路。在團體之中,把忠於團隊放在首位,通過堅持不懶的努力,獲得成功。
低調並不輸蝕,反而是一種智慧
蘑菇定律告訴我們要學會忍受起步時的屈辱,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即使完成起步階段之後,仍然要保持低調。俗語說「槍打出頭鳥」,越是那些看上去優秀的人,越容易一落千丈,因為大部分人都把他當成對手。
鋒芒畢露是一種幼稚的行為,正所謂「真人不露相」,真正的高人不會隨便顯示自己的實力。保持低調是做人的智慧,在與人相處時,以一種低姿態出現在對方面前,表現得越謙虛、平和、樸實、惑厚,甚至愚笨、畢恭畢敬,越容易獲得他人的好評;不懂得低調的智慧,過於猩狂跋扈,最終只能是自食惡果。
古人認為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遲。如果一個人總是喜歡顯露自己的才幹,那麼他必然會遭受很多挫折。在現實生活中,做人要善於藏鋒露拙。有才幹本是好事,但是帶刺的玫瑰容易傷人,也會刺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