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鍾南山院士根據其幾個主要健康報告,精心編寫而成的首部健康讀本。書中內容深入淺出,總結出維持健康的五大基石,不僅有詳盡的醫學數據和基礎的保健知識,還有應用性較強的自我保健和自我檢查方法,附有趣味漫畫,教你面對疫情如何健康生活。
◆ SARS抗疫功臣、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首本健康讀本;
◆ 鍾南山半生醫學心得結集,兼具紮實的醫學數據及保健的基礎知識;
◆ 操作性強,適合日常自我保健及自我健康檢查;
◆ 帶出健康知識及理論,適合疫情陰霾下的普遍讀者進讀。
作者簡介:
鍾南山
現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屆「港大百週年傑出學者」。
鍾南山院士是中國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防治的領軍人物,曾出版各類專著《內科學》、《呼吸病學》等20餘部。
章節試閱
關於健康
沒有了健康,
一切都歸於零
「有了健康並不等於有了一切,但沒有健康就等於沒有一切。」
我們生活在一個急劇變化、激烈競爭的時代,這個時代為奮鬥者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我們都在拚搏,在爭取更多的成績,在不斷地挑戰人生的高度,同時也一次又一次地挑戰我們身體的極限。不幸的是,有的人從健康「銀行」裡「預支」過多,以致疾病纏身,有的人甚至因過度勞累,早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21 世紀是長壽世紀。美國學者提出,到2080 年全球人口平均年齡可達到97 歲,女性平均年齡達到100 歲。在1999 年的國際老年節上,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曾向全世界宣稱「人人都能享受100 年」。我國民間也有「百歲笑嘻嘻,九十不稀奇,八十多來兮,七十小弟弟,六十搖籃裡」的順口溜。六十歲才活了一半,還要重新挑戰人生。由此看來,「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老話要進博物館了。長壽的基礎是甚麼?是健康。只有健康才能長壽。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健康快樂100 歲,天天都有好心情,60 歲以前沒有病,健健康康地退休,80 歲以前不衰老,輕輕鬆鬆100 歲,自己少受罪,兒女少受累,節省醫藥費,造福全社會。」我相信大家的願望和我一樣,就是身體健康,愉快地享受生活,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個人在世上會擁有或多或少的財富,我認為健康應該是我們首先所擁有的第一筆財富,也是最珍貴的財富。因為失去了這種財富,其他所有的財富都沒有依附存在的基礎。居里夫人曾經說過,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一個忽視健康的人,就等於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有健康才有將來
「有時候死亡並不是甚麼悲哀的事情,至少能永久地休息了……」如果有人這樣與你交流對生死的看法,你能猜出他的職業麼?這是一位IT 企業的員工在愛立信(中國)通信有限公司前總裁楊邁逝世後留在網絡論壇上的感言,這並不完全是牢騷和抱怨,也絕對不是逃避,而是一種發自內心最真實的想法。2004年4 月8 日傍晚,楊邁來到了健身房。他有健身的習慣,但因為前段時間出差去上海,一直忙於工作上的事,數次推遲了固定的健身計劃。然而他沒有想到,這一次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連日超負荷的高強度工作,他的心臟已不能承受劇烈的運動,在跑步機上跑步的時候,楊邁的心臟突然停止了跳動,這個「所有時間都用來工作」的瑞典男人毫無徵兆地轟然栽倒在跑步機上,年僅54 歲。
我們再來看看國際知名通信公司技術工程師小張的生活:每天工作時間從早上9:00 到次日凌晨2:00 ,中間僅有兩個小時休息,包括吃飯和上下班途中,下班回家後有時還要繼續工作。小張感覺身體狀況十分不好,又沒有時間鍛煉。但沒有辦法,因為無論是公司還是自己,壓力都很大,公司面臨激烈的競爭,員工面臨嚴格的考核,如果不努力,隨時都有被淘汰的可能。所以小張的精神始終處於緊張狀態。對於楊邁之死,小張沒有太多的想法,他認為既然自己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應該預料到這樣的結果。現在是一個競爭的時代,工作不拚命,就會被人取代,不敢有懈怠。自己還年輕,身體還扛得住。
我注意到網上對於楊邁之死的看法,很多人在惋惜、哀歎,對這樣的現狀表示不滿,但是又流露出無奈,並沒有改變這種現狀的考慮。大家都認為只有積極工作才是合格員工的表現,默認了為公司超時勞動的行為。
我們生活在一個急劇變化、激烈競爭的時代,這個時代為奮鬥者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為了生活,為了發展,我們都在拚搏,在爭取更多的成績,不斷地挑戰人生的高度,這種積極進取的價值觀值得提倡。但我不贊成為了工作一次又一次地挑戰身體的極限,這種做法很危險。有的人從健康「銀行」裡「預支」過多,以致疾病纏身,有的人甚至因過度勞累,早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這是悲劇,要避免它的發生,不要過度透支健康。我希望大家盡早認識到這一點,盡量加強自我保健,用心照料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心,然後在這座「青山」上栽種「財富」的幼苗,播下「事業」的種子,再盡心盡力地耕耘、澆灌,最後收穫成功的人生。
關於健康
沒有了健康,
一切都歸於零
「有了健康並不等於有了一切,但沒有健康就等於沒有一切。」
我們生活在一個急劇變化、激烈競爭的時代,這個時代為奮鬥者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我們都在拚搏,在爭取更多的成績,在不斷地挑戰人生的高度,同時也一次又一次地挑戰我們身體的極限。不幸的是,有的人從健康「銀行」裡「預支」過多,以致疾病纏身,有的人甚至因過度勞累,早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21 世紀是長壽世紀。美國學者提出,到2080 年全球人口平均年齡可達到97 歲,女性平均年齡達到100 歲。在1999 年的國際老年節上,聯合國...
目錄
目 錄
上編 關於健康
「有了健康並不等於有了一切,但沒有健康就等於沒有一切。」
我們生活在一個急劇變化、激烈競爭的時代,這個時代為奮
鬥者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我們都在拚搏,在爭取更多的成績,在
不斷地挑戰人生的高度,同時也一次又一次地挑戰我們身體的極
限。不幸的是,有的人從健康「銀行」裡「預支」過多,以致疾病
纏身,有的人甚至因過度勞累,早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有健康才有將來 / 20
一場急病給我敲響了警鐘 / 22
健康的定義 / 24
認識亞健康 / 26
多數白領處於亞健康狀態 / 29
人有三種年齡 / 32
高收入人群老得快 / 35
中年是生命保護期 / 37
中編 健康由健康的生活方式決定
在影響人類健康的決定性因素中,遺傳、社會環境、自然環
境等因素都不是我們所能夠左右的,唯有生活方式,我們可以自
己選擇它、控制它和改變它。因此,我們應該記住,最好的醫生
是自己—我的健康我做主。
影響健康的因素 / 24
生活方式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 24
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是不健康飲食、不鍛煉身體和吸煙 / 27
我的健康我做主 / 31
慢性病可防可治 / 33
下編 健康的五大基石
生命有限,健康無價。健康是條單行線,只能進不能退。人
應該學會關愛自身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識。84 歲的年齡, 40
歲的身體, 30 歲的心態,並不是神話。
心理平衡
一切不利的影響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過於不良的
情緒和惡劣的心境,如憂慮、懼怕、貪求、怯懦、嫉妒和憎恨等。—胡天蘭德
心情鬱悶等於健康殺手 / 40
腫瘤喜歡情緒低落的人 / 41
養生先養心,心養則壽長 / 45
執著追求—心理平衡的基石 / 47
執著追求,但不苛求 / 50
善待自己,善待挫折 / 51
人天生需要別人尊重 / 52
發揮團隊作用,善於培養自己 / 54
助人為樂,心情舒暢 / 55
不要把工作帶回家 / 56
自得其樂 / 57
找個情緒安慰物—寵物的神秘力量 / 59
寵物助人長壽 / 60
為甚麼養寵物能促進健康呢 / 62
合理膳食
早飯要吃飽(30%), 午飯要吃好(40%), 晚飯要吃少
(30%)。「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飲食「多樣化」,多吃各
種顏色的青菜、水果,多吃白肉,限制高脂肪尤其是動物性脂肪
食物,限制酒精的攝入量。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僅次於吸煙的致癌因素 / 65
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預防癌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 67
我的飲食經 / 70
多樣化飲食有益健康 / 71
吃肉大有講究 / 73
合理烹調,葷素搭配 / 75
適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 77
戒煙限酒
吸煙可以導致40 多種致命疾病,包括口腔癌、食道癌、喉
癌、肺癌、胃癌等,幾乎所有的人體組織、器官或系統均可受到
吸煙的危害。據了解,全世界每年死於與吸煙有關疾病的人數高
達300 萬人,相當於每10 秒鍾就有1 人死亡。專家預計這一數
字在2020 年將上升到1000 萬人。
吸煙危害健康 / 79
吸煙與肺癌 / 81
即使少許二手煙也很危險 / 84
今天就戒煙 / 86
適量飲酒並非人人有益 / 88
適當運動
甚麼時候,你把體質鍛煉和功能鍛煉看成跟吃飯、工作、睡
覺一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你的精神境
界將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 95
青少年「高身材,低體質」令人擔憂 / 97
不同年齡段,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 / 102
早防早治
人的健康如堤壩保養,當最初發現有滲漏時,只需很少力量
便可堵塞漏洞;如果不加理會,待要崩堤時才作補救,則縱使花
費更多的人力物力,亦未必能挽回。
輕傷要下火線 / 107
過度疲勞等於追逐死亡 / 109
早防早治是小投入大回報 / 112
定期體檢,疾病早發現 / 116
提倡個性化健康體檢 / 118
定期體檢可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 119
癌症發現早,大多能治好 / 122
拯救更多的乳房 / 128
常見癌症的預警信號 / 129
目 錄
上編 關於健康
「有了健康並不等於有了一切,但沒有健康就等於沒有一切。」
我們生活在一個急劇變化、激烈競爭的時代,這個時代為奮
鬥者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我們都在拚搏,在爭取更多的成績,在
不斷地挑戰人生的高度,同時也一次又一次地挑戰我們身體的極
限。不幸的是,有的人從健康「銀行」裡「預支」過多,以致疾病
纏身,有的人甚至因過度勞累,早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有健康才有將來 / 20
一場急病給我敲響了警鐘 / 22
健康的定義 / 24
認識亞健康 / 26
多數白領處於亞健康狀態 / 29
人有三種年齡 / 32
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