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理解的〈顏淵問仁章〉
原文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顏淵》(第十二)
顏淵是誰?
解讀此章,須應先知曉發問的是甚麼人。
向孔子問「仁」的,是顏淵。那麼,顏淵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們若先知道顏淵的本性、為人,和他與孔子有怎樣的關係,那麼,孔子為甚麼會作這樣的回答,所側重的地方在哪裏,都有了基礎的鋪墊,理解章義的方向就不會弄錯了。
顏淵(前521 年-前481 年),本名顏回,字子淵,春秋時魯國人,少孔子三十歲,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為人聰敏、好學,聞一而知十,居七十二門徒之首,以德行稱著,有「復聖」之稱。然壯年而歿,孔子哀之。
且看看《論語》裏,一些關於顏回的記載: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雍也篇〉)。
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
回也。(〈雍也篇〉)。
據上述兩則,足見顏回的德行修養甚高。
又於《論語.先進篇》,所記顏淵之事尤多,如: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
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這是「孔門四科」,「德行」為最要,而領德行之冠首的,就是顏回。
孔子與顏回的感情有如父子,所以孔子曾說:「回也,視予猶父也。」
又孔子甚看重顏回,但顏回早死,且死於孔子晚年,因此有:「顏回死,子曰:『天喪予!天喪予!』」的慘痛記載,又:「顏回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慟,是過哀的意思。(以上俱見〈先進篇〉)。
綜合上述,可見顏回的優點很多,如:好學,德行高超,安貧樂道等。他與孔子的關係有如父子。因此,顏淵問仁,孔子的回答很具體也很仔細,這既是專就顏回的德性本質而作答,也是孔門闡說「仁德」最重要的理論所在。而「克己復禮」等句的意義,對應於顏回的德性本質,應該怎樣解釋,也有了明確的取向。
「仁」的基本意義是甚麼?
「仁」,是孔門學說中最重要的道德概念。「仁」在《論語》(一般的通行本)裏,出現了109 次。
據《說文解字》的解釋:「仁,親也。」段玉裁注:「親者,密至也。從人二。會意。〈中庸〉曰:『仁者、人也。』注『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因此,根據字書的解釋,「仁」的基本字義是:「兩人相遇相處,表示親切和問好的意思。」
在儒家的典籍裏,「仁」有以下各種不同的意義:
上下相親謂之仁。(《禮記.經解篇》)
子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禮記.中庸》)
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
仁者,無不愛也。「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
仁,愛也,故親。(《荀子.大略篇》)
因此,「仁」的基本字義,就是「愛」,「親之、愛之」的意思。但「仁」在孔門思想中,是一個極崇高的「道德概念」。在《論語》中,孔子說了很多關於「仁」的道理,但從沒有給予「仁」下定義。為甚麼呢?
這是因為「仁」是「複雜的概念」。所謂「複雜」,因為它有不能定限的意義和內容;換句話說,「仁」有極豐富的內容,而且會因人、因時、因事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和意義。其實,「仁」本身就帶着強烈的道德意義。既具「道德意義」那就必然帶着「實踐性」,一旦具有實踐性,那就必然具有個別、時效、特殊、多元等意義,就是這個緣故,所以不能指定以某一意義作為它的定義。因為下任何一種定義,都不夠圓滿,也不是最準確的;而且,一有定義,就會將「仁」的意義狹窄化,實踐「仁德」的人,或許會執着「仁」的局部意義當作整全的意義而實踐,其後還以為已取得「仁」的道德神髓和全部精義,問題可就大了。
又,「仁」是複雜的。要感覺它、認識它,按層次說,起初是「感性」的,如乍見孺子將入於井,乃生惻隱之心(不安),這就是從「感性」方面感受到「仁」的內存於心;有了這種感覺、感受,再作反思,那就是「知性」的,我們要了解、確實認識「仁」是甚麼,這就是「知性」的;到了認知清楚「仁」的大概,要作理性思考以求力行實踐,有時甚至要殺身成仁,這是「理性」的。但「仁」,到最後,是超越一般的理性,那就是「仁」突破了個人自我,而進至宇宙大化(所謂踐仁而知天),那是聖賢境界,從境界層次來說,那是清明無礙,優美逍遙的藝術境界 。
孔子在《論語》中有百多次提及「仁」,那是孔子本人從高層次體驗過「仁」後,才能有這多元、深入的解說。這不是說:是孔子發現「仁」,而是說:孔子是體現了人的生命中最真貴之價值所在,在長期體驗和力行中,感受到「仁」的價值、意義,為了予世人標示原則及指出路向,因而提出「仁」。
而孔子回答弟子問「仁」,其回應每因人而異,除了見到孔子是因人之要而施教外,亦可反映「仁」的含義能統合諸德 。而〈顏淵問仁〉這章,正好是說明實踐「仁」的根本工夫,其中對認識「仁」的意義、「仁」與「禮」的關係及實踐德操的實用意義等,都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