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陳寅恪北宋的文明極為昌盛,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時代。在重視知識、重視工商、重視人民生活的同時,北宋也打破了傳統中國的行政型及封閉式城巿的體制,出現了新型的城市化。北宋城巿居民因而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從事製造、貿易、營商和演藝娛樂事業的自由。「城巿」這一名詞,因而在北宋起出現了新的涵義。
創作於北宋末年的《清明上河圖》,以汴京的一角為舞臺,精彩絕倫地展現出北宋時城市、百姓生活、經濟活動、技術水準的方方面面。它不但是世界級藝術珍品,也是世界城市文明史的重要部分,值得世人再三閱讀、欣賞和思考。
本書以國寶《清明上河圖》為對象,逐一分解其中細節,生動講解北宋都城汴京為何可以被稱為城市化的一個典範。
作者簡介:
薛鳳旋
原籍福建,1947年出生,在香港長大和受教育。他畢業於香港大學,取得地理學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1974-1977年就讀倫敦大學倫敦經濟學院,得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薛教授專著及編著共約四十本,國際學術論文逾一百篇,主攻城巿、區域發展、基建和發展策略研究。著作包括:《北京:從傳統國都到社會主義首都》《中國的大都巿》《中國區域發展報告》《香港與澳門》《澳門五百年》《香港發展地圖集》《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清明上河圖》乃驚世畫作
二零一一年的上海世博大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不但是中國當今的需求,其實也反映了中國一千年來的追求,並通過3D多媒體大螢幕動態的將北宋著名作品《清明上河圖》,以創意的動畫方式向近億的中外參觀者展示:中國在一千年前的北宋已懂得城市應如何發展才可以令生活更美好。
驚歎一:一千年前的城市面貌與生活的重現
這幅寬二十四點八厘米、長五百二十八點七厘米的絹畫,大概創作於公元一一一一至一一二零年間,即十二世紀初。這時北宋自開國(九六○年)以來已經歷了約一百五十年的相對的和平,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達至歷史高峰,加上科技的進步,令不少中外學者認同:此時的北宋已是全球經濟最發達、文明最為昌盛的國家。而在地區發展上更體現為高度的城市化和嶄新的城市。據一些歷史分析,北宋末中國已有四十六個人口十萬以上的城市,加上為數更多的中小城市及鎮,當時的城市化率可能已達百分之三十,這與近一千年後,即一九九零年代的中國差不多。
這幅近一千年前的巨畫,通過精心佈局及選材,內中包括河道、城門、樹林、遠近山、六百八十四個人物、九十六匹畜牲、一百二十二座房屋、二十九艘船艇、十五輛車,二十多家店舖及八頂轎等。它加上高超縝密的寫實及藝術手法,有機地將這些原素貫通,構成完整故事,使人好像處身當時的汴京,感受到北宋當日的城市狀況及生活。甚至有人說:它「不是照片、勝似照片」,其心理與視覺體驗是震撼的!這樣一幅如實地反映一千年前的城市生活的藝術畫作的確是中外無雙,令人驚歎。
驚歎二:一紙絹品竟能在近千年無數次轉手中保存下來
現存於世的古代文物珍寶,多是金石製品,如石、玉、金銀等器皿。古書古畫而能留存至今的極為罕見。像《清明上河圖》這樣的大型長卷,能千年之後仍然倖存,足以令人稱奇。更使人不可思議的乃這件被北宋皇帝收藏而且被評為「神品」的珍寶,一直成為政權交替及官商爭奪的目標,屢易主人至少二十多次,竟然能被神奇地保留下來。不但如此,通過畫背的題跋、題詩與印章,我們可以較詳細地知道它經歷過多少次的風險與兵荒馬亂。一張古畫能有這樣詳細的流轉記錄,令人拍案驚奇之餘,亦挑起無限的感慨。
七次進宮、六次出宮
畫作大約成於北宋徽宗宣和、政和年間而被收於宮庭內府。一一二六年金兵攻破汴京,虜走皇室、大臣等數千人及宮廷珍寶文物北返,北宋亡。《清明上河圖》亦隨之而入金朝內府。不知何故何時,畫卷流出內府,被張著於一一八六年購得,時為北宋亡後六十年。之後,畫卷又重入元朝內府。一三四三年元朝內侍以偽作換取真本並將它轉賣給私人,再經二人之手後於一三五一年再由楊準購得。因此,它在作成後二百年間便已歷盡滄桑,三次在內府收藏,三次流出宮外,至少被四個私人收購過。
元朝最後一位購得《清明上河圖》的是周文府,時為一三六五年,三年後元亡。之後,畫卷在民間流轉了近一百三十年後,不知經歷過什麼人,至一四九一年時被明朝的朱文徵、徐溥擁有。後經李東陽、陸完、顧懋宏、嚴嵩和嚴世藩父子分別擁有後,終因嚴世藩於一五四二年被抄家而再入內府,結束了在民間(自公元一三四三年開始)達二百年的流轉。
明朝最後一位有記錄的擁有者乃太監馮保,據他自跋乃是他在一五七八年時竊為己有。自後,畫卷又再流落民間,到清朝乾隆年間再入內府,因此明亡後亦有近二百年的另一次在民間流轉。乾隆年間亦有兩次短暫地被私人陸費墀和畢沅所擁有。至嘉慶年間(一七九六︱一八二五)畫卷再度入宮收藏,並留在「清宮」直至末代皇帝溥儀攜畫出宮為止。其在清宮時間大約一百五十年。自一九四五年後至今則一直由國家收藏。
因此,在近一千年間,《清明上河圖》七次進宮或由國家收藏,六次出宮;此外還被有記錄的十五位私人收藏者一度擁有。其間有約三百七十年留落民間而不知被誰收藏。經歷這樣的坎坷,而畫卷能保存下來,真乃民族之大幸、中華文明之大幸、世界藝術之大幸!
第一章《清明上河圖》乃驚世畫作
二零一一年的上海世博大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不但是中國當今的需求,其實也反映了中國一千年來的追求,並通過3D多媒體大螢幕動態的將北宋著名作品《清明上河圖》,以創意的動畫方式向近億的中外參觀者展示:中國在一千年前的北宋已懂得城市應如何發展才可以令生活更美好。
驚歎一:一千年前的城市面貌與生活的重現
這幅寬二十四點八厘米、長五百二十八點七厘米的絹畫,大概創作於公元一一一一至一一二零年間,即十二世紀初。這時北宋自開國(九六○年)以來已經歷了約一百五十年...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清明上河圖》乃驚世畫作009
驚歎一:一千年前的城市面貌與生活的重現011
驚歎二:一紙絹品竟能在近千年無數次轉手中保存下來011
驚歎三:真本賽過多少贋本、偽本013
驚歎四:「動態清明上河圖」迷倒多少眾生019
第二章 偉大的商貿城市—汴京031
《考工記》規定的傳統中國城市的性質與規劃032
行政型城市的代表—唐代的長安035
北宋新型城市化的動力038
北宋新型商貿城市—汴京041
第三章 《清明上河圖》中的商貿活動及城市經濟045
汴河的運輸與旅遊046
飲酒與釀酒064
餐飲與茶館075
百貨與醫療082
自由的競爭:店舖的位置與裝飾088
第四章 《清明上河圖》中的城市管理與體制097
廂坊制下的城市管理098
防火、用水、綠化、街河治理103
市郊與菜肉供應108
煤的應用:新能源與工業革命114
城市商品稅121
第五章 《清明上河圖》中的社會各界125
市民文化:「瓦子」及小說與說書126
自由就業:個體戶與創業128
城市交通:車、轎、馬、騾、驢與步行136
儒、釋、道合流150
鬧市中趕科場的讀書人?154
第六章 十世紀至十二世紀初的城市化華章157
公元九六○—一一二七年(十世紀中至十二世紀初)的汴京與中國城市化158
和當時(十至十二世紀)國外主要地區城市發展的比較159
《清明上河圖》的啟示164
參考資料166
目錄
第一章 《清明上河圖》乃驚世畫作009
驚歎一:一千年前的城市面貌與生活的重現011
驚歎二:一紙絹品竟能在近千年無數次轉手中保存下來011
驚歎三:真本賽過多少贋本、偽本013
驚歎四:「動態清明上河圖」迷倒多少眾生019
第二章 偉大的商貿城市—汴京031
《考工記》規定的傳統中國城市的性質與規劃032
行政型城市的代表—唐代的長安035
北宋新型城市化的動力038
北宋新型商貿城市—汴京041
第三章 《清明上河圖》中的商貿活動及城市經濟045
汴河的運輸與旅遊046
飲酒與釀酒064
餐飲與茶館075
百貨與醫療082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