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我們的《上古漢語新構擬》問世至今已經四年了,現在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上海教育出版社、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聯合香港中華書局將在大陸和香港兩地同時出版《上古漢語新構擬》的中文簡體版和繁體版。如果中國的語言學研究者對本書中的許多新見解感到意外,我們並不會特別吃驚。我們期待著中國同行的反應,希望中國的同行能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我們的上古音構擬提出具有深度的和建設性的討論意見。正如書中所明言,我們並不認為我們的構擬系統是對上古漢語語音、形態和詞彙諸方面研究的定論,「新構擬」從本質上說是對迄今尚未得到解釋或者尚未得到充分解釋的語言事實所作的一系列假設。
自本書出版以來,學界同仁已經指出書中文字上的一些紕繆,我們自己也發現了一些疏漏。所幸這些錯誤只需做一些細微的更正,還不至於累及全書的基本觀點。儘管目前我們已發現有必要對某些構擬進行修正,但這些修改並沒有呈現在中文版中。為使中文版與原版之間保持一致,除了一些明顯的錯漏和誤字,我們決定盡可能少修改。中文版翻譯完全基於英文原版,未作任何顯著改動。英文版的勘誤表近期已刊布在我們的網站上:ocbaxtersagart.lsait.lsa.umich.edu/。
書末所附《構擬詞表》包括了全書中討論過的全部漢字,並標注了出現的頁碼。讀者也可從上述網站下載構擬全表,這是我們在2014 年9 月20 日上傳的,其中包含約5000 字,分為三個以不同形式排序的PDF 文檔。同時還有一個單獨的xlsx 表格文檔可供下載,內容與PDF 文檔完全一致。5000 字的構擬全表也收錄了本書《構擬詞表》中的內容。長短兩份詞表使用的是完全相同的構擬系統。
我們非常感謝本書的譯者來國龍教授、鄭偉教授和王弘治教授的勤勉工作;感謝馬坤博士和沈瑞清博士校讀了譯稿;感謝陳致教授對這項翻譯計劃的支持。在此還要特別感謝來國龍教授,他發起並多方協調這項工作,此外還一同參與翻譯了書中的部分章節。我們由衷感謝上述諸位向中國的學術界引介我們的「新構擬」。我們審讀了他們的翻譯文本,並認為中文版準確地反映了我們在英文原版中的學術觀點。
作者
於巴黎和安娜堡
2018 年9 月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