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香港潮州商會作為觀察政府與社會的新視角,通過考察商會存在的合法性、商會的內部治理結構、商會的社會網絡以及商會的外部制度環境等變量在不同時期的狀況與特點,揭示了一百年來香港潮州商會從自治到協治再到共治的發展模式及其社會治理功能的變遷邏輯,並深入討論了回歸後,在香港特殊社會背景下,香港潮州商會參政議政功能的凸現及其成因。
本書借助對香港潮州商會這一特定社會現象的研究,力圖與現有的理論成果進行對話,強調在香港的社會治理中正是眾多愛國愛港愛鄉民間社團的參與及其功能的發揮,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香港社會的緊張與衝突,保持了香港長期的和諧與繁榮。
民間商會:百年歷史凝聚工商精英。
治理結構:百年變遷適應社會需要。
參政議政:回歸後投入參與政治。
名人推薦
作者突破一般社團研究側重線性描述的平面框框,把一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民間社團放到更大的時代歷史背景,運用社會學知識,從公共管理的角度來分析潮州商會的社會理功能和作用,揭示這家老牌商會屹立香江逾百年,不斷傳承和發揚光
大的內在邏輯、內生動力和外部因素,不僅具有歷史和學術價值,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高佩璇(香港潮州商會會長)
華南師範大學的吳巧瑜教授,經過多年的深入研究,撰寫了這冊學術水平極高的傳世之作,詳細論述了香港潮州商會逾百年的發展變遷模式,與及在不同歷史階段對社會的影響和重要貢獻。預計這冊重要的學術著作,將會被各大學及公共圖書館珍藏,日後成為研究潮商及香港潮州商會的重要參考書籍和資料來源。──李焯芬(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