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趙書雷
書籍承載思想、傳承文明,讓人類的經驗、智慧和創造擺脫個體生命束縛,聚沙成塔,在茫茫宇宙中創造出文明奇跡。今天,一個小學生掌握的知識要多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神甫,一個普通人能獲得的娛樂超過中世紀的歐洲國王。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帶來更快節奏、更高效率、更多內容。早在1985年,波茨曼就在媒介批評名作《娛樂至死》中提出電視娛樂化話語給公共認知帶來的衝擊,包括理性的減少、秩序的混亂、邏輯的弱化。當下,這樣的後果無疑正以更加尖銳、更具衝擊力和破壞力的形式呈現:內容高速爆炸,注意力成為稀缺。
優質的內容要爭取注意力,好的包裝和表現、傳播手段從未如此重要。真實的故事、良善的價值、美好的思想,都要先經過傳播的考驗,才能在文明大廈中擁有自. 己的位置,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中國藝術強調表現的不僅是印象、概念,更要表現內在的肌理,要傳達的是精神而非外形。八大山人筆下的一隻山雞、一條怪魚,石濤筆下的一樹一果、一葉一花,無不以最少的線條、最簡約的渲染,表達最豐富的內容和內心;黑雲壓城、狂風蔽日,畫家筆下也不過幾竿搖曳的竹子。而在書的設計中,設計師既要表達自己的創意和理念,又要把作品的內容抽象到藝術層面,面臨原作轉化和藝術轉換的雙重考驗,再加上成品工藝的種種制約。著名書籍設計家秦龍設計書籍裝幀時就時常仔細研讀原著,反覆推敲考慮,比較多種方案,所以許多作品得以成為公認的經典。今天,即使秦龍這樣的優秀設計師,也要面對來自快消文化和算法的競爭,這是每一位設計師都需面對的時代命題。
2018年開始,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汪耀華開始「最美書海報—上海書業海報」的徵集、評選活動。他曾表示,「做成了這件事,我自然有點愉快」。在我看來,這一評選為書業的傳播和審美提供了舞台,讓書的藝術獲得了聚光燈,是上海書業的一件大事。汪耀華因為「愉快」而砥礪不懈,一做就是六年。經過他的鼓與呼,上海書業海報的影響力、美譽度和品牌價值顯著提升,評選的參與面也更加廣泛。2023年評選中,共計收到70家單位745幅海報,分別由155位設計師設計。經過專家認真評選,評比出最佳創意獎2幅、最佳視覺獎3幅、一等獎 10幅、二等獎20幅、三等獎 25幅、優秀獎184幅,共計244幅。這些海報設計新穎、創意獨特、節奏明快,與圖書內容貼合緊密,無愧「最美」的榮譽。
從歷史上看,「美」和「善」常常緊密相連。我們通常把對別人的善意稱作「成人之美」,又把崇敬的風範譽為「美德」。在書業中,這一特點更加鮮明:書是善的載體,裝幀設計是美的表達。衷心祝願「書業海報評選」這樣的美事、善事越辦越好,讓思想受到更多關注,讓好作品歷久彌新。
2024年2月3日
(作者為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