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請客吃飯》內的文章出自於李銳奮(Frank)自法國回澳不久,即開始於《澳門日報》副刊專欄「優質混沌」中撰稿。該專欄自1994年開始,由五位作者共同負責,每人每周撰寫一篇,持續接近十年。該書為這批文章第二本結集出版。
本書文章為編輯所選,一共七十二篇,皆為回歸前Frank在專欄所寫的文章。
內容集中在Frank個人生涯中的主要面向:此地的文化藝術發展。不管手中拿的是筆、相機或是什麼工具,這始終是他牽掛於心,不斷觀察、思考,貫徹理念之中,不息訴諸於筆墨與行動的面向。
這次選的文章中有部份為回歸前澳門一些較引人關注的文化事件,Frank或為始作俑者,或參與其中,或敲鼓拍和,無論哪一個角色,他以坦率直白之姿以事論事,甚至與權力對峙,這種文化議政的力度,其實是平常不過且自然而然的事,是那個年代文化人的其中一項社會功能,但好像已在看似無事的虛空之處生起了一團野火。
澳門在回歸前確實存在某種獨特文化氛圍,在「用文化請客吃飯」的常態下,華人與葡人的文化動向,以及當時的能量流動,有些景況可能今天已不復見。但即使不再,文字仍能傳遞能量,讓我們今天仍能回望、反思和面對。
無論身處哪一個城市,他口中喃喃念著的都是那個城市。
作者簡介:
李銳奮,筆名李灌原,學生稱他為Frank Sir,朋友稱他為阿奮、阿Frank等。北京出生,十歲來澳。大學時主修新聞傳播,畢業後於《澳門日報》當新聞記者期間,愛上法國新浪潮電影,決定赴巴黎尋夢。
入讀法國巴黎第三大學(Université Paris III),1990年獲電影及錄像學士。同年考入國立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ENSAD),修讀攝影。1991年參加法國攝影博物館舉辦之「街頭人生」國際攝影比賽獲一等獎,作品於巴黎大皇宮展出,並由攝影搏物館永久收藏。1992年曾赴古巴創作,遙與卡斯特羅揮手。1993年畢業,回澳任教於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
電影、攝影、音樂、文學等皆為其畢生所愛,回澳不久即接觸佛學,奉行簡樸茹素的生活。曾於法國、澳門、香港進行多次攝影個展、聯展等。1995年 創辦藝術團體「石頭公社」。2001年「石頭公社」進駐婆仔屋並成立「婆仔屋藝術空間」,李銳奮出任藝術總監。後仁慈堂收回婆仔屋,原班人馬遷往牛房繼續運作,後改名「牛房倉庫」。2004年,發現患有腦癌,經治療後即重拾教職及牛房倉庫工作,康復期間開始大量繪畫。2006年,由邊度有書出版《邊走邊看》攝影文集。繼續攝影及繪畫,舉辦個人攝影展及小型繪畫展,並前往紐約、韓國、法國等地交流及舉辦攝影展等。2017年,腦癌復發。2022年5月離世。
章節試閱
當藝術文化的大部分資源只由少數人(或只由官方)操控時,為爭取發表機會,藝術很容易淪為直接或間接的宣傳品,創作人自我設限,更易趨向單一化、精英化,不敢突破自己也怕接受挑戰。
那面白白的牆
(1998月年10月14日)
照理文化團體的健康發展應該比得到多少資助更重要,這就需要建立獨立的、較有公信力的文化機制去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規劃出一幅藍圖,將文化納入提高民眾整體心智水平的層面內,而非單純出於功利性的、裝飾性的、實用性的考慮。
文化,現在該是從另個角度去看它,思考、使用它的時候了。
文化囈語
(1999年5月19日)
也想到有時候,「沉默」,也需要很大的勇氣,當口號聲整齊地在身邊響起時,當眾口一聲時,當個人變得渺小不堪時,「沉默」,表示清醒、不隨大流、保持一點自我。
欣賞「沉默」
(1999年3月3日)
澳門在港人心目中大概離不開是個娛樂、消費的好地方,也是個四處暗藏罪惡的危險之所。不過,沒有一個答案跟政府宣傳的澳門形象扯上邊。甚麼文化都市、中西文化交融之所等,而被訪者絕大多數均是作者的文化界朋友。
港澳碼頭
(1999年4月14日)
我曾好奇地加入過那些示威隊伍裡,切切實實地感受一下這種在街頭表達意見的風氣。只見身邊的人其實都是些很普通的市民,有的還拖兒帶女好像在趕赴什麼聚會似的,一點不覺得劍拔弩張的氣氛。上街抗議、宣示不滿,似乎成了理所當然的表達方式。
下次在小城的街上見着這些隊伍時,實在不必大驚小怪的了,盡量放輕鬆點。
街頭
(1996年11月29日)
然後一整個下午,我們就在城外和自己熟悉的小城遙相對望。不論走到哪裡,都念着小城,一會兒隔着一片草地去看它,一會兒又站在一座正在興建中的大橋上看,之後又在海上晃動的小艇邊從路、氹、澳的邊邊繞行,忽然發現自己怎麼好像不太認識這個地方了,它原來還有好多面被我們忽略了。
城裡城外
(1997年8月20日)
哀悼這些被連根拔起的小杉樹的同時,從四周傳來的閒言閒語裡,我覺得更值得哀悼的是那一顆顆變得冰冷的人心,他們的冷言冷語讓人心寒。他們不會覺得拔樹這種行為橫蠻無理,也不去為樹太少而擔心,反而異想天開為有一天太多人種樹而憂心,「假如每個人都種自己心愛的樹,那怎麼辦?」我不知道這是甚麼邏輯。
此時此刻,我倒想說,假如真的有這麼一天的話,那我們的澳門已經變成個天堂了。可惜,我們離這一天還非常遙遠,尤其是當四周還有許多冰冷的心在慢慢的跳動。
哀悼杉樹,和⋯⋯
(1997年11月19日)
出於「發展」的需要,我們已經犧牲了風景秀美的西灣海傍,城市化讓東望洋的燈光黯然失色,現在,連最後一處仍值得澳門人驕傲的寶地也愚昧、粗暴、人為地給破壞掉了,這難道就是當局九九回歸前送給我們的禮物?!這也太刺激了吧。
面對眼前這觸目驚心的事實,如果這就叫做「發展的代價」,我寧願不要「發展」。這可是會叫子孫後代唾罵的「發展」藍圖。
「視而不見」,「無可奈何」。對了,我們幾乎每天都要重複這些動作。官員們和發展商們當然有他們的理由去漠視罔聞,可對於還想繼續在小城住下去,還冀望自己的地方會變得更讓人留戀難忘的我們,是不是還容許繼續的「視而不見」下去?
痛心
(1998年4月8日)
當藝術文化的大部分資源只由少數人(或只由官方)操控時,為爭取發表機會,藝術很容易淪為直接或間接的宣傳品,創作人自我設限,更易趨向單一化、精英化,不敢突破自己也怕接受挑戰。
那面白白的牆
(1998月年10月14日)
照理文化團體的健康發展應該比得到多少資助更重要,這就需要建立獨立的、較有公信力的文化機制去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規劃出一幅藍圖,將文化納入提高民眾整體心智水平的層面內,而非單純出於功利性的、裝飾性的、實用性的考慮。
文化,現在該是從另個角度去看它,思考、使用它的時候了。
文化囈語
(1999年5月...
作者序
重見故友
黃仁逵
李銳奮又回來了,帶着他的照片和報章雜文。
我從文集最末一頁慢慢往回看,如電影裏一個悠悠的 Zoom-In / Track-Out 鏡頭。昔日的他與他鍾愛的澳門城如片如絮漂過,一個他愛之深責之切的小城,處處氲氤,帶點不擾人的市聲,鏡頭下的街巷草木,總帶着點依依,彷彿拍完了照,那光影那景緻就會隨時消失於無形。而事實也是如此,一些他鍾愛的物事,確然剝落了。也許這就是人們攝影的原因,在物像情懷消失以前,趕緊抓住點什麼。拍攝的人總是如此落寞如此被動,你得遇上了對眼的,才能按動快門。是以我懷疑阿奮更愛的是電影,拿一個窩心的故事,把他想見到的光影物事串起來。可惜他沒能做這個以前就離開了,要是有天人們在他的遺物裏翻出個電影劇本,我絲毫不會覺得意外。
繪畫也是阿奮所愛,不光是看,而是自己動手畫。他眾多的畫稿有個共同點,就是線條與细碎的色塊都遊走如音律如舞,我在畫裡看到了阿奮心神飛翔的紋路,每回問他何時會辦個展覽,他就腼腆地笑。
李銳奮下回再来的時候,我希望能帶一個展覽,外加一本厚厚的畫集,千言萬語,都在了。
重見故友
黃仁逵
李銳奮又回來了,帶着他的照片和報章雜文。
我從文集最末一頁慢慢往回看,如電影裏一個悠悠的 Zoom-In / Track-Out 鏡頭。昔日的他與他鍾愛的澳門城如片如絮漂過,一個他愛之深責之切的小城,處處氲氤,帶點不擾人的市聲,鏡頭下的街巷草木,總帶着點依依,彷彿拍完了照,那光影那景緻就會隨時消失於無形。而事實也是如此,一些他鍾愛的物事,確然剝落了。也許這就是人們攝影的原因,在物像情懷消失以前,趕緊抓住點什麼。拍攝的人總是如此落寞如此被動,你得遇上了對眼的,才能按動快門。是以我懷疑阿奮更愛的是電影,...
目錄
序
重見故友文:黃仁逵
那面白白的牆
透明度
雙年展道聽途說
噪音過後
從本土到國際
場內的風景和絮語
多講無益
抄畫
有關評審(雙年展觀察一)
缺乏新鮮感(雙年展觀察二)
承認不足(雙年展觀察三)
攪弄死水(研討會一)
關於藝術教育(研討會二)
反省(研討會三)
火的年代
那面白白的牆
文化大夢
用文化請客吃飯
「最後,文化⋯⋯」
文化囈語
文化「懶人」
郎大師手上的傻瓜機
畫意等同藝術?
「長鼻子」眼裡的中國人
跟蹤.偷窺.攝影
「新趨勢」
雨中的描寫
法國人手中的皮影
文化「懶人」
滿地石頭
「身份」上場
想到波依斯
請來談創作
一個關於「女性」的展覽
潦倒藝術家
開放工作室
回到電影
查布洛的新作
電影一百年
想起了胡士托
布烈遜的電影
北回歸線上的巴黎
陽光裡的片斷記憶
久違了,高達
別了,情人
一位演員
又遇盧馬
霧裡的電影
又逢盧馬
又見公路
回到電影
欣賞「沉默」
《港澳碼頭》
討論
有關那個城市
有關罷工
青天
有關那個城市
湄公河上
隱於市
博爾赫斯書店
街頭
很靜很淨的國家
京城
城裡城外
夜裡城市
哀悼杉樹,和⋯⋯
紅樹林怎麼辦
痛心
又⋯⋯一件
遺產.保護
看回歸
回歸前夕
告別的時候
別離
編後語
序
重見故友文:黃仁逵
那面白白的牆
透明度
雙年展道聽途說
噪音過後
從本土到國際
場內的風景和絮語
多講無益
抄畫
有關評審(雙年展觀察一)
缺乏新鮮感(雙年展觀察二)
承認不足(雙年展觀察三)
攪弄死水(研討會一)
關於藝術教育(研討會二)
反省(研討會三)
火的年代
那面白白的牆
文化大夢
用文化請客吃飯
「最後,文化⋯⋯」
文化囈語
文化「懶人」
郎大師手上的傻瓜機
畫意等同藝術?
「長鼻子」眼裡的中國人
跟蹤.偷窺.攝影
「新趨勢」
雨中的描寫
法國人手中的皮影
文化「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