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回顧民國89年學會剛剛成立,會務還在摸索當中時,我們承接桃園縣文化局委託,參與楊梅地區民間文學採集工作,我們帶著錄音機、相機、筆記本,踏出採集的第一步,或續或斷,漸漸的收錄了好幾位長者的歌謠、故事、謎語、諺語等,轉眼已屆四年。已生疏許久的客家話再度重回記憶,原來師父話是指歇後語,謎語叫做令子,這些也算是「新知」。而採訪之初,時有因為音調關係,誤解意思,鬧了一些笑話,也成為日後我們歡笑的因子。
我們採集內容大部分以歌謠為多,故事其次,所以文化局已陸續編印了四本楊梅客語歌謠,及一本楊梅客語故事。而這本則以諺語及謎語為主,以及若干四句、歇後語,是幾年下來,從不同受訪者口中,陸續的收錄訪問累積所得,所以文化局決定單獨發行一本專刊。本冊內容多樣,有富含人生智慧、親情倫理等寓教深義的內容;也有民俗、時令、天文、氣象,顯現先人智慧的結晶,也有戲謔互罵但又雅俗共賞,不失為民間文學代表,堪稱一本深俱文化傳承的文集。
遺憾的是我們第一年採集的王李勤女士已仙逝,無緣將這本文集呈現給她。儘管歲月無情,耆老逐漸凋零,我們發覺夥伴吳秀榮老師及姊妹們,常不經意隨口而出的客家俚諺語,不但豐富了我們使用客語的內涵,也憑添許多言語上的趣味性,更慶幸後繼有人。有時在交談中,被他們用師傅話罵了還不明白,待回神過來,才猛然驚覺,這不就是我們要採集的寶物嗎?而這些都來自幼環境薰陶,她們的母親吳葉笑妹女士,更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雖年事已高,記憶衰退,但在姊妹們的詢問討教下,講述了不少客家諺語。而其他年長的講述者,有歌謠、諺語、故事、謎語綜合呈現,分別收錄於他本歌謠篇中。講述內容也充分呈現時代背景的民間文化,值得細細品味。
蒐錄完成,姜通男先生及許碧珍小姐,在編排及註解的後置作業十分辛苦,他們更是本集的大功臣。感謝文化局一系列的出刊,相信大家都樂見此成果能夠完整呈現。但願大家秉持對鄉土的熱愛,繼續發掘更多的寶,也期待能再「現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