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9 項符合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電視劇書衣版)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36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身為一個母親,也是升學制度上來...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0/09/10
身為一個母親,也是升學制度上來的學生來看確實有不同的解讀方式。 升學體制上的殘缺,唯有讀書高的壓力。 或許書中的管教方式不對,但覺得在學生以及社會資源的輔助下,應該要讓同樣問題的學生學習正確的溝通方式或學求解決之道,其實在讀完這本書後比較在乎的是,受傷的孩子最後的心理問題。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視劇書衣版)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視劇書衣版)

作者:吳曉樂 
出版社:網路與書
出版日期:2018-07-05
語言:繁體中文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電視劇書衣版)



千★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以愛之名扼殺小孩,光怪陸離的怪獸家庭,猶如懸疑小說般的教養故事。
★華人社會虎媽、虎爸的戰歌成了孩子的悲鳴。
★你的孩子,他/她不是你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作者臉書追蹤人數破萬、UDN專欄點閱率最高超過8萬。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
李偉文 (作家)
幸佳慧 (童書作家)
楊翠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駱以軍 (小說家)
盧蘇偉 (財團法人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蘇巧慧 (財團法人超越文創教育基金會前執行長)
聯合推薦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仍在發生……

說故事的人,是個證人。她花了七年時間,打開一扇又一扇的大門,走進不同的家庭。在門的背後,她見證了各色光怪陸離的景象:一個每日給兒子準備雞精、維他命的母親,在收到兒子成績單的當下,卻也毫不猶豫地甩出一記耳光;為了安撫雙親,躲在衣櫃裡欺騙別人也傷害自己的兒子;也或許,她看見一種用鈔票堆疊起來的親情⋯⋯她以為她是家教,只需帶給學生知識,沒想到學生及他們的家庭帶給她更多的衝擊。
什麼是教育的本質?愛是有條件的嗎?
本書沒有給家長教條式的叮嚀與建議,只有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故事。這些故事之所以存在,是期待我們去凝視一個初衷,靜下來,好好想想,把小孩帶到這世界上的初衷。

為孩子發聲!
別為了考試扼殺你孩子

作者簡介:

吳曉樂

台中人。1989年生。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喜歡鸚鵡。

人生原本走得直直的,順著親友的建議,不往語文的路走,改填一個明亮的系所,以為從此幸福快樂。

卻沒想到自己越讀越心虛,越讀越悶悶不樂。

畢業未久,即做出決定:短時間內不考國考,也不想從事法律相關工作。

做出決定的當下,第一次覺得人生逸脫軌道,失去方向。

十八歲那年遇見第二位學生,相處經驗太美好,從此展開我在不同人家間奔走教書的生活。

二十二歲,生怕蹲在家裡成日胡思亂想,接了一堆案子塞滿所有時段,如今二十又五,八年過去了,得了好多故事。

一邊感到驚奇玩味,一邊寫下,書寫的同時也在修補自己。

TOP

章節試閱
〈第1個家:人子,與貓的孩子〉(摘文)

我很少想起眼鏡仔。他是我第三個家教學生,家住台北榮星花園附近。

說到眼鏡仔,整個人乾乾瘦瘦,捏不出幾兩肉,倒是戴了一副很笨重的眼鏡。眼鏡仔說,他近視已經七、八百度了,醫生曾恐嚇他,再不控制一下,眼鏡仔長大後可能就要失明了。可是,眼鏡仔控制不了,他每天都被成績綁架了,每天都用眼過度。

隨著年紀漸長,或許是對於往事的一種懷戀,我變得很常想起我最初的幾個學生。

除了眼鏡仔,對,就除了他。

這麼多年過去,在回憶的長廊上,一一唱名我教過的學生時,我總忽略眼鏡仔。想起他...
»看全部
TOP

推薦序
【推薦序】走進故事屋 / 楊翠(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逐頁閱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好像闖進一座故事城堡。作者的文字清暢靈動,我依循書頁的節奏與動線,走進一間間故事小屋,見證了一則則生命文本。

曉樂有很好的說故事能力。每個故事的開場,以一句去脈絡化的話語,鋪設一條時空甬道,讓主角現身引路,點燃故事的靈魂,營造懸念,開啟想像,搶奪你的目光,讓你不由自主想要繼續看下去。

作者的敘事策略,不見張牙舞爪,也沒有虛文矯情,淡描實說,卻高潮迭起,每一則讀來,都讓我不禁鼻酸。這就是曉樂的文字魅力:簡潔、...
»看全部
TOP

作者序
【自序】記得那些臉 / 吳曉樂

我們服膺一套教育方法,往往是因為這套方法教出了「一個」成功的小孩,坦白說,這樣的想法其實很空洞,把小孩好的壞的打包成一團,再歸因於「父母的管教」,不僅忽略其個人特質,也忘了把他所處的環境納入考量。

一樣的教育方法,可能打造出一個世俗眼中的成功模範,也可能將一個小孩的天賦摧殘殆盡,只是後者的情形沒人關心,我們不喜歡失敗的例子,只想傾聽教育神話。

這些話不是我想的,是我的摯友、其中一篇故事的主角。

書寫過程中,她的話反覆在我的腦海裡盤旋。

在你看完這些故事後,你一定會問,...
»看全部
TOP

目錄
推薦序:走進故事屋(楊翠)
自序:記得那些臉 (吳曉樂)

第1個家:人子,與貓的孩子
第2個家:他沒有家了
第3個家:必須過動
第4個家:私的迷思
第5個家:一脈不相承
第6個家:天賦
第7個家:衣櫃中的小劇場
第8個家:怪獸都聚在一起了
第9個家:高材生的獨白

後記 莫失莫忘
TOP

商品資料
  • 作者: 吳曉樂
  • 出版社: 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日期:2018-06-20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8頁 開數:25
  • 類別: 中文書> 少兒親子> 親子關係
圖書評論 -   評分:
 身為一個母親,也是升學制度上來...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0/09/10
身為一個母親,也是升學制度上來的學生來看確實有不同的解讀方式。
升學體制上的殘缺,唯有讀書高的壓力。
或許書中的管教方式不對,但覺得在學生以及社會資源的輔助下,應該要讓同樣問題的學生學習正確的溝通方式或學求解決之道,其實在讀完這本書後比較在乎的是,受傷的孩子最後的心理問題。
雖然嘴巴上不求小孩的成績頂上,自己在社會上苟延殘喘的打滾多年,看到的一定比孩子多,最希望的是不輸在起跑點上,至少未來的人生能過的去。
書中是一種社會的現實,在許多國家下也未必沒有這類的問題存在,就算出書了,那誰來解決根本問題?值得思考。
 很喜歡吳曉樂的文字,她將與學生...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5/19
很喜歡吳曉樂的文字,她將與學生相處過程中,對於教育的質疑書寫成一個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每一段故事既讓人心痛又覺得真實,想請問父母到底成績對你們來說,是條件還是基本還是你們的面子呢?這是一本每個為人父母都該要研讀的書,好好思考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是真有你們想像的如此單純。
 【以愛為名的劊子手】 前...
轉載自博客來  無評分  2020/05/19
【以愛為名的劊子手】

前陣子公共電視和netflix網路評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十分火熱,最近我才因為在搜尋親子相關議題的書籍時重新研讀了一下這部影集及原著。比較好奇的是,與我童年的台大法律系高材生,她在社會所站的發言位置及思考角度。

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努力進入台灣大學,或者不說台灣大學,我們也可以重新去思考,世界百大名校在台灣的就業市場如何火熱的事情,如果你不是那種靠著自己努力背著龐大學貸、還找不到自己所愛的工作,或者還在還債中的漂流青年,我們可以將框架放大到整個社會所期待價值觀。當我們每個成績都近乎完美,而這個社會完全卻完全不在乎時?

有人認為成績不能代表一切,但我好奇這世界到底甚麼能夠代表?或者甚麼才能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理想的愛情伴侶?

我很慶幸,但我同時也很矛盾厭惡必須靠自己的努力,才能進入國立菁英大學念書,但同時我也很厭惡因為家裡資源不足,沒有辦法讓我爭取更好的競爭力。當那些正在享受眾多資源的菁英安然蹲坐在補習班享受幾十萬的英語,甚至是第二外語補習費、才藝班的同時,我必須浪費時間去餐飲業打工,而沒有時間跟金錢可以投資自己,我甚至連國立大學的學費都付不出來。
那些能夠在台灣大學念書的資優生,有多少不是也享受了許多的社會資源及家裡豐厚的經濟基礎呢?

當這個國家或者是職場的高層老闆在要求國際觀、世界觀的同時,他們有多餘的金錢將孩子們送出台灣去學習外語或去隨意旅行,而我們仍舊困在鬼島領那22k都不到的低薪。

我完全可以理解富人希望孩子能繼續壟斷社會資源的心態,也完全可以理解窮人對於孩子放牛吃草,任其自生自滅的心態,但難道整個社會都沒辦法可以取得一個平衡點嗎?
沒有人會怪這個體制、怪這個社會,我們就只能回去怪父母?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A...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0/04/23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A-

來自一位家教多年的經驗,紀錄著9個家庭的真實故事,父母殷殷切切的期盼,成了孩子一輩子沈重的負荷了,書中的9個小孩子都有一個共通的特色,沒有一個簡單又快樂的童年,心中都有一個陰暗的小世界,一篇又一篇的故事在眼前上演著,如此真實,真實到我胸口感到抑鬱。

父母的我都是為你好、父母的比較心態、父母的漠不關心,讓孩子對於父母從應該的依賴安心轉而成了討好或是逃避,世界上父母本應是孩子最親密的家人,怎麼成了孩子厭惡、害怕的源頭。

還記得,中中剛出生時,我異想天開的以為他是一張白紙,我只要好好的知道我的目標並且按照步調,中中一定可以很好,這一切在2歲他還無法完整的說出4個單詞時徹底破滅,我發現父母的期待跟小孩的各別狀況真的差距太大了,我感謝上天讓自己有機會可以退後一步,學習陪伴與等待,讓自己放下那些驕傲跟荒謬的期待與規劃。

現在的自己,我喜歡看著中中晴晴對於書本的喜愛,看到他們對於新事物的好奇我喜悅著,我試著去欣賞著他們不同的個性以及特質。

當媽媽真的不容易,學習當媽媽一切從有孩子後開始,每一個母親都希望當一個稱職的好媽媽,無形之中我相信不少的媽媽都給了自己相當大的壓力,要求自己做好一個後盾,找到這中間最舒服的點,我想是一輩子的功課吧。

Idea:
1.父母的言行態度,隨時隨地都在影響小孩子的每一個動作;而父母本身,可能也深受上一代父母的言行態度所影響。
2.小孩不是滿足家長慾望、想像的容器,或者是載體。他不是黏土,任由家長恣意妄為地往自己喜愛的方向捏來揉去。

Action:
當孩子的助力


#書單
#推薦書單
#好書推薦
#閱讀
#閱讀心得
#教養推薦書單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reading
#book
#bookstagram
#books
#booklover
 之前讀了<不良女性主義者...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11/27
之前讀了<不良女性主義者的告白>,推薦序的作者就是本書作者吳曉樂女士,查到這本書,感覺很有意義,看完以後真心推薦~本書出版時她25歲而已,卻對於人性有深刻的觀察和反省,用一種冷靜卻不失溫暖的文字,紀錄台灣教育體制的陰暗面。東亞的文化圈基本上繼承了中國傳統的科舉考試制度,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是所有孩子的唯一使命。我在其他書中讀過,韓國和中國的大學聯考之競爭程度,絕對不亞於台灣,反正我們這些國家都把學歷捧上天,好像人生少了一個漂亮的學歷,一切就完了。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讓很多家長把孩子的成績視為養育孩子成功與否的標竿,分分計較,為了讓孩子的名次往前,不惜一切代價,有時候揠苗助長的後果,把孩子的未來給毀了。這本書想要提出的反思就是如此,學歷真的如此重要嗎? 成績好就是人生順遂的通行證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

作者本身是台大法律系畢業的高材生,優秀的學歷讓她得以職業家教為業,寫作本書時她已有七年的家教資歷,這段期間她教了數十位學生,走入各種家庭,第一手觀察台灣的父母如何教育下一代。其實呀,天下父母心,書中的家長,大多是出於父母之愛,畢竟誰不希望孩子成龍成鳳? 只是他們的方法或執念,不適於自己的孩子,最終兩敗俱傷,令人唏噓。作者很會說故事,你會想一篇故事接著一篇的閱讀,相信每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某種啟發吧。大家都經歷過台灣的教育體制,多多少少都會有似曾相似之感。

既然都開啟話題了,我也忍不住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功課還不錯,高中是台南一中,大學考上成大電機,不過大二就轉到會計系去了,研究所念國際企業,出社會後進了產險業。一路走來,我也常常回過頭去思考學歷,或者說唸書到底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學歷重要嗎? 恩~當然啦,不能否認,現實生活裡,檢視一個人的資歷,學歷都是放在最前面的條件之一,高等教育的那紙文憑,成為判斷一個人優劣的第一印象。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產生呢? 在眾多衡量標準中,學歷是淺顯易懂,最直接顯示一個人過往成就的標準,久而久之,社會就普遍以學歷為基準了。關於高等教育如何演變為今天的黃金準則,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閱讀<優秀的綿羊>,這本書對於整個高等教育有很深刻的探討。

我的學生時代回憶很單調,努力讀書,不停地讀。國中時,師長叫我們好好準備基測,開心地進了縣市的第一志願,人中之龍齊聚一堂,繼續準備學測指考,青春熱血就揮灑於參考書的扉頁上了,成績達標的高中生,選填醫學、電機、法律,長輩們耳提面命,安穩的出路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可以避免跌跌撞撞,何樂而不為呢? 孜孜矻矻的,當個工程師吧! 有多少人意志堅定地走在夢想的路上? 摸索方向,應該是每個人必經的旅程吧。我很幸運有信任我的父母,讓我隨心所欲,探索各種可能。其實長大後,有一種深刻的感受,那句經典的電影台詞,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每個人最終都會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且,學歷只是人生online中角色養成的一項技能,有當然好,缺少此技能,也不至於game over。

我也當過三年多的家教,教過好幾個學生,其中一位學生成績普普通通,高中畢業就去念警專,結果世界如此之小,我在中部縣市當替代役,某一天服勤,看到一個眼熟的警察押著人到服役機關,認出對方後,我們兩個都嚇了一跳。讀書最誠實的目的通常是為了賺多一點錢,他一出社會月入5萬,反而比我研究所畢業眾多職業選擇的薪水還高許多。周圍也有其他親友,不怎麼愛念書,人生也過得順遂美滿。

各種人生都能夠很精采,好好加油,希望我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當被賦予父母這個頭銜時 難免...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11/20
當被賦予父母這個頭銜時
難免會依過去的成長經驗
引領孩子面對他們的未來
幸運的話,可以成功複製美好
不幸的話,會錯失無限的可能
一名家教在七年授課間
對學生家庭的貼近觀察
九篇考試制度下的故事
都有倒吸一口氣的震憾
用力過度的角色扮演
捆綁太緊的親子關係
留在孩子心裡的痛點
承載著家長深重的愛
 喜歡作者對於每段故事的尊重,且...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8/15
喜歡作者對於每段故事的尊重,且一個故事中常有對同個角色的不同面向描述,這也時常提醒我,看待一件事情或一個人時,不能只從單一角度、單一立場去想,因為每件事、每個人的行為都是有多元因素影響著的。
作者對書中每個學生和家庭的用心和反思,讓人感動。
 ......吳曉樂的《你的孩子...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8/14
......吳曉樂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將她在當長期擔任家教時看到的一些光怪陸離的現象,以散文方式一篇又一篇寫來,說是短篇小說也可,多少篇文章就有多少個可能正在受苦的孩子......

大部分的小孩,注定一生和父或母叛逆糾葛或平安相處一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寫了最極端的幾個故事。......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吳曉樂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9/05/11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吳曉樂
看完了公視的電視劇後,就很想看看原著,此書太難排,因此購入。我的書衣是電視劇照,女兒覺得很恐怖,所以索性拿掉書衣,封面三隻層層疊疊的大象🐘,說的就是升學的壓力吧,最下面那隻小象最無辜!

我不敢高呼成績不重要,因為被一位家長厲聲質問過,甚至來學校興師問罪
「你這樣的想法如何讓我孩子上武陵?」「85分這種分數能看嗎?孩子還竟然回嘴說你說成績不重要,過程比較重要!」

說真的,當下我是很想說「這位媽媽,我們才小四!」不過學校主任沒給我機會,因為主任太強大,直接糾正媽媽的想法。
我是在想,成績是很重要啦!但讓一隻魚去爬樹,難道就很藝術?滿分的背後到底代表的孩子的求學熱忱,還是慘白的童年?
國中時,我的父親從不為排名打我。記得國一第一次段考平均90.5,排名是班上倒數第五名,父親看完我的平均搖搖頭說:「讀得這麼認真,考得也理想,還是倒數,你們班同學很強,你自己要認真一點。」至此,我的成績單父親都不看,簽名都交給我。也許是這樣對我的肯定,我一路求學都很順遂,甚至連大考都很幸運,是個考運亨通的人。而在這樣的肯定下,我越讀越認真,越讀越快樂,至今仍沒終止學習、閱讀。

愛學習的我,真的很感謝從沒否定我的父親、交代母親不可因成績打我們的外公(我知道我媽忍得很辛苦!)也感謝自己,沒有成為書中那讓孩子挫折、害怕的父母。推薦此書給任何一位孩子在就讀的媽媽,期望我們都不要成為作者筆下的母親。
 我知道做父母的難免都會對自己的...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5/01
我知道做父母的難免都會對自己的兒女有所期望,所以對他們會有很多要求,也會讓他們上很多的課程,這些做法他們都覺得是為我們好,但卻忽略了小孩自己的想法,有時家長為我們規劃的求學計畫,對我們的要求,往往是因為對自己的童年有所遺憾,所以希望自己的兒女可以替他們完成,或因為從小接受的教育方式就是如此,這並不能怪他們,但應該先跟我們好好溝通而不是直接做。我們得我很幸福,因為我們家的教學方式較自由,所以家人對課業不會有太多的要求,因為他們覺得學會比較重要,而非分數,所以我從來沒有請過家教,也沒補習。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它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作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節錄自紀伯倫《先知,論孩子》,如果你真的很愛自己的孩子,也對他有很高的期望,請與他好好的溝通,是時候要學會放手。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心靈的本質有聲書第9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6-01
66折: $ 1056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完全指南 地球編年史全系列(八冊)
作者:撒迦利亞.西琴
出版社:新星球出版
出版日期:2021-08-02
66折: $ 2534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心靈的本質有聲書第3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4-11-03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夢、進化與價值完成有聲書第4 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國中翰林新無敵自修社會二下{113學年}
作者:翰林編輯
出版社: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30
$ 402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膽大黨 16 (首刷限定版)
作者:龍幸伸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5-01-23
$ 12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邏輯學入門:88個邏輯學常識,提升思辨能力,辨識思維謬誤,清晰思考,理性生活
作者:格桑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4-26
$ 268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13)限定版
作者:豐田悠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3
$ 18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輝達之道:黃仁勳打造晶片帝國,引領AI浪潮的祕密
作者:金泰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5-01-03
$ 35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山野花香(全)
作者:清風九度
出版社:北京億森同創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17
$ 59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