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房的下午茶
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是點心時間。大人也知道再隔一陣就是晚餐,但是做著耗費體力的工作,有時候會忽然「青狂食夭」,不吃不行。
忙的話就吃麵包,或是媽媽中午放進大同電鍋燜煮的紅豆湯綠豆湯。我們家的紅豆湯其實沒有湯,只是一大鍋極甜的軟紅豆,吃的時候舀進碗裡,自己兌冷開水調整甜度,才變成湯。好處是兌完開水以後,剛煮好的紅豆不會太燙,或冰過的也不會太冰,很適合入口;壞處是,我永遠覺得外面賣的紅豆湯比較好喝。最開心的是媽媽一早買菜時就在市場買了「粉料仔」,放在冰箱給我們下午當作消暑點心。粉料仔是樹薯粉或地瓜粉做的QQ小粒粒,本來是透明白色,商人加各種色素染得紅紅黃黃,製成各種形體,細圓粒的方粒的長條的都買一點,加入一些愛玉丁、仙草條、粉粿,放在二號砂糖熬出來的糖水裡,冰涼來吃,夏天午後很受歡迎。我現在很想念粉料仔的時候,就去叫一碗八寶冰,半冰加冷開水,而且要挑不趕流行不用黑糖水的店家,那才是我的古早味。
爸爸吃甜食容易溢赤酸,胃食道逆流似乎是沈默打拚的男性常見的國民症狀,而且肚子餓的時候,終究還是鹹點比較撫慰人心,蒜頭拌麵線是最容易做的一道,麵線燙好以後拌入拍碎的蒜瓣和一匙豬油就行了,我跟在阿嬤和媽媽身邊看了幾次就學會。有時候爸爸忙得不可開交,吩咐我:「去叫媽媽給我撒一碗幼麵,順續問看阿公阿嬤咁欲呷。」下午點心這種東西很少只煮一碗,我曾經真的只煮一碗,結果被所有路過的大人念:「續不免問別人咁欲呷膩!」直到我臭頭為止。正確做法是在家裡前前後後逐一問過,阿公要不要吃麵線,阿嬤要不要吃麵線,媽媽要不要吃麵線,收集好訂單,才一次煮好全部,分端給各人。大人常常怕我會忘記,會叮嚀我先「去店口/後壁問看怹咁欲呷」,因為每個人都賣力在工作,不該有誰的肚子失照顧。
阿嬤心血來潮的時候,會以「顧胃」的名目燉湯給爸爸喝。為了以形補形,全家陪爸爸吃了不少豬肚燉淮山,淮山就是曬乾的白色山藥,沒有特別的味道,燉久以後鬆軟開來,配著切成條狀的豬肚,並不難吃。蘆薈燉排骨就很怪,生蘆薈切開來有一股狐臭味,燉過以後味道溶進湯裡,吞下去以後還有酸澀的後味,大概是那層綠色外皮的緣故。明明飄著油花看起來很爽口的排骨湯,喝起來卻不是大腦能認知的排骨湯味道。依照慣例,我在湯煮好以後,依阿嬤吩咐去問前面後面的大人要不要也來一碗,不明就裡的大人們紛紛說好,但是續碗的只有爸爸,因為阿嬤說是特地煮給他顧胃的,叫他要多吃點。
印象中蘆薈燉排骨也就吃過那麼一次,爸爸吃到後來滿臉憂悶,問阿嬤這一招誰教的,怎麼這麼難吃,阿嬤既懊惱又困惑,說是聽菜市仔矮仔明在講,哪個村什麼庄的誰誰誰就是用蘆薈燉排骨吃好胃病的,「我想講厝裡種這多蘆薈便便哪,啊知影會這歹呷」,她喃喃檢討幾個烹煮程序,是不是沒去皮,還是沒汆燙,而其實那個治好胃病的誰誰誰,究竟在哪個村什麼庄根本沒有人知道,即使有心也無從諮詢。我半輩子以來一直很好奇,被菜市場傳言耽誤的人,和從菜市場傳言得利的人,究竟哪一種比較多。
雖然家裡就是賣補藥的,卻很少吃什麼厲害的補湯,鄉下人往往「賣瓷的吃矻」,意思是賣瓷器的人家反而用缺角的碗盤當餐具,因為完整的要用來賣錢。家裡偶爾會吃的補,也只是拿一包一百塊的加味四物來燉雞,爸爸對他的四物加味配方很自豪,說這個已經「足補足香」。我也喜歡偶爾吃一次四物雞,藥鋪裡的小孩不怕藥味,雖然黑嚕嚕一碗,但是裡面加了蜜芪蜜草,還有燉過的雞皮雞肉香,湯汁喝起來甜甜滑滑潤潤,小孩子說不出道理,只知道很滿足,這大概是世人老愛拿雞湯撫慰身心的原因。
能夠吃到這種藥鋪版的下午茶,通常拜阿嬤心血來潮所賜,可能那幾天她覺得自己,或是哪個家庭成員氣有點虛,就會上市場買雞回來燉。阿嬤對食物充滿熱情,也樂於用食物和家人分享她的熱情,如果我不是和阿嬤同住,會漏失很多口福。爸爸和媽媽都是口慾簡單的老實人,阿嬤老到不碰廚房以後,這種機會就少了。去年冬至我正好回老家,媽媽居然想到要拿加味四物做湯底,煮了一個藥膳蔬菜鍋,說是人客整天都來帖補,「咱家己無補親像不對咧」,算我賺到。
亮起來的房間
逢年過節和寒暑假特別令人期待,因為叔伯姑姑們會帶著小孩回老家來,餐桌上會多出好吃的菜,堂表兄姐弟妹也會與我分享他們的旅行零食,平常被規定得死死的作息,因為家裡有其他人出現,難免受到影響,可以堂而皇之地晚睡看電視,做了什麼壞事,爸爸媽媽也會因為牽涉到別人的小孩,罰得輕一些。不過,最讓我感覺鬆一口氣的是,平常那些黑暗的房間,終於可以亮起來。
老家有許多房間,阿公蓋房子的時候,分配了許多生活空間給各個子女,大家一路各自成家,往外發展以後,空房間漸漸多了起來。好處是躲大人的時候很方便,一樓二樓上下前後都有地方可以躲,壞處是,到了晚上,暗的地方永遠比亮的地方多。大人為了省電,不許我四處開燈,我只好在腦袋裡想像自己擁有各種防禦魔鬼的絕技,才有勇氣獨自走進陷入黑暗裡的二樓房間,去做功課,並且入睡。
有人能一起來點亮二樓的燈真是太好了,老房子平常無精打采,終於能盼到幾天燈火通明的日子,連空氣也振奮起來。阿公和阿嬤當然開心,會特別上二樓來看看棉被夠不夠蓋,需不需要多搬一台電扇,要不要點蚊香。尤其是阿嬤,我感覺得到她的快樂。
年紀還小不必負擔工作責任的我,和年紀大了可以隨意翹班的阿嬤,共享的日常比任何家庭成員都多。每一天,我聽她抱怨姑姑的婆家不夠慷慨,擔憂大伯的營收,苦惱該怎麼安排叔叔的人生。她煩惱,我也憂愁;她憤怒,我也不平。所以當她的臉忽然亮光彩、步伐特別有勁的時候,我就知道她所掛念的子女們回家來,令她異於平常地快樂,就好像腳踏車的輪胎,平常跑起來穩穩當當的,也沒什麼不妥,但是忽然充飽氣的那一陣,轉動起來特別有氣勢。
每一次假期結束,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城市,老家恢復原來的平靜,我和阿嬤又成為彼此相伴的老搭檔。後院曬著客用棉被和枕頭,等著烈日消毒過後要收回被櫥。被櫥就在二樓那些難得點燈的房間,曬好的棉被混雜著舊棉絮和陽光的氣味,對摺再三摺,一床一床疊進櫥底,被單上張牙舞爪的紅豔花朵,被收服在方形長條裡,一款壓著一款,最後放上繡有鴛鴦水鴨滾著荷葉邊的枕頭,闔上櫃門,繼續用霉味收藏心底的盼望。
我曾經以為,阿嬤的盼望也是我的盼望。她盼望家人回到身邊,有人陪她說體己話垃圾話,而我盼望的是新鮮的生命力。這兩件事往往同時發生,讓我誤以為是同一件,以為為她帶來快樂的家人,也是為我帶來快樂的家人。相聚太美好,便顯得平日的生活像是次要的、無聊的、暫時的等待。我和阿嬤一起期待著團聚的美好,盼望等待能夠趕快過去,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就是平日生活的一部分。
表弟們和弟弟都長到可以追逐爭吵的歲數以後,玩在一起難免有事端。有一次,我眼看阿嬤對於頑皮鬧事的表弟沒有意見,卻對同樣頑皮鬧事的弟弟予以責怪,覺得很不公平,於是開口問她為什麼。阿嬤破口大罵,說我大漢了,敢黑白講話了,居然指責她。阿嬤的怒氣令我手足無措,但是我瞥見避開阿嬤視角站在廚房的媽媽,臉上的表情很微妙,像笑又不是笑。這才意外地發現,媽媽其實偷偷在同意我做了這樣違逆長上的事,原來我為弟弟出了一口氣,也同時為媽媽順了一口氣。我自此開始意識到,我和阿嬤一起盼望著的「家人」,其實是我的「親戚」,除了阿公阿嬤之外,安靜的爸爸媽媽,和需要保護的弟弟,才是我的「家人」。
阿嬤生我的氣生了很久,大概是第一次有人敢這樣挑戰她的權威,爸爸不得不出面處罰我,罪名是沒大沒小。但事實上,當時已經沒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阻止我,挾著他們慣出來的長孫女的驕氣,乘著青春期的敏感,開始懷疑這個家庭試圖植入到我身上的家庭觀。一直以來,阿公和阿嬤都物以稀為貴地,抱持著「人以罕見為親厚」的態度,雖然我因為機靈又狗腿,向來都在他們親厚的圈圈裡,但是忽然明白自己的父母是親厚圈外的無聲人,令我非常不安。
深厚的感情基礎讓我和阿嬤終究恢復良好的祖孫關係,心裡即使明白對方的愛在某些方面會有界限,並不妨礙彼此在其他方面互相付出。家人之間的愛沒辦法非黑即白,相互依存就是同時損耗又修補著。我仍然是最懂她腰痠腿痛的人,她也還是我閃避父母威權時的避風港,我們仍舊一起翻著月曆,期待假期和年節的團聚。只是她抱著一樣的盼望往老裡活,而我逐年地驗證,她的失望來自於把親厚寄望在長距離之外。令她感到滿足的家族團聚越來越短,次數越來越少,直到她離世。多年以後,我為她感慨沒有更珍惜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感到安慰,並且讓自己活在更容易獲得的滿足裡,直到來不及。
人世原來是重逢的少,別離藥房的下午茶
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是點心時間。大人也知道再隔一陣就是晚餐,但是做著耗費體力的工作,有時候會忽然「青狂食夭」,不吃不行。
忙的話就吃麵包,或是媽媽中午放進大同電鍋燜煮的紅豆湯綠豆湯。我們家的紅豆湯其實沒有湯,只是一大鍋極甜的軟紅豆,吃的時候舀進碗裡,自己兌冷開水調整甜度,才變成湯。好處是兌完開水以後,剛煮好的紅豆不會太燙,或冰過的也不會太冰,很適合入口;壞處是,我永遠覺得外面賣的紅豆湯比較好喝。最開心的是媽媽一早買菜時就在市場買了「粉料仔」,放在冰箱給我們下午當作消暑點心。粉料仔是樹薯粉或地瓜粉做的QQ小粒粒,本來是透明白色,商人加各種色素染得紅紅黃黃,製成各種形體,細圓粒的方粒的長條的都買一點,加入一些愛玉丁、仙草條、粉粿,放在二號砂糖熬出來的糖水裡,冰涼來吃,夏天午後很受歡迎。我現在很想念粉料仔的時候,就去叫一碗八寶冰,半冰加冷開水,而且要挑不趕流行不用黑糖水的店家,那才是我的古早味。
爸爸吃甜食容易溢赤酸,胃食道逆流似乎是沈默打拚的男性常見的國民症狀,而且肚子餓的時候,終究還是鹹點比較撫慰人心,蒜頭拌麵線是最容易做的一道,麵線燙好以後拌入拍碎的蒜瓣和一匙豬油就行了,我跟在阿嬤和媽媽身邊看了幾次就學會。有時候爸爸忙得不可開交,吩咐我:「去叫媽媽給我撒一碗幼麵,順續問看阿公阿嬤咁欲呷。」下午點心這種東西很少只煮一碗,我曾經真的只煮一碗,結果被所有路過的大人念:「續不免問別人咁欲呷膩!」直到我臭頭為止。正確做法是在家裡前前後後逐一問過,阿公要不要吃麵線,阿嬤要不要吃麵線,媽媽要不要吃麵線,收集好訂單,才一次煮好全部,分端給各人。大人常常怕我會忘記,會叮嚀我先「去店口/後壁問看怹咁欲呷」,因為每個人都賣力在工作,不該有誰的肚子失照顧。
阿嬤心血來潮的時候,會以「顧胃」的名目燉湯給爸爸喝。為了以形補形,全家陪爸爸吃了不少豬肚燉淮山,淮山就是曬乾的白色山藥,沒有特別的味道,燉久以後鬆軟開來,配著切成條狀的豬肚,並不難吃。蘆薈燉排骨就很怪,生蘆薈切開來有一股狐臭味,燉過以後味道溶進湯裡,吞下去以後還有酸澀的後味,大概是那層綠色外皮的緣故。明明飄著油花看起來很爽口的排骨湯,喝起來卻不是大腦能認知的排骨湯味道。依照慣例,我在湯煮好以後,依阿嬤吩咐去問前面後面的大人要不要也來一碗,不明就裡的大人們紛紛說好,但是續碗的只有爸爸,因為阿嬤說是特地煮給他顧胃的,叫他要多吃點。
印象中蘆薈燉排骨也就吃過那麼一次,爸爸吃到後來滿臉憂悶,問阿嬤這一招誰教的,怎麼這麼難吃,阿嬤既懊惱又困惑,說是聽菜市仔矮仔明在講,哪個村什麼庄的誰誰誰就是用蘆薈燉排骨吃好胃病的,「我想講厝裡種這多蘆薈便便哪,啊知影會這歹呷」,她喃喃檢討幾個烹煮程序,是不是沒去皮,還是沒汆燙,而其實那個治好胃病的誰誰誰,究竟在哪個村什麼庄根本沒有人知道,即使有心也無從諮詢。我半輩子以來一直很好奇,被菜市場傳言耽誤的人,和從菜市場傳言得利的人,究竟哪一種比較多。
雖然家裡就是賣補藥的,卻很少吃什麼厲害的補湯,鄉下人往往「賣瓷的吃矻」,意思是賣瓷器的人家反而用缺角的碗盤當餐具,因為完整的要用來賣錢。家裡偶爾會吃的補,也只是拿一包一百塊的加味四物來燉雞,爸爸對他的四物加味配方很自豪,說這個已經「足補足香」。我也喜歡偶爾吃一次四物雞,藥鋪裡的小孩不怕藥味,雖然黑嚕嚕一碗,但是裡面加了蜜芪蜜草,還有燉過的雞皮雞肉香,湯汁喝起來甜甜滑滑潤潤,小孩子說不出道理,只知道很滿足,這大概是世人老愛拿雞湯撫慰身心的原因。
能夠吃到這種藥鋪版的下午茶,通常拜阿嬤心血來潮所賜,可能那幾天她覺得自己,或是哪個家庭成員氣有點虛,就會上市場買雞回來燉。阿嬤對食物充滿熱情,也樂於用食物和家人分享她的熱情,如果我不是和阿嬤同住,會漏失很多口福。爸爸和媽媽都是口慾簡單的老實人,阿嬤老到不碰廚房以後,這種機會就少了。去年冬至我正好回老家,媽媽居然想到要拿加味四物做湯底,煮了一個藥膳蔬菜鍋,說是人客整天都來帖補,「咱家己無補親像不對咧」,算我賺到。
亮起來的房間
逢年過節和寒暑假特別令人期待,因為叔伯姑姑們會帶著小孩回老家來,餐桌上會多出好吃的菜,堂表兄姐弟妹也會與我分享他們的旅行零食,平常被規定得死死的作息,因為家裡有其他人出現,難免受到影響,可以堂而皇之地晚睡看電視,做了什麼壞事,爸爸媽媽也會因為牽涉到別人的小孩,罰得輕一些。不過,最讓我感覺鬆一口氣的是,平常那些黑暗的房間,終於可以亮起來。
老家有許多房間,阿公蓋房子的時候,分配了許多生活空間給各個子女,大家一路各自成家,往外發展以後,空房間漸漸多了起來。好處是躲大人的時候很方便,一樓二樓上下前後都有地方可以躲,壞處是,到了晚上,暗的地方永遠比亮的地方多。大人為了省電,不許我四處開燈,我只好在腦袋裡想像自己擁有各種防禦魔鬼的絕技,才有勇氣獨自走進陷入黑暗裡的二樓房間,去做功課,並且入睡。
有人能一起來點亮二樓的燈真是太好了,老房子平常無精打采,終於能盼到幾天燈火通明的日子,連空氣也振奮起來。阿公和阿嬤當然開心,會特別上二樓來看看棉被夠不夠蓋,需不需要多搬一台電扇,要不要點蚊香。尤其是阿嬤,我感覺得到她的快樂。
年紀還小不必負擔工作責任的我,和年紀大了可以隨意翹班的阿嬤,共享的日常比任何家庭成員都多。每一天,我聽她抱怨姑姑的婆家不夠慷慨,擔憂大伯的營收,苦惱該怎麼安排叔叔的人生。她煩惱,我也憂愁;她憤怒,我也不平。所以當她的臉忽然亮光彩、步伐特別有勁的時候,我就知道她所掛念的子女們回家來,令她異於平常地快樂,就好像腳踏車的輪胎,平常跑起來穩穩當當的,也沒什麼不妥,但是忽然充飽氣的那一陣,轉動起來特別有氣勢。
每一次假期結束,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城市,老家恢復原來的平靜,我和阿嬤又成為彼此相伴的老搭檔。後院曬著客用棉被和枕頭,等著烈日消毒過後要收回被櫥。被櫥就在二樓那些難得點燈的房間,曬好的棉被混雜著舊棉絮和陽光的氣味,對摺再三摺,一床一床疊進櫥底,被單上張牙舞爪的紅豔花朵,被收服在方形長條裡,一款壓著一款,最後放上繡有鴛鴦水鴨滾著荷葉邊的枕頭,闔上櫃門,繼續用霉味收藏心底的盼望。
我曾經以為,阿嬤的盼望也是我的盼望。她盼望家人回到身邊,有人陪她說體己話垃圾話,而我盼望的是新鮮的生命力。這兩件事往往同時發生,讓我誤以為是同一件,以為為她帶來快樂的家人,也是為我帶來快樂的家人。相聚太美好,便顯得平日的生活像是次要的、無聊的、暫時的等待。我和阿嬤一起期待著團聚的美好,盼望等待能夠趕快過去,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就是平日生活的一部分。
表弟們和弟弟都長到可以追逐爭吵的歲數以後,玩在一起難免有事端。有一次,我眼看阿嬤對於頑皮鬧事的表弟沒有意見,卻對同樣頑皮鬧事的弟弟予以責怪,覺得很不公平,於是開口問她為什麼。阿嬤破口大罵,說我大漢了,敢黑白講話了,居然指責她。阿嬤的怒氣令我手足無措,但是我瞥見避開阿嬤視角站在廚房的媽媽,臉上的表情很微妙,像笑又不是笑。這才意外地發現,媽媽其實偷偷在同意我做了這樣違逆長上的事,原來我為弟弟出了一口氣,也同時為媽媽順了一口氣。我自此開始意識到,我和阿嬤一起盼望著的「家人」,其實是我的「親戚」,除了阿公阿嬤之外,安靜的爸爸媽媽,和需要保護的弟弟,才是我的「家人」。
阿嬤生我的氣生了很久,大概是第一次有人敢這樣挑戰她的權威,爸爸不得不出面處罰我,罪名是沒大沒小。但事實上,當時已經沒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阻止我,挾著他們慣出來的長孫女的驕氣,乘著青春期的敏感,開始懷疑這個家庭試圖植入到我身上的家庭觀。一直以來,阿公和阿嬤都物以稀為貴地,抱持著「人以罕見為親厚」的態度,雖然我因為機靈又狗腿,向來都在他們親厚的圈圈裡,但是忽然明白自己的父母是親厚圈外的無聲人,令我非常不安。
深厚的感情基礎讓我和阿嬤終究恢復良好的祖孫關係,心裡即使明白對方的愛在某些方面會有界限,並不妨礙彼此在其他方面互相付出。家人之間的愛沒辦法非黑即白,相互依存就是同時損耗又修補著。我仍然是最懂她腰痠腿痛的人,她也還是我閃避父母威權時的避風港,我們仍舊一起翻著月曆,期待假期和年節的團聚。只是她抱著一樣的盼望往老裡活,而我逐年地驗證,她的失望來自於把親厚寄望在長距離之外。令她感到滿足的家族團聚越來越短,次數越來越少,直到她離世。多年以後,我為她感慨沒有更珍惜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感到安慰,並且讓自己活在更容易獲得的滿足裡,直到來不及。
人世原來是重逢的少,別離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