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啟動你強大的內在療癒力! ★當代重量級身心靈研究專家──齊聚發聲★ ★得獎紀錄片HEAL精華收錄★ 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我們需要調整原本從生物學角度看待自己的方式。科學不斷地證明我們是透過一種能量場來彼此連結,而所有的物質都是由能量的振動波所組成。振動波會隨著我們自身的想法、情緒及生活方式而改變,為人生帶來不可思議的影響力。真正的療癒並不是要增添什麼,而是消除會妨礙我們自身力量的雜質。當我們越了解自己,就越能體驗到自己的力量,而奇蹟就蘊藏在這無限的可能性之中。
★開啟「療癒力量」的關鍵時刻! 在慢性疾病及病毒蔓延的時代,我們需要深切地認識自癒力,才能真正活出健康的自己。許多人靠藥物依舊無法療癒復原,這不代表現代醫學無用,而是要用對地方,並找出那些阻礙我們復原的關鍵因素。
★療癒的本質 療癒其實是一種強大的啟示,揭露出我們深藏於內的完整自我。在你的心智被恐懼和擔憂纏上之前,你本來就是圓滿無缺的。療癒,就是讓圓滿無缺的你重見天日的過程。
★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治不好的人 我們的想法、信念及情緒都對我們的健康,具有超乎我們想像的影響力,而且我們對於健康與生命的掌控力,也遠高於過去被灌輸的觀念。
作者簡介:
凱莉•諾南•戈爾(Kelly Noonan Gores) 凱莉•諾南•戈爾在娛樂業工作長達20年,於2012年轉型成為作家、導演和製片,並成立Elevative Entertainment媒體公司,希望幫助人們提升意識、創造靈感及擁抱力量。紀錄片Heal 是她至今投注最大熱情及心力的工作,讀者可以在HealDocumentary.com上了解更多訊息。
譯者簡介:
鄧捷文 與文為伍,以書為家,享受榨乾腦汁的譯想視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各類書籍翻譯工作,譯著包含《盲點效應》、《醫療靈媒.改變生命的食物》、《神奇西芹汁》等書。賜教信箱: nekoferal.trans@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當代身心靈專家共同分享、推薦---------- 《無量之網》作者桂格.布萊登(Gregg Braden) 《超腦零極限》作者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博士 《開啟你的驚人天賦》作者喬.迪斯本札(Joe Dispenza)醫師 《科學證實你想的會成真》作者道森.丘吉(Dawson Church)博士 《信念的力量》作者布魯斯.立普頓(Bruce Lipton)博士 《關照身體.修復心靈》作者瓊恩.波利森科(Joan Borysenko)博士 《預見療癒》作者大衛.漢密爾頓(David R. Hamilton)博士 《愛的醫療奇蹟》作者伯尼.西格爾 (Bernie Siegel)醫師 《醫療靈媒》作者安東尼.威廉(Anthony William) 《愛的奇蹟課程》作者瑪莉安.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 《心靈真相》作者丹妮兒.拉波特(Danielle LaPorte) 《展望生命》作者麥可.貝克維(Michael B. Beckwith)博士 《喚醒你的心密碼》作者戴倫.魏斯曼(Darren Weissman)醫師 《癌症完全緩解的九種力量》作者凱莉.透納(Kelly Turner)博士 《健康瘦身飲食》作者馬克.艾默生(Mark D. Emerson)醫師 《把心還給我》作者凱莉.布羅根(Kelly Brogan)醫師 《死過一次才學會愛》作者艾妮塔.穆札尼(Anita Moorjani) 《超簡單淨化排毒法》作者亞力山卓.楊格(Alejandro Junger)醫師 《療身淨心的身心健康術》作者哈比卡.薩迪吉(Habib Sadeghi)醫師 《正念媽媽》作者洛莉.布雷曼(Lori Bregman) 傑佛瑞.湯普遜(Jeffrey Thompson)醫師、神經聲學大師 彼得.克隆(Peter Crone)腦力與行動力輔導師、阿育吠陀治療師 帕蒂.潘恩(Patti Penn)常存喜悅創辦人、靈氣導師、情緒釋放治療師 黛安.波奇亞(Dianne Porchia)身心醫學治療師 羅伯.威爾根(Rob Wergin)靈性導師本書讚譽 在這本精彩的著作中,作者凱莉.諾南.戈爾提醒我們,身體天生就有療癒力。專家們的精闢見解及病人的勵志故事,都清楚展現了人類意識的療癒力量,以及要如何與身體天生的自癒能力結合。凱莉鼓勵我們把症狀看成是來自我們身體的回饋,一種能激勵我們做出健康選擇及改變行為的交流。《超癒力》提醒我們,心智及精神的不凡力量可以療癒我們的身體,以及如何運用這些知識來釋放壓力及擁抱生命力。如果你一直在尋找讓幸福感提升到一個全新水準的靈感,那麼就是這本書了!──道森.丘吉(Dawson Church)博士,《科學證實你想的會成真》(Mind to Matter)作者 《超癒力》是你健康旅程上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它提供一個突破性的視角,讓我們了解並意識到自己與生俱來的治癒能力,並利用它來改善健康。──瑪麗亞.曼努諾斯(Maria Menounos),名節目主持人、AfterBuzz電視網執行長 《超癒力》將會打開你的心與大腦,幫你重新打造你的感知,這是治療的一個基本步驟,通常也是唯一的。這本書應該列入醫學院學生、執業醫師及患者人手一本的必讀書目。——亞力山卓.楊格(Alejandro Junger),醫師、《紐約時報》暢銷書《超簡單淨化排毒法》(Clean)作者 《超癒力》為療癒之旅提供更多希望,值得尚未開發療癒潛能的你深入去探索。它將喚醒你內在的治癒力,而你會知道,它就是你一直在尋找的解藥。──哈比卡.薩迪吉(Habib Sadeghi),醫師、未來學家,《療身淨心的身心健康術》(Clarity Cleanse)作者 《超癒力》是教我們如何走到全面健康的地圖,善用我們身體天生的智慧,提供具有科學底蘊的解決方案。再次重申:我們的疾病在這裡都可以找到解答。──丹妮兒.拉波特(Danielle LaPorte),靈性導師、《心靈真相》(White Hot Truth)作者 所有探索者一直都在尋找像這樣的一本書。凱莉對人類的貢獻,讓我們能在那些有天賦者的幫助下,從情緒、精神及身體上改變我們的生活。帶著這本書跟你到任何地方,在生活中感受到真正的療癒。──潔美─琳.辛格勒(Jamie─Lynn Sigler),演員 身為一名陪產師,我理解身心連結的力量和重要性。《超癒力》傳達了一份精心策畫且鼓舞人心的資訊,我推薦給所有的客戶把這本書納入生產前的準備作業,好好讀一讀。──洛莉.布雷曼(Lori Bregman),專業陪產師、《正念媽媽》(Mamaste and The Mindful Mom to Be)作者 一直以來,我都是健康及有機生活的熱情擁護者。一個全方位的治療方案非常重要,因為它涵蓋了精神、情緒、心靈及身體等多種因素。想要過健康生活的任何人,都可從這本書獲得有幫助的深刻見解。──米蘭達.可兒(Miranda Kerr),超級名模、蔻拉有機公司(Kora Organics)創辦人及執行長
名人推薦:-----------當代身心靈專家共同分享、推薦---------- 《無量之網》作者桂格.布萊登(Gregg Braden) 《超腦零極限》作者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博士 《開啟你的驚人天賦》作者喬.迪斯本札(Joe Dispenza)醫師 《科學證實你想的會成真》作者道森.丘吉(Dawson Church)博士 《信念的力量》作者布魯斯.立普頓(Bruce Lipton)博士 《關照身體.修復心靈》作者瓊恩.波利森科(Joan Borysenko)博士 《預見療癒》作者大衛.漢密爾頓(David R. Hamilton)博士 《愛的醫療奇蹟》作者伯尼.西格爾 (Bernie Sie...
章節試閱
為何常規醫學有時會失靈? 我們的醫療系統並不健全,醫生與保險公司基本上是在治療症狀,而不是真正移除病根,而且普遍未能從「整個人」這個角度著手。他們藉由開藥來處理症狀,但藥物又會產生副作用,惡性循環的結果是毒素更多、疾病更多,健康也更加惡化。—麥可.貝克維(Michael B. Beckwith)博士 我們正處於一個尷尬的過渡時期,因為我們要對抗的醫療模式已經把我們困住好一段時間了。今天患者的病症相對複雜,一個被教育人體的不同系統各自獨立、分別運作,且缺乏整體醫學概念的家庭醫生,要在二十分鐘的看診時間內有效處理患者的問題是不可能的。—凱莉.布羅根醫師 假如你想擺脫病痛,就必須直搗疾病的根源。大家都只想找到解決方法,而忘了去想:「我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彼得.克隆 常規醫學與過時的信念系統綑綁在一起,認為疾病的成因與基因及化學作用脫不了關係,所以把製藥產業視為偉大的救星。為什麼?因為藥物能帶來預期中讓我們恢復健康的化學作用。然而,真相卻恰恰相反。單純的器質性病變寥寥可數。事實上,第二型糖尿病百分之百與基因無關,完全是由生活形態所致。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至少有九成不是器質性病變,而是壓力引發的結果。—布魯斯.立普頓博士 在改變生活方式一個月後,幾乎所有人都能逆轉第二型糖尿病,讓病症自然消失。戒掉碳水化合物並開始運動、不吃垃圾食物、攝取全食物與低碳水化合物,整體胰島素的敏感度會自動恢復正常。這些都是我們能為自己做的事。因此,慢性病可以說是改變生活方式、改變心智的一個機會。—瓊恩.波利森科博士 現代醫學不是無用,而是要用對地方 那麼,這是否表示現代醫學一無用處呢?絕非如此。現代醫學能夠神奇地治療創傷。倘若我的身體受傷了,例如發生車禍而腸子外流,千萬不要把我送到脊椎指壓治療師那裡,我需要的也不是按摩師,順勢療法更幫不上忙。我要的是一個外科醫生。—布魯斯.立普頓博士 現代醫學非常有用。對於某些急性病症而言,藥物、干預性治療手段及外科手術等等,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相反的,如果你罹患的是慢性病,無論是癌症、心臟病、自體免疫疾病,就應該選擇整體療法,這意味著從心理、身體、情緒到能量療癒或甚至是遠距治療,所有會影響到你身體、心理及情緒體驗的因素都能全部照顧到。—狄帕克.喬布拉博士 地球上只有不到五%的人,是天生就帶著完全外顯的遺傳疾病。另外九五%的人會生病,都是因為生活方式及行為所造成。因此,雖然現代的醫療模式對於處理急性症狀非常有效,例如手臂骨折或得了盲腸炎時,尋求緊急醫療是個好主意;但如果是需要改變生活方式的慢性病,很多時候只服用化學藥物是不夠的。—喬.迪斯本札醫師 一直以來,我們都將緊急護理手段套用在長期照護上,這正是為什麼有半數美國人在服用超過五次的處方藥後仍然覺得不舒服。我們在功能醫學*上經常使用這個比喻:你腳上插了一塊碎玻璃,你可以貼OK繃,或吃普拿疼來止痛,但想辦法把碎玻璃取出來才是更合理的做法,不是嗎?—凱莉.布羅根醫師 病情靠診斷,結果靠自己 我們賦予白袍醫師太多權力了。我記得曾經有位患者哭著走進診間,因為診斷跟預後評估很不樂觀,醫生又跟她說了這樣那樣的話。我說:「稍等一下,我馬上就回來。」然後我走了出去,拿件白大褂披上,再掛上寫著麥可.貝克維醫生的牌子。我走回去跟她說:「我是麥可.貝克維醫生,我想讓你知道,你的人生即將好轉。你就像接到了叫醒服務一樣地醒了過來,準備打破陳腐陋習的循環,而你將看見自己的身體開始轉變。」接著我拿起了處方板,說道:「我要你每天對自己說這些話、吃這些東西,三十天後再來告訴我有什麼感覺。」患者破涕為笑,因為她意識到自己完全漠視了本身的力量。這並不表示你不用去看醫生或聽從良好的醫療建議,但假如你把自己完全交託給外在的權威人士,基本上你就會淪為二次受害者—既是症狀及診斷報告的受害者,也會被擺布你性命的權威人士所害。—麥可.貝克維博士 藥物的另一面真相 世界各國在醫療保健上投注了大量的金錢,但得到的相關數據卻差到極點。問題在於,製藥業是一種營利性質的公司產業。什麼是公司?那是讓人們投資賺錢的組織。—布魯斯.立普頓博士 西藥是一筆大生意。我不喜歡妄下評判,但對我而言,我認為人們必須了解這是一種買賣。倘若西藥製造業真是無私地為了人類的健康著想,那麼各大藥廠在業績下滑時就應該高興慶祝才對。雖然我不在製藥業工作,但我不認為這種事情會發生。西藥體系可以賺進大把鈔票,因為他們一方面會讓人繼續活著,一方面會讓症狀持續存在,而不打算找出患者身體為何會失衡的根本原因。—彼得.克隆 我們手上的藥物號稱能夠解決問題,但當你深入研究相關文獻,就會發現原本應該用來解決問題的藥物,實際上卻會讓應該消失的問題持續存在。就我們目前所知,抗憂鬱藥以及其他精神科藥物就是如此,都會導致長期的抑鬱問題。研究文獻中,將這種現象稱為「遲發性憂鬱」(tardive dysphoria)。就連制酸藥物也一樣,可能會在你停止服藥後誘發更嚴重的病理性胃酸分泌。這是身體對適應產生的一種自然傾向,當你透過服藥引入一種慢性化學物質時,身體會盡可能去適應變化並創造出一種新的常態。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必須研究這樣的效益何在。這些藥真的有用嗎?是否值得承擔背後的風險?結果顯然更使人憂心,因為已經有許多證據顯示這些藥物的效果未必比安慰劑好。當然,安慰劑不會帶來這些風險。 我認為,每個病人都有權利充分了解藥物的風險、好處及其他替代方案。遺憾的是,今天大部分的醫生都無法跟病人進行這樣的對話,因為我們能接觸到都是經過挑選、真正支持製藥業的文獻。—凱莉.布羅根醫師 療癒力一直與你同在 我們的身體會不斷生長及再生。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這種狀態;我們身上的毛髮、指甲,以及皮膚從擦傷或瘀青中復原,都可發現這種現象。事實上,我們整個身體由內而外都在一直經歷著修復及重生的過程,而且不同的身體系統,其再生速度也不一樣。你的骨骼細胞會不斷死亡與再生,要讓全身骨骼完全汰舊換新一遍,需要十年的時間;你的胃壁與腸壁每天都會因為消化作用的摩擦而耗損,每隔五天就會換新一次;你全身上下的皮膚細胞,每二到四週就會整個翻新一遍;你的肝細胞,每三百至五百天就會完全被新細胞取代。此外,每隔一百二十天左右,你身上所有的紅血球也會完成汰換。假如這所有老舊細胞都會死亡,並且被新生的健康細胞所取代,那麼,我們為何還會病痛纏身呢? 答案可能就在我們的意識之中。新生的健康細胞會回應我們對身體及生命的心態、情緒與信念。還記得布魯斯.立普頓是怎麼說的嗎?他認為,我們對生命的感知,會為我們的細胞創造出不同的內在環境。假如我們告訴細胞:「我生病了」或是「我得了癌症」,新生細胞就會繼承相關的化學作用,讓相同的故事延續下去。我們必須撕掉這些標籤,停止一再去認可我們不想要的狀態。但知易行難,做比說要困難多了,因為當我們處於恐懼之中,所思所想的都是最糟糕的處境,很難從當前的處境抽離出來。然而,只要我們理解萬物都是能量,包括我們所說的話以及所想的念頭都一樣,我們就能開始想像不同的可能性,以及開始訴說新的故事。
為何常規醫學有時會失靈? 我們的醫療系統並不健全,醫生與保險公司基本上是在治療症狀,而不是真正移除病根,而且普遍未能從「整個人」這個角度著手。他們藉由開藥來處理症狀,但藥物又會產生副作用,惡性循環的結果是毒素更多、疾病更多,健康也更加惡化。—麥可.貝克維(Michael B. Beckwith)博士 我們正處於一個尷尬的過渡時期,因為我們要對抗的醫療模式已經把我們困住好一段時間了。今天患者的病症相對複雜,一個被教育人體的不同系統各自獨立、分別運作,且缺乏整體醫學概念的家庭醫生,要在二十分鐘的看診時間內有效處理患者的...
推薦序
了解自己,就是賦予自己力量 我們正活在一個無比美妙的時刻。千禧年後,資訊普及的程度已經達到人類歷史上的顛峰。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在這個偉大的資訊時代,無知成了一種選擇。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每天都能透過各種方式獲得呈幾何級數成長的力量。唾手可得的資訊,讓我們有能力做出新的、不一樣的、更好的選擇,不再需要透過老師或正規教育來取得以往掌握在權威、專家及審核者手中的資訊。也因此,世界各地的人比以往更願意主動研究自己的診斷報告,並在相應的生活方式做出必要的改變。現今有數百萬的人正在尋求替代療法來改善健康,不再盲目地使用藥物或任憑西醫處置,而且顯然有相當不錯的效果。還有一些人,他們不是透過祭司、牧師或猶太拉比的協助,而是親自以更積極的方式,主動花很多時間去鑽研古老的宗教、神學及現實的本質。透過這些探索,他們獲得深刻又神祕的體驗,足以為往後的人生帶來正向的改變。 資訊的取得、新知識的理解,讓你更認識自己及周遭的世界,也讓你超越以往的世俗眼光來看待現實。對於某些「事物」的新覺知創造出一個新的意識層次,而一旦意識發生改變,能量也會隨之出現變化。這樣的結果,正是知識能夠賦予力量、讓人覺醒的證明。深究其原因,即知識就是力量,一直都是,而且永遠都是。因此,當你了解自己時,就是在賦予自己力量。從某種意義來說,你不再認為自己是個無助的受害者,現在的你有能力也有權力去改變生命,這樣的認知,能夠讓你重拾力量。知識,讓你停止無意識地把力量交託出去,或者依賴他人或外界事物。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說資訊時代是新意識時代的開路先鋒。從神經科學的觀點來看,學習是在創造新的突觸連結。每次當你學習新的事物,大腦就會撮合數以千計的新迴路,而你的大腦灰質會精確地反映出來。最新的大腦科學研究顯示,當你全神貫注在某個觀念或想法上一個小時,大腦的突觸連結數量會倍增。這些意識的新足跡從生理層面證明,你是透過與環境的互動來學習。然而,該研究也顯示,假如你把學到的東西放任不管,或是沒有花時間一遍遍地溫習這些新資訊,那麼這些迴路會在幾小時或幾天內被修剪。如果說學習是在創造新的突觸連結,那麼,記憶就是在維繫這些新連結。 只要花一點點的注意力及時間復習,知識性的資訊就能在你的身心刻下印記,這就是知識能夠改變你的原因。我們看到的不是事物本來的樣子,而是我們是什麼樣的人,眼中見到的就是什麼樣的世界。當你透過不同的鏡頭去重新感知這個世界,就能看見新的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是你在與新資訊互動之前未曾察覺到的。因為大腦只會依循它設定好的迴路去「看見」,這也意味著,你只能看到你所知道的東西。 人們可以盡其所能地利用所知道的資訊,但對於不知道的資訊,就跟它們不存在一樣。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我思故我在,凡是你意識到的東西,必然會存在。然而,以這種方式獲取的知識卻缺乏實際的經驗,正所謂「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一旦你看見了新的可能性,就是利用知識去採取行動的好時機。總之,你越是了解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做,就越容易上手。正因如此,在這個時代光是知道還不夠,你還必須了解為什麼,以及如何去做。 身為真理、知識、智慧及資訊的探索者,你的下一個任務就是應用、內化,或是親身體現你所學到的理論。這意味著你能做出有別以往的新選擇,而你的身體也會參與其中。一旦你能根據意圖來校準行為,讓行動與想法一致,你將會獲得新的體驗。 心智攝取知識,而身體攝取經驗,這是我們體現學理的不二法門。如此一來,你將改寫自己的生理程式,並以新方式向新基因發出訊號,這是因為環境已經開始傳送新訊息了。正如表觀遺傳學告訴我們的,環境會發送訊號給基因,不管某個體驗帶給你的最終產物是情緒或壓力,都會對基因造成影響。所有基因都能製造蛋白質,而蛋白質又是細胞、組織及生理機能的必要成分(蛋白質的表現,會左右生命的表現),於是你扭轉了自己在遺傳學上的命運,這也意味著你的身體很有可能在瞬間痊癒。 如果你能創造一次體驗,應該就能夠再創造出二次、三次或多次相同的體驗。當你持續做出相同的選擇並不斷複製同樣的體驗,最終就能從神經化學層面去調節你的身體與心智,你不斷努力的結果,不僅會改變你是誰,還會為你的生命創造更多可能性,這些是你付出心力後所得到的回應。不然,你有什麼理由要這麼做?而我所說的可能性是指什麼?我指的是,從身心疾病或失衡中走出來,獲得療癒,也包括做任何選擇時,不再無意識地受到舊日創傷的擺布,從而為自己開創更美好的人生。當你抹除那些陳舊的選擇模式、行為及體驗,生活在新抉擇、新行為與新體驗中,便可能迎來新的工作、新的人際關係、新的契機,以及新的人生冒險。 本書與紀錄片《治癒》(HEAL)都是一種新形態的新聞紀實,其中的內容不只是由一群科學家、研究人員或醫師教導你該如何改善健康,而是有一些跟你一樣的人,他們為了改善自己的健康,嘗試了各種可能有效的不同療法,《超癒力》就是這樣一本忠實、中肯的療癒研究。這些真實案例所發生的轉變,沒有好萊塢電影那麼驚心動魄、高潮迭起。相反的,走在康復之路的這些人,只是跟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他們記錄著身體的進展,深入地自我檢視,從而不斷改變自己的想法、感受及行為。這些記載都是真實可信的。 根據我三十多年處理慢性病的經驗,如果能把導致身體失衡的三種(身體、化學及情緒)不同壓力找出來,就表示可以分別透過這三種管道來促進體內回復平衡。比如說,瑜伽、針灸、運動、整脊及按摩,可以紓緩身體壓力,進而創造體內平衡。選擇更理想的食物、減少熱量攝取、補充維生素,以及合理使用香草或藥物,諸多方法相互搭配,可以改善體內的化學平衡。沉澱心靈、更清楚覺知到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可以促進情緒平衡。而冥想、能量心理學、眼動身心重建法(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情緒釋放技巧(EFT)或心理治療,則能恢復神經及情緒的平衡。 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能重新校正這三大系統的其中之二,使它們重新恢復平衡,剩下的第三種系統也會隨之恢復平衡。舉例來說,假如某個人的身體與化學系統趨近平衡後,情緒系統也會緊追其後恢復平衡。假如某個人的化學與情緒平衡日漸改善,身體也有極大的機會重拾平衡狀態。同樣的,如果某個人的身體及情緒系統重拾平衡,那麼他體內的化學平衡也會跟著改善。 這就是本書的重點,它能指導你達到身心靈的平衡並重拾健康。你會了解到,西醫是處理急症的最好資源,假如你的手臂骨折或得了盲腸炎,第一選擇當然是常規的醫療體系。然而,如果你有慢性健康問題,想要完全康復的話,就需要改變生活方式。藥物只能緩解你的健康問題,根本算不上治療。為了能真正痊癒,你必須改變你的想法、行為及感受方式。想法、行為及感受是建構性格的三大支柱,而性格會創造出個人實相。改變性格,就能改變自己的實相。過去二十年,我研究過數千個案例,發現想要得到療癒,從某種意義來說,就跟重新做人差不多,也就是說,你要把自己變成另一個全新的你。 我跟凱莉都相信,疾病會傳播,健康也會傳播。解開療癒之謎並非易事,更不用說要以大眾都能理解的方式來表達。如今凱莉將可能性擺在你眼前,她確實做得很出色。敞開心來閱讀這本精彩好書,並且每天花點時間來實踐。畢竟,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你的人生。 感謝你,凱莉。 —喬.迪斯本札(Joe Dispenza)醫師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 代表作品有《啟動你的內在療癒力》、《開啟你的驚人天賦》、《未來預演》等
了解自己,就是賦予自己力量 我們正活在一個無比美妙的時刻。千禧年後,資訊普及的程度已經達到人類歷史上的顛峰。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在這個偉大的資訊時代,無知成了一種選擇。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每天都能透過各種方式獲得呈幾何級數成長的力量。唾手可得的資訊,讓我們有能力做出新的、不一樣的、更好的選擇,不再需要透過老師或正規教育來取得以往掌握在權威、專家及審核者手中的資訊。也因此,世界各地的人比以往更願意主動研究自己的診斷報告,並在相應的生活方式做出必要的改變。現今有數百萬的人正在尋求替代療法來...
作者序
【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為生命謳歌 大約十年前,我開始有了拍一部紀錄片的念頭,探討我們的身體所具備的療癒力,以及心靈對於健康與人生的重大影響。自從我讀了布魯斯.立普頓(Bruce Lipton)的著作《信念的力量》(The Biology of Belief)後,心裡就埋下了拍部紀錄片的種子。我還記得當時心裡是這麼想的:「我們不是遺傳基因的受害者,每個人都必須了解這點!」麥可.貝克維(Michael B. Beckwith)博士在愛德國際心靈中心(Agape International Spiritual Center)提供的服務,則是照亮這顆種子的第一道光。他的教導不僅肯定了想法與信念的力量會影響我們的體驗及身體健康,也激勵了我順從心之所向,將製作紀錄片的夙願付諸行動。他告訴我,當你受到願景所牽引,表示你已經與靈魂目標同一步調了。 我開始注意到,在討論人類心智與療癒潛能的關聯時,我有多麼投入及熱中,也因此促使我專注在這個主題,不斷閱讀、學習及探索。直到大約三年前,我讀了艾妮塔.穆札尼(Anita Moorjani)的《死過一次才學會愛》(Dying to Be Me)一書後,終於為這部紀錄片補上臨門一腳。讀完她不可思議的親身經歷後,我的靈感如潮水般湧現,也讓我更堅信這件事非做不可。如果艾妮塔的身體可以從瀕死危境中重生,那麼其他人一定也做得到!換句話說,神聖時刻已然到來,我終於準備好要踏上未知的旅程,打算邀請我在相關領域所敬重的幾個導師一起拍攝紀錄片。 事實證明,貝克維博士的布道沒讓我失望。當我依循他的指引去聆聽自己內心的那一刻,宇宙就跟我接上了線,冥冥之中協助我完成了所有一切。我想,我會把整個拍攝過程描述為一種持續流動的狀態,過程中難免有挑戰及難關,並非一帆風順,但我確實能感受到有一股超脫的能量作為我的堅強後盾。這股能量讓我臣服,並相信這部紀錄片必須完成,而我的角色只是一個信使。 影片甫上映就廣受好評,帶來的正面迴響讓我意識到,這部片子確實引起了大眾的共鳴,於是敦促我趁勢推出紙本書以便進一步推廣。我一直很喜愛寫作,也熱愛閱讀,心靈勵志類的書籍更推動了我的療癒工作,所以出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紙本書的好處是攜帶方便、隨時隨地都能讀,而且想重溫專家們強而有力的教導時就可隨手翻閱;此外,這本書的內容也比《治癒》影片更為詳細,更有深度。 很多人問我,我之所以要拍攝《治癒》這部片子,是否身邊有人因為致命疾病而辭世,或是因為自己有嚴重的健康問題?我很幸運,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不過,我本身有過幾次不大不小(不算太嚴重)的生病經驗,確實是我最初對古老及自然療法感興趣的原因。 其中一次是發生在我上中學時。十六歲那年,我露營回家後大病了一場,症狀就像得了流感一樣,整整一個星期才康復,但脖子上的淋巴結持續腫了好幾個月。醫生檢查了我是否感染單核白血球增多症及EB病毒,兩項檢驗結果都是陰性。他開了抗生素給我,試著解決殘餘的感染問題,但是毫無效果。十個月後,我的脖子上仍然凸著一顆高爾夫球大小的淋巴結(對愛美的中學女生來說,簡直是災難),於是醫生決定做淋巴結切片:麻醉後,在我的脖子左側開了一英寸長的一個切口。切片檢查的結果是一切正常,屬於良性組織。 又過了幾個星期,放學後母親跟我一起去預約好的整脊指壓診所。治療師幫我的淋巴腺觸診後,建議我每天飲用一至兩盎司(三十至六十毫升)的水果醋,連續喝一星期。母親幫我找了一款很好喝的藍莓醋,而我也確實遵從治療師的指示喝了一週。神奇的是,我的淋巴腺真的在第八天恢復到了正常的健康大小。我前前後後看過好幾個醫生、做過一次切片,還做了三次的抗生素療程,最後卻發現我的解藥居然是健康食品店裡的一瓶水果醋。這次經驗讓我明白,常規醫療未必是最理想的治療選擇。此後,我開始對天然的替代療法產生不同以往的信任與熱愛。 對於身體如何運作,以及非常規療法如何成功治癒病痛,我越來越好奇。在一路走來的過程中,我注意到科學與靈性領域有許多重合之處,而像針灸、能量醫學、藥草及冥想等治療方式即便傳承了數千年,至今卻仍然未能獲得常規醫學的認同,這點也令我深感不解。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帶著我一步步去探索古老及新崛起的一些前瞻性療法。 我不是醫生,也不是科學家,我只是一個懂得從人生經驗中擷取智慧的專家。過去二十年,我曾向無數的治療師、替代療法專家請益,希望能解開通往健康與幸福人生的祕密。為了更了解健康飲食,我在紐約的整合營養學院(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Nutrition)研讀整體營養學。此外,我也研究過心理學、靈性、量子物理學、能量、古老智慧以及各種形式的療法。儘管我堅信飲食與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的必要因素,但我也逐漸意識到,心智以及我們所抱持的想法與信念,對於身體有直接又強大的影響。 我非常相信,我們天生的療癒力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我並不是無的放矢,事實上,這是我訪談過身心醫學領域的許多頂尖科學家、醫生及導師後,所獲得的結論,其中包括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博士、生物學家布魯斯.立普頓(Bruce Lipton)、心靈導師瑪莉安.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麥可.貝克維(Michael B.Beckwith)及凱莉.透納(Kelly Turner)博士等人。 《超癒力》書中的內容不僅是對這些傑出人才的訪談所得,同時也援引了我這一路上所親眼見證的不可思議的真實療癒案例。藉由這些康復者激勵人心的親身故事,我們將深入探討哪些治療手段有效,哪些是徒勞無功,並進一步解析背後的原因。我強烈覺得,他人的成功故事能夠鼓舞並強化我們對自己擁有無限潛能的信心。療癒是極度複雜又因人而異的現象,背後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甚至還可能出現自發性的療癒。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要打開覺知的開關、闡明慢性病流行的真正根源,以及自然療癒是有可能發生的。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遺傳基因不是不可扭轉的,我們不應該認命地對嚇人的預後評估照單全收。事實上,比起一直以來被灌輸的信念,我們有更多的能力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與人生。這本書將為你帶來全新的理解,一窺人體的奧祕以及非凡的療癒潛力。 讓我們開始吧!
【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為生命謳歌 大約十年前,我開始有了拍一部紀錄片的念頭,探討我們的身體所具備的療癒力,以及心靈對於健康與人生的重大影響。自從我讀了布魯斯.立普頓(Bruce Lipton)的著作《信念的力量》(The Biology of Belief)後,心裡就埋下了拍部紀錄片的種子。我還記得當時心裡是這麼想的:「我們不是遺傳基因的受害者,每個人都必須了解這點!」麥可.貝克維(Michael B. Beckwith)博士在愛德國際心靈中心(Agape International Spiritual Center)提供的服務,則是照亮這顆種子的第一道光。他的教導不僅肯定了想...
目錄
【推薦序】了解自己,就是賦予自己力量—喬.迪斯本札醫師 【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為生命謳歌 第1章/健康管理,做身體的主人 當身體承受額外負擔時,免疫系統就無法及時發揮排毒、修復及再生的功能。因此要做好健康管理,首先就要懂得如何排除或避免內外在的不利因子。 •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關於壓力的可怕事實 •現代壓力面面觀 •找回人體天生的智慧 •你就是自己的療癒大師 第2章/身體不是機器:超乎你想像的變化 新興的保健思潮告訴我們,要把身體當成一個完整的「全人」系統來看待,只有兼顧身心靈,才有可能逆轉疾病,維持一個健康又幸福的人生。 •科學正在改變,我們必須跟上腳步 •身心靈一起調整的整體醫學 •為何常規醫學有時會失靈? •你的身體是一個完整的通訊器 •現代醫學不是無用,而是要用對地方 •水如何映照出心念 •完全緩解的九大關鍵要素 •真實案例分享:艾妮塔.穆札尼的故事 第3章/沉默的主宰者:潛意識的力量 自我設限的信念會創造出三樣東西:感知世界的鏡片、人生體驗的濾鏡,以及引力或磁場;而這三樣東西決定了你的人生是彩色或是黑白。 •當信念開始萌芽⋯⋯ •表觀遺傳學:後天環境可以改變先天基因 •信念的力量,定調了你人生的顏色 •情緒對生理機能的影響 •心病可以要你命,負面情緒是隱形殺手 •寬恕的力量,讓你成為快樂的人 •愛的化學作用 •真實案例分享:喬.迪斯本札的故事 第4章/信心的力量:安慰劑效應人體升級版 單純的預期心理可以觸發安慰劑效應,幫你減輕病痛、強化療效,甚至抵抗疾病;反之,負面想法則像反安慰劑效應,會放大疼痛、加速病情惡化。 •安慰劑效應的力量與潛力 •不要讓醫病關係成為治癒的絆腳石 •尋求支持,守護自己的希望 •病情靠診斷,結果靠自己 •奇蹟比你想得更近 第5章/踏出重要的第一步 人生其實很單純:在作為或不作為之間抉擇。大多數人兩者都不選,只是不斷地抗拒,導致痛苦的無止境蔓延。 •真正讓你痛苦的根源 •藥物的另一面真相 •疾病是信使,需要用心傾聽 •解讀自己的身體訊息 •健康危機有可能是最棒的禮物 •真實案例分享:伊莉莎白.克雷格的故事 第6章/讓飲食成為你的健康良藥 現代飲食正在一天天荼毒你的身體,攝取不適合人類自然體質的食物,會破壞體內的微生物群落、干擾荷爾蒙、造成慢性發炎,最後賠上你的健康。 •把身體當成你最好的朋友 •小心,不要餵養EB 病毒 •斷食可以加快療癒 •對斷食的提醒 •大自然的療癒天賦 •真實案例分享:伊娃.李的故事 第7章/接通無形的力量,扭轉你的人生 無論是冥想、觀想、吟誦、祈禱,凡是能讓你充滿信心、重拾力量、灌注勇氣的事,都值得你一再嘗試。一旦心腦進入諧振狀態,就能改變能量頻率,讓你心想事成。 •各種類型的靜心冥想 •解藥般的想像力 •心念力量無窮大 •設定意圖的力量 •感恩的振動頻率 •改變情緒的收穫 •感恩的祕訣 •禱告,化阻力為助力 結語/ 療癒力一直與你同在: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治不好的人 •為細胞說個新故事 •天真無邪的孩子為何會生病? •社會支持的療癒效果 •看穿虛妄的假象 •重新與你的人生目標連結 •專家們的最後提點 致謝 療癒之旅的日常小提醒 相關閱讀 專家簡介
【推薦序】了解自己,就是賦予自己力量—喬.迪斯本札醫師 【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為生命謳歌 第1章/健康管理,做身體的主人 當身體承受額外負擔時,免疫系統就無法及時發揮排毒、修復及再生的功能。因此要做好健康管理,首先就要懂得如何排除或避免內外在的不利因子。 •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關於壓力的可怕事實 •現代壓力面面觀 •找回人體天生的智慧 •你就是自己的療癒大師 第2章/身體不是機器:超乎你想像的變化 新興的保健思潮告訴我們,要把身體當成一個完整的「全人」系統來看待,只有兼顧身心靈,才有可能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