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不羈的年代:一個充滿示威抗議、迷幻藥實驗、反傳統社群,和無政府理想主義的時代。一九六○年代,美國社會歷經大幅動盪起伏,撕裂了五○年代的中產階級安逸表象。從民權運動、迷幻藥、女權問題、生態意識,到反戰運動,在在促成反正統價值以及反主流文化觀念的形成。那也是一個奔騰的年代:今日你我司空慣見的電腦技術,其原始概念即成形於此。在這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美國西岸區區幾平方英哩範圍內政治、文化,與科技潮流交會時的激盪與衝擊,催生出一個不平凡的概念──個人電腦,也就是一個人完全掌控一臺電腦,並藉由電腦拓展與傳達思維的創見。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曾說:「未來已然降臨,只是還未普及。」此一觀察正可貼切描述本書開創全新局面的小社群,它就像十五世紀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地處邊陲一隅,卻在五百年前開創了文藝復興運動,進而憾動全世界。
作者簡介
約翰.馬可夫(John Markoff)
曾為《時代》(Times)雜誌撰寫電腦科技文章,現為《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資深記者。著有暢銷書《電腦叛客》(Cyberpunk: Outlaws and Hackers on the Computer Frontier)、《小心駭客》(Takedown)等。矽谷的文化觀察家保羅?沙弗(Paul Saffo)這麼形容他:「馬可夫屬於非常特殊的信息專業人(infonaut)。他有學界的好奇心和執著,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也有與現實非常接軌的一面,例如他是為《紐約時報》,而不是什麼艱澀的專業雜誌寫文章。馬可夫最重要的地方在於他不只是報導獨家消息,而總是報導獨家幕後的獨家。他告訴我們早已發生而我們一無所知的情事,接著他又在更大的脈絡底下往下深究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