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活水、利水、治水、親水、保水,保護自然環境,創造永續水環境,減輕水患,為促成人類和自然水環境和諧發展的工程藝術,是一門傳統與科學結合的智慧與專業,必須不斷創新精進才能與大自然的變遷同步前行。然而當下嚴峻的氣候變遷速度遠遠超過預期,面對生存環境的惡化,淨零轉型已成為必然的趨勢,而水利工程也無疑的需要在減碳腳步上加速轉型。
台灣為響應國際上宣示的「2050淨零排放」,先於2022年3月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出了透過科技研發與氣候法制兩大面向,逐步推動淨零轉型之目標願景;接著在2023年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展現了政府欲推動在國家、產業與社會各層面上,達成淨零排放的決心。
儘管目前水利工程領域尚未有具體之轉型策略規範,但水利署(以下簡稱本署)仍是率先推動,落實水利工程節能減碳,設定了2050淨零碳排的核心目標。為達成此目標,本署在刻不容緩之際,按照國家的淨零排放路徑和相關策略,並參考PAS2080標準中,從系統層面(例如國家、政府、監管機關等)、網絡層面(例如電網、流域等)和資產層面(例如水利設施)來檢討實質減碳措施(如圖1所示)。然而,目前台灣的減碳政策尚未完整,系統層面的考量仍有待完善。因此,本署目前專注於以流域作為網絡層的主要面向進行考量,針對水利系統設施所產生之碳排放進行管理。
本署參考國內外減碳之相關文獻皆顯示,工程最具減碳效益之階段為設計階段,因此本署首創使用「碳預算管理」之方式,建立一系統化之減碳機制,以因應工程減碳之量化管理及目標設定,考量工程全生命週期之減碳規劃所需,特訂定了「水利工程減碳作業參考指引」,供本署各分署於水利工程辦理減碳作業時有所依循。
藉由此契機,本署積極導入PAS 2080「建築與基礎建設碳管理標準」,以具有國際視野之系統化架構,為國內樹立以政府基礎設施為主體之碳管理方式,也期待成為世界第一個通過PAS 2080查證的政府機關。
本署亦根據PAS2080的系統化架構,規劃「經濟部水利署PAS2080碳管理手冊」(以下簡稱碳管理手冊)作為高階文件,來說明本署在水利工程生命週期中進行碳管理的整體思維與將碳管理納入決策過程的相關作為。其次,本署也制定「經濟部水利署PAS2080碳管理程序書」作為二階文件,以提供署內所有同仁在水利工程生命週期中相關碳管理執行流程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