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事總會發生,重要的是該如何因應!
科學實證 × 實用技巧 × 案例示範
有關「韌力」最全面、最具科學性的權威之作
鍛鍊韌力,就是培養你的──
➤正向力 ➤耐挫力 ➤情商力 ➤恆毅力 ➤調適力 ➤變通力
三位研究身心創傷及心理韌力的世界級專家,
凝聚數十年實證精華,提出10項重要的心智技能,
為大腦打造全新應對系統,更有彈性地面對挑戰,
成為擊不倒、復原快的強韌者。
☉變動不安時代的韌力養成方案
研究估計,超過7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經歷一次重大創傷事件,包括突然生重病、親人猝然離世、嚴重車禍、碰到天災(例如地震或新冠疫情)或是被霸凌、受到冷暴力與情緒虐待……等。
遭遇這樣的創傷,有些人會變得退縮、憂鬱、甚至罹患創傷後壓力症;有些人卻能挺過重創,重新站起來。兩者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擁有「韌力」──承受逆境和從中復原的能力。
☉從一般人到專家都能獲得有用的知識
專家們在書中回答了關鍵問題,例如:是什麼要素能幫助人們適應生命中最艱鉅的難關?如何增強自己的韌力?那些強韌者是怎麼挺過重創打擊的?我們能經過學習而變得更有韌力嗎?
專家們透過最新研究報告,採訪強韌者挺過重創的成功經歷,以及引用作者的生命挑戰經驗,結合理論與實務,全面且嚴謹地介紹我們該如何擺脫逆境、走出挫敗與創傷,並獲得最好的結果。
【本書特點】
✦兼具科學研究基礎和具體的練習步驟
✦符合時代脈動,因應大疫時代與戰爭議題
✦臨床醫師、心理師、學者專家的最佳參考書
✦深入淺出,搭配鮮活的案例,一般人閱讀也OK
【精神科醫師、心理師、靈性導師、權威學者、金牌運動員,頂尖人士一致好評】
林式穀/林口長庚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
陳亮妤/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
黃名琪/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郭約瑟/羅東聖母醫院資深精神科醫師
蘇益賢/初色心理治療所專任臨床心理師
狄巴卡.喬布拉/世界級整合醫學與自我蛻變先驅
理察.戴維森/腦神經專家、正念研究權威
魔術強森/前NBA明星球員
史考特.摩爾/美國海豹突擊隊退休少將
約翰.克里斯托/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主任
作者簡介:
史蒂文.索斯威克Steven Southwick
心理創傷和韌力領域的世界級專家,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創傷後壓力症及韌力學科的榮譽教授,也是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國家創傷後壓力症中心」臨床神經科學部的榮譽醫療主任。在創傷後壓力症的生物學及治療與韌力支撐要素等領域,推導出重大發現。
丹尼斯.查尼Dennis Charney
西奈山醫療體系學術部總裁,情緒和焦慮疾患神經生物學方面的世界級專家,對焦慮、恐懼和憂鬱等病因的理解,做出重大的貢獻,其中之一是使用K他命(ketamine)治療憂鬱症,這是過去50年來臨床照護的重大進步。此外,他還專注於研究人類韌力的心理學和生物學。
喬納森.德皮耶羅Jonathan DePierro
臨床心理學家,也是心理韌力和創傷相關心理健康狀況治療領域的專家,現任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精神醫學科副教授,以及西奈山「壓力、韌力與個人成長中心」副主任。目前聚焦在支持醫療照護者的心理健康需求。
譯者簡介:
郭約瑟
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研究所碩士(EMBA)、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中心社區精神醫學研究;曾任台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前羅東聖母醫院行政暨社區醫療副院長,現任羅東聖母醫院精神科資深主治醫師、醫安部主任、《靈醫會之光》總編輯。
其作品屢獲各種好書獎,著有《解開現代人的心結》、《走出憂鬱王國》、《原來,幸福離我那麼近》、《下一個轉彎處,遇見微笑》、《讓此生,成為世界的祝福》、《沙漠玫瑰花正開》、《赫密士任務》、《有愛,就有路》、《落地紮根,綻放芳華」》,另譯有《正向心理科學臨床實務》、《現代社區精神醫療》。
◆林式穀(審訂者)
教育部定副教授,現任林口長庚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兼任主治醫師。曾任國際神經精神藥理學學院(CINP)副主席、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理事長、台灣成癮學會創會理事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醫務長。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在逆境裡看到一線希望
文/陳亮妤(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
擔任心理健康司司長之前,我是一名精神科醫師,更精準地說,我是一名成癮科醫師。
成癮科醫師的門診,充斥著酒精成癮的中年男子、安眠藥成癮的憂鬱媽媽、海洛因安非他命等毒品使用者,到把五花八門的新興毒品吃進身體裡的年輕孩子們。許多人問我,喝酒、吸毒到這種程度,經過治療會好嗎?我總是很有信心地說:「會。」這麼多年下來,我總是能看到一些深淵裡仍能展現的光亮,泥淖裡仍能爬出的生命力。
是什麼,支撐著這些病人走出那樣的生命漩渦?有的人出生就不是一手好牌:病人A有個海洛因成癮的爸爸、酒精成癮的媽媽,歷經無數逆境、家暴,他還是堅持完成治療、復學,現在的他有了穩定的工作。二十來歲的病人B搬了十幾次家,媽媽的同居男友一換再換,有個有時抱著她說愛、有時追著她打的母親,而病人B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成為一位了不起的母親。
這些生命,彷彿石縫中綻放出來的美麗花朵。
他們所展現的,就是韌力(resilience)。
人的一生,不一定都會遇到生死一瞬的天災人禍,卻人人都會遇到自身的逆境,承受逆境和復原的能力,如同作者所云,就是韌力。擁有韌力的人,在面對重大創傷所造成的負向衝擊,不但不會出現因應壓力衍生的心理疾病,如創傷後壓力症(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反而能夠展現勇氣面對逆境,並尋求資源來協助自身的復原,英文常用「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即心理韌力,來描述這樣堅忍不拔的人,對人生逆境所能展現出的彈性。
作者們提出對於增加韌力的十項元素,包含面對恐懼、展現樂觀、尋求支持、 仿效榜樣、仰賴內在道德準則、追求靈性、重視健康及幸福感、保持好奇心、展現彈性、遭受創傷後獲得成長等,更提供神經科學的基礎和完整的社會科學論述。書中也提出案例,示範如何經過這些操練以展現生命的彈性、並增強韌力。其中我想特別分享的,是書中的第二章〈務實的樂觀:相信更美好的未來〉。
本書提出許多腦科學研究的證據,以支持樂觀與全面的身心健康有關。樂觀者面對發生相同事件的詮釋與悲觀者完全不同,樂觀者能以更正向的眼光重構及詮釋負向事件,亦可以正向情緒尋求資源或行動。更讓我讚賞的,是作者直接破題點出樂觀必須是「務實的樂觀」,不切實際的樂觀偏誤僅會帶來因風險錯估的短暫舒適感,後面跟隨的可能是潛在的巨大風險,這對於因應情勢、重新定義逆境、擬定行動計畫反而毫無幫助。務實的樂觀者並不否認當前的困難,相反地,他們能正確評估情勢,並總能在逆境裡看到一線希望(silver lining)。
這就是為何本書是一本了不起的著作,作者群為世界知名研究創傷和逆境的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不僅細膩地結合科學和社會學、理論與實務,引經據典地鋪陳韌力的重要性及如何透過操練增強韌力。以樂觀為例,作者具體指出光是樂觀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務實的樂觀」,可見其深入及精闢。
相信在全球氣候變遷帶來天災頻傳、國際情勢動盪不安的今日世界,對不可知的未來,甚或已經身處的困難情勢,我們皆需要用勇氣和韌力去應對。細細咀嚼消化本書精華,相信能協助自身面對不可預測的逆境、展現生命的彈性,進而找到人生的價值與幸福。
用本書的養分,陪你走一段韌力培養之路
文/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二十世紀九〇年代開始,在軍事領域開始普遍使用VUCA這個字。VUCA是 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與 ambiguity(模糊性)四字字首的縮寫。
這個本來用來描述軍事、戰爭情境的詞,在現今社會也時常被提起,而指稱的對象從本來的軍事領域往外延伸,涵蓋到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的未來世界:小至個人、大至企業,乃至於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都充滿著模糊未知、不確定性、隨時在改變的特性。
在面對未知與不確定性時,你我都存在著「受傷」的風險。不管這個傷,是身體上的(如: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心理層面的(如:原本幸福美滿的婚姻,因另一半驟逝而終止)、經濟層面的(金錢上的突發狀況,如金融海嘯),還是環境層面的(天災對居住地造成的危害)等。
每個人應對傷口的能力,具有個別差異。臨床上最容易關注的對象,多半是無法照料好傷口,並且因為傷口而影響到本來生活與自我功能的人。醫療的思維讓我們直接聚焦在這群人身上,希望能協助這群人照顧好傷口,讓他們得以回復本來的生活。
不過,在受傷者之中,許多學者發現了另一群人的存在。這群人受了傷,雖然在短時間內仍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但這些影響卻不如專家預期維持的那麼久。這些人似乎很快就找到調適與照顧傷口的方法,讓自己生活回歸到本來的樣子。同時,在這群人中亦有另一群人,不但沒有因爲受傷而衰敗,還讓自己的狀態在受傷之後變得更好。許多學者替這種現象取了不同名字,有人稱之為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PTG),有些學者則稱之為心理韌性、復原力或本書所指的韌力(resilience)。
韌力的概念打開了實務工作者的不同視野。我們不再只問「為什麼有人受傷之後,變得一蹶不振?」,而開始好奇「為什麼有人受傷之後,『可以』不讓自己變得一蹶不振,甚至變得更好?他們做了些什麼?」。在讀者您手上的這本好書《韌力》,正是由三位專家,回顧了各種文獻、臨床經驗與個案實務之後,試著回答這個問題的成果。
從韌力的模樣與定義,到韌力培養的具體方向,我認為本書論述最核心的精神與理念是:「韌力是可以培養,而不是先天斷定的」。從第二章起,每一章都提供了一種思考的方向,從心理學、腦科學、道德倫理,到生命意義的探詢,不同路徑,最後或許都能殊途同歸。我們可以先從自己比較有共鳴的那一條路開始,試著把這些寶貴的發現,帶入生活中。
作為助人者,有幸能參與許多個案的生命經驗,我發現「韌力」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段動態的過程,必須時刻保持覺察與彈性。在上路之前,不妨把您手上的這份地圖攤開來詳加閱讀,將使我們這趟韌力培養之旅走得更有方向感。
祝福每位讀者,都能因為本書提供的見解找到更多勇氣,更能有智慧地面對這個充滿VUCA的未來世界。
從韌力中發揚出活力
文/黃名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
二○一九年春末夏初,我到加拿大溫哥華參加世界生物精神醫學大會,有幸聆聽二○○九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布雷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教授的專題演講,內容是其畢生研究的主題──端粒(telomere)及端粒酶(telomerase)和健康的關係。端粒及端粒酶,簡言之,是細胞內對抗壓力和老化以及保持活力的生物因子之一。所有與會者,在布雷克本教授妙語如珠的學術才思中,專注地沉吟面對壓力時的適應力,或稱「韌力」,和端粒功能的顯著相關性。
壓力無所不在,特別在這個不斷變動、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大千世界中,一個人的壓力大不大,和其面對壓力的「反應」適不適當有絕對關係,擁抱良好的「韌力」,可以在百折中而從容不折。
我傾向以「韌力」取代「韌性」一詞,韌力呈現的不是一個被動的特質,是一個愈挫愈勇、並且可以不斷鍛造的主動力,這不僅是個人,也是團隊、整個社會,甚或國家應該共同培養的能力。
猶記當年同行的林式穀醫師,即念茲在茲要將史蒂文.索斯威克(Steven M. Southwick)、丹尼斯.查尼(Dennis S. Charney)合著的《韌力》第二版(此指英文版)翻譯成中文,事隔四年,在郭約瑟醫師翻譯和林醫師審訂下,終於如願以償,兩位醫師出版本書的過程,也展現出過人的韌力。
本書深入探討了和「韌力」相關錯綜複雜的領域,探究其多面向的特質,透過科學研究、心理理論和實際策略,舉出無數克服逆境的實例。閱讀之間,令人不忍同時回顧審視自己的過去點滴,在自我的人生告解中重新珍視自己曾經和韌力共舞的片刻,這個啟發,再度昇華與轉化出力量。
名人推薦:在逆境裡看到一線希望
文/陳亮妤(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
擔任心理健康司司長之前,我是一名精神科醫師,更精準地說,我是一名成癮科醫師。
成癮科醫師的門診,充斥著酒精成癮的中年男子、安眠藥成癮的憂鬱媽媽、海洛因安非他命等毒品使用者,到把五花八門的新興毒品吃進身體裡的年輕孩子們。許多人問我,喝酒、吸毒到這種程度,經過治療會好嗎?我總是很有信心地說:「會。」這麼多年下來,我總是能看到一些深淵裡仍能展現的光亮,泥淖裡仍能爬出的生命力。
是什麼,支撐著這些病人走出那樣的生命漩渦?有的人出生就不...
章節試閱
在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之前,嚴重的創傷就已經相當常見。研究估計,69至9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經歷一次嚴重的創傷事件1、2,包括暴力犯罪、家庭暴力、性侵害、兒童虐待、嚴重車禍、親人猝然離世、導致失能的疾病、天然災害、戰爭或軍事戰鬥。其他還有一些流行病學研究中不常被計入,卻對健康會造成傷害的壓力因素,包括種族歧視、情緒虐待(如霸凌、被照顧者或伴侶長期侮辱及貶損)和無家可歸等。
這些事件中的任一項都會讓生活陷入混亂。對某些人而言,該事件的壓力會長期存在、持續多年,人生觀可能因而經歷劇烈且持久性的變化,變得退縮和憤怒,有些人則會變得憂鬱或罹患創傷後壓力症。但我們也深知,這遠非完整的故事。在三位作者的職業生涯中,將大部分研究和臨床工作用於定義、衡量和充實尚未完成的那塊拼圖,即人類的韌力。
何謂韌力? 雖然專家有各種不同的定義,但我們認為韌力就是—承受逆境和復原的能力。以下是在閱讀本書時須牢記關於韌力的幾個要點:
1.強韌者已然經歷過挑戰或難關:除非在生命中經歷過挑戰或難關,否則不能被認定為強韌者;意即他們必須曾在面對、克服一些壓力或創傷性事件當中(或在這些事件之後)展現出韌力。
2.韌力會隨時間推移而發展:某人在創傷性或壓力事件發生後會如何立即因應,可能一時無法看出他的韌力程度,因為這是一個在幾天、幾週、幾月和幾年內所揭示的過程。
3.感到痛苦並不意味著某人不具備韌力:強韌者可能會在創傷事件後經歷精神症狀,如憂鬱症、反覆出現令人不安的記憶或強烈的自責,同時仍能維持生活中重要領域的功能;甚至從身體或精神疾病復原的過程中,也能展現韌力。
4.韌力往往涉及成長:經歷過挑戰性生活事件的人,通常會以某種方式成長,並對生命中個人意義的感受更加強烈。如同身邊許多人一樣,此種變化會在嚴重的情緒痛苦之後或期間發生。
5.韌力在一生當中可能會有所不同: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一種思維或行動模式可能很有幫助,但在另一個階段卻顯得無用。想想在生活中無人能求助的一個孩子,需要自給自足和機靈一些,才能生存和成長;但當他變老之後,身邊有更多能關心他的人。當遇到困難時,能靠近他人、尋求幫助,也是展現韌力的標記。
6.韌力通常發生在情境當中:適應壓力不僅取決於個人,還取決於可用的資源,包括家庭、朋友、特定文化和宗教、社群、社會和政府。其中許多資源並不在個人的直接掌控中,會在本章末節中多加討論。
在整本書中,三位作者還會引用個人的生活事件,這些事件也影響著我們是如何看待韌力。伊坎醫學院院長丹尼斯.查尼曾在指導西奈山醫療體系因應新冠病毒疫情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本身也於二○一六年(早在疫情爆發之前)曾遭一名前員工槍擊,之後必須接受密集復健。史蒂文.索斯威克曾對抗末期癌症五年,並曾幫助家庭成員克服個人的醫療挑戰。第三位作者喬納森.德皮耶羅在童年時期曾經歷過長期霸凌,導致罹患憂鬱症,是直系親屬中第一位完成大學學業、並最終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的人。
雖然本書主要關注於所採訪的許多強韌者,但讀者也會在之後的章節中發現不少關於作者個人生活經歷的資訊。
▌為何會對韌力產生興趣?
多年來,作者三人都持續在研究經歷重大創傷所造成的負向衝擊,特別是從研究一種精神疾病診斷—創傷後壓力症—的觀點開始。在研究中,瞭解到許多關於創傷後壓力症患者的身體壓力反應是如何地過度激化,以及這如何導致一系列潛在的失能症狀;也治療過從戰鬥經歷中忍受幾十年情緒痛苦的越戰退伍軍人。
我們也經常想知道,有些倖存者似乎以某種方式有效地因應壓力的負向效應,他們並未出現與壓力相關的症狀;一旦出現,就會勇往直前、並尋求資源來支持他們的復原。「強韌」(resilient)一詞恰如其分地形容這些人。
當我們開始關注韌力時,人們對此知之甚少,心中有很多疑問,並開始嘗試去解答。
以下是學者想要研究的面向:哪些要素能協助保護人們,在創傷事件發生後不會出現持續性的症狀? 他們的神經系統或基因有何獨特之處? 他們是否接受過獨特的養育方式? 性格如何呢? 是否使用特定的因應機制來處理壓力? 如果能更多瞭解他們是如何處理壓力和創傷,這些經驗是否會對他人帶來幫助? 人們能經過學習而變得更加強韌嗎?
除了許多精心設計的研究,其中有些還涵蓋數千人,我們還對強韌者相關的個人故事感到興趣,因而決定採訪那些對我們而言相當強韌的對象。越南戰俘和美國特種作戰部隊教官、九一一恐攻倖存者和其他人的故事,他們不僅在重大壓力和創傷中倖存下來,甚至以某種方式承受、並成長茁壯。
之後,新冠病毒大流行提供人類展現韌力的另一個挑戰性情境。對美國種族不公正和地緣政治動盪的日益關注,也增加不確定性、壓力和創傷。這些近期的全球事件點出更多的問題:我們能學到關於韌力的內涵並因而「挺住」嗎? 身為作者、臨床專家和人類本身,我們該如何從這些擾人的經歷中學習?
會拿起這本書,可能是因為你對韌力有疑問,或者因為你正經歷人生中充滿挑戰性的事件。我們會希望它有助於你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無疑將會遇到的挑戰。針對接下來的章節,在此提供簡介。
(以上摘自:第1章 何謂韌力?)
樂觀(optimism)能助長韌力,提供直接面對挑戰的能量,還能催生正向和具創造性的方案來因應各種挑戰。
該如何定義樂觀? 可以這麼說:樂觀是一種未來導向的人生態度,包括對事情會順利發展的信心;樂觀者還深信他們能對自己的生活產生正向影響,而且對他們來說,每天做什麼都很重要。相對地,悲觀者認為未來是暗淡的,相信可怕的事情會發生在他們身上,並懷疑自己能否實現個人目標;他們往往被負向的想法所遮蓋—當然,這會讓人精疲力竭。換句話說,樂觀者和悲觀者有著截然不同的期望,因為對世界的看法不同,行為上也是截然不同。
科學家們開發出衡量樂觀的方法,是一種常用的樂觀量表「生活取向測試—修訂版」(revised life-orientation test, LOT-R),其中包括「在不確定的時代,我總是抱持最好的期望」和「我幾乎不期望事情會照所想的方向發展」等內容。此量表能衡量科學家所謂的體質性樂觀(也稱天性樂觀),類似於性格的核心成分,甚至在跨情境的表現都相當穩定。雖然本書所採訪的某些強韌者確實表現出樂觀天性,但對其他人而言,樂觀則往往取決於情境。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會設法找到任何微小的樂觀思維。
在我們所採訪的許多人當中,黛博拉.格魯恩或許是最能體現天性樂觀的精神和力量的一位。
★黛博拉.格魯恩的故事
黛博拉的挑戰,包括一種被稱為脊柱裂的疾病,在出生時就變得很明顯。她的父親傑夫告訴我們:「她的脊椎底部有一個大腫瘤,大約有半個葡萄柚大小……她的腿可以稍微動一下,但不是很多。當她能移動臀部、腳尖和腳時,那可是非比尋常的動作……我簡直不敢相信。」
幾個小時後,他們得知黛博拉的脊椎畸形,壓迫著她的脊髓,於是她立即被送去動手術。透過切除受影響的脊椎而拓寬脊椎管後,黛博拉的病情迅速好轉。儘管如此,她仍無法確定能走路,病情也可能逐年惡化,並可能出現膀胱和腸道功能受損等慢性身體問題的風險。
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兩週後,黛博拉回家了。因為脊椎非常不穩定,所以她需要穿戴「蛤蠣殼」,是一個由模壓塑膠製成的鑄件,帶有尼龍搭扣鉸鏈,從她的脖子延伸到大腿頂部。當黛博拉還是嬰兒,在猶太教堂被正式命名和祝福時,拉比用這句話結束他的祈禱:「願我們都能在她的婚禮上跳舞。」她的母親蘇珊低聲對傑夫說:「阿們,我也希望如此。」
令父母欣慰的是,黛博拉開始在許多方面有著正常發展:餵食、吞嚥、微笑,偶爾還會移動雙腿。幾個月後,她又動了一次漫長但成功的手術,以解除脊髓的受迫。手術三週後,黛博拉被送往急診室,並接受另一次手術。最終在生命的頭幾年裡共動了五次手術。
隨時間推移,她的病情穩定下來。然而,她的身體成長和動作發育受到了影響。儘管—也或許是因為—有無數令人痛苦和令人心碎的潛在場景,家人最終學會不要為未來煩惱,而是協助黛博拉與當下妥協。他們盡力像對待其他孩子一樣對待她,但也知道黛博拉實際上並不像其他孩子。
黛博拉學齡前兒童期,一位家庭朋友邀請她去游泳池。母親蘇珊不情願地同意了。「其他孩子會歡迎嗎?」、「黛博拉能跟得上他們嗎?」母親回憶說:當她走進游泳池,作為她的母親,我感覺快窒息了,因為,哦,我的天啊!每個人都在看著她,會發生什麼事? 嗯,什麼事都沒發生! 她游來游去,做得很好,並像其他人一樣走出游泳池。可能是其中一個孩子拉起她、擁抱她,然後繼續進行下一個小遊戲。
儘管原本預測黛博拉永遠不會走路,但她逐漸學會用拐杖走路;她繼續游泳,首先是為了好玩,然後是競賽。二○○四年,十六歲的她參加雅典夏季帕奧會,當時她贏得百米蛙泳銅牌。完成高中畢業班代表致詞後,她進入耶魯大學,在那裡她參加女子游泳和跳水隊的比賽。到二○一○年,她在十幾場國際游泳比賽中贏得獎牌,一路打破許多記錄。
黛博拉從如此艱難的生命開端中走出來,經歷終生的挑戰,是如何在生活中的這麼多領域取得成功? 在某種程度上,她的父母很樂觀,從未放棄希望,提供無條件的愛和支持,像對待身體健全的孩子一樣對待她,並期望其他人也能這樣做。姊姊蜜雪兒扮演保護黛博拉的榜樣,在必要時也會督促她面對恐懼並實現個人目標。朋友們從未將黛博拉排除在活動之外,即使這意味著需要等待她。最重要的是,黛博拉本身於過去和現在都是一位樂觀者。
▌盲目樂觀無濟於事
與流行看法相左,樂觀並不意味著得盲目忽視生活中的問題,或是戴著玫瑰色眼鏡看世界。相對地,此章所談論的是凱倫.雷維奇和安德魯.沙特(2003)所提的概念:「務實的樂觀」(realistic optimism)。與悲觀者一樣,務實樂觀者也會密切關注和他們所面臨問題相關的負向訊息。然而,與悲觀者不同的是,他們不會一直專注於負向因素,不會陷入無法改變的事情當中。
許多研究者都曾提及,不切實際的樂觀信念會帶來風險的相關例證,如塔莉.夏洛特等學者(2007)描述所謂的「樂觀偏誤」(optimism bias):「人們經常說,他們遭受負向生活事件(如發生車禍或患重病)的風險低於同儕,而且發生好事的可能性更高。簡言之,就是有一種渴望感到特殊的自然衝動,這可能帶來暫時的舒適感,卻是一種未經檢驗的風險性執念。」
★盲目的樂觀:一些應注意事項
前戰俘海軍上將詹姆斯.史托克戴爾清楚地認識到盲目或美化式樂觀的風險。
他於一九八三年美國西點軍校的一次演講中分享他對樂觀的疑慮:
我們自認相當瞭解彼此的看法,大多數人認為每個人若都能成為樂觀主義者,世界就真的會變得更好。但我並不這麼認為,當我的飛機被擊落之後,讓我
因此對亞洲政治有相當程度的瞭解。我反而認為樂觀主義者會造成很多傷害,來自其他戰爭的作家們也抱持類似看法。問題是,有些人就是會相信專業的樂觀主義者正在傳遞的內容,以至於當事情發展不如他們的預期時,就因此失去信心……口若懸河的樂觀主義者反而使承受壓力者感到更加痛苦。
在採訪特種部隊教官時,我們探問菁英團員的樂觀程度,他回答說:
我們不能容許在我們的團隊中存在一位真正負向的悲觀者,因為悲觀具有感染力,會讓每個人都感到失望。只要出現一個傢伙在我們正在處理事情時顯露急躁且負向的態度,就可能導致其他人懷疑當下情境或領導力。如果我們當中的一位太悲觀了,我們會盡最大努力與他合作,但如果他還是無法被導正,那麼我們就會把他從團隊中除名。如果想加入我們的團隊,卻並未抱持樂觀態度,就得先學習如何擁有這種態度。
特種部隊成員是問題解決者,他們知道,有了正確的工具和培訓,就能完成很多事情。但他們並非盲目的樂觀者,或以史托克戴爾的話說,口若懸河的樂觀者;相對地,他們能承擔深思熟慮的風險,並清楚意識到實現目標的障礙。
人道主義者海倫.凱勒可能會同樣警告不要盲目樂觀,她深信自己的樂觀標章是建立在多年的困頓和艱難之上。
她於一八八○年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小鎮,於十九個月大時罹患一種危及生命的感染,差點因而喪命。當她開始康復時,家人歡欣鼓舞,還不知道此疾已永遠「關閉她的眼睛和耳朵」。接下來的五年,她開始脾氣暴躁,加上難以控制的暴力和衝動行為。一八八七年,當父母達到忍受極限並認真考慮將女兒送入機構安置時,安妮.沙利文老師走進凱勒的生命,沙利文堅持承擔教會海倫溝通的艱鉅任務,使「我的心靈和他人心靈之間的荒原開始像玫瑰一般綻放」。
如果不是因著沙利文的樂觀,凱勒可能會在嚴重的孤立中度過她的一生。最終,凱勒學會將單詞與物件、感覺和概念連結起來。在老師的創意性指導下,凱勒學會理解她手上的字母和單詞,然後學會閱讀點字。她的進步如此迅速與非凡,以至於在幾年內成就一種「勵志風潮」,得到廣泛的宣傳。
在劍橋女子學校學習四年後,凱勒申請拉德克利夫學院,此決定卻出乎意料地測試她的韌力:凱勒在入學考試前一兩天才被告知,數學科將以她不熟悉的點字型態出題。因此她不得不在一夜之間學習一套全新的符號。
最終,拉德克利夫學院錄取了她。在那裡,凱勒開始擘劃她的人生和哲學。在她的文章〈樂觀〉中,她描述一般人們通常尋求的幸福類型,她稱之為「虛假的樂觀」:
大多數人根據身體愉悅程度和物質財富多寡來衡量幸福,當他們能贏得設定在基礎線上的某個可見目標時,會有多麼高興! 當得不到賞賜或達不成目標,則會感到很痛苦。如果幸福要這麼衡量,我這位聾啞人士完全有理由雙手合十坐在角落裡哭泣。
凱勒認為自己是幸福和樂觀的,她繼續說著:「雖然貧乏困頓,但我仍感覺幸福;而如果我的幸福是如此深切,近乎一種信仰,甚至成為一種生命哲學;或簡言之,如果我是一位樂觀主義者,那麼我對樂觀主義信念的見證就更值得一聽。」凱勒將逆境視為真正樂觀的先決條件。
(以上摘自第2章 務實的樂觀:相信更美好的未來)
在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之前,嚴重的創傷就已經相當常見。研究估計,69至9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經歷一次嚴重的創傷事件1、2,包括暴力犯罪、家庭暴力、性侵害、兒童虐待、嚴重車禍、親人猝然離世、導致失能的疾病、天然災害、戰爭或軍事戰鬥。其他還有一些流行病學研究中不常被計入,卻對健康會造成傷害的壓力因素,包括種族歧視、情緒虐待(如霸凌、被照顧者或伴侶長期侮辱及貶損)和無家可歸等。
這些事件中的任一項都會讓生活陷入混亂。對某些人而言,該事件的壓力會長期存在、持續多年,人生觀可能因而經歷劇烈且持久性的變化,...
目錄
專文推薦 在逆境裡看到一線希望 陳亮妤
專文推薦 從韌力中發揚出活力 黃名琪
專文推薦 用本書的養分,陪你走一段韌力培養之路 蘇益賢
審訂者序 練就韌力的「武功秘笈」 林式穀
中文版序 第十一項關鍵要素
寫在前面
第1章 何謂韌力?
為何會對韌力產生興趣?/韌力的十項關鍵要素
美國九一一之後所展現的韌力/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所展現的韌力
一個民族所展現的韌力:二○二二年烏克蘭被入侵/軍隊戰士的非凡經歷
其他面臨生命挑戰的案例/韌力的科學/韌力會遺傳嗎?
神經可塑性的影響/各人皆有優勢—有些人確實擁有更多可使用的資源
第2章 務實的樂觀:相信更美好的未來
盲目樂觀無濟於事/樂觀如何提升韌力?/樂觀對身心健康都有益處
樂觀者和悲觀者如何看待世界/樂觀者和悲觀者如何詮釋正向事件
變得更加樂觀的四種方法/方法一:關注正向事物
方法二:培養正向或更有助益的想法/方法三:正向或更務實地詮釋事件
方法四:以正向方式行事/樂觀的神經科學/結論
第3章 直接面對恐懼
恐懼的科學/恐懼制約/能預防或消除恐懼制約嗎?/消除無益的恐懼反應
一種特殊的恐懼:對失敗的恐懼/實際應用:學習面對恐懼
將恐懼視為機會和指引/專注於目標或使命/瞭解更多你所恐懼的事物
學習和操練管理恐懼的技能/與朋友或同事一起面對恐懼
以靈性支持面對恐懼/找專家來督促你/結論
第4章 信守道德準則
河內希爾頓監獄的愛比克泰德/道德需要勇氣/利他主義
有時並無好的選擇/道德準則的神經科學/結論
第5章 連結宗教與靈性
索斯威克家族:為信仰而冒著生命危險/在嚴重創傷後的關鍵時刻轉向信仰
戰俘營中轉向靈性操練/研究呈現了什麼?
實用建議:將靈性帶進你的生活/寬恕──通往更健康的途徑/結論
第6章 尋求社會支持
向越南戰俘學習:敲擊密碼/強力的人際連結能拯救生命
社會連結是身為人的關鍵成分/尋求支持
社會支持有助於情緒和身體健康/給予支持同等重要/愛和依附的力量
親密關係的神經科學/建立密切連結/結論
第7章 仿效強韌的榜樣
誰可以當我們的榜樣?/負向榜樣
每個人都需要強韌的榜樣,尤其是兒童/仿效榜樣的作用機轉
從榜樣學習的神經科學/仿效強韌者的行為模式來增強個人韌力/結論
第8章 重視身體健康
從軍事演習中倖存下來/體能運動可促進復原/運動能改善身心健康
身體韌力需要復原/運動、韌力和大腦/養成身體健康的習慣/結論
第9章 挑戰心智,激發潛能
大腦可塑性:大腦健康的可能關鍵/增強大腦功能的心智訓練有效嗎?
訓練情緒腦/注意力、情緒與大腦/結論
第10章 打造認知與情緒的彈性
當生命爆炸時/接受/接受的科學/認知重評/感恩
認知重評的科學/幽默:認知重評的一種形式/幽默與大腦/結論
第11章 追尋生命的意義、目標與成長
倖存者使命:心動九一一/從撫養一位特殊孩子中尋找意義
生命末期的意義/創傷後成長/尋找個人的意義、目標與成長/結論
第12章 韌力進化藍圖
環境中的韌力/家庭韌力/培養孩子的韌力/工作上的韌力
案例說明:包含多種韌力要素的活動/案例一:成為志工
案例二:競技運動/案例三:成為導師/倖存者任務
關於韌力:臨別贈言/查尼醫師的演講稿
後 記 面對死亡所展現的韌力:向史蒂文.索斯威克醫師致敬
譯後記 韌力進化藍圖──迎向新時代挑戰的必修課
致 謝
參考文獻
專文推薦 在逆境裡看到一線希望 陳亮妤
專文推薦 從韌力中發揚出活力 黃名琪
專文推薦 用本書的養分,陪你走一段韌力培養之路 蘇益賢
審訂者序 練就韌力的「武功秘笈」 林式穀
中文版序 第十一項關鍵要素
寫在前面
第1章 何謂韌力?
為何會對韌力產生興趣?/韌力的十項關鍵要素
美國九一一之後所展現的韌力/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所展現的韌力
一個民族所展現的韌力:二○二二年烏克蘭被入侵/軍隊戰士的非凡經歷
其他面臨生命挑戰的案例/韌力的科學/韌力會遺傳嗎?
神經可塑性的影響/各人皆有優勢—有些人確實擁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