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上主之師的人格特質
本篇是〈教師指南〉裡頭最長的一篇,內容豐富至極,不只幫助學員了解如何成為上主之師,而且也清楚列出靈性成熟的上主之師所擁有的人格特質。整本〈教師指南〉,尤其是本篇,耶穌為我們描繪了上主之師的三種層次。可還記得前文說過,每個人都有選擇成為上主之師或小我之師的能力,只要甘心把他人的利益當成自己的福祉,就表示你已決心加入上主之師的行列了。這個說法也寓意著我們只有一個共同需求,就是從小我之夢覺醒,重返天鄉。如果用我先前所說「階梯」的意象來作比喻,只要能把他人的福祉視為自己的福祉,這個心態就能將你保送到正確階梯的底端了。至於追逐私利的小我之梯,始終以「去找,但不要找到」為最高指標,註定下場堪虞。換言之,能夠引領我們回家的,唯有聖靈之梯。
〈教師指南〉提到上主之師的三種層次,對應的正是聖靈之梯的三個階次。最底層的階梯代表奇蹟之旅的起點,開始學習認出我們的福祉與他人的福祉是休戚相關的。具體地說,就是在日常生活放下判斷和怨尤,不再恣意攻擊別人、把他人當做自己罪咎的代罪羔羊,也不再視自己為世界的受害者。請注意,耶穌提到上主之師的十大人格特質時,顯然是指資深的上主之師,他們的靈性成熟度已經抵達聖靈之梯的最頂層。但如何從底層拾級而上?整個具體過程就是下文所要討論的「信賴的形成」六個階段。
奇蹟之旅始於你的第一個決定:不再批判別人。這一步並不要求你收回對「每一個人」的評判,而僅僅是希望──比如說,當你在高速公路上開車,不慎跟人擦撞或被惡意超車,那時,你能夠及時收回自己的批判。僅僅這一舉動,便足以將你送到聖靈之梯的底端。然而,這只是個開始,往後的旅程還會要求你把這樣的神聖一刻套用於所有的人際關係和事件上。
本篇雖未明言提及,但攀登階梯的過程達到最頂層或最後階段,就是真實世界了。過了真實世界,階梯就會消失,而你也到家了。當你抵達頂層時,階梯自會慢慢隱退,你已堪稱為眾師之聖師,這個稱謂在後面篇章還會特別提到(M 26.2:2)。耶穌及真正開悟的聖者都在此列,他們已經抵達階梯之巔,不再依賴有形的肉體臨在人間。接著,上主會踏出最後一步,將他們提升到上主之境。〈指南〉對這部分著墨有限,諸多描繪散見於〈正文〉。(請參閱T 7.I.6~7;T 11.VIII.15)
我們先由下面兩段前言開始,之後再深入研討資深上主之師的十項人格特質。
(1:1~2) 上主之師的外在特徵極少相似之處。在世人眼中,他們長相不同,背景殊異,人事經驗也大異其趣,外表「個性」上的差異至為分明。
這一段是從形式層次開講的,因此每個人看起來大不相同,連傳達的訊息也可能各異其趣。「個性」一詞置於引號中,意味它是虛幻的。我們看起來個性迥異,正如我們的長相與外型也各不相同。要知道,生理與心理層次的那個我,其實都屬於形式層次的表相,根本不代表什麼,唯有表相背後的內涵才是核心。這個觀點正是第一主題「我們共享同一福祉,只因我們共具同一心靈」的變奏而已。
(1:3~4) 他們在擔起教師之職的初期,通常尚未具備上主之師比較深層的特質。上主會賜給祂的教師一些特殊的禮物,因為他們在救贖計畫中負有特殊的任務。
一旦開始學習把他人的福祉視為自己的福祉,就已經將我們送上了聖靈之梯的初階,但還沒有具備下文論及的深度特質。唯有具備了全部的十種特質,才堪稱為資深的上主之師。
我們早已耳熟能詳上主不會「賜下」任何特殊恩典這一原則了,雖然在上述的引文提到「特殊的恩賜」,其實這些恩賜並不是上主給予的,而是我們本來就擁有的。我們之所以會覺得自己從外面收到了什麼東西,乃是基於我們自編自導的分裂劇本。我們在時空的虛幻旅程所發展出來的才華與能力,最初難免會被小我利用,藉以凸顯自己的特殊性,建造自己的祭壇,招引他人前來膜拜。直到有一天,我們突然明白自己的福祉和他人的福祉完全是同一回事,我們就當下轉過來了,原本企圖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的能力,開始轉而為救贖的神聖目標效力。只要意識到我們所有的人都共享同一福祉,那麼,一切想要領導、操控、唆使,乃至於傷人的企圖,自然就消散無蹤了。
(1:5) 這些特點當然只是暫時的,它們雖具時空性,卻能幫人超越時空的限制。
所謂的「這些特點」不論多麼正面,畢竟還是虛幻的,只因天堂沒有這些東西。本篇的結尾雖提到上主之師確實有一些特質屬於永恆之境,但它也立即聲明,那已超乎《奇蹟課程》所要教導的範圍。
(1:6) 這些特殊的恩賜……透過神聖關係而醞釀出來
這句話非常關鍵,清楚點出了「這些恩賜不是出自上主的賜予,它始終存於我們心內」。只要我們肯捨下小我不神聖的那套,而以聖靈的神聖本質為此生職志,小我便會自然隱退,唯獨剩下一個救贖之念:原來分裂真的不曾發生過!天堂仁慈又溫柔的真相立即倒映在我們身上,光華四射,這一映影便成了我們的人格特質,而完全不是因為上主特別恩賜之故。換言之,上主之師的十種人格特質狀似「特殊的禮物」,其實全是我們正念之心所本有的,但要等到寬恕化解了我們意識裡所設下的種種障礙,這些特質才得以在神聖關係中重生。
(1:6) 這些特殊的恩賜,必須透過具體的教學場景所建立的神聖關係而醞釀出來……
這句話再度闡明了《奇蹟課程》的目標,它同時賦予小我想要分裂而建立的關係一個新目標,也就是給我們一個選擇以聖靈為師的機會,轉變原有的目標,以寬恕來化解彼此的分裂。所有的教學場景的確都是為了這個轉變契機而施設的。
(1:6~7) ……進而成了資深教師的共同特質。從這方面來講,他們其實非常相似。
這些特質不僅限於某些優秀或開悟的大師而已,它屬於所有上主之師共有的特質,只因救贖之念存於每一個心靈內。分裂若不存在,唯一存在的就是上主聖愛了,因此所有教師都同享這些特質。只不過,由於活在恐懼中的人所能接受的教導方式必然因人而異,也因此,上主之師表達聖愛內涵的形式各有不同。對此,〈正文〉中有一段精彩的解釋:
救贖的價值是無法靠它所呈現的形式來衡量的。事實上,若要真正發揮大用,它必須以最有利於領受者的形式出現才對。也就是說,奇蹟必須按照領受者所能了解而且不害怕的方式呈現,才可能功德圓滿。但這並不表示這種奇蹟就是他與上主交流的最高層次了。而是說,他「目前」所能接受的最高交流層次僅止於此。奇蹟的整個目標不外乎提昇人的交流層次,它絕不會加深人的恐懼而降低了交流層次的。(T-2.IV.5)
總之,救贖的價值與行為無涉,譬如說,心存正念的人,不論他們說什麼,都會恰如其分地回應對方的需求,正如同《奇蹟課程》採用我們熟悉的語言和詞彙,以我們所能了解及接受的形式來到人間。所以才說,我們一旦決心著眼於共同福祉,不再追逐私利,耶穌的愛就會透過我們而自然流露,不論我們說什麼或做什麼,都會如及時雨般地利益眾生。雖然有時我們的言行表現,在面對這個人和那個人時可能截然不同,或是在不同時候對同一個人的回應也往往前後不一,然而,唯有言行背後的內涵,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2:1) 上主兒女之間的差異都是暫時性的。
這些差異既然是暫時的現象,必然一樣虛幻無比,因為真理是永恆不易的。進而言之,所有的差異性全都建立在形式上的形體特徵或人格特質,不管表現為何,實在不值得特別矚目。唯有透過聖靈及救贖原則而臨在我們心靈的愛,也就是上主抽象或非具體的聖愛,才是永世長存的。它表達的形式雖有萬千,但救贖的內涵亙古如一,始終反映著上主唯一的永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