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的話..
若你想要在學習上拿到好成績,有一個簡單方法,以下的例子將會告訴你它是什麼。首先,請花一點時間讀以下的字母序列:I B M U F O F B I C I A
現在,不要偷看,盡可能按照正確順序寫下你可以記得的字母。
大部分的人可以記得五到七個字,少數人可以記得全部,他們是如何辦到的?其實是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個模式(你也許注意到這組序列為一些熟悉的縮寫:IBm,UFO,FBI,CIA)。發現這些字母序列其實是由幾個縮寫組成,將會大大簡化這個記憶作業,因為你要記得的材料都已經儲存在記憶裡。在這種情況下,你所要記得的只有四個「意元集組」(chunks),而不是12個彼此無關的字母。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你研讀心理學。如果你將每個訊息視為獨立的,你將很難記得住。但是,如果你尋找這些訊息間可能的模式時,你會發現要記得這些訊息將變得很簡單而且更加愉快。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那麼,你如何才能辨識出模式來?本書提供多種方法讓你在閱讀時能找到有意義的模式:
核心概念 我們將每章節僅圍繞在一個單一且明確的概念上,稱之為核心概念。例如,第4章四個核心概念之一的「記憶」即是:
人類記憶是一種:將訊息結構性地進行編碼、儲存與提取的訊息處理系統。
然後,這個以一些新術語組織而成的核心概念,將成為接下來大約10頁內容的中心思想。當你閱讀每個章節時,記得不斷回想本節的核心概念,這可以幫助你編碼與儲存和這個概念有關的新術語和想法,及未來考試時所需要的概念提取。借用一句老話,若你能讓章節裡的內容都成為一棵棵「樹」時,核心概念將成為「森林」。
關鍵問題 每個核心概念都由一個關鍵問題引導出來。例如,第4章〈記憶〉的關鍵問題之一為:
4.4 關鍵問題
為什麼記憶有時會失敗?
關鍵問題將有助於你預期本節最重要的觀點或核心概念。事實上,核心概念可以提供關鍵問題一個簡短回答。關鍵問題就好像你車前的遠光燈,它可以幫助你注意前面景象。此外,關鍵問題也可以做為你提出問題的指引。關鍵問題和核心概念兩者皆會在章節摘要裡再次出現,做為摘要的組織架構。
心理學的應用 因為心理學和新聞事件或日常生活有許多連結,因此我們在每個重要章節裡探討一個連結。心理學讓我們和學生如此著迷的原因,即是透過本課程的學習後,可以直接應用於現實生活裡。以下將以〈記憶〉一章的一些例子做說明:
● 你想擁有「照相式記憶」嗎?
● 「閃光燈」記憶:「當發生……時,你在哪裡?」
● 話在舌尖
這種有用、務實及有趣的連結將可以把你從心理學研讀到的理論,和現實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它們還有助於你批判性地評價你從大眾媒體得到的許多心理學想法。同時,你也會開始注意當新聞報導開頭為「研究結果顯示……」的訊息。在課程最後,你將成為這些訊息的聰明消費者,因為你會知道這些訊息有許多是虛假或誤導的。
心理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使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每一章節的心理學在生活上的應用都會說明你如何應用你從心理學學習到的新知識,來讓你的學習更有效。例如,在第2章〈生物心理學、神經科學,以及人類天性〉裡,我們將告訴你如何從大腦的理解來讓你學習得更有效率。同樣的,在第9章〈情緒與動機〉的章節末尾,我們將會解釋如何使用「心流」這個新心理學概念來提高自己的學習動機。因此,利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不僅可以增強你已經學習到的觀點,它也能即時的為你大學生活提供實際應用。
自我測驗! 整本書也提供讓你主動學習的活動(如「給學生的話」一開始的練習)。除了讓本書更有趣之外,這些活動也有一嚴肅的目的,即是說明某個章節的原則。例如,在第4章的一個自我測試即是幫助你找到你的短期記憶容量,另一個自我測試即是檢驗你的「照相式記憶」能力。
理解檢核 無論你學習心理學、足球或者是薩克斯風,你都需要知道你有沒有進步,這正是你可以從理解檢核測驗中可以得到的。這些測驗出現在每個重要章節之後,提供你快速檢核你是否已經瞭解這些重要觀點。有些是選擇題,有些則是簡答題。這些測驗將可以幫助你確定你對該章節概念的掌握程度。
專有名詞 重要的專有名詞將以粗體呈現,且相關定義將放置於文章旁邊空白處。此外,在本書的最後,也會將每章的專有名詞及其定義一起陳列說明。
摘要 章節摘要可以提供每章重要觀點的概覽,以幫助你預覽或回顧本章。摘要是以關鍵問題和核心概念為組織架構,以方便回顧和掌握本章內容。但是我們必須提出一個警告,即閱讀章節內容是無法被章節摘要所取代的 !這裡提供一個有用秘訣:我們建議你在閱讀章節其它部分之前,先閱讀章節摘要,以得到概觀,然後在完成整章研讀後,再重讀摘要。先閱讀摘要可以幫助你組織材料,使得這些材料可以更容易編碼和儲存在你的記憶裡。至於研讀整章後再重讀摘要可以加強你剛才所學習到的,如此可以讓你未來更容易提取這些學習材料。
像心理學家一樣思考
學習心理學的所有概念和定義並不會使你成為一個心理學家。而是在學習這些概念之外,還需要學習心理學家的問題解決技巧和批判思考能力,而這正是每一位好的心理學家所需要具備的。因此,我們在本書增加兩個獨有特色:
開放式問題 每章將先詢問一個重要問題,然後你可以從該章節所學習到的內容來解決問題。例如,在第1章的開放式問題,即是提出糖是否會導致兒童過動的想法,然後透過本章所學來檢測這個想法。
批判思考應用 在每章末尾,我們將會讓你主動思考心理學家之間的爭論或大眾媒體的討論議題,例如潛意識的本質或閾下說服。這些議題皆需要一個懷疑態度和批判思考策略(我們將在第1章提供一些批判思考策略)。
我們有一最後的建議,來幫助你成功學習心理學:這本書使用了許多例子來說明重要觀點,但是若你想要更長久記得這些觀點,你最好產生自己的例子。這個習慣會使得這些訊息成為你的,就像我們一樣。因此,我們希望你透過我們對這個領域的熱愛有一個難忘的學習旅程。
Phil Zimbardo
Bob Johnson
ivian McCann
校閱者序
心理學是一門經緯萬端的學科。若以心理學研究的因果範式脈絡而言,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小華為何這麼拘謹?」這個問題的可能答案:「基因使然」、「成長背景吧 !」、「可能是訊息處理的差異」、「個性拘謹啦」、「情境使然」、「他是東方人呀 !」等等變異甚大的答案方向。前述的例子顯示出心理學領域間差異甚大,從最低的生理層次,到最高的社會、文化層次。因此,學習心理學是當具有彈性的,似乎對生理、醫學、社會、文化等有興趣的人都可以來念。而決定是否念心理學的最佳方式即是從閱讀普通心理學開始,因為普通心理學內容即包含了心理學的整體框架。因此,一本好的普通心理學課本不但能提供心理學的知識,也能培育朝向心理學相關職涯的興趣,而本書即能達到這樣的要求。
本書第一位作者,Philip Zimbardo是史丹佛大學教授,他最為聞名的研究是「史丹福監獄實驗」,是重量級的心理學家。第二位作者,robert Johnson為烏姆普社區學院(Umpqua Community College)的教授,他對心理學原理應用在教學心理學著力甚深。第三位作者,Vivian mcCann是俄勒岡州波特蘭市波特蘭社區學院(Portland Community College)的資深教師,對心理學教學功力深厚。由於這種研究、教學作者群的組合,使得本書能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編排,使得學習更有效、快速及有趣。
一本好的普通心理學,就是能快速、有效地將學習者帶入心理學的殿堂,建立知識,並將心理學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裡,甚至能開啟他們未來成為心理學家的可能。由於心理學議題相當豐富多元,要學習者在短短一學期或一學年學習所有心理學知識是有其困難的。因此,作者也提到他們並未想要含括所有內容,而是根據他們加起來超過一百年的教學經驗,建立學習者重要且有意義的心理學知識,因此,他們在這本書裡做了些嘗試,吾人分別簡稱為結構化、意義化及專家化。
首先,在結構化部分,作者在每章一開始,都提出一關鍵問題,由問題出發,並在章末以回答問題為結束,此外,每節都有一核心概念,整節內容都跟著核心概念走,使不致於失焦,且在每節結束皆有複習,即理解檢核,使得學習者能暫時停下來複習自己所學,以精緻化學習。
接著,在意義化部分,作者在大部分的章節皆有心理學在生活的應用或自我測試,使得課本知識不只是放在教室考試時候用而已,而是能進入生活,處理生活實際會面臨的問題。以吾人教學經驗發現,許多學習者在接觸心理學教科書後,有一種似懂非懂,或抱怨心理學理論過於抽象化。而本書能將心理學理論連接至個人的生命經驗,相信可以引導讀者在生活中檢驗心理學理論,而產生許多心神領會的頓悟經驗。
最後,在專家化部分,也是本書與其它普通心理學課本最大的不同,即是作者強調學習每個議題時,試著以心理學家的方式來思考,亦即批判思考的角度,舉例來說,「真的有學習風格這種特質嗎?」他們認為學習風格在某種程度是被炒作的,不過他們也非全盤否定學習風格,例如他們就相當贊同Sternberg提出的三種思考風格,為什麼呢?因為這三種思考風格是有經過實驗操弄得知的,換言之,他們相當強調學者所提出的論點是否有實徵研究的支持,而這是心理學家相當重視的。當然還有其它許多心理學家珍視的價值在本書裡出現,在此只能先賣個關子的說:欲知詳情,趕快翻書。
本書除了上述種種優點外,作者也考量到目前各國間接觸越來越多,但因為彼此歧見和利益不均,產生許多衝突,因此,本書在許多章節裡皆加入跨文化研究,企圖以多元角度,而非只有美國人角度來思考心理學議題。此外,本書也加入許多最新腦神經知識,如鏡像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最新的重要意義及大腦植入裝置等開創性的研究,希冀初入心理學大門的學子能緊隨心理學目前的最新發展,並從中獲取新近的知識。希望這本書是你進入心理學世界的巧門。
邱發忠 謹識
2012.1.30 於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