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ai人工智慧與我們的距離(雙冊套書):科技x愛x12則奇思妙想+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的圖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AI人工智慧與我們的距離(雙冊套書):科技X愛X12則奇思妙想+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內容簡介

AI人工智慧與我們的距離,究竟多近或多遠?
英國知名作家珍奈.溫特森爬梳科技的過去與未來,
美國酷兒作家克里斯.史特曼探討虛實邊界,
所有的改變,正從此刻開始。
 
  《科技X愛X12則奇思妙想》
  榮獲OPENBOOK好書獎!
  英國知名作家珍奈.溫特森省思科技機智力作!
 
  人工智慧大軍來襲,我們該如何面對未來的變化挑戰?
  全書以慧黠洞見提出對科技與未來的觀察思辨,
  文科X理科的交會,精彩萬分,痛快淋漓!
  
  精彩、博學、獨特、詼諧!  
  以《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享譽文壇的才女作家珍奈.溫特森
  首部精彩文集在台上市
 
  ★《衛報》《金融時報》《標準晚報》《每日電訊報》年度選書★
  ★伊格言、李信瑩、林新惠、張潔平、陳雪、楊佳嫻、楊姍樺傾心推薦★
  
  ★文采豐富,才華橫溢,當代作家少有人能出其右。——《紐約時報》書評
  ★讓人萬分著迷,充滿洞見。——《出版人週刊》
  ★發人深省,極度必要!而且,非常有趣。——《衛報》
 
  ♀當性別偏見及反智的價值觀主導大科技和大數據,我們的未來將會如何?
  ♂科技創新是進步嗎?為何人權和性別等議題持續惡化倒退? 
  ♀為何女性在科技領域如此稀少?如果科技場域繼續由男性主導,女性未來會面臨何種處境?
  ♂性愛機器人都為男人打造,會如何影響現實生活中的兩性關係?
  ♀共享經濟真的讓我們共同富裕了嗎?或者一切只是文字遊戲?
 
  珍奈.溫特森著有多部作品,本書是她首本對於近代科技議題的觀察之作,汲取個人多年來對人工智慧及科技領域的省思,整理出十二篇慧黠且靈思處處的散文。以一貫獨特詼諧的敘事風格,由歷史、宗教、神話、文學、種族、性別等多重面向,探討科技對我們的生活及未來造成的影響。
 
  她在書中詳述女性如何被刻意抺去及逐出科技領域的種種過往,更挖掘盤點各個理應受重視卻消逝的女性身影。她指出父權鬼魅正是造成當今科技領域女性比例稀少的原因。大科技浪潮襲來,她更批判企業以科技之名讓全民以隱私做為交換,何來「進步」?而今疫情讓全球經濟停擺,科技產業卻玩弄文字遊戲:共享經濟讓人們共同富裕了嗎?書中同樣關注勞權及兒童、性別議題,更討論性愛機器人對兩性關係的影響。她認為性別偏見同樣會複製在人工智慧的領域,性愛玩偶的問題不是科技問題,而是性別刻板及觀念倒退的問題。身為女權主義者,全書字裡行間不忘大酸性別議題倒退的現況,筆鋒尖銳。
 
  書中所探討的科技問題不僅包括現況,更擴及對未來趨勢的奇思妙想。現今的科技發展對社會及未來的影響究竟會如何呢?如果持續由古老愚笨、單一僵化的價值所引導,如果對於隱私、監控、種族歧視、厭女等問題視而不見,未來會是什麼模樣?倘若機器人可以幫我們完成所有無聊的工作、幫我們打仗、更可以勝任伴侶、店員、警察、甚至滿足性需求——在這樣的世界裡,愛、關懷、性和其他情感的意義何在? 
 
  此外,她在書中引用《德古拉》《科學怪人》《1984》等多部小說,爬梳科幻文學的脈絡。章節名則大玩諧音哏,例如〈愛是您,愛是洛芙萊斯〉翻玩電影片名《愛是您,愛是我》,率先揭示女性在科技史中被抺去的身影;以〈房裡的織布機〉呼應電影片名《窗外有藍天》;〈他不重,他是我的佛陀〉則將片名《他不重,他是我的兄弟》裡的兄弟置換為宗教討論;〈慾望故事〉則取《慾望城市》諧音,大談科技對人類性愛及性別、情感的影響。以〈侏儸紀車園〉翻玩《侏儸紀公園》片名,隱喻人類將與恐龍互換的未來。書裡對《駭客任務》《雲端情人》《銀翼殺手》《黑鏡》等影視作品更是信手拈來,充分顯示對當代流行文化的熟稔。
 
  從科技到網路世界,珍奈.溫特森在書中秉持慈悲、好奇心和幽默,直指科技世界耐人尋味的種種課題,更提醒讀者重視個資及演算法、仇恨言論和假新聞等議題。面對人工智慧的挑戰,全書篇篇令人大開眼界,擴展思維,引人入勝。 
 
  《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衝破虛擬及真實的界限,酷兒作家從邊陲反思網路世界
 
  穿越現實與虛擬的疆界,提出嶄新觀點!
  在數位生活對人性提出最深刻的叩問及反思! 
 
  ◆《一刀未剪的童年》作者,《被消除的男孩》作者,熱情盛讚◆ 
  ◆《科克斯書評》《圖書館期刊》浪達文學,佳評如潮◆
 
  克里斯.史特曼因網路平台的耕耘書寫得到出書機會,各式媒體訪談邀約接踵而來。長期關注參與LGBTQ及性別、弱勢族群等社會議題,更因而一度被延攬至白宮服務。網路生活讓克里斯打開人生全新風景,獲益甚多,他決定與讀者分享一路走來的各種思索與經歷。
 
  從網路交友、角色扮演、社會運動到自我認同,克里斯在書裡分析網路文化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更提出許多人面臨的疑問如:網路呈現的生活一定是膚淺虛假的嗎?究竟什麼才是「真實」?以社群媒體為例,有些人常感覺網路與現實分裂,只想使用濾鏡呈現亮麗成功的一面。克里斯卻點出: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在他人面前「展演」自我,這現象並非網路獨有。許多網路行為只是更突顯了人類原本擁有的古老衝動。
 
  他在書中深入剖析各類議題,指出如網路資訊戰及演算法操控等因素皆不可忽視,也提醒我們需要更謹慎面對網路的使用習慣。像是網路已改變「永恆」的定義,在現實裡的無心之過也許船過水無痕,在網路卻會變成難以磨滅的數位足跡。在數位世紀如何因應網路的雙面刃特質?他認為我們不可因其惡而退讓了善的界限。社交網絡確實有助於諸如「阿拉伯之春」「black lives matter」等社會運動的發展推動。多方權衡下,網路提供了更多拓展及挑戰自我的空間。
 
  克里斯同時也引用多位專家學者論述,實際走訪相關人士,記錄最前線的第一手訪談與觀察。更從信仰、遊戲、地圖繪製等各種層面,剖析中心與邊陲的權力論述、內在外在的衝突矛盾等問題。無懼於坦露自我,他以個人真實經歷相互佐證:一個成長於美國小鎮的酷兒也能從網路平台找到重要支持,進而做出重大改變。私日記的書寫風格,時而脆弱,時而激進,時而抒情,也讓本書帶著回憶錄般的私密色彩。
 
  克里斯在本書呈現對數位時代真實的尖銳探索,揭示我們能如何重新理解人們長期以來的疑惑:我們是誰?我們在世界的定位是什麼?數位生活儘管時常讓人陷入過度完美的迷思,但這也構成新世代的成長途徑,讓人能夠想像自己各種可能的面向。他指出,想在網路時代尋找意義與歸屬感誠然是一大挑戰,但更是重新定義網路及人性的最佳契機。
 
本書特色
 
  《科技X愛X12則奇思妙想》
  ● 全書以歷史、宗教、神話、文學、種族、性別、政治等面向切入科技領域,面向豐富。
  ●作者維持一貫獨特、詼諧的敘事風格,思維開闊且引人入勝。
  ●探討現今最熱門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及網路隱私等議題,切合時事。
  ●當代電影及影集信手拈來,大玩諧音哏,貼近當代流行文化,充滿閱讀樂趣。
  ●書中收錄AI電腦繪圖及多幅精彩圖片,圖文並茂。
 
  《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從現實到社群的連結互動、網路交友、完美濾鏡等種種思考虛擬及真實的互涉影響,觀點新穎。 
  ●作者坦誠書寫個人私密經驗,筆法抒情,半回憶錄的風格引人入勝。
  
各界推薦
 
  《科技X愛X12則奇思妙想》
  伊格言(作家)  
  李信瑩(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性別學程兼任講師)
  林新惠(作家)
  張潔平(飛地書店及 Matters Lab 創辦人)
  陳雪(小說家)
  楊佳嫻(作家) 
  楊姍樺(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陳栢青/作家
  楊士範/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
  褚士瑩/作家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羅毓嘉/詩人、財經記者
  歐各思坦.柏洛斯/《一刀未剪的童年》作者
  賈若德.康里/《被消除的男孩》作者
 
各界好評
 
  《科技X愛X12則奇思妙想》
  溫特森在書中用各種角度分析AI 的前世今生,並且以她著名的幽默口吻解釋:目前AI 的運作邏輯是透過二元對立的方式在複製父權的資本主義結構,而這個結構會加深過去跟現行的不平等跟掠奪。溫特森也詳細描繪以過往男性幻想為基礎的AI性愛娃娃,完全無法「解放」受壓迫的女性。但身為靠「創意」維生的作家,溫特森對AI沒有絕望。她認為只要我們摒棄二元對立的思考邏輯,便可以「如明斯基在《心智社會》裡所言,把重要知識連結起來。」——李信瑩(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性別學程兼任講師)
 
  本書部分內容為珍奈.溫特森寫作《科學愛人》時的閱讀筆記;因此,閱讀本書的樂趣不只在於看作家如何評論科技議題,也在於觀察小說家如何將現實事件轉換為虛實參半的故事,如同魔術師自揭戲法的內幕。——林新惠(作家)
 
  文采豐富,才華橫溢,當代作家少有人能出其右。——《紐約時報》書評
 
  讓人萬分著迷,充滿洞見。——《出版人週刊》
 
  發人深省,極度必要——而且,非常有趣。——《衛報》 
 
  一個充滿活力、敏銳的頭腦探索著電腦科學的世界及其所涉種種……通俗易懂、妙語如珠、振聾發聵……隱藏在這些博學文章角落裡的是大量引人入勝的事實和深思熟慮的假設……她壓縮了大量的技術、科學、哲學、文學和宗教,信手拈來,讓人眼界大開。——《柯克斯評論》
 
  處理素材的手法嫻熟,飽含深厚的文采。——《浮華世界》雜誌  
 
  她的筆調至情至性、鬼靈精怪,是你從未體會過的調調。——《Ms.》雜誌
 
  溫特森的文句宛如歌詞,會深深映入腦海,長年難以抹滅。——《Slate》雜誌
 
  一讀珍奈.溫特森就愛上她……犀利、怪奇、聰穎絕頂。——《O》雜誌
 
  充滿啟發又好讀——本書將複雜的電腦計算和哲學思想轉化成有力卻優美的散文,如同詩意的科學,極為必要。溫特森慷慨激昂地傳達出重要訊息:我們必須從過去汲取歷史教訓,尤其切記,別再重蹈覆轍。——《航空郵件網路週刊》
 
  溫特森的筆法直截了當,讓人沉迷不已,愛不釋手。——Bookreporter.com 
 
  《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或許我們真正應該反思的是:線上的我們為什麼需要看起來如此冷靜、全知,一切都在控制之中?為什麼不允許自己跟線下一樣偶爾失控抓狂?網路上的我們,在社群媒體找到歸屬感、自我認知與人生意義,甚至珍貴的「信任」,我們不會去閱讀網站或是應用程式的使用者條款,並不是我們不想看,而是相信不用看,證明了我們具備信任的能力。線下的我們是否也能夠有歸屬感、高度自我覺察,有充滿意義的各種小目標,並且具備信任陌生人善意的能力?——褚士瑩/作家
 
  大數據、AI、元宇宙,這些五花八門的數位名詞,象徵著整個世代已數位移民到了網路,我們的精神活在虛擬比現實的時間還要多,到底哪一個角色才是我們的真實樣貌?當你對人生產生懷疑,精神總是透支虛脫,透過這本書的提醒,將幫助我們一起找回真實的樣貌。——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疫情讓很多人的「真實生活」活動都轉移到網路上,而本書剛好就探討了在虛擬空間何謂真實的問題。史特曼謹慎地引用學術資料來支持他的論點,並舉個人生活為例,把學術理論跟經驗結合在一起。本書將能讓你擁有充滿意義與連結的線上生活。——《科克斯書評》(KIRKUS)
 
  在網路時代,「真的」是什麼意思?這是史特曼在新書裡探討的其中一個問題。他以自身分手、搬家以及染上疥瘡為出發點,透過許多相關故事討論,試圖尋找真實的過程。他深入探討自己的宗教信仰(或者該說無宗教信仰)、性傾向,甚至是他自己的線上品牌。他主張變裝皇后不是賣弄虛假,而是誇張了真實,就像張貼在社群媒體的自拍照一樣。他也認為,雖然很多人用社群媒體來尋找群體與親密感,但由於過度簡化自己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反而因此增加,而非縮短。雖然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使用第一人稱敘述,但史特曼也引用了很多研究「真實」概念的科學家及記者的觀點,提出他們的研究結果以及自身經驗。史特曼把自己的經歷放進這個充滿科技味但沒有艱深術語的敘述中,讓內容平易近人。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數位文化及其對社會有何影響的人,都能夠順利跟上作者的思維。——《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就算沒有疫情,本書也是必讀之書。書中詳細檢視了我們永遠「登入」的習慣,也對塑造我們在線上時間的社群制度提出審慎的批評。——影音俱樂部(AV Club)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史特曼這種幽默又發人深省的指南,引導我們重新在線上世界展現人的特質。——《美國雜誌》(America Magazine)
 
  剛開始,我對這本書的前提——在數位人生中找到真實、意義與歸屬——一點興趣也沒有,因為我太膚淺又太沒有道德觀,所以不會去讀任何書名有歸屬及意義這類字眼的書。然而克里斯.史特曼對於線上和線下的真實性精彩又奇妙的見解,卻意外吸引了我,他坦露的脆弱尤其讓我感動。我認為很多人都會對這本兼顧文化評論的回憶錄產生共鳴,尤其是像我這種自恃過高又挑剔的人。——歐各思坦.柏洛斯(Augusten Burroughs)/《一刀未剪的童年》(Running with Scissors)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珍奈.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科技X愛X12則奇思妙想》
 
  珍奈.溫特森自牛津大學畢業後在劇場工作了一段時間,並在二十五歲出版第一本書。《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部以她自身成長經歷寫成的小說,後來被改編成BBC電視劇,贏得了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多年後寫的回憶錄《正常就好,何必快樂?》也成為暢銷作品,她的創作涵括成人及兒童書、文學及非文學和影視劇本如《激情》《科學愛人》等,獲獎無數,包括惠布瑞特最佳首作小說獎、福斯特獎、石牆獎等,並在二〇〇六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章。現於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教授寫作課程,有時住在科茲窩(Cotswolds)林野間,有時住在倫敦。  
 
克里斯.史特曼(Chris Stedman)《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維權人士、社區組織者以及作家,著有《尊重信仰的無神論者:無神論者如何與宗教虔信者找到共同點》(Faitheist: How an Atheist Found Common Ground with the Religious,暫譯)。他為《衛報》《今日美國》《赫芬頓郵報》《洛杉磯書評》《華盛頓郵報》《大西洋》(The Atlantic)《Pitchfork》《BuzzFeed》《VICE》等撰稿,也曾出現於CNN、MSNBC以及PBS。曾擔任耶魯大學人文社區(Yale Humanist Community)的創始主任及哈佛大學的人文牧師。目前則為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奧格斯堡學院(Augsburg University)宗教與哲學系(Department o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的兼任教授。
 
  《細節雜誌》(Details Magazine)將克里斯譽為「破解宗教信仰現狀的下一代領袖」之一,媒體《MIC》則稱他為「打破對無神論者刻板印象的千禧世代」。他於2021年6月開始主持名為《Unread》的podcast節目,推出同年即獲媒體《Vulture》《Mashable》選為「年度最佳podcast」(Best Podcasts of 2021)及「年度最佳新進podcast」(Best New Podcasts of 2021)。更多訊息請見:chrisstedmanwriter.com/。
 
譯者簡介
 
宋瑛堂《科技X愛X12則奇思妙想》
 
  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大新聞碩士,著有《譯者即叛徒?》,以《內景唐人街》獲第35屆「梁實秋文學大師獎」翻譯大師獎首獎。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文學譯作包括《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分手去旅行》《霧中的男孩》《修正》《迷蹤》《緘默的女孩》《該隱與亞伯》《霧中的曼哈頓灘》《斷背山》等。非小說譯作包括《鼠族》《被消除的男孩》《走音天后》《間諜橋上的陌生人》《永遠的麥田捕手》《蘭花賊》《宙斯的女兒》等。
 
鄭淑芬《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肄業(修畢學分),主修國貿、英文、翻譯。具備教育部中英翻譯能力英譯中證書,目前專職翻譯。最新譯作《完美家庭》《我們的天空》《關於人生,你可以問問亞里斯多德》。餘詳csf1970.blogspot.com/。譯文賜教:ajanejane@gmail.com
 

目錄

《科技X愛X12則奇思妙想》
推薦序/把重要的知識連結起來——李信瑩
緣起
第一區 過去 ▓鑑古觀今▓
愛是您,是洛芙萊斯/房裡的織布機/從科幻到Wi-Fi到自體式Wi-Fi
第二區 你有什麼超能力?▓吸血鬼、天使、再創能量有何重要▓
諾斯替學說竅門/他不重,他是我的佛陀/燃煤吸血鬼
第三區 慾望故事 ▓與AI共生將如何衝擊愛、性、依戀關係▓
愛上機器人/我的小熊會講話/他馬的二元論
第四區 未來 ▓未來與過去的異同▓
未來非女性未來/侏羅紀車園/我愛故我在
參考書目
圖片來源
致謝

《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各界讚譽
推薦序/親愛的,我把真實變大了!——褚士瑩
1業餘者 Amateurs
你天生赤裸,其餘皆是變裝
2焦慮推文  Anxietweets
網路上的濾鏡界限何在? 
3群星之中  In the stars
當我們逃避現實,對網路上癮——網路能代替宗教和占星學嗎?
4繪製領土  Mapping the territory
如何在虛擬與真實間,定義世界與自己?
5勾勒距離  Drafting distance
強連結與弱連結的意義何在?和網路世界又該如何保持安全距離?
6留下印記 Inked
當數位足跡即成永恆,真實人生能夠編輯幾次?
7我們扮演的角色 The roles we play
虛擬世界和真實人生的身分認同
8不確定的推文  Uncertain tweets
擁抱未知,一起來做心靈體操
尾聲/絨毛兔習慣  The velveteen habit
所有的連結與分離,讓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
謝辭
注釋
 

《科技X愛X12則奇思妙想》推薦序
 
把重要的知識連結起來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性別學程兼任講師/李信瑩
 
  在英國作家珍奈.溫特森這本最新文集中文版即將問世不久前,全世界的新聞頭條跟網路世界都在熱烈討論微軟的OpenAI剛剛「訓練出」的人工智慧機器ChatGPT 。沒多久,在二〇二三年二月初,Google也推出自己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Bard。
 
  不管是哪個版本的人工智慧機器人,都是讓網路上龐大資訊為AI的資料庫(或者,像是人類的「過往學習經驗跟記憶」),在使用者輸入自然語言(一般人日常生活使用的語言)的文字後便可以產生回應。
 
許多人對於AI到底可不可以「像人一樣」思考、應答、組織文字成為文章感到焦慮,也有許多人感到新鮮跟嗅到新的機會。感到焦慮的人擔憂,是否從此無法辨識學校作業?無法辨識翻譯跟學術文章是人還是機器/AI所寫?
 
實際上ChatGPT確實可以寫出讓學術期刊登出的學術論文、讀起來通順的新聞報導跟學校作業。那麼,ChatGPT跟Bard這樣的人工智慧的「出世」,是否代表教授,工程師,記者跟譯者等以「書寫」為生的從業人員可能會失業?
 
  答案是極有可能。就像是AI剛開始僅是應用於勞力跟服務方面的工作,如今卻早已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現在很少人會停下來想Siri是否會讓報時台人員(很懷舊的詞吧!)失業吧?那麼,我們需要為ChatGPT這類更接近一般人語言使用習慣的機器人的出現擔憂嗎?
 
  這類機器人顯然是能夠產出讓人類引以為傲(代表人類「語言思考及整合能力」)的文字。一旦被人類視為「僅是機械」的人工智慧可以產出「跟人一樣」的內容時,這狀況便將讓人重新思考人跟機器在思想能力上的差異;或者,這兩者的無差異是否代表文字跟程式內容不再有人與機器的「真假」差異?
 
  若是文字內容不完全講究學術論文的原創性,作業跟翻譯確實很快就要面對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可能,對於以文字創作維生的文學作家呢?會不會有同樣的危機感?同時,這樣的當下,一如往常,人們分成「AI有益人類生活便利」跟「AI即將取代人類工作,造成失業危機」的兩派,但我們沒有聽到太多「AI會否加劇性別不平等?還是可能解放受壓迫的性別?」這類討論。
 
  英國得獎作家珍奈.溫特森是一位以書寫酷兒成長,情慾跟認同為書寫出發的文學作家,本書則是她透過科技、文學、哲學、宗教等領域探索爬梳AI的新作。AI對人類來說是什麼呢?AI 的存在到底是可以讓人類生活更加便利跟平等,還是會加劇各種階級,經濟,種族跟性別上的不平等?
 
  珍奈.溫特森透過各類媒體閱讀相關文章及書籍,爬梳當代跟AI有關的文獻,秉持虛構作家仍舊需要將想像建構在人類世界的真實基礎上,追溯了人類開始想像「有部機器能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有像是人類大腦一般思考能力,自行執行工作」的歷史。對性別史稍有關注的人會知道,英國詩人拜倫的女兒愛達.洛芙萊斯被認為是第一位「電腦程式設計師」,儘管如此,很少人仔細思考十九世紀初出生的愛達怎樣在「電腦」這種機器都不存在的情況下,在女性無法受正式教育(更遑論數學這樣的科學教育)的時代,思考這件事:「我想舉例說明分析機在無需人手人腦事先設定的情形下如何執行特定功能。」
 
  同時,或許對於急於得知ChatGPT跟Bard這類AI科技會對當下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影響的人來說,知道歷史上曾經有位至今被遺忘也沒有實際成果的女士如何「思考」似乎不重要,但是溫特森不這樣想。
 
  她找出愛達的身影,重新挖掘電腦程式的起源,讓我們看見AI不是二十一世紀的奇蹟,而是人類兩個多世紀以來的思考跟實驗結果。同時,她更讓因為性別身分而在這段歷史跟當下討論消失的身影重新現身。那麼,有沒有把性別的觀點放入對AI的思考執行,對人類社會而言究竟是否重要呢?
 
  對溫特森來說,是重要的。
 
  她在書中爬梳AI的邏輯,比較所有人類歷史上想像有「超越物質存在的思考」的各種領域思想,也認為有多元性別意識來思考AI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使用跟開發AI 時,多元性別的觀點可以打破目前我們看到AI透過像是掠奪土地般造成的資源跟財富不平等。
 
  溫特森在書中用各種角度分析AI 的前世今生,並且以她著名的幽默口吻解釋:目前AI 的運作邏輯是透過二元對立的方式在複製父權的資本主義結構,而這個結構會加深過去跟現行的不平等跟掠奪。只要這個結構不變,創造出來以「人類過往經驗為資料庫」的AI當然也只會複製這樣的不平等。溫特森也詳細描繪以過往男性幻想為基礎的AI性愛娃娃,完全無法「解放」受壓迫的女性。但身為同樣是靠「創意」維生的作家,溫特森對AI沒有絕望。
 
  溫特森認為,只要我們摒棄二元對立的思考邏輯,AI,特別是AGI,不僅是「人類自創的敵人,是最後一項發明,我懷疑也是最後一次機會。人類和AI交手,或許能撞擊人類優越主義,教人類謙虛一點」,更可以做到「如明斯基在《心智社會》裡所言,把重要知識連結起來」。
 
《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推薦序
 
親愛的,我把真實變大了!
作家/褚士瑩
 
  在一場科技對話力的哲學工作坊上,我請在座大多是家長或是教師的參加者,回答這個問題:「電競如果納入正式體育項目,會不會改變我作為大人,對於孩子熱衷打網路遊戲的看法?」
 
  大多數的人都說他們不會改變對線上遊戲的看法,典型的答案是「電競是否納入正式運動項目,並不是孩子沉迷在虛擬世界裡的藉口。」換言之,雖然大人不了解電競遊戲的本質,卻可以毫不在意站在堅定的反對立場。
 
  只有少數人說他們的想法會有所鬆動,鬆動立場的原因,通常是很膚淺的,像是可以賺錢,可以保送好的大學等等,只有一位自省能力比較強的家長,說他之所以會改變立場,是因為自己向來是一個總在追求社會認可的人,所以一旦社會認可電競,應該就會去支持社會價值觀認為是好的、有用的事。
 
  這場討論,讓我意識到人們對待網路的看法,其實比想像中更加傳統。其實不只網路,很多人對於所有時代的進步,都會輕易貼上「不真實」的標籤。
 
  但這是真的嗎?將近一百年前,當時也有人批評美國當時所謂的創新科技,包括耕種用的鋼製犁具、縫紉機,還有較為精巧的自行車,認為這些科技進步會損害人的「靈性」,把人變成機器,跟今天家長對網路遊戲或是社群團體的批評如出一轍,當時有一位美國律師提摩西.沃克(Timothy Walker)則為科技進步辯護說:「機器讓身體免於繁瑣的勞動,進而解放心靈。」沃克認為,我們因此解放之後,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哲學家和詩人。
 
  當然,這兩種說法在今天來看都流於誇張,真正的事實是自動縫紉機或許從來無法帶給人類幸福,但也不會帶來不幸。社會學者做出這樣的結論:科技與幸福感之間的負面關係其實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網路也是。
 
  時代的進步,觀念的翻轉,科技的創新,並不會讓新的真實變得虛偽,我想到台灣布農族的「變裝皇后」(Drag Queen)飛利冰,做為臺灣原住民,卻主動在自己的表演、服裝中塞入很多傳統布農族的元素,試著和變裝皇后這個來自歐美,顛覆傳統的文化概念融合並存。這樣說來,族名「飛利安」的他,在以「飛利冰」的身分站在臺上表演,跟在學校時不得不以漢名「金冠智」寫考卷時候的他,哪一個更真實?
 
  克里斯.史特曼(Chris Stedman)在他《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這本書中也說:
 
  「儘管網路是這麼一個複雜、令人不安的空間,我還是一直不離不棄,想到這一點,我不禁疑惑,問題是不是真的出在社群媒體上。我現在懷疑,與其說社群媒體絕對或絕大部分是一股破壞力量,不如說它是我們展現自我、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新工具,只是跟任何其他工具一樣,很容易被濫用或誤用。沒錯,它帶來了巨大的新挑戰。但它也提供了豐富的新機會,讓我們看到自己:在我們笨手笨腳嘗試在網路上當人時,它讓我們有機會去了解自己的衝動——想要傳播一個經過編輯的自我形象。審視我們使用網路的方式,讓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
 
  變裝皇后飛利冰,學生金智冠,或許都只是飛利安「擴增(augment)」的實境,就像線上遊戲一樣。藉由向外界展示,飛利冰想要向自己證明,我很好,我的生活中有快樂的事,但重點其實不是外界,重點是自己,所有表演都是給飛利安自己看的。臺下、線下的,不一定就不真實。就像社會學家奈森.喬根森(Nathan Jurgenson)所建議的,不需要把生活劃分為「數位二元論」的線上和線下,覺得線上生活和線下生活本質不同,而且線下生活比線上生活更加真實,其實是一種誤解,現代版的真實是新的,跟以前不一樣,仍然是真實,只是有些變動,無論是1930年或一百年後的2030年。
 
  或許我們真正應該反思的是:在臺上的飛利冰、或線上的我們,為什麼需要看起來如此冷靜、全知,一切都在控制之中?為什麼不允許自己跟線下的自己一樣,偶爾失控抓狂?網路上的我們,在社群媒體找到歸屬感、自我認知與人生意義,甚至珍貴的「信任」,我們不會去閱讀網站或是應用程式的使用者條款,並不是我們不想看,而是我們相信不用看,證明了我們具備信任的能力,線下的我們,是否也能夠有歸屬感、高度自我覺察,有這充滿意義的各種小目標,並且具備信任陌生人善意的能力?
  
  真實從來沒有因為科技而變小、消失,真實只是轉移到了別的地方,變得更大了——就像我說得彷彿我認識飛利冰一樣。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889303
  • 叢書系列: 現場Come
  • 規格:平裝 / 752頁 / 14.8 x 21 x 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兒少照顧者的重生日記
作者:水谷綠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7-26
$ 252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Fountain新活水:Our Team, Our Taiwan!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專刊
出版社:中華文化總會
出版日期:2025-01-08
$ 27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緋色誘惑(07)完結特裝版
作者:山根綾乃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11-21
$ 69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好好吵架!──深入內心,挖出渴望,讓親密關係再進化
作者:茱蒂絲.萊特、鮑伯.萊特
出版社:本事出版
出版日期:2024-12-20
$ 33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套書】膽大黨1-15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11-30
$ 137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我要打敗一塌糊塗
作者:諾依慕.菲法赫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7
$ 252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鎮上的不良與烘焙師 結-全
作者:飴乃吉吉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27
$ 111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