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對照。
台灣、中國、香港、瑞典發行。
這是一本關於夢想與挫敗、絕望與勇氣的革命通訊。每一期介紹一個主題城市、國際創意人,與台灣具有美學思維的人共同討論文化、知識以及趨勢的紮實讀本。
紅場─美麗的廣場
紅場,首度出現於17世紀文獻記載。源自古俄羅斯文的「紅」(красный)同時意味著「美麗」(красивый),因此,這座全世界知名的廣場,又可稱為美麗的廣場。紅場緊臨全俄羅斯政治、權力中心克林姆林宮城垣,地位莫斯科河蜿蜒圍繞的小山丘,盤踞交通樞紐,自古以來即為南北貨物的集散地與皇室舉行盛大慶典的中心。1612年民族英雄米寧與波札爾斯基領軍穿越紅場擊退波蘭的占領,然而1812年拿破崙卻攻陷莫斯科,在此舉行閱兵典禮。數百年來紅場歷經歷史的洗禮,她總是靜默地承載世代的人民情感與集體記憶。
廣場上的圓形宣諭臺,扮演傳達沙皇政令的平台,有時也作為處決的人生終點與流放罪犯,漫長遙路的起點。在這裡,喧鬧塵囂,不斷重複上演無數悲歡離合。而如今─VANITAS,當年馬車呼嘯而過,將信仰「古老宗教」(Old Believers)莫洛卓娃公爵夫人載入克林姆林城堡監禁的美麗倩影已不復存在,先知的喃喃自語,早已化為空中塵埃(圖1)。
聽見城市的聲音
莫斯科城市雖然幅員廣大,然而歷史古蹟聚集的舊市區,若以紅場為中心,步行即可巡禮完畢。筆者每每造訪,總會留下一天的時間街頭漫遊。莫斯科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城內無數座大大小小、風格獨特的廣場,以及連結廣場之間的林蔭大道。廣場與林蔭大道,如同綿密的織線,從清晨到深夜,連串莫斯科人的生活動脈。
走進錯落穿梭於林蔭大道之間的街道巷弄,如同進入深邃的時光長廊:紅場四周浮現的是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中驚心動魄的莫斯科大火;轉入Piridonovka彷彿看到小說《大師與瑪格莉特》女主角瑪格莉特自新歌德式造型的莫洛卓娃別墅(Mansion Zinaida Morozova)飛出。步行至Sadovaya-Spasskaya,來到白銀時代人文薈萃的藝文中心─鐵道大王馬蒙托夫豪宅,這裡曾經聚集時下一流藝術家,在歡樂聲響的背景下,此起彼落熱絡地交談著。在俄羅斯人文地圖占有重要地位的Povarskaya,自18世紀以來即為貴族名流、文人雅士聚集地。如此特殊的歷史背景,孕育了詩人傑爾查文、萊蒙托夫、布寧、貝拉•阿赫瑪杜琳娜、作曲家伊波里托夫-伊凡諾夫、米亞斯科夫斯基……。
M.Nikitskaya這條美麗的街道,曾以各式風格的別莊豪宅聞名,其中富商魯畢史斯基(Mansion S.P. Ryabushinsky)別墅,以精緻典雅的浪漫氣息,成為莫斯科新藝術的代表佳作。
漫步在莫斯科曲折蜿蜒的巷弄小徑,就像穿梭在精采絕倫的人文場域中,伴隨著文學場景、名人故居,見證了莫斯科發展的足跡。
章節試閱
這是一本關於夢想與挫敗、絕望與勇氣的革命通訊。每一期介紹一個主題城市、國際創意人,與台灣具有美學思維的人共同討論文化、知識以及趨勢的紮實讀本。
"莫斯科與愛"
愛,是普希金的深夜嘆息。
愛,是無瑕青春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之捨身。
愛,是愛因斯坦對俄國女間諜之告別。
愛,是第三國際對世界被壓迫人民的解放戰爭,是蕭士塔高維契對史達林之俯首,更是雪地中狐裘下鼓盪著伏特加的鋼鐵身軀。我們站在莫斯科紅場中央,我們閉上眼,張開雙掌,觸摸著十九世紀以來之保皇弒君、革命戰亂、政治壓迫、種族叛亂、階級鬥爭、民族滅絕與國家崩解。我們睜開雙眼,在這所有一切巨大變動前方,我們看著渺小脆弱人類,問道,那麼愛呢?
我們很想知道,在巨變的時刻,關於愛的所有面貌。
紅場-美麗的廣場
紅場,首度出現於17世紀文獻記載。源自古俄羅斯文的「紅」同時意味著「美麗」,因此,這座全世界知名的廣場,又可稱為美麗的廣場。紅場緊臨全俄羅斯政治、權力中心克林姆林宮城垣,地位莫斯科河蜿蜒圍繞的小山丘,盤踞交通樞紐,自古以來即為南北貨物的集散地與皇室舉行盛大慶典的中心。1612年民族英雄米寧與波札爾斯基領軍穿越紅場擊退波蘭的占領,然而1812年拿破崙卻攻陷莫斯科,在此舉行閱兵典禮。數百年來紅場歷經歷史的洗禮,她總是靜默地承載世代的人民情感與集體記憶。
廣場上的圓形宣諭臺,扮演傳達沙皇政令的平台,有時也作為處決的人生終點與流放罪犯,漫長遙路的起點。在這裡,喧鬧塵囂,不斷重複上演無數悲歡離合。而如今-VANITAS,當年馬車呼嘯而過,將信仰「古老宗教」(Old Believers)莫洛卓娃公爵夫人載入克林姆林城堡監禁的美麗倩影已不復存在,先知的喃喃自語,早已化為空中塵埃(圖1)。
聽見城市的聲音
莫斯科城市雖然幅員廣大,然而歷史古蹟聚集的舊市區,若以紅場為中心,步行即可巡禮完畢。筆者每每造訪,總會留下一天的時間街頭漫遊。莫斯科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城內無數座大大小小、風格獨特的廣場,以及連結廣場之間的林蔭大道。廣場與林蔭大道,如同綿密的織線,從清晨到深夜,連串莫斯科人的生活動脈。
走進錯落穿梭於林蔭大道之間的街道巷弄,如同進入深邃的時光長廊:紅場四周浮現的是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中驚心動魄的莫斯科大火;轉入Piridonovka彷彿看到小說《大師與瑪格莉特》女主角瑪格莉特自新歌德式造型的莫洛卓娃別墅(Mansion Zinaida Morozova)飛出。步行至Sadovaya-Spasskaya,來到白銀時代人文薈萃的藝文中心-鐵道大王馬蒙托夫豪宅,這裡曾經聚集時下一流藝術家,在歡樂聲響的背景下,此起彼落熱絡地交談著。在俄羅斯人文地圖占有重要地位的Povarskaya,自18世紀以來即為貴族名流、文人雅士聚集地。如此特殊的歷史背景,孕育了詩人傑爾查文、萊蒙托夫、布寧、貝拉‧阿赫瑪杜琳娜、作曲家伊波里托夫-伊凡諾夫、米亞斯科夫斯基……。
M.Nikitskaya這條美麗的街道,曾以各式風格的別莊豪宅聞名,其中富商魯畢史斯基(Mansion S.P. Ryabushinsky)別墅,以精緻典雅的浪漫氣息,成為莫斯科新藝術的代表佳作。
漫步在莫斯科曲折蜿蜒的巷弄小徑,就像穿梭在精采絕倫的人文場域中,伴隨著文學場景、名人故居,見證了莫斯科發展的足跡。
中英對照。台灣、中國、香港、瑞典發行。
Editor’s note
在小時候,我便相信這個世界存在一些我們看不見的東西。有次全家返家開車經過溪的橋邊,我看到有個小女生在嬉戲,不,更正確的說,有個一模一樣的我在那裡嬉戲,轉頭想跟爸媽說,但是再下一刻卻害怕起來,如果那小女生才是我爸媽的小孩,而不是我該怎辦。那段時間我總是想著,有另外一個分身在那裡生活著的模樣。在大一點看了村上春樹的《人造衛星情人》雖然自己沒驚慌白了一頭黑髮,但也漸漸明白自己某一部分情感功能是喪失的-用言語表達我真正的恐懼與在意。
我可以大方說我喜歡:乳酪、有節制的散步、夜晚、漫不經心、乾淨短指甲、味道與聲音的記憶、看書喜歡的段落會折角、寫字、超現實與抽象的一切…
我不喜歡:冷凍碗豆與胡蘿蔔(那只是配色用)、抽煙沒有打火機、勉強、過期…
但你問我「愛是愛嗎?」如果不是愛,就是一種失望,或是一種安慰。愛本來也應該是獨立存在。總之,關於愛,很珍貴極隱私,只能說我的愛(應該也是很多人的愛裡):有普魯斯特的悲觀、沙岡的一點瀟灑、莒哈絲的不確定、西蒙波娃的無悔、波特萊爾的瘋狂、費茲傑羅的執意、卡繆的沉默、愛倫坡的敏感、卡夫卡的固執…。愛使我迷戀,那激起正確感情就是迷戀。宣告愛越是證明,越隱藏著欠缺,最後成了微不足道的附帶語。
這期,我們的主題”愛”很不簡單,讓愛因斯坦都瘋狂。瑞典攝影師Roy Rossovich加入cacao團隊特別為此期拍攝封面。以純潔、原始愛的面貌呈現。
六月會是忙碌的一個月。cacao創刊時以夢想、勇氣與行動為靈魂。我們正計畫踏出下一個步伐-cacao Gallery一個實體空間。請留給我們一些想像。
Sin Sin Kuo
這是一本關於夢想與挫敗、絕望與勇氣的革命通訊。每一期介紹一個主題城市、國際創意人,與台灣具有美學思維的人共同討論文化、知識以及趨勢的紮實讀本。
"莫斯科與愛"
愛,是普希金的深夜嘆息。
愛,是無瑕青春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之捨身。
愛,是愛因斯坦對俄國女間諜之告別。
愛,是第三國際對世界被壓迫人民的解放戰爭,是蕭士塔高維契對史達林之俯首,更是雪地中狐裘下鼓盪著伏特加的鋼鐵身軀。我們站在莫斯科紅場中央,我們閉上眼,張開雙掌,觸摸著十九世紀以來之保皇弒君、革命戰亂、政治壓迫、種族叛亂、階級鬥爭、民...